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连环画收藏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连环画收藏生涯-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绘画的《蓝箭》《棕榈上的霜》等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6 朗诵比赛
我的母校北京二中,当年不但教学搞得好,而且校方重视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培养,因此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在学生会倡导下,校内组织了许多社团,文艺方面有美术组、曲艺组、戏剧组、合唱队等,体育方面有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社团每周活动两次,文艺组排练节目,逢节日在校内演出;体育队则坚持训练,定期外出打比赛,为学校争取荣誉。

  我那时加入了戏剧组。除了在学校活动外,还参加了设在演乐胡同工人俱乐部的东城区业余话剧团。每到周末,便去听中央戏剧学院师生们讲课,接受他们辅导,进行小戏排演。

  1959年,学校里举办了一次朗诵比赛。这次比赛不同寻常,由高年级语文教研室负责,一些资深老教师出面担任评委,还进行了预赛,淘汰了一批成绩较差的学生选手,留下不多初选入榜的选手参加下一轮角逐。

  学校里的朗诵比赛,参赛者多为文科班同学,因此文科班便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正在文科班学习的我,自然也成为大伙关注的目标。再说我身为戏剧组成员,参加朗诵比赛似乎更是责无旁贷的事。我抱着重在参预和得到锻炼机会的想法,积极报了名。

  预赛那天很热闹,四五十个同学进场演示,我记得我没朗诵完,顶多张嘴说了两三分钟,便被打断,一位评委说可以了,让我退场,示意下一位选手比赛。我有幸进入决赛。取得决赛资格者约有10人,我们文科班占了一半。

  朗诵材料由自己选定。不少参赛者从语文课本中挑选适合自己发挥的内容,也有的选了小说片断或者诗歌。我当时刚读完人美社出版、由著名画家杨逸麟先生绘画的《是谁犯了罪?》,印象深刻,受到强烈感染,于是我将这本连环画改写成故事,作为朗诵材料报了上去。

  进行决赛时,轮到我上场,我深呼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面对评委席注视的目光,我平视前方,进入故事情境中。我仿佛看到四个流浪儿忍饥挨饿、苦苦挣扎,看到法庭上他们受审,却得不到正义的声援。我的情感陷入人物的命运中去,眼前浮现出那些悲惨的景象,我的语调由低缓到激昂,当念到高潮处,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加快了节奏,保持饱满深沉的情绪说完最后一段。故事嘎然结束,留给听者思索回味的空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退场的,只依稀觉得评委席上传出议论声……

  万没料到,我竟然荣获了第一名。当我从评委主任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和一尊普希金石膏像时,我再次心潮起伏,我想的更多的,是感谢画家杨逸麟先生!他用生花妙笔描绘出感人至深的故事,才帮助我得到了这个荣誉。

  这次实践,我总结出两点收获:一、连环画的确是宝,它传授给我知识,让我得到美的享受,提高了我的艺术素养;二、我的身上长着艺术细胞。从此,我坚定了投身文艺工作的决心。 。 想看书来

7 攒“三国”
上海是我国连环画的发祥地和大本营,占据着连环画创作与出版的半壁江山。

  解放后到“*”前,作为连环画五大出版基地之一的上海,曾有大手笔出现,那就是策划编绘出长篇套书《三国演义》,全书共60册,篇幅近七千幅。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大型套书,它的编绘质量堪称一流,以至于后来经过许多次再版、重印,成为名符其实的传世精品。

  这套60开本的“三国”,1956年着手编绘,参预绘画的画家近30名,1957年开始出书,历时五年,到1961年才将60册出完。读初中时我在书店见到,便开始购买,待到上大学后,才将第一版攒齐。

  事情到此远非结束,而只能说刚刚开始。大约1962年,我在学校阅览室看报纸,从《文汇报》上读到一则消息,报道上海人美社要对“三国”套书进行修订,将删去几册,再补充几册,还听取读者意见,把绘画风格不统一和质量较差的,另请画家重新绘画。于是到了1964年,我又买到了后补和重绘的几册,使“三国”套书达到66册。这套书可以说是最早、最全的版本了。

  1965年,上海人美社出版了“三国”套书修订版,即第二版,我因已有第一版,又有补充本,便没有再买第二版。“*”结束后,1978年推出了64开、48册版“三国”,1987年将删掉的12册又补齐。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三国”出现大32开精、平装各三卷本。1994年出版了大32开精装五卷本。2001年出版了50开、60册全书。

  仅这部沪版《三国演义》,我就收藏了以上五种版本。

  与第一版“三国”几乎同时,北京的人美社策划编绘了大型套书《水浒传》,计划出30册,“*”前只出版了26册。

  相比之下,我更看好“三国”。原因在于“三国”套书从人物造型到环境景致,从构图到整体设计,都更接近或符合我对原作的想象,更完美地表现出这一历史时期的群雄纷争和风云变幻。它在绘画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既注重历史性,又不乏现代感。

  不妨举些例子略作说明。

  《桃园结义》第54幅,张飞发怒,拔刀要进帐杀董卓,刘备、关羽在左右劝阻。画面中部主体,是张飞半身近景,横眉立目,左手握拳。这幅画动感强,有冲击力,张飞的个性刻画得生动突出。

  《捉放曹》第15幅,董卓睡下,曹操乘机拔刀,画面前景右部是曹操站立,两手拔刀,中部横卧着董卓。两个人物都不见头部。这幅画突出了主体人物,动作鲜明,气氛紧张,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以上两图,都将主要人物置于前景,这种处理在传统连环画中是比较少见的。

  又如《白门楼》第71幅,画面右部为关羽下半身骑在马上,只画出马的尾部屁股处,上部为一杆青龙刀横举,下部远景是吕布率兵奔来。这个画面颇像影视镜头,关羽立马横刀极有气势,同时显出吕布人困马乏的狼狈相。

  《马跃檀溪》第36幅,画面透过马的腹下和腿部看过去,下部全是降兵。此画面的构图取景,有影视镜头感,渲染了刘备兵将的实力强大。

  这两幅画面,构图新奇、大胆,效果对比强烈,也符合现代读者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

8 量入为出
整个学生时代,从初小到大学毕业,我的吃穿用和上学的全部花销,都由父母负担,是父母辛勤操劳将我养育成人。建国初刚从南方举家迁回北京时,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母亲不久生下小妹妹,她还要照料我和大妹妹,因此仅靠父亲的工资维持生活,并不富裕,只能说尚过得去。后来母亲也参加了工作,家境得到改善,条件也渐渐好了。我介绍这些情况,无非说明我在工作之前,并不独立,没有经济收入,要买连环画,也并非一件随心所欲的事。

  小学和初中时,家里每月给我一元钱零花。此外,每天给我一角钱早点费,嘱我吃饱吃好。我舍不得花,因为买烧、饼油条所剩无几,更不敢买鸡蛋面包。那里胡同里常有卖烤白薯的,烤白薯便宜,花上三两分钱就能买一大块,于是我便每天早晨上课前用一块烤白薯充饥。这烤白薯吃多了,就胃酸,影响消化,因此有一段时间我常常放屁,闹得班里同学都取笑我。就这样,每天我能省下七八分钱,凑一个星期就能买一两本书。也就从那时起,我开始懂得生活之不易,自觉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那时出过一套《楚汉相争》,六本一套。我在书店橱窗里见过,很想看看它的故事,后来知道是描写刘邦、项羽之间的斗争,加上绘画者有张令涛、胡丁文与李成勋、陈丹旭等,更渴望保存一套。于是便用零花钱和省下的早点钱买下了。用老北京话讲,纯粹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那套书每册都较厚,单册售价三角多,幸亏不是一次出齐,而是陆续推出,我才能一本一本地买齐。

  少年时期,我最盼望过节,一是春节,二是“六一节”,再者就是过生日。每年逢这三个日子,我总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一元钱,这笔钱我是基本上全送给书店了,从少儿柜台或连环画专柜换取心爱的小人书。

  上高中以后,条件一度发生变化,原来大跃进时期全民扫盲,街道有许多大爷大妈不识字,也不会算术,街道居委会经与学校联系后,学校便选派一些高中生去进行普及教育。我当年也被委以重任,每周有两个晚上到学校附近街道居委会指定的场所去上课,教胡同里的老头老太太们认字,学习简单的加减乘除演算。因为付出了劳动,占据了自己的业余时间,所以每个月都能得到一点报酬;又因为是学生教课,对象又是上年纪的老人,所以钱并不多,只是一点意思而已。我每月用这三五元钱的“意思”,全买了书。这是凭自己的劳动所得买书,因而我理直气壮、心安理得。可惜这桩好事并不持久,我仅教了大半年,不知是因为基本目的已达到,还是又换了别的同学,也可能担心影响毕业班学习,上高三之后就再也没遇到这种美差了。

  四年大学生活,留下许多美好记忆,由于我已长大,又住校,家里便每月给我20-25元生活费,除了交元伙食费外,剩余零花钱不少。这时期虽然买书较之过去从容多了,但其他开销也增加,如开始交女友谈恋爱,就需要逛公园、看电影、给女友买零食等,所以买书只能量力而为,远做不到潇洒和气派。

  大学期间,有些书尽管价格不菲,如贺友直先生画的《山乡巨变》32开线装本,印数才两千册,还有赵宏本、钱笑呆合绘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6开线装本,我因为喜欢,都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些书的珍贵自不待言,它们也成为我自豪的资本。

  但是,有些书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