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重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彩虹重现-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观或想法强加在对方身上,要能省视自己的成见甚至偏见;保持开放的心态,敏察丧亲者的需要,也保持清晰的头脑,分辨自己与对方的状况,掌握彼此的界限,不逾越、不纠结。
  地震造成的创伤是集体性的,辅导者必须洞察自己的反应。因为陪伴家属的同时,我们只有清楚自己的状况及限制,才能保有平衡的心态,也才能示范出此时家属极需要的安定感、稳定感;并在助人历程中感受活泼的心,比如灵光一现的创意、学习,交心的感动与成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六章 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26)
●在同一场灾难中幸存的家人或亲人,都会背负沉重的罪恶感,有太多自责:“为什么不是我?”“如果……”这样的罪咎很难解套,仿佛要为逝者的亡故负责。幸存者多有强烈的指责。对莫名的大灾难,除了惊恐,也挑起心中种种愤恨不平,恨建筑商、恨天地不仁,怪政府、媒体……通过诉说、回忆、分享,悲伤可以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即使勾起伤心,如此地面对仍然绝对必要。因此辅导者能够聆听、陪伴是最基本的支持。
  对于强烈的情绪表达,无须制止、建议、说教,任何人遭此巨变,都会有难以承受的悲痛、愤恨。此时辅导者的接纳、尊重、给予空间是很重要的。
  ●在具体做辅导时,使用的引导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
  1。唤起现实感比如,通过如下问题问家属:
  “事情那么突然,你也吓坏了,当时的你究竟能做些什么?”
  第六章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 140“如果你真的回头去救,会发生什么后果?”
  “如果家人有错,那错在哪里呢?”
  经过对话,家人终于回到现实,承认如此天灾,人各有命,生者无罪,自己也是灾难的受害者。
  2。仪式转移减轻思念、不舍、罪恶感的方式很多,宗教仪式、布施植福、念经回想等,都让亲人有机会通过这些方式去纪念逝者,或为他们尽一点心力。民间的扔纸花、莲花、烧衣物等习俗,都提供了具体的哀悼方式,有许多亲友的陪伴,能感受到彼此情感的支持。
  现在,有些地方的悼念仪式有些革新,把亲人的 “死亡 ”看做升天的喜事。通过邀请乐队唱流行歌曲,不针对分离的痛苦而兼顾生前欢聚的悼念方式,好像在庆祝逝者的一生。
  3。创作发挥创作在悲伤治疗上的效果不容忽视,日记、音乐、诗歌、绘画、手工艺、舞蹈、戏剧等,都有洗涤与净化心灵的作用。比如,通过举办一些文艺作品展、音乐会等都可以显示人类化悲痛为力量的升华。
  4 。转念法同样的,如果当事人活在悲苦思念的深渊无法自拔,可以请这些亲人在以泪洗面时,用一点时间转念,将这种 “不舍 ”、“不甘 ”转移为祝福,祝福逝者在天堂快乐,永远没有苦难,这样,很可能随着转念情绪也转向积极。
  5。放松练习令人难以承受的是,灾难亡故者的死亡形式所伴随的悲惨、变形,家属悲痛的强烈情绪造成难以抹去的记忆。因此,认尸的家属、陪伴的志愿者、挖尸的消防及武警战士、医务人员等救援人员,常常出现一些PTSD症状,比如噩梦、痛苦记忆、身体不适等。这些在辅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放松练习、冥想等技术缓解症状。
  (五)悲伤辅导需要注意的问题1。悲伤辅导的最终目标是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间的未竟事宜,并向逝者告别,从而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27)
2。悲伤辅导的时间:大多在葬礼后一周开始,第一天太早而不适宜。
  3。悲伤辅导的地点:不一定要在正式的场合,比如在办公室里举行,其他非正式场合,如花园、家庭是最佳选择地点。
  4。悲伤辅导的对象:凡是丧失亲人的个人,或者自觉有需要的个人,都可以接受悲伤辅导。
  地震牵动着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也牵动着另一个特殊的群体——广大残疾朋友的心。湖南娄底市20名残疾人自发组织起来,组成我国第一支残疾人志愿者心理援助队。他们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帮助在地震中致残的同胞消除心理障碍,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支残疾人志愿者心理援助队赴灾区的主要任务是对地震中致残的同胞进行 141第六章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心理干预治疗。
  笔者曾接触过其中的两位残疾人,感觉跟他们一起工作,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都有自己幸福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甚至事业,心态很积极,从不抛弃自己、放弃自己。他们也是从创伤中走出来的,创伤升华了他们的灵魂,带给他们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此次地震造成的各种残疾人员他们所受到的心理创伤远远超出一般的残疾人,除了身体的残疾外,还受到亲人和财产丧失的多重打击,针对这部分人群的心理援助尤其困难,在我们工作过程中深有体会,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这是一切工作继续的基础,建议心理工作者有相对固定的残疾人员,有针对性地制订帮扶计划,定人、定期、长程跟踪随访。
  (二)找到其需求点,怎样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让其看到希望。
  (三)找资源,包括自身的、环境的、社会和亲友的各种资源。
  (四)有明显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过度悲伤或抑郁需要借助药物和专业心理治疗。
  (五)借助上面讲到的残疾人心理援助团队,现身说法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在身体康复的同时,让心灵伤口也尽快愈合。赵红摄) 第六章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 142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运用这么多种辅导与治疗方法,其目标不是要恢复他们所有的记忆,也不是要消除他们所有的心理或生理症状,更不仅仅是让他们来完成一个治疗的过程,目标应该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又称生活品质,是对人们生活好坏程度的衡量。生活质量与客观意义上的生活水平有关,但也有所区别。简单地说,一定程度的生活水平是保持较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除了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之外,生活质量也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获得快乐、幸福、安全的主观感受,而后者与人的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对社会与环境的认同有着密切关系。
  我们通过治疗,就是想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当然,治疗效果的好坏除了取决于接受治疗者本人的心理状况和上面描述的治疗方法以外,更重要的一条是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本书已反复强调,经历心理创伤的人,没有安全感,缺乏信任感,回避社交等等,都会严重地影响治疗的进一步深入,所以,任何形式的治疗,都首先得强调这一条。
  灾后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对于他们走出心理创伤,恢复心理健康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这并不足够。因为生活质量的影响,不仅与你是否能很快地走出心理创伤有关如何看待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目标?
  系,也与你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系。也就是说,生活质量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不注意未来生活方式的健康的话,那么即便是当前心理、生理都很健康的人,也会在不久的未来疾病缠身、痛苦相伴,生活质量也无法上得去。
  因此,应急管理专家建议,要提高生活质量,未来生活需要:
  1。吃得好一点;2。睡得香一点;3。酒要喝得少一点;4。不吸烟;5。坚持锻炼;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这样做就没有疾病,我们真正完全没有疾病的人极少,那些遭遇心理创伤的人,往往会有很多的躯体疾病,所以还需要多给自己一点点康复的时间,在适当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带着症状生活,就像有些人总是有头痛,但是他们依然会坚持每天工作和学习一样。
   。。

第七章 中医如何进行身心管理(1)
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它不仅仅是研究病人和疾病。《黄帝内经》说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比如说春夏秋冬,当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时,称为 “六淫 ”或 “六邪 ”,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疾病,这是产生疾病的自然界原因。
  人的生命与健康,不仅与自然界有关,还与社会原因有关。中医,总是站在宏观的整体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不单单强调身,同时也强调心,主张所谓天人合一、心身一体的观念。
  接下来,我们以中国的《易经》为指导,以《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其主要理论基础,参考其他中医经典著作及临床实践经验,精要和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大灾后中医是如何从理论到实践有效地进行身心康复管理的,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身心康复管理学创立作了有益的探索。
  儒家经典之首《易经》开篇就讲乾卦。乾卦属阳,代表天。故彖辞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接下来是坤卦,坤属阴,代表地,一阳一阴为之道,天地相交万物形成,所以系辞第一部分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而人是天地孕育的产物,儒家说顶天立地,这就是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哲学宇宙观。通俗地说,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社会和组成社会的家庭和个人,生死吉凶是变化中的常态,这就是易经中说的否卦(上面是乾卦,下面是坤卦)。否卦意思是:忧,不顺利,待转成泰卦就变成喜,大吉。作个形象的比喻,人生就像一列单程的没有往返的火车,前面会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不好预测,按一般的规律,我们的父母孕育了我们,和我们一起乘坐列车,十年或几十年后我们的父母会先我们走到生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