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抗老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5岁抗老化-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话怎讲呢?照理说寿命延长的目的达到了,很好啊!答案是,我们希望在寿命延长的同时,有个健康的晚年,而糖尿病的病患在糖尿病发病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在10~15年左右,可能会导致失明的视网膜病变、可能会需要洗肾的肾脏蛋白尿病变、可能造成四肢麻痛、伤口愈合困难的神经病变等病征会一一出现,如果寿命延长的晚年生活是多病的生活,那么就失去了抗老化的意义了。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能预防这种与遗传有关的慢性病造成的加速老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在35岁左右就开始做预防的工作,或许不能完全避免遗传的影响,但是一定可以减缓糖尿病对老化所造成的加速效应。
  控制糖尿病可延缓老化
  其实糖尿病对人类而言,具有生物进化上的重要意义,因为现在造成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控制血糖的胰岛素敏感度出了问题。可是在生物的进化史中,这种致病原因在原始人类渔猎社会的饮食条件下,可是帮助我们体内储存热量的必要之恶,所以我们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知多半只存在血糖异常的观念,但是实际上糖尿病的发病与人体的续发性老化是密切相关的。根据过去的研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即使没有糖尿病的遗传家族史,每三到四人中也有一人是糖尿病的患者。所以糖尿病在加速老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未来预防医学的观念必将打破只有传染病才能预防的樊篱,因为只要对慢性病的发展加以控制,老化的程度就可以减缓。
  

高血脂与续发性老化
在续发性老化的领域中,有三大疾病,我们先谈过了高血压及糖尿病,再下来就是“血脂异常”,也就是俗称的“高血油”症。一点也没错,它的临床意义就是血液中的油脂含量过高,而当血液中的油脂总量超过了正常的浓度时,动脉硬化及血管老化的速度就加快了。
  在最近十年的研究中,有关血脂成分造成动脉硬化及老化的焦点集中在“胆固醇”的领域。一般而言,胆固醇不溶于水,人体为了在血液中运送胆固醇,就由脂肪酸与蛋白质将胆固醇包起来,形成脂蛋白胆固醇。随着研究将造成动脉硬化加速的要角——“三酸甘油酯”与对胆固醇的认识结合起来,研究的结论浮现出一个重点,就是把胆固醇分成“好的”与“坏的”,同样地,脂蛋白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
  简单的意思就是:好的胆固醇,又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可以将全身坏的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于是降低了心血管疾病、脑中风发生的几率,可以保护心脏血管。坏的胆固醇,又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中的浓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血管栓塞,心血管疾病、脑中风发生的几率便越大,会加速血管的硬化。可见得胆固醇在人体中其实有一定的生理意义,例如胆固醇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而且胆固醇是合成胆汁帮助消化、维护神经机能及合成许多荷尔蒙的重要成分。
  随时应该注意胆固醇的浓度
  为了让您更了解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我们先说明胆固醇的正常范围(如下表)。
  胆固醇的正常范围
  血脂成分                         正常范围(毫克/百毫升,mg/dl)
  总胆固醇                            40,女性》5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    至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