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李小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点评李小龙-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Bruce?Lee的为众人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亚裔学生汇集到了李小龙身边。这当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歧视东方人的风气由来已久,只要是黑头发黄皮肤体格瘦小之人,不管你是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还是东南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本土学生的排挤和欺负;其二是亚洲人性格较为内向隐忍,即便吃了亏也不敢公开反抗,他们佩服李小龙的功夫,更敬佩他敢于对抗美国学生的勇气,所以不自觉的就把他当“带头大哥”来看待,寻求他的保护。而李小龙“烈火暴龙”般的性格也确实有“带头大哥”的气势,只要听说有同胞被欺负,就会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去解围出头,甚至不惜与人大干一场。
  尽管如此,种族歧视还是普遍存在,不少华人和其他来自亚非拉国家的移民纷纷组织帮会来对抗美国本土势力,甚至采取一些针对普通白人妇女儿童的极端暴力手段。李小龙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样做,他能理解这些帮会中人的心情,但他认为,伤害普通白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白人与其他民族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想要消除种族歧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让白人佩服你、敬重你,这样才能赢得尊重。
  李小龙锄强扶弱、路见不平的行为使他成为华人学生中的明星,不少美国学生也把他看成是来自东方的“功夫大侠”。到后来,李小龙保护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亚裔学生,这当中自然以声张正义的因素居多,但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李小龙爱出风头的脾气丝毫没有改变。李小龙不但自己能打,还鼓励周围的人要勇于抗争,地位和尊重不是靠成绩和忍让换来的,在美国这个地方,只有用实力和拳头说话!
  身体是实力的本钱,李小龙非常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他身高5英尺7寸半(约合米),体重140磅(约合63公斤),在中国人中算是中等,但在美国人看来却是十足的小个子。为了向美国人展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肌肉,每当练功或表演时,李小龙往往只穿一件紧身背心,或干脆赤裸上身,以示自己的肌肉、力量、爆发力完全不输于任何美国大力士。为了保持竞技状态,大学时期的李小龙不抽烟,不喝酒,也极少服药,用药物和仪器来维持和锻炼体格那是他成名以后的事了。
  李小龙不但在校内维护同胞,在校外也是如此。李小龙大哥李忠琛的前妻,香港著名作家、主持人林燕妮女士当时也在西雅图念书,与几个女同学一起在外面租房子住,她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很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小龙气冲冲地拿着手枪来帮我们的忙。我们正在和屋主闹得不可开交。屋主见我们是几个十七八岁离乡别井无亲无故的中国女孩子,哪有不趁机欺负的道理?在十几岁的女孩子眼里,被屋主欺负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在二十多岁的小龙眼里,朋友被人欺负也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所以连枪也带来了。”

三、动极而静的思考者(3)
由于那几个女孩子来自不同的学校,所以她们喊来的“援兵”不止李小龙一拨,当中有人主张忍让,认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有人主张谈判,警告不规矩的屋主,而李小龙则坚决主张狠狠教训屋主一顿,要用拳脚就用拳脚,要动枪就动枪,决不能妥协退让,还大声责骂主张忍让的那些人是“笨蛋”、“懦夫”、不像一个男人,双方闹得很不愉快。幸而那天屋主不在家,李小龙和屋主才没有发生枪战。
  事后,屋主知道这些中国女孩子身后有一大群小伙子做后盾,其中还有一个正是威震西雅图的功夫高手李小龙,便再也不敢对女孩子们做出什么不轨行为。这次英雄救美的举动让李小龙博得了很多女孩子的好感,但事后李小龙却非常懊悔,因为他带了枪支,而真正的功夫高手,是不屑用枪来解决问题的。
  当然,李小龙事事出头的行为也得罪了很多人,在西雅图时就有当地黑帮放出话来要取他性命,但李小龙依旧我行我素,出门从不带枪护身,先是靠拳脚,后来是双节棍防身。
  除了专业课、习武、打抱不平外,大学时期的李小龙还是一个文学和美术爱好者。李小龙没什么美术天分,但却很喜欢画画,少年时看过的那些武侠小说都是他画画的素材。到了大学后,李小龙经常在美术课上用画画来展现心中的武侠世界:他画了很多中国古代的侠客或将军图,这些侠客或一跃三丈高与敌搏杀,或做出一些在西方人看来无法想象的高度难动作。不管画得好不好,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李小龙总是会乐呵呵的把自己的“作品”分赠给老师和同学们。这些“画作”大部分都已遗失,却被李小龙的美术老师玛格丽特?沃特女士保存下来了一些。沃特女士回忆道:“布鲁斯?李喜欢画东方勇士,他自己就是来自东方国度的勇士。布鲁斯?李没画过仕女图,那不是他性格所在。”
  在文学上,李小龙最喜欢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李小龙在作业中曾写道:“海明威才算得上一位真正的作家,他把自己的经历和灵魂写进自己的作品里……”用灵魂来书写经历,李小龙被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深深打动了。一个人的喜好,往往与自身的性格相关,从香港到美国,李小龙在生活中扮演的也正是这样一个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李小龙觉得,做男人,就要像海明威一样——不论是烽火连天的战场,还是非洲原始森林里的雄狮;不论是加勒比海上的狂风与鲨鱼,还是生活中的艰难困苦,都不能将他击垮。只有敢于冒险,才能获得成功;一个人的经历、历练、感悟,才是比金钱、地位、名望更可宝贵的东西!
  李小龙把他的所思所想写在了作业里,那一行行铿锵有力的文字是他最真实的感受,也打动了授课的教授。但是当教授向李小龙推荐当时非常流行的欧洲先锋派文学时,李小龙却十分不屑。在李小龙看来,卡夫卡和他笔下的人物既可怜,又可笑,既没有改变现状的实力,又缺乏挑战生活的勇气,完全是懦夫和胆怯者的表现。相反,他对德国的尼采,法国的萨特等张扬自我的哲学思想非常推崇,他觉得做人就应该积极主动,不断表现自己,挑战自己,让别人见识到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赢得一切。
  李小龙又发现,父亲所传授的太极拳和叶问老师教导的传统武学思想与中国古代老子、庄子的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哲学与武道,也是从那时起在李小龙的脑海中交融。尽管李小龙后来的截拳道中有大量佛学“禅”的影子,但是从本质上看,李小龙的武学思想还是受道家影响最早、最深。
  李小龙在大学期间写过一篇名字叫《悟》的文章,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功夫是一种特殊的技巧,是一种精巧的艺术,而不是体力活动。这是一种必须使智力同技巧相配合的精妙艺术。功夫的原理不是可以学得到的,好像科学一样需要寻求实证,而由实证中得到结论。必须顺其自然,好像花朵一样,由摆脱了感情与欲望的思想中绽放出来。功夫原理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的自然性。”
  正因为有了“悟”,李小龙才能将精通的各种拳术和后来学习的气功、硬功、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拳法融合起来,去其繁冗,取其所长,逐渐形成具有浓厚李小龙特色的拳术,并有意识的把武学与哲学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去思考和感悟。有一次,李小龙乘船出海,坐在船舷旁边,很随意的就用拳头去击打海水,就在这时,他觉得自己“悟”到一种东西:“就在那一刹那我突然悟到了‘水’,这种最基本的东西,不正是功夫的要义吗?这种普通的水正为我说明了功夫的原理。我用拳头打水,可水并不感到痛。我再用尽全力打下去,水也不会受伤。我想去抓它一把,可是却不可能。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可以适应于任何容器。这就是了,我一定得像水的本性一样。突然有一只小鸟飞过,它的影子倒映在水里,就在那一瞬间,另一层隐藏着的意义跃进我的思想。我站在对手面前时,我那些思想和感情不也像小鸟在水上的倒影一样吗?这正是叶师傅所说的‘超然’的意思,不是说全无感情或感觉,而是要让你的感觉不受滞留或阻碍。所以要控制我自己,我就必须要以顺乎自然来接受我自己。我躺在船上,觉得自己已领悟如何将刚柔合而为一,已经和大自然浑然成为一体。我只是躺在船上,就让船自由自在地顺其自然漂着。因为在那一刻我已经获得一种内在的感觉。所有的反抗意识都消除了,在我的思想中再没有矛盾之感,在我的眼里整个世界就都是一体。”
  李小龙一边表演,一边授徒,一边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武技。来美国前,李小龙学了不少流派的拳法,但杂而不精,且未能融会贯通;来到美国之初,半工半读和生活的压力占用了他大量的精力,使他无法对自己的功夫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提高;进入大学后,生活状况得到改善,时间也更为充裕,再加上所学的哲学知识,使得李小龙开始系统的、深层次的对武学进行思考和总结。
  如果把人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那么每个阶段他的经历和感悟都是不同的——青少年时期在香港是李小龙生命的第一阶段,而来到美国直至开办振藩国术馆前,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是李小龙人生观、世界观、武学观发生巨大改变的时期,是创造截拳道和进军好莱坞之前的一个积累和总结的过程。人生和历史一样,都是一个“收…放…收”治乱相间的过程——汉高祖一朝放,文景二朝收,汉武一朝放;康熙朝放,雍正朝收,乾隆朝放……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辨证思想。李小龙在香港是张扬的,到了西雅图开始收敛,这才有了后来进军好莱坞的释放,如果没有这几年的沉淀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