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慢Ⅱ·以身相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慢Ⅱ·以身相殉-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取巧地挤出空间放下标题,以致标题歪歪斜斜不平整,我不满意的指责,令他十分不愉快,觉得我这个老板的架子太大,因而发生争执。最后我只好妥协,息事宁人,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老板不好当,人不好管。
  (创业陷阱:创业的核心因素是自己全力投入,如果自己没有全力投入,而且所有的工作者也是兼职性质,注定要失败,《阳明山周刊》就是如此。)
  周刊很快就印出来了,看到第一期的创刊号,我十分兴奋,感觉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就在我手中诞生了。可是当周刊印出来之后,问题也就跟着来了,要给谁看呢?我决定先赠送,可是怎么送出去呢?我动员了工读生在闹市分发,我也想夹报派送,可是夹报又要费用,我心中十分不平,为什么免费送人看,还要赔夹报的工钱?我这才感觉到问题严重,我要如何找到收入应付开支呢?
  广告当然是另一个想象,那时候我还在《工商时报》上班,也负责广告业务,理论上我应该发挥此一专长,自己亲力亲为做广告,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训练兼职工读生尝试去做广告,但这件事也一直没有成果,印象中一直到《阳明山周刊》停刊,我们好像只做到几万元的广告,而且好像都是读者看到周刊,自动打电话上门刊登,靠业务能力完成的广告很少。
  (创业陷阱:我对广告熟悉,如果当时我能自己做出一些广告,然后再训练团队,也做出广告,这是《阳明山周刊》唯一可能存活的方法,而我自己做不到,当然也不可能有任何人能做到。创业初期,许多事老板一定要自己先证明可行,创业才有可为。)
  经过了前3个月的创刊兴奋期之后,《阳明山周刊》又变成我的痛苦,我发觉我没有能力照顾所有的事,于是我又想如果有更好的人才加入,这个刊物可能会起死回生。于是我又从报社找到一位非常有经验的高级主管,他是名记者,来当《阳明山周刊》的总编辑,我还找了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报纸广告代理商,看看能不能来替周刊做广告。
  我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又花钱请更高级的人力,尝试改变,不过很快就证明,这又是另一个错误,内容的改善要反应到发行收入的增加,是缓不济急的事,而广告可立即增加收入,但这位代理商来了解状况后,立即就发现不可能有钱赚,人家也就打了退堂鼓,我的变法完全落空。
  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面对困难时,我的性格弱点完全暴露,我开始逃避、退却、自我欺骗,我给自己找到了一帖完全不负责任、不可能有效果的药方:努力上班,在《工商时报》多做些广告,多拿些佣金,看能不能多赚点钱,来弥补《阳明山周刊》的开支。
  我放任这些工读生们自己做,自己越来越少进周刊的办公室,好像只要我不进办公室,《阳明山周刊》的困难就不存在一般。
  (创业陷阱:创业遭遇困难时,创业者的逃避及拖延,是创业失败的预告。你如果开始逃避,开始替自己找理由,那就应该自我了断,因为你自己已经投降了。)
  出借办公室的陈朝传先生,有一天心血来潮到周刊办公室看一看,他看到的是凌乱不堪的景象,那几乎是没有人管理的组织,他非常失望,于是决定收回办公室。
  这件事等于是骆驼背上最后的一根稻草,我借机将事业自我了断,周刊停刊,我自以为负责任地清算了所有的开支,再拿出一些钱处理善后。
  我始终没有计算《阳明山周刊》这个“玩具”总共花了多少钱,直觉地估计,大概几百万跑不掉,天呀,在1980年,几百万元新台币是多么昂贵的代价!
  我还是要感激我的姐姐和姐夫们,这些都是他们出的钱,他们从来没有任何抱怨,就纵容我这个弟弟玩掉了他们辛苦赚来的钱,而我也没有任何道歉、感谢,文化人自以为是的个性,大恩不言谢,我以为只要放在心里就可以了,这当然又是我的另一个错误。
  这次的创业结束和青年商店不同,青年商店有许多人投入,借钱也有人分担,我好像不太需要扛下所有的责任。但《阳明山周刊》不同,起心动念的是我,主事者是我,负责人是我,所有人都看着我,我责无旁贷,所以事后,我真的还自我检讨了一番,大概知道自己犯了多少错,也让我在下一次的创业中,避免了一些错误。
  

准备与陷落(1)
1978年初,我在台湾《中国时报》上看到《工商时报》创刊,要招考记者的消息,我的心开始悸动,我的记者梦一发不可收拾。
  拿别人薪水,学创业本事……全心当记者,看尽商场百态
  当时我正在好不容易才考上的国泰人寿受训,在淡水山上的国泰人寿教育中心进行最后一个月的训练,但当我看到《工商时报》招考记者的消息,就偷偷去报了名。
  偷偷去报名是不能让国泰人寿知道的,因为这家公司不可能容许有人有二心,而我当时还没有被正式任用;另一个必须偷偷去的原因是妈妈,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而且是大公司,至于当“记者”,妈妈说那不是“乞丐”吗?(闽南语中“记者”与“乞丐”发音很像,而社会上的印象,记者骗吃骗喝、素行不良,不正是乞丐吗?)
  应征的过程经历了波折,报社的要求是国文、英文的在学成绩都在80分以上才能报名应征,最后还要正式笔试及口试后,才能录取。而我大学玩了4年,所有成绩都是低空掠过,没有一科的成绩超过80分。
  我不服,既然要考试,为何要限成绩,我不能让这不合理的规定,断绝我的记者之路。
  我左思右想,决定冒险一搏,我涂改大学的成绩单,把国文、英文都改成80分以上,然后再影印、清除涂改的痕迹,用影印本寄去报社,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没想到顺利闯关,报社虽要求成绩单正本,但用复印件他们也接受,接着我就一路过关斩将,笔试与口试都不成问题,1978年8月,我正式跨进报社大门。
  上班的第一天,我忐忑不安,生怕涂改成绩的罪行被揭穿,最后我决定去向主管坦白、自首,没想到主管完全不以为意,原谅我的自首、坦白、认错,我终于可以安心了。
  (创业陷阱:出书前,公司的法律顾问提醒我,要把伪造文书的事实写这么清楚吗?我想了一想,既然要分享,就要坦白,每个人都要真诚面对自己过去的不堪,才有机会重来。掩饰只会让自己迷惑,这是我年轻时面对障碍的莽撞,后来,依循法律变成了我最低的自我要求。)
  或许我是天生的记者,很快就成为报社的明星,我在两个月之内,从最不重要的采访路线,一路转换到最重要的路线,在《工商时报》创刊后的几个月内,我两天一小栏,三天一大栏(小栏指的是短的署名评论文章,大栏则是2000字以上的长篇评论,这代表记者的绩效),我春风得意,自在优游。
  我快速成为明星记者的原因很简单,我兴致高昂,全力以赴。记得第一天出去采访,我8点就出门,骑着摩托车,一天就拜访了8个单位,除了中午在路边摊吃碗面之外,完全没有休息,那天还下着微雨,我不喜欢穿雨衣,我的衣服湿了又干,采访对象看到我吓了一跳,每个人都说:“没看过记者这么认真。”事实上那个年代确实没有记者在早上出门的。
  我另一个快速进入状态的奥秘是:每天把对手报……台湾《经济日报》,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而《经济日报》几乎是台湾商场的缩影,从财经大事到产业新闻,从工商新闻到广告,不管是不是与我的采访路线有关,我都觉得好有趣,怎么什么生意都有人做,尤其是许多小广告,更透露出底层商场社会不为人知的实况。
  我这样囫囵吞枣地阅读,让我在两个月之内几乎变成商场通,对于台湾商场的公司、人物、行业都耳熟能详,当然在采访上也无往不利,不论什么行业,任何背景,我都可以立即上手,我变成同事的万事通,任何问题我都能回答。 。 想看书来

准备与陷落(2)
至于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写文章,对我而言更容易,我全盛时期的写作速度达到每小时3000字以上,那几乎是全无思考,毫不停顿,下笔而就的状况。我觉得我找到了我喜欢的工作。
  从记者转变为销售员
  可是做记者没多久,我立即遭遇人生的另一个抉择,因为《工商时报》内部的权力斗争,我的直接上司要离开编辑部到广告部去工作,这原本和我无关,但这位老记者要给编辑部的新主管难堪,他要带我这个明星记者离开。
  可是新任的编辑部主管也不断地留我,希望我别离开,我面临了两难:老上司的情义,新主管的认同肯定,而我自己是喜欢采访工作的,我该怎么办呢?
  我决定选择情义,再加上我心中永不停息的创业之火,我告诉自己,未来我要做媒体,有机会历练媒体中的各单位,绝对是好的。就这样我从写新闻,变成卖广告,从记者变成销售员。
  (创业陷阱:创业家不能不会销售,如果你没有销售能力,你不会“叫卖”,你就不该创业。所以在创业之前,一定要先学会销售,学会推销自己、贩售产品。)
  其实我不怕卖东西,因为在国泰人寿我卖过保险,受过完整的销售训练,我知道销售技能一定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现在我又用上了!
  我没当太久的广告销售员,总经理就把我升为主管,专门负责筹办各种大型的营销活动,在这之前,中时报系很少办活动,但在《工商时报》创刊初期,为了推广,开始会举办不同的活动,而我就是实际执行的人。
  我办过时报服装展(秀)、时报信息展、时报房屋展,我是项目执行人,从规划、征展到执行,所有细节我一力承担,我从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变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