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探西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煮酒探西游-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三藏一听就傻了; 他确实没攒什么钱; 回答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行者见他讲口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阿傩道:“莫嚷!此是什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劝住了行者,转身来接。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挑了两担,下山去了。
   这次传的是白卷。悟空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抠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
   四众急急回山。
   佛祖笑道:“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即叫阿傩、伽叶,再传有字的真经。
   阿傩、伽叶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再次勒索; 佛祖已经表态了的; 你再向谁告去? 三藏无物奉承,只得把唐王亲手所赐的紫金钵盂送给他们; 双手奉上道:“今特奉上,聊表寸心。”那阿傩接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 伽叶才去传经。
   
   唐僧终于把经取到了。但是; 准确的说; 那几大卷,几大驮,几大捆; 几大担,都是中华大唐国长安唐太宗收。唐僧不过是个邮递员; 帮唐太宗送了一趟货而已。
   唐太宗天天盼他取经回来; 好重做水陆法会; 超度亡灵; 以解杀戮之灾。终于盼回来了; 太宗道:“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唐僧便于雁塔寺登台,方欲讽诵,忽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唐太宗只好又选高僧,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
   
   唐僧取的那个经并不是他的经; 那是唐太宗的经; 那些经里究竟写的都是些什么妙法; 他还没来得急看呢; 扔下就走了; 他已经修成正果了; 得快快赶去接受如来佛祖的封赐!
   唐僧的修行历程如下:
   1。 由金山长老启蒙; (见附录)
   2。 由观音菩萨点化; (见第十二回)
   3。 由乌巢禅师传授; (见第十九回)
   4。 由孙悟空具体指导; (穿插各回之中; 太多)
   5。 由如来佛祖封授。 (见第一百回)
   如果唐僧没有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 那他是成不了佛的。如果唐僧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 又有孙悟空的保护; 其实就可以成佛了。那么; 有没有乌巢禅师传授给他的《心经》; 与如来佛祖封授不封授; 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所以大家看西游记都不太重视乌巢禅师这一段。
   其实呢; 唐僧取的经; 早在第十九回就已经取到了; 他取的是乌巢禅师的经; 这个经才是唐僧的。唐僧一直修行的就是这个经; 这个经不是如来佛给他的。当然; 如来佛也没那么死板; 无论你学的哪一套; 都是可以来任职的。
   唐僧一路上念的都是《心经》; 无论他达到哪层境界; 都是他自己个人的修为; 这与如来封授给他的那个职务是两回事。好比我们今天学位与职位的关系。
   唐僧的学位达到了什么级别呢? 第九十八回; 凌云渡脱去凡胎; 标志着他终于从一个凡人成了仙; 这个仙大概是最低层次的; 仅仅只是身轻体健; 可以飞了; 应该还不回具备孙悟空猪八戒那样的变化功能。
   唐僧脱去凡胎; 是接引佛祖指导他完成的; 这与《心经》的关系也不大; 那么; 乌巢禅师传授给他的《心经》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可见; 这个经没别的法力; 只是专门用来度过一切灾厄苦难的。
   前面我们讲过; 神仙们的口诀都是些密码; 一输入密码; 程序立即启动; 马上发挥功效; 这个《心经》也是的; 是由二百七十个字组成的密码; 当遇到灾难时; 须连续完整的一次性输入; 一切灾难都可以化解掉。
   效果究竟如何呢? 唐僧一路上逢各种大难小灾; 做过了无数次的试验; 经验证: 一切OK! 无一例失败; 成功率100% 。
   经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开头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和结尾的咒语; 都是不翻译的; 因为怎样翻译都不足以表达原意; 所以干脆就不译了; 他只表音; 读音当然不是今天的普通话; 而是古长安发音。
   如果确实不会读的话; 我来注个音; 以方便大家; 我既不翻译; 也不讲解; 以免误导; 我只是注个音。
  
   
   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 萨婆 诃!
   注音: 给他; 给他! 把那给他; 把那些给他! 不提舍不得呀!
   
   
   此乃解灾渡厄之妙决也。
 (77) 猪八戒为何老是要散伙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老是吵着要散伙; 最严重的几回如下:
  
   第三十二回; (金角银角大王); 八戒叫:“沙和尚,歇下担子,拿出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了罢!你往流沙河还做妖怪,老猪往高老庄上盼盼浑家。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大家散伙,还往西天去哩?”长老在马上听见,道:“这个夯货!正走路,怎么又胡说了?”八戒道:“你儿子便胡说!你不看见孙行者那里哭将来了?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如今戴了个愁帽,泪汪汪的哭来,必是那山险峻,妖怪凶狠。似我们这样软弱的人儿,怎么去得?”
  
   第五十七回; 真假美猴王; 三藏倒在尘埃,行李不见踪影。沙僧伤心痛哭。八戒道:“兄弟且休哭,如今事已到此,取经之事,且莫说了。你看着师父的尸灵,等我把马骑到那个府州县乡村店集卖几两银子,买口棺木,把师父埋了,我两个各寻道路散伙。”
  
   第七十五回; 孙悟空钻到狮子精肚子里后; 八戒喘呵呵的跑来,哭哭啼啼道:“师兄被妖精一口吞下肚去了!”三藏听言,唬倒在地。你看那呆子,他也不来劝解师父,却叫:“沙和尚,你拿将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开了,各人散伙。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长老气呼呼的,放声大哭。
   
  
   猪八戒要散伙的次数最多; 有玉帝派来卧底的重大嫌疑; 可细细分析; 也不像。从天蓬元帅下凡的动机来看; 应该是有目的和任务的; 否则; 天蓬元帅不会选择蟠桃大宴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去调戏嫦娥的。而从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表现来看; 则并没有恶意破坏取经活动的行为。
   参加取经队伍; 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 如果猪八戒是玉帝派来的卧底; 那么; 万一菩萨不要他参加取经怎么办? 所以这就说不通了; 猪八戒只有可能是玉帝派他来干掉孙悟空的; 孙悟空当年压在五行山下; 不能动; 只有一个脑袋露在外面; 而猪八戒的钉耙最大的作用是“何怕你铜头铁脑一身钢,钯到魂消神气泄!”
   可后来孙悟空站着不动; 把脑袋给他耙的火光焰焰,也不伤一点皮; 猪八戒才怕他了。直到在车迟国闯入三清殿,那呆子爬上高台,把太上老君像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儿,你也坐得够了,让我老猪坐坐。”又把圣像扛出来; 扔进茅坑里道:你平日家受用无穷,今日里也做个受臭气的天尊!
   到这个时候为止; 表明了猪八戒弃道从佛坚定的立场; 他是不可能再回到天庭道派去了的! 那么; 他为什么在取经队伍中又要屡次散伙呢?
   
  
   这有3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 猪八戒只是在取经队伍将要倒闭的时候才要散伙
   在取经队伍情绪比较稳定的时期; 猪八戒是不可能把取经队伍戳散的。所以我们应该看形势严峻时候的表现; 猪八戒提出要散伙; 多是在形势严峻的时候; 往往是形势越严峻; 猪八戒要散伙的念头越强烈。
   这就不能证明猪八戒是个奸细; 因为严峻的形势不是猪八戒造成的; 猪八戒并没有破坏这个团队; 是这个团队面临不可逾越的危机时; 猪八戒错误地判断取经无望了; 才产生了散伙的念头。这最多只能证明猪八戒不够坚定。
   你这个团队要破产了; 我为什么要陪着一起死? 我当然可以另找出路! 所以; 不能因为他多次要散伙; 就说他是个奸细。当然; 你也可以说他素质低; 经不起考验!
   在黄袍怪这一回; 孙悟空不在; 唐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