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纪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瞬间的温情,在她未来冷冰冰的职业生涯中,也许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人生
(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
  岁末年终,这两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三条新闻,是三个人的亡讯:福特、萨达姆和James Brown。
  福特是个幸运儿。1973年12月,由于副总统涉及逃税案辞职,他作为众议院共和党领袖,自动成为副总统。8个月后,总统尼克松顶不住水门事件的压力,也宣布辞职,这样福特又自动成为总统,在尼克松剩下的两年半任期内执掌总统大权。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参加总统选举就成为总统的人物。然而,他在总统宝座上,业绩一点也不亚于正儿八经选举上来的总统。他首先赦免了尼克松,不给他治罪,停止水门事件调查,从而结束了可能导致美国人心四分五裂的大辩论。在他的任上,美国从越南撤军,使美国彻底脱离了越陷越深的是非之地。他还与苏联领导人签订了限制武器发展的条约,并且使美国的经济也出现了好转的迹象。所以,他被赞誉为国家危难的治愈者。不仅如此,美国总统布什还称赞他诚实正直,通情达理和心地善良,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代表了美国人最为美好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好感,结识他是一种荣幸。福特12月26日与世长辞,享年93岁,是美国最长寿的总统。那些颂扬他的话,虽然可能有对逝者习惯性褒奖的成分,但他的那些品格,却不会是凭空杜撰的。人们想起福特,眼前就会出现一个和蔼可亲的好人形象。
  萨达姆,这个靠暴力起家的乱世枭雄,专制*,粗暴凶狠,统治伊拉克长达20多年,屠杀了成千上万人,使得民不聊生,国力衰微。3年前,美军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竟然没有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这除了让电视上现场直播的军事评论家尴尬窘迫外,还让人们对萨达姆这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感到深深的悲哀。最后,他被人从地窖里揪出来,当场施以一阵暴打。最近两年,电视上还经常出现萨达姆出庭受审的镜头,他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威风凛凛了,但似乎还大喊大叫,指手画脚,一副死不悔改的样子。最后,他被伊拉克法庭判处死刑,这一年他69岁。
  James Brown是20世纪中后期大红大紫的歌坛怪才。他那歇斯底里的尖叫,沙哑撕裂的嗓音,任性随意的歌词,杂乱激烈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在宣泄内心的烦躁郁闷。也许正因为这种净化心灵的功用,他被称为“心灵教父”。他的演唱被认为开创一代歌风,对后来的爵士、摇滚和说唱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于12月25日圣诞节早晨去世,终年73岁。
  美国为福特举行了盛大的国葬,全国降半旗30天。福特的遗体从家乡空运到华盛顿,安置在国会大厦供人们凭吊。1月2日,在国家大教堂举行隆重的送葬仪式,联邦政府部门放假一天。庄严肃穆,举国怀念哀悼,即使福特活了近百岁,人们仍然不愿他离去。
  萨达姆行刑的场面是阴森冷清的。昏暗的灯光下,几个蒙面人把萨达姆带到绞刑架前,给他脖子上缠上一条*巾,粗大的吊绳就在他的眼前晃动。电视镜头一转,是巴格达街头欢呼雀跃的人群,人们认为这是大快人心的消息,应当载歌载舞庆贺。
  对于James Brown,人们则举行各种各样的演唱会纪念他。也许这是他最喜欢的方式,好让人们想起他,就会有载歌载舞摇头晃脑的冲动。他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他的形象和歌声会永远活跃在人们的心中。
  有的人死了,人们沉痛哀思;有的人死了,人们弹冠相庆;有的人死了,人们永久怀念。一样的肉体,一样的几十年,却是如此迥异的结果,让人感慨良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梦想成真
(2007年2月22日星期四)
  夜幕降临,彩色灯光照亮了山坡,米老鼠摇摇摆摆地走了出来,宣布一场战争开始。接着,海盗与水手激烈搏斗,山下水上枪声大作,炮声隆隆,喊杀一片。高大的水幕上,妖魔鬼怪,狼奔豕突。声光电交织闪烁,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演出结束,灯光大亮,演员们在大船上挥手谢幕,观众们已经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欢呼喊叫。这是迪斯尼米高梅园的一场演出,热烈的气氛感染了人们,让人从此开始了一场难忘的梦幻之旅。
  第二天,阳光灿烂,在魔力王国园的大街上,一群鼓乐喧天盛装*的队伍之间,夹杂着一些参观者,他们举着小旗,踩着节奏,向夹道欢迎的群众频频挥手微笑。他们一定把自己当成凯旋的英雄而飘飘然、忘乎所以了。
  到了“小人国”,人们乘坐小船蜿蜒前行,两边世界各地的小木偶在欢快的音乐中唱歌跳舞。艳丽的服装,多彩的装饰,把人引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天真烂漫的木偶。
  晚上,高大的城堡变换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盛大的*开始了。公主、王子、米老鼠、唐老鸭、小飞侠、大海魔、巫婆、孔雀、海鱼……迪斯尼的主人公们纷纷闪亮登场,载歌载舞。一群观众紧紧跟随在*队伍的最后,他们一定被*了。
  第三天晚上,在明日世界园,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声中,湖面上跃起一团大火,随后一只巨型地球在湖面上缓缓移动,大洲大洋和奔跑的动物清晰可见。电闪雷鸣之中,天空绚烂辉煌,此起彼伏的烟花照亮了半边天。赏此美景,不枉此生。
  迪斯尼的宣传口号是“梦想成真”(where dreams e true)。其实这里的无数项目景观,是连做梦都想不到的,越看越好看,越玩越想玩。成年人沾了孩子们的光大开眼界,他们的心也一点点复苏,回到了美好的童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总统的街坊
(2007年3月6日星期二)
  Lafayette公园在华盛顿的位置非同寻常,南面是举世瞩目的白宫,北面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商会,东面是权力赫赫的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西面是众所周知的总统国宾馆。Lafayette是一个法国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带着一群人来到美国,在华盛顿的领导下对英作战。美国胜利,他成了英雄。关于这场战争,他的名言是:人性战胜,自由有国(Humanity has won its battle。 Liberty now has a country)。
  也许是为了印证他的结论,这里一直是*示威者的天堂。据资料记载,曾经有人为了引起人们对无家可归者的关注而在公园搭帐篷度过了整个冬天,有一位妇女在树上待了一周以反对核武器,有人放了一堆垃圾提醒人们重视自然资源。至于举着牌子示威的人,则更是司空见惯了。
  在白宫的围栏与公园之间,是一条小路,也就是20米宽的样子,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宾夕法尼亚大道。大道本是一条宽阔敞亮的大路,横穿华盛顿市区,只是到这里变窄了,而且不通车。其实它已经成为公园的一部分了。
  在小路靠公园一侧的人行道上,搭着一个破破烂烂的白色塑料布棚子,里面似乎有乱七八糟的被褥衣服之类,两边竖着黄色的大牌子,是“反对核武器”和“世界和平”之类的口号,支在地上的一个小牌子上,画的是白头巾长胡须的布什,显然是说布什即拉登。一个小个子老太太正埋头收拾什么,她穿着牛仔裤,两件夹克衫,头上是一顶古怪的圆帽子。见我好奇地驻足,她抬起头问我:中国人?我点头。她从一堆破烂中翻出两块中文标语牌,一个写着“世界和平”,另一个写着“世界罪人疯子布什”。令我惊讶的是,她从1981年开始就一直驻扎在这里,自称“总统的街坊”。
  我问她是哪里的人?她说是西班牙人,但在纽约住过很长时间。我问她警察不管你吗?她望了一眼不远处的警察说,这是我的宪法权利,他们曾经不让我待在这儿,把我打得头破血流,美国是个无法无天的国家。我问她在哪里方便?她胡乱用手一指,说了一个什么旅馆的名字。我问她吃什么?她说很困难,就吃三明治。她还拿出一张1993年3月9日的《人民日报》复印件给我看,是一张她的照片,边上有一些文字说明。她风吹日晒的脸粗糙干红,门牙好像只有一半,吐字不太清晰,还有点口音。见我没完没了地问,她说可以上她的网站看看,上面有关于她的所有内容。
  她的网站()有照片、有历史、有报道,果然丰富多彩。
  她叫Concepcion Picciotto,昵称Connie。1964年,她18岁时,来到西班牙驻纽约领事馆工作。那时她天真活泼,体面幸福。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她在钢琴边翩翩起舞,另一张是她和一位男士在高级餐厅用餐。后来她结婚了,生了一个女儿,但不久就离婚,法院把女儿判给了丈夫。她认为判决不公,到处呼吁,想争回自己对女儿的监护权。她给众议员写信,向第一夫人求救。她还跟踪当时的总统卡特到教堂,希望引起总统的重视。然而,一切手段用尽,希望也彻底落空。不仅如此,在此过程中,她还受到了更多不公正待遇,被警察虐待过,被非法拘禁过。
  1981年,她来到华盛顿,遇到了当时正在白宫前面抗议核武器的William Thomas。两人一见如故,随后开始了相扶相伴的职业抗议生涯。她的政治主张,是为人类谋求真理、公正、自由、和平。她认为,美国总统花了纳税人的钱制造核武器,而美国有更多穷人需要这些钱。
  为了守住这块重要阵地,她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警察驱赶过她,暴徒殴打过她,公园管理处在法院起诉过她。风吹日晒,霜打雨淋,她都坚守在这里。公园规定不许躺下睡觉,她就坐着打盹;公园规定示威标语不能离人,她就和他轮流看着;公园的卫生间晚上关闭,她就去附近的一家酒店方便,她靠教堂送来的一点食物充饥。对公园的一些规定,她也向法院提起诉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