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名相 管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名相 管仲-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注译:能为人民富裕着想,人民必愿意为了国家忍受贫困。

  “蓄藏积陈腐朽,不与人者殆。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管子。牧民》

  注译:仓库里的财物都放腐朽了,也不拿出去借贷给百姓,会失去人心,做事就要失败。所以,懂得“给就是取”的道理,是为政的法宝?

  “政与教孰急?政教相似而殊方。教者,标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生往。                                           《管子。牧民》                                                              

  注译:政令与思想教育谁更重要?其实,两者目标相同只是方法不同,思想教育犹如秋天的云朵一样高远,激动人悲悯的情怀,又如浩浩流水,促人思考和向往。

  “地不垦,非吾地;民不牧。非吾民”。                        《管子。牧民》

  注译:地不开垦,那里还算是国家的土地?民不管理,等于不是自己的百姓。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於朝者,则不可加於尊位;功力未见於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临事不信於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国有德义未明於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於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於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於上,而治壅於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

  《管子。立政》

  注译:君主要监督的方面有三个:一是大臣的品德与地位不相称,二是大臣的功劳与俸禄不相称,三是大臣的能力与官职不相称。这三个根本问题是治乱的原本。德义不显著的人,不可授予高爵尊位;功业不显著的人,不可给予厚禄;不能取信于民的人,不能让他做大官。所以,让有德行的官吏位居低微,叫作“有过”;德行浅薄而尊高,叫作“有失”。德义不显于朝廷而身居高位,贤良的大臣就得不到进用;功劳不著而享有重禄,勤奋的大臣就得不到鼓励;不能取信于民的人任高官,有才能的大臣就不会出力。这三个根本问题不加审查,奸臣就会接近君主,君主则耳目闭塞,政令不通,正道受阻,歪风横行。

  “强与短而立齐国,之若何?高予之名而举之,重予之官而危之,因责其能以随之。犹戚则疏之,毋使人图之;犹疏则数之,毋使人曲之,此所以为之也。” 《管子。侈靡》

  注译:能干和不能干的人都在齐国怎么办?应该以荣誉表彰和举荐优秀者,以压担

  子的办法让贤臣的才干表现出来,假如是亲友的关系,那就要保持距离,避免他遭人嫉妒中伤,假如与他关系一般,就要多接近一些,免得他遭人打压冤枉,这些都是保护良臣的措施。

  “为之患者三:有独王者,有贫贱者,有日不足者。”             《管子。权修》

  译注:国家有三大忧患:君王独断专行,社会贫富悬殊,财政入不敷出。

  “王主积于民,霸主积于将士,衰主积于贵人,亡主积于妇女珠玉”。《管子。枢言》

  注译:成就王业的国君聚集民众,成就霸业的国君聚集武将和战士,衰败的国君聚集官僚贵族,亡国之君则积聚珠宝和美女。

  “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                                   《管子。权修》

  译注:以商人交易的意识主导朝廷,则财货贿赂就流往上层。

  “上好诈谋闲欺,臣下赋敛竞得,使民偷壹,则民疾怨,而求下之亲上,不可得也。”

  《管子。权修》

  译注:君主喜好阴谋欺诈,官吏就争着聚敛私财,使役人民偷取一时之快,百姓就会怨恨,这样,要求得人民亲近君主,是办不到的。

  “民变而不能变,不可服民取信。”                            《管子。侈糜》

  译注:民众要求变革,而官府不能适应变革,是不可能说服和取信民众的。

  “曲静之言,不可以为道,节时于政,与时往也。”              《管子。侈糜》

  译注:局限静止的言论,不足以说明事物变化的道理,把握时代变化,与时俱进。

  “理不上通,则下怨其上;下怨其上,则令不行矣。”          《管子。权修》

  译注:下情不能上达,人民就怨恨君主;人民怨恨君主,政命令就无法推行。

  “野与市争民,家与府争货,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故野不积草,农事先也;府不积货,藏於民也;市不成肆,家用足也;朝不合众,乡分治也。故野不积草,府不积货,市不成肆,朝不合众,治之至也。”                          《管子。权修》

  译注:农业与市场相争劳力,民与官是相争货利,货币与粮食相争贵贱的,地方官府与朝廷相争治理权。所以,让田野不积杂草,就应重视农业;让官府不积压财货,就应藏富于民;让市场不出现抢购,就要保证民用;让朝廷不聚众清谈政治,就要做到权责到位。这就是治国的最高境界。 

  “君之所慎者四:一日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柄;二日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日罚避亲贵,不可以使主兵;四日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 

  《管子&;#8226;立政》

  注译:国君慎用人有四个方面,品德上没有仁爱心胸的,不可以授权柄,见贤不能举荐的,不能给他高位,执法包庇亲贵,不可以授予军权;不关注本职,不关注经济又荒疏赋税理财的人,不可以担任地方长官。

  “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以为民纪,谨用其六秉;如是而民情可得,百姓可御。”                                               《管子&;#8226;小匡》

  译注:将国家划分为三个城市行政区,五个农业行政区,安定民居,维护他们的事业,以此作为治民的体制。谨慎使用 ‘六秉’的权利,则可及时掌握民情,管理好百姓。

  (六秉:决定杀、生、贵、贱、贫、富的权力。)

  “举财长工,以止民用;陈力尚贤,以劝民智;加刑无苛,以济百姓。行之无私,足以容众;出言必信,则令不穷矣。此使民之道也。”                 《管子&;#8226;小匡》

  译注:重视能生财的行业,重视工匠,崇尚贡献表彰贤士,鼓励百姓贡献才智;罚不苛刻,利于百姓,举措无私心,容纳民意,取信于民,这样,法令不会失灵。这就是管理人民的办法。”

  2、论经济

  “齐国百姓,国君之本。”                                   《管子。霸形》

  译注:齐国的百姓,国君的根本。

  “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大治”。

  《管子。国蓄》

  注译:如果国家不懂得调节经济的轻重,就不能笼住人民,就不能合理调节民众的利益,就谈不上国家的大治。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注译:“相地而衰征”,相,视也;衰,差等也;征,征取也。意思是,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分等级合理征税,从而使农民愿意留在乡间耕作。

  “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轻重》

  注译:国家不能谨慎地管理、守护山林矿产、渔业等资源,则不可能成为富强之国。

  “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       《管子。立政》 

  注译:山林虽广,草木虽美,但是,封山和采伐是要有规定的;国虽充盈,货币虽多,但官府收支必须要有节制;江海虽广,湖泊虽博,鱼鳖虽多,但也不可一网打尽。 

  “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管子&;#8226;七法》

  注译:衡量长度、规矩、重量、角度的计量职能,都与(经济)执法有关。

  “量之不以少多,称之不以轻重,度之不以短长,不审此三者,不可举大事”。 

  《管子。枢言》

  注译:计量不限制多少;称量是不限制轻重;度量是不限制短长。不重视这三者,不可能成大事。

  “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然者何也?国多失利,则臣不尽其忠,士不尽其死矣”。                                      《管子。国蓄》

  注译:有万乘马车的国家,必有身价万金的商贾,如果商业利益都被大商人财团攫取占有,那么,官吏们就不会为国家尽忠,将士们就不会舍命报效国家。 

  “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管子.国蓄》

  注译:粮食是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货币是关系流通的价值尺度。利用它们可以调节流通和价格,保障人民劳动的利益,使民尽其力。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管子。牧民》

  注译:百姓疲倦于劳苦,要用富民政策让他们乐意劳作;百姓担心贫穷,要保障他们劳动可以致富;百姓害怕坠入绝境,国家要使他们得到安全和社会保障。

  “以予人财者,不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