《长白山下好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白山下好种田-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庆年夫妻从陶家办了出来,那边就再也没跟这边往来,庆年的心里也是不舒服。好在今年有岳父岳母一家都来过年,好歹的人多了,热闹起来,庆年才没那么些时间去伤感。
  庆年早晨起来,就直接去陶家的祖坟去上坟了。如果去的太晚,恐怕会和老宅那头遇到,庆年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陶家老爷子,所以就只有避开了。
  三十这天,白天吃两顿饭,晚上再吃一顿饺子,所以这第二顿饭就是年夜饭了。陈氏她们里里外外的忙活着,做了不少的好吃的。等到老爷子他们从村里回来,再歇一会儿,就开始吃年夜饭了。
  屋里放了两张桌子,孩子们一桌,大人们一桌。大家围坐在桌子边上,看着满桌子的鱼啊肉的。“行了,开始吃吧,今年咱们是在庆年这里过年,这也是难得的一回,都可劲儿吃。”老爷子坐在炕上,看着地下那一桌的孩子,脸上堆满了笑容。“你们这些小的,爱吃啥就吃啥,今年一个个的都没少出力,多吃点。”说着,自己先夹了一筷子菜。
  老爷子先动了筷子,大家也跟着开始吃菜。孩子们看着桌子上的这些菜,一个个的都放开了肚子,使劲的吃。好在许家的孩子家教还都不错,没有搅菜盘子的习惯,也从来不争啊抢的,所以吃相还算是很文明。
  炕上那一桌大人,自然是要喝酒的,除了慧心因为要喂奶之外,就连陈氏和薛氏她们,也都每个人面前倒了一杯酒。老爷子举起酒杯来,“今年咱家是事情最多的一年,也是变数最大的一年。咱们把房子和地都卖了,上山去看参场子,然后又挣下了钱,把饥荒也都还上了。明年咱们还得像今年这样,好好干,尽量明年能在镇上买栋房子。那样,文翰他们念书就方便多了。等咱们在山上看完了这几年,到时候再说另外买房子的事情。好了,我也不废话了,咱们一起喝了这酒。”说着,老爷子一仰脖,把杯子里的酒全喝了。
  陈氏给老爷子倒了第二杯酒,“今天高兴,你要是爱喝,就多喝两杯。咱们这是在庆年这里过年呢,也不是外人家,想咋样咱就咋样,没事的。”
  老爷子听了这话,心里真是无比的熨帖,“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庆年啊,爹还得谢谢你,让咱们在你家过年。这要是不知道的,还不得以为咱们是上门来打秋风的啊?哈哈哈,爹开个玩笑,来,咱们爷几个喝点。她们娘们酒量不行,再说呆会儿还得包饺子,就不让她们喝了。”老爷子举起酒杯,又把这一杯给喝了。
  

☆、第七十五章大叶芹饺子

  许家人在陶家过了年,然后又住到了正月十五之后,才回到了参场子。志新当然是提前好几天就回去把所有的屋子都烧了火,等老爷子他们回去的时候,屋子里已经烧得非常暖和了。
  由于学堂正月十八就开始授课了,所以文翰他们就没有回山上。女孩们只有静雅留在了镇上,反正景辉已经两个月了,也就比较好摆弄,用不着静涵她们一大些人帮着照看了。静涵在镇上住了这几个月,觉得浑身都难受,所以强烈要求要回参场子。静婉和静娴都是跟着静涵的,静涵到哪,她们就跟着。
  陈氏把静雅留在镇上,也是有别的想法,静雅已经十二岁了,这眼瞅着就该说亲。要是一直住在山上,可就耽误了孩子的亲事。所以陈氏把静雅留下,让她帮着慧心看见做饭。要不然慧心伺候着景辉,还有文翰哥俩,也实在是忙不开。
  回到了参场子,山上依旧是大雪覆盖,这时候,村子里的人要来山上砍伐了。这棒槌的参土,要是生长七八十年以上的老林子,一次性全部伐掉,然后才能用来栽参。并且是今年要用的参土,就今年现伐出来。有的林子如果是前两年伐的,那种也不行,用参农的一句话,叫做跑了阳。所以村子里每年都要往上报今年要用的林子面积,然后在正月的时候上山伐木。
  之所以选到正月,是因为这个时候林子里的雪经过了一冬天,都很实成了。这样伐掉的树木,比较容易运出去。林子里好木材是要上交到衙门里的,剩下的才能留着村里人做棚什么的用。两千来丈的参土,大概就是两垧多点地,折合成亩,大概就是三十多亩,不到四十亩。村子里几乎家家都上来干活,有牲口的人家,还要把牲口也牵来,好用来拖木头。
  村里人忙活了十来天,才算是把今年要用的林子全部伐倒,然后把木头运到了外面,靠近道路的地方。过几日,衙门里就会派人来把木头弄走,基本上也就是卖掉罢了。
  静涵他们自然也没闲着,林子被砍了,好木头弄走,稍微差一点的留给村里人。但是还有一些树头枝桠什么的,都是烧火的好东西。于是孩子们就拖着小爬犁,每天都去拖柴禾。志新哥俩也当然是要一起的,他们把木头用锯截开,然后装到爬犁上,再让孩子们拖回来。家里的牛车用不了,但是可以换成大的爬犁,这样的爬犁可是能装不少的木头呢。孩子们太小,志新不敢让他们赶牛爬犁,所以老爷子就每天赶着爬犁,来回的拉柴禾。
  其实谁都知道这些树头枝桠是烧火的好东西,可是村里人却没有来弄的,因为他们离着太远了,不值当。村子周围就是林子,随便弄点就行了,谁愿意跑这么远来受累呢?所以只有许家一家在这拉柴禾。
  大家忙活了十来天,早晨吃过饭就去拉柴禾。等到下午回来,志新和志明他们就在外头支上锯架子,然后把捡回来的柴禾都锯成一尺半长短。粗的还要劈开,然后抽空全都摞起来,这样等夏天干透了,就能烧火。山上好几个房子,还要给庆年那里送去些柴禾,所以就得多攒些,省得不够用的。那勤的人家,光是柴禾垛都能攒好几堆的。
  忙忙活活的,一转眼就到了春天。又是一年好春光,山上的树木开始泛青,地上的小草也吐出新绿,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悄然绽放。静涵领着静婉和文宣他们,又开始了进山采野菜的日子。
  今年文翰、文成,还有静雅都不在山上,静涵就成了岁数最大的,静婉他们对静涵都是信服的很,所以都很愿意跟着静涵上山。
  这个季节里,山上的野菜可是丰富的很,大叶芹、燕儿以、山菠菜、山糜子,还有刺拐棒等等,满山都是。孩子们也不管哪样,见到了就采,反正都是好吃的。
  “二姐,咱们采的差不多了吧?再多了就背不动了。”文宣看着背筐里的野菜,都要冒尖了。
  静涵看了一下,几个人的背筐都装了不少,真的是很多了。“行,咱们回家。今天问问咱奶,能不能包点饺子吃。”这大叶芹包饺子可是好吃的很,静涵已经馋了两年了,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吃得上。
  孩子们回到家里,静涵就跟陈氏说起来想要吃饺子了。陈氏一听,就拍手笑道,“好啊,这有啥难的。正好你爹今天去给文翰他们送东西,顺道买了肉回来,咱们下午包饺子,晚上就吃饺子呗。说起来,也有好几年没能吃大叶芹的饺子了,这东西可是鲜的很,一年也就是这时候才有。来,咱们先把菜挑出来,看看你们弄回来的这些够不够包饺子的。”
  大家一起把背筐里的菜全都倒出来,然后一样样的分开。燕儿以可以包包子或者蘸酱,山菠菜可以熬汤,山糜子烫了蘸酱吃,大叶芹吃法最多,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烫了拌着吃,当然最好的,就是包饺子了。这时候的大叶芹,还是非常嫩的,也就半尺多高,连叶子都可以吃。等到再过几天,叶子就老了,不能吃了。
  挑好菜,正好也中午了。薛氏她们先把饭做上,然后就着热锅,把大叶芹烫了,捞出来用凉水泡上。
  吃过了中午饭,陈氏让静涵她们都去睡一觉。都说春困秋乏,春天的时候,人最爱犯困了。静涵也觉得眼皮有点打架的感觉,所以领着静婉和静娴,回到了里屋,躺在炕上真的睡着了。这一觉睡得真香,等静涵他们醒来的时候,已经未时中。薛氏已经开始剁馅,预备一会儿包饺子了。
  烫好的大叶芹在水里泡着,薛氏把大叶芹用水漂洗了几遍,然后使劲攥成了团。这攥水也得适度,不能攥的太干了,要不然饺子馅里面没有水分,太干了不鲜。攥好水的菜团,放到菜板上,开始剁馅。
  东北的菜板,其实叫菜墩儿,是原木直接截出来的。一般都是椴木的比较好,木质软,不爱掉木头渣子,另外没有异味。这菜墩的大小,就直接取决于树木的粗细,许家的菜墩都很大,所以能剁不少的馅子,不用分成好几下。
  家里两个菜墩儿呢,于是薛氏剁菜,朱氏就剁肉,妯娌两个一阵叮当之后,饺子馅就弄好了。陈氏早就把面活好了,大家伙儿齐下手,用不了多长时间,这饺子就包的差不多了。
  晚上当然就是吃饺子了,静涵咬了一口饺子,露出里面碧绿的菜馅,满嘴都是大叶芹那种特殊的鲜香。静涵心中不由得感慨了一下,来到这里两整年了,终于吃到了这朝思暮想的大叶芹饺子。
  “二姐,这野菜的饺子真好吃,太香了。”文昌一边吃,一边说着。
  陈氏听了,心里就有些难过。许家的日子,一直都过得紧巴巴的,所以每年也就过年或者过节的时候,才能包上一顿饺子。这大叶芹馅的饺子,也有好多年没吃过了。这好歹的去年攒了些钱,不但把饥荒还上了,还剩下了一些。再加上志新经常去山上打些猎物,有的时候也能卖些钱回来,所以今年的银钱还算宽裕。
  “你们要是愿意吃,咱们以后每年都包,等过一阵子下来韭菜,咱们就包韭菜馅的。不过是二斤肉的事,咱家现在还能吃得起。”陈氏看着孩子们吃的很香,就说道。孩子们听到这话,那更是高兴,忍不住欢呼着。
  “奶奶,你放心吧,咱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到时候让他们见了饺子都不想吃才好呢。”静涵对于未来倒是充满了信心,家里人都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