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李小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点评李小龙-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港读书的英籍学生。香港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这些英籍学生经常欺负喇沙书院的中国学生。李小龙看不下去,就带着一群热血少年应战,在街上大打群架。那些英籍学生打不过李小龙,他们的家长就给喇沙书院校方施加压力,要他们开除李小龙。喇沙书院的校长夏里神父没有开除李小龙,而是把他转到喇沙书院的分校——圣芳济书院继续读书。
  1957年,李小龙17岁,在这一年里,发生了两件大事。
  李小龙进入圣芳济书院后,发现学校里正在开设西洋拳培训班,教练是他的体育老师爱德华修士。李小龙对这种新鲜的拳术有着极大的兴趣,于是立刻报名参加。不久,香港中学生校际拳击赛即将举行的消息传来,而喇沙书院却找不到合适的参赛选手。无奈之下,校方想到了“无架不欢”的李小龙。天性好斗的李小龙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每天放学后,他都会跑到大师兄黄淳梁家要他充当陪练。
  校际拳击赛是当时全港各所中学相互交流的盛事,每所学校都会派出拉拉队为自己的选手加油,可李小龙的“粉丝”团却只有寥寥数人:大多数人都觉得打架跟全集根本是两码事,李小龙的那套打法在擂台上不一定管用,所以对李小龙根本没抱多大的希望,甚至连前来观战的人数也不到其他学校的一半。 。。

四、从小霸王到一名真正的武者(4)
一开始,李小龙很不习惯那种戴着厚厚的手套的打法和处处受到限制的规则,但是凭着过硬的咏春拳功底和一往无前的气势,首次参赛的李小龙出人意料的打入了决赛。李小龙决赛的对手是连续三届获得冠军的查理?欧文。查理?欧文比李小龙高达魁梧很多,还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一出场,就大有压倒李小龙之势。比赛开始后,李小龙在对手迅猛的出拳下完全处在下风,经常被逼到死角,李小龙不为所动,一边依靠灵活的步法与之周旋,一边观察对手的拳路,进而寻找破绽。第二回合,查理?欧文见李小龙没有还手之力,便放手进攻,想要一举将他击倒,这样一来,就把自己的漏洞和弱点都暴露了出来。李小龙看准时机,突然施展咏春拳法,查理?欧文被这一阵流星雨般猛烈的反击打懵了,既找不到李小龙出拳的方向,自己的重拳又无法击中李小龙,很快就招架不住,主动放弃了比赛。就这样,街头霸王李小龙用“东方式的拳击”击败了英国大力士,奇迹般的夺得了当年的校际拳击冠军。
  赛后,面对同学和师兄弟们的庆贺,李小龙不无得意地总结说:“西洋拳讲究的是闪避,攻击都是一下下的,而咏春拳以‘粘手’见长,可贴紧对手连削带打。交手时,我以‘粘手’格开番鬼仔的来拳,对方手腕酸软时,我就用另一只拳猛击。……我的咏春拳还没使出一半,主要是怕犯规受罚。咏春拳讲究速战速决,如果放开来打,我一个回合就能把他击倒。”
  这次胜利给了初学拳击的李小龙以莫大的鼓励,让他对自己的拳法有了巨大的信心,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的心情从高峰跌倒冰点,引发了他对武学更深层次的思考。
  1957年12月20日,台港澳国术大赛在台湾举行,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各家拳派都受到了邀请,香港咏春拳则派出了有着“讲手王”之称的黄淳梁参加大会。比赛开始前,香港各界对黄淳梁和咏春拳期望很高,李小龙也很想跟随大师兄一同前去见见世面。叶问没有让李小龙去台湾,还告诫黄淳梁,天下武林藏龙卧虎,名气越大,就会被对手研究得越透,一定要戒骄戒躁,切不可轻敌大意。然而不幸的是,志在夺冠的黄淳梁在初赛中就败在了“台湾腿王”吴明哲脚下,黯然回港。
  黄淳梁的失利在香港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各家报纸在以大篇幅报道此事的同时,也对咏春拳的实战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咏春拳只适合民间巷战,而难以在擂台上争胜,既不好看也不实用。咏春拳是一种讲究近战格斗的拳法,招式朴实无华,不好看确是事实;但咏春拳的宗旨就是在实战中击倒对手,如今被评价为“不实用”,可谓莫大的讽刺,也大大伤害了咏春弟子的自尊心。在比赛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咏春拳弟子士气低落,就连叶问也是无能为力——事实摆在那里,又岂能去封住别人的嘴。
  此时的李小龙没有跟着垂头丧气,而是迫切想知道比赛是怎么输的,但是为了照顾黄淳梁的心情,又没好意思当面去问。新年过后,香港开始放映此次大赛的纪录片《港澳台国术大赛特辑》,李小龙如获至宝,一连观看8场后,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从个人修为上看,吴明哲拳法不弱,强项是腿功;黄淳梁拳法一流,但在身法和步法上都欠灵动。从功夫上看,咏春拳需要两人近身格斗时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而吴明哲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往往在远距离就凭借飞腿发起进攻,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取胜也在情理之中。
  发现问题所在后,李小龙开始思考,究竟是大师兄功夫没练到家,还是对手太强?除了大师兄自己所说的大意轻敌,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没有想到的原因呢?
  李小龙发现,黄淳梁在对敌时,严格遵循中国传统武术中“站如桩”的要求,站在场上几乎不动,而吴明哲为了发挥远程攻击的效果,则像西洋拳击一样在擂台上不断游走,伺机进攻。这样一来,黄淳梁不但无法发挥咏春拳近战的优势,在战略上也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
  李小龙觉得,咏春拳不善远距离格斗只是大师兄黄淳梁失利的技术原因,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对作战方式的制约才是根本原因!

四、从小霸王到一名真正的武者(5)
李小龙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叶问和师兄弟们,但是传统武术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很难在朝夕之间改变,咏春拳也不可能学西洋拳那样蹦蹦跳跳的去过招。尽管如此,叶问还是很欣赏李小龙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的精神,也鼓励他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叶问的默许和鼓励下,李小龙先后向谭师傅学习洪拳,向少林僧人学习罗汉心意拳,向打个李忠琛学习西洋击剑,还向日本商人大兵卫师学习柔道,博采各家之长,逐步完善自己的武功路数。
  李小龙很喜欢西洋剑法,其一是因为它的步法轻灵迅速,其二是它的动作变化多端且极具欺骗性,正符合李小龙的性格特点。李小龙经常缠着大哥李忠琛教自己西洋剑法,然而每次对练,循规蹈矩的李忠琛总是被他打得一败涂地,因为李小龙并不按常理出招,而是把西洋剑术和中国传统的刀剑打法混合在一起,时不时还会加上一些拳脚动作。面对如此狡猾的徒弟,李忠琛也是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击剑训练让李小龙接触到了咏春拳之外的另一种灵活简洁的打法;同时也由西洋剑进一步掌握了西洋拳的要领。
  这个时期的李小龙,除了拍电影,习武、打架、跳舞、样样不落,俨然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二世祖”,也让父母对他的前途非常担心。他们并不希望李小龙成为一名武师,以习武开馆授徒为职业,而是希望他能够顺利读完高中,然后完成大学学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因此,李小龙的母亲何爱瑜极力主张他去美国读书,她的意见也得到了全家人的同意。
  李小龙为什么要离开香港?对于很多龙迷来说,这是李小龙早年经历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站在一般人的角度,当时的李小龙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演员,他的家庭在香港演艺界也是颇有声明,如果一切都正常发展下去,也许用不了几年,李小龙就能跻身一线明星之列,而李小龙,也很具备成为当家小生的一切素质。那么,李小龙为什么要走呢?这次离开,究竟是家庭的因素,还是出于他自己的决定呢?
  我想,正如很多离开舒适的家庭生活毅然北漂的年轻人一样,这次离港赴美,一方面是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李小龙性格的必然选择。
  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在离港一事上,李小龙母亲的意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母子连心,对任何一个母亲来说,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留在身边,不管你有没有成就,不管你会惹来多少麻烦,只要人在身边,那就是好的。李小龙的母亲出身名门,接受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西式教育,思想开明,见识不凡,她很了解自己儿子的性格,深知这样的孩子,只有放出去,才能让他得到更好的磨练,不管他在大洋彼岸能不能熬出头,但是这样的经历,是必需的。当然,当中也有李小龙在香港闹事太多,得罪人太多,需要避避风头的原因在内。
  首先,李小龙在美国出生,拥有美国户籍,满18岁后必须在美国居住一段时间才能成为正式的美国公民,所以正好借这段时间让他去美国接受高等教育。何爱瑜自己接受的也是西方教育,在她看来,美国的教育方式比中国传统教育更适合李小龙。其次,习武以来,李小龙到处挑战、到处树敌,不但结下了很多仇家,也招惹了不少黑帮分子。打架闹事让李小龙成了警察黑名单上的常客,也成了一些黑帮人物下手的对象。对此,李小龙倒是不怕,坦言只要对方敢来,他就奉陪到底。但是站在家人的立场,李小龙的功夫再高,也是暗箭难防,为了他的安全考虑,出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后,李小龙的父母觉得李小龙结交的都是一些不务正业的不良少年,长此以往,李小龙的性格和脾气只会越变越坏,只有离开香港,才能让他在全新的环境里洗心革面、从头开始。那么,李小龙是被逼去的吗?恐怕未必。
  街头小霸王、小影星、舞林高手、女生追逐的焦点……李小龙在香港的生活过得很惬意,但是一转眼,他就到了18岁。18岁是成年的日子,很多人在这一天会突然开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