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校对版)- 第6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那些粗使的婆子们争利,就把复核管事妈妈帐册的事交给了她。她这才消停。

    “过年的帐目都和外院司房对清楚了。”文姨娘笑道,“今年的内院的费用我也算出来了,过两天和司房的管事核了,上半年的款子就能划过来了。”

    十一娘微微点头。吩咐文姨娘:“你记得和琥珀对了帐再拿去司房。今年郑太君八十大寿、南京那边的大爷过五十岁生辰,除了回事处要送礼,我们这边也要准备些……”两个人说着话,乔莲房神色木然地坐在那里。

    程国公府这两年的越发的败落了,去年太夫人的生辰,乔夫人送了一对旧窑的梅瓶,宴席都没有吃就匆匆走了。等收寿礼的时候,给太夫人管库房的妈妈拿了那对梅瓶嘀咕:“怎么像是我们家的东西。”然后叫了杜妈妈去看。

    杜妈妈戴了玳瑁眼镜看了半晌指了梅瓶底上的款道:“还真是我们家的东西。那还是乔老夫人过生辰的时候我们送过去的。还有一套旧窑的茶具,一对四方的花觚。”说着,放了东西对管库房的妈妈笑道,“亏你还记得。我看多半年代久远,乔家把这当成了太夫人的东西收在了库里。或者是那边的帐目混乱,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管库房的妈妈听了直笑:“看来这旧窑的梅瓶都成了压箱底的好东西了。”

    话不知怎地就传了出来。

    乔莲房像一下子被抽了筋似的,一下子没有了精神,连房门都不大出了。

    十一娘问完了文姨娘的话,文姨娘没等十一娘端茶,就很有眼色的起身告辞:“等我和管青家的合计好了再拿给您看。”

    “嗯。”十一娘笑着点头,乔莲房跟着文姨娘一起走了。

    徐嗣诫和英娘过来给十一娘问安。

    “你们俩个怎么凑到一起了?”十一娘笑着让小丫鬟端了锦杌给他们坐。

    英娘看了一眼徐嗣诫,徐嗣诫则看着英娘,意思让着她先说——自从英娘来了,母亲就开始做衣裳、打首饰,还告诉英娘梳装打扮,一下子欢快起来。他自然要让着英娘。英娘见他谦让,笑了笑,也不客气。笑道:“起了晚了,出门就碰见了五表哥。”

    “昨天晚上干什么去了。”十一娘很喜欢英娘的爽朗,有种事无不可对人言的自信,“竟然起来晚了。”

    “在打络子!”英娘笑道,“您昨天不是赏了我一面掐丝珐琅的靶镜吗?我想在上面缀个流苏。管青家的说用梅花攒心的络子好。”她微微有些赧然,“我编得慢,花了些功夫。”

    十一娘微微地笑,笑容很宽和。

    屋里的丫鬟、媳妇自然捧场,都嘻嘻地笑,屋子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你用过早膳没有。”十一娘问徐嗣诫。

    “用过了。”徐嗣诫笑道,“给母亲问了安,我就去听涛阁了。”

    十一娘点了头,招呼英娘和姜氏用早膳,然后和姜氏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没有看宴请的名册,对姜氏道:“你母亲看过就行了!”全然的信任。

    姜氏笑着应“是”,把名册交给了琥珀——并不是谁拿了对牌指使回事处,回事处都会没有任何疑问的照办。从前内院与外院打交道的是杜妈妈,现在,则是管青家的。

    太夫人问起三月三怎样过。

    十一娘笑盈盈地望着姜氏,让她在太夫人面前表现。

    一席话说下来,太夫人很是满意。留了十一娘说话:“谆哥儿这个媳妇儿还不错。”

    “我也是这么想的。”十一娘笑道,“所以想让她跟着我熟悉家里的一些旧例。”

    太夫人“嗯”了一声,问起福成公主的病来:“……还没有好吗?周家那边到底怎么说了?”

    既然把家里的事交给了十一娘,太夫人就不会置疑她的决定,更不会在这上面多问。

    “说是大腿骨断了,只能躺在床上静养。”十一娘低声道,“我去年探病的时候,和我说了几句话,瞧着精神还好。”

    年纪大了,就惦记着和自己同辈的人。虽然平时不怎么亲,但福成公主前两天滑倒摔断了大腿的事还是让太夫人很担心。

    “让养着。”太夫人沉阴道,“年纪大了,只怕一时半会难养好。”说着,吩咐十一娘,“你让人给公主府送个帖子。我们去府里看看。”

    十一娘应喏,给公主府下了帖子,准备了礼品,和太夫人去了公主府。

    福成公主的情况比太夫人想的更严重。因为腿伤,痛得寝食不安,太医只好用些镇定的汤药,屋里也点了安息香。福成公主清醒的时候少,昏沉的时候多,本来红光满面的脸一下子变得苍白憔悴。

    太夫人看了感触颇深。回去后让杜妈妈清点自己的私产。“要是像福成似的岂不一句交待的话也没有。”一时间,屋里的气氛有些低落起来。

    十一娘就常常过来陪太夫人说话。

    太夫人心里只想着徐令宜,想他快点回来。常常拉她的手说徐令宜小时候的事,有时候一说就是大半夜,十一娘想了想,有时候就在太夫人床前的妃贵榻前安歇。

    这样到了三月三,家里宾客盈门,笑语喧阗,太夫人的情绪才渐渐好了起来。

    那天大家移到花舫里坐了,婆子们从碧漪湖里钓了鱼上来请大家相看。然后立刻拿去厨房里去做出来。有的钓了大鱼,一条鱼做成三吃,有的只钓了几条小鱼,只够煎一碟。有的高兴,有的抱怨。但都不是少了吃穿的人,反而觉得有趣。笑嘻嘻的极热闹。然后又纷纷称赞这春宴的意思。十一娘趁机把姜氏推了出来:“都是我们四少奶奶的主意。”

    姜氏因此在燕京的公卿之家里有了些名声。有谁家红白喜事,主事的都会多看一眼跟在十一娘身后的姜氏,问一声,“这是那位办三月三春宴的四少奶奶吧。”十一娘笑着把姜氏引荐给主事的,一些应酬慢慢交给姜氏去,她则抽着时间和五夫人去相看了那位陆公子。

    五夫人心里原本就有几分满意,但看到本人。玉树临风的模样又愿意了几分。这门亲事很快就有了个大致的说法。

    曹娥带着儿子文哥儿到了燕京。

    兰亭亲自去通州接的姐姐,没有进忠勤伯的大门,先去了四儿胡同那边的宅子。

    东西早就收拾停当了,还有当年曾经服侍过二夫人的刘太平家的持操着,曹娥看了一圈,满意得不得了。

    “承了十一娘的大人情。”兰亭爱怜着摸了摸文哥儿的脑袋,“只盼着文哥儿不要辜负了三姐的一片良苦用心才是。”

    曹娥听着抿了嘴一句话也没有说。

    九岁的文哥儿长得像父亲,气质却像曹娥。他凛然地道:“娘亲姨母,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

    “书要好好的读,”兰亭叹道,“更要学会做人。”

    文哥儿点头。

    刘太平家的匆匆跑了进来:“蒋太太,梁大/奶奶,我们家夫人过来了!”

    两人一愣。

    兰亭笑道:“十一娘倒是个有心的。”

    曹娥严肃的脸上不由也绽出小小的笑容来:“要不是有心。当初怎么会给我送了匹大红万字不断头暗纹杭绸。”

一时间,姊妹俩都对十一娘多了分亲昵,不约而同地迎了上去。

******

    从四儿胡同回来,已是黄昏。

    十一娘问琥珀:“大表小姐在做什么呢?”

    英娘刚到的几天,十一娘走到哪里都带着英娘,两人亲热得不得了。可这些日子。十一娘却对英娘不闻不问。把她一个人丢在院子里。不吩咐那些丫鬟、婆子一声,大家也不知道该怎样待英娘,英娘也不知道自己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

    琥珀大为不解,可十一娘问起来,她还是恭声道:“大表小姐这些日子天天侍候着你院子里的花草。闲下来的时候就做些针线。”

“她住得可还安生。”

琥珀有些意外,斟酌道:“开始的两天有些不知所措,后来五少爷把栀子花移了过来,大表小姐有事做了,人就安定下来。”



正文   
                  
第六百八十五章 交替(中)
 

    十一娘不由暗暗点头。

    徐家兄弟几个里面,徐嗣诫是最不受重视的。妻以夫为贵。做他的媳妇,虽然比一般的人家在吃穿用度上要强,可总被几个妯娌比着,没有一颗安于平淡的心,夫妻之间是很难做到举案齐眉的。

    她并没有把请英娘到燕京的真正意图告诉罗振兴,写信去余杭,也只是照着字面的意思,没有透露一言半语。余杭那边纵然往这方面想,可毕竟只是猜测,又怎么会去知会孩子?要是会错意了,岂不是个大笑话?

    无欲则刚。

    可见这是英娘的真性情。

十一娘再见到英娘时,神态间又有了几份亲昵:“……四月初八是佛生日,到时候和我一起陪着太夫人去药王庙上香吧!”

听说有玩的,英娘笑容显得格外的灿烂:“到时候要准备些什么?”

    “什么也不用准备!”十一娘笑道,“香烛之类的都有人安排。”说着,想起庙里的道士会卖些沉珠手串之类的小玩意,让琥珀去装了个五两碎银子的荷包给英娘。

    英娘连连摆手:“我来的时候,娘给了我五十两银子。”

    “这是我给你的。”十一娘笑着,琥珀把荷包塞给了英娘。

    英娘回到屋里,把荷包交给了乳娘:“到时候记得带上。”

    乳娘犹豫着接过了荷包:“大小姐,十一姑奶奶的脾气有些……阴晴不定的。我看,这银子还是留着吧!反正我们出门的时候太太也赏了银子的。”

    英娘知道她是指十一娘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笑道:“你不用多心。她可是我姑母!”又道,“前些日子又是三月三的春宴,又是五表哥的生辰,又恰逢福成公主病重要去探望,太夫人身体不适要陪伴……那么多的事,侯爷又不在家,虽然有四表嫂帮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