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探西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煮酒探西游-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态: 没有兴趣。
   
   3。 我们再看皇宫贵族这一阶层; 太史丞傅奕大胆的上疏皇帝“谤”佛:
   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
   言礼本应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若遵无父无君之教,正所谓非孝者无亲。
   太史丞傅奕; 不仅不信佛; 还“谤”佛; 专拣佛的坏处说; 直接了当的提出“佛教有害”论。
   
   由此可见: 说我中华众生愚蠢,非真。我看这做恶的; 势利的; 权贵的; 一个个的既不愚; 也不蠢。说毁谤真言,这倒不假。几乎是人人诋毁; 个个诽谤。
  
   无量无边的佛法,在我中华大唐社会最底层的尚未解决最基本生存问题的人员中; 没有市场。在小富小康; 手上有几个钱的人员中; 也没有市场。在上层贵族官僚中; 更没有市场。
  
   要到一个没有市场的地方去推广自己的产品; 真是难啊!
  
  
   我们大家看西游记,一般都误以为,取经的难度是在西天路上。总以为唐僧历经种种磨难是最大的难度。其实不是的。难度总共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没有市场。其次才是路上的困难。
  
   从上面如来佛的话中,可以十分明确地看出:他并不担心路上的困难有多大;而担心的是这个地方根本没有市场。
(13) 观音菩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 在我中华大唐社会的各个阶层; 均不信佛; 并没有对佛法产生需求关系; 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而供给却十分巨大!
  
   如来佛的出货量为:《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这三藏经书合计为三十五部,共有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之多!
  
   吾观天下; 各行各业; 万般皆不难; 唯“出货”为最难! 卖不出去等于零。即使身为如来佛祖者; 也不能例外; 要想把到自己的产品; 三藏经书; 推广到一个没有市场的地方去; 这真的是个难难难!
  
   所以如来寻思着; 要想办成这件事;“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才行。观音菩萨当即表态: 愿意去。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那么; 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究竟是何德何能? 有何种法力? 何等神通? 唯她能完成如此大任?
  
   如果能用民间的传说来评价她为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的话; 那么; 也一定有人会引用封神榜; 说他是专施毒计的慈航道人; 手里拿个清净琉璃瓶; 将人畜吸入瓶中,身皮肉化成脓; 后来又欺师悖祖; 叛经离道; 割了雀雀; 变了性; 改了名; 投到西天如来佛门下。
   这样就说不清白了; 我们还是从《西游记》原著中找答案比较客观公正。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就是个女性。
   观音菩萨最初的出场是在孙悟空偷蟠桃反天宫后的第六回。这个时候; 是她向玉皇大帝举荐的二郎神; 导致孙悟空第一次被捉。
   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又说:“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而事实却是: 菩萨自己仅仅只是说说而已; 并没有动手; 又问老君道:“你有什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取下个金钢圈,自天门上往下一掼,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
  
   由此可见; 菩萨对自己的“用人之道”颇为自得。而后面说的那句话; 躲在背后使阴招; 唆使他人下暗手; 就绝对不是光明之举。
  
   菩萨第一次出场; 未见行一善; 也未见行一恶; 未施展任何法术; 也未使用任何法器; 只是如如不动; 空口说了几句白话而已。足见: 高深莫测!
   
  
   现在; 传经业务中; 如来佛对看她的看法是: 有法力; 神通广大。
  
   如来座下的四菩萨、八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众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小尊者圣僧,除她之外; 没有一个人能办得成这件事。
  
   这么说来,观音菩萨就是如来身边最得力的一个人了。如果观音菩萨办不成这件事,相信其他人更不能办成。
  
   观音菩萨此时的表现是: 那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即唤惠岸行者随行。那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
  
   看样子; 菩萨接到这笔大单; 对筹建新的分公司; 显得非常兴奋。她身边的惠岸行者大概是个狠人; 不好惹的。
   这是菩萨在《西游记》中的第二次出场。
  
   至此; 仍未见菩萨做一事; 还是如如不动。不过; 她两次出场的环境却是交代的清清楚楚; 前一次是天宫大变之际; 这一次是如来大愁之时; 她总在关键时候出场; 真可谓: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
  
   菩萨在前往长安的路上; 遇到沙僧、八戒、悟空; 可以看出菩萨惯用的三招:
  
   1。 数落对方的罪孽;
   2。 入我门下可脱罪;
   3。 劝人行善。
  
   看完《西游记》全书; 菩萨也仅只是“理论”学的好; 劝别人行善而已; 她自己勉强行了一善; 即救了小白龙一命; 可她的目的却是要弄一匹好马。
   
  
   菩萨到了长安大唐国。行至大市街旁,见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径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胆战,知是菩萨,叩头接入。那土地又急跑报与城隍、社令,及满长安各庙神祗,都知是菩萨,参见告道:“菩萨,恕众神接迟之罪。”
  
   菩萨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我奉佛旨,特来此处寻访取经人。借你庙宇,权住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众神各归本处,把个土地赶在城隍庙里暂住。
  
   注意:土地佬儿是被观音菩萨赶出去的。
   土地佬儿; 是仙界天庭玉皇大帝设在人间最基层的干部。不是佛派的人员。那么,他怕菩萨作什么? 菩萨会来检查他的工作么? 不会; 菩萨既不是上司; 更不是干部; 一出家人而已。现在的身份是在街上卖衣服卖拐。
   据我所知; 基层干部对付在大街上乱摆摊设点卖衣服卖拐棍的人; 唉。。。还是不说了。怎么这位基层干部怕她就怕成了这个样子呢? 怕的蹊跷; 怕的离谱; 而且; 把办公室都让出来了。
  
   可见; 在土地佬儿这位基层干部眼里; 观音菩萨是个极厉害、极恐怖的角色!
   菩萨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这么神秘! 她想干什么? 到底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怕走漏了?
  
   书中没有直接交代。这是《西游记》第八回的事; 但后面紧接着的五回; 自从观音菩萨到了长安之后; 长安城里就发生了三大怪事!
(14) 皇帝是最佳的传经人选 
   
  
  
  
   
  
   前面讲过,不是唐僧要取经,而是如来佛要传经。
   那么,如来佛为什么要把他的真经传到东土大唐来呢?《西游记》第98回有答案,如来佛祖亲口笑着说道:
  
   “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如来佛的经,念一遍,最低收费标准为:三斗三升米粒黄金,这还是贱卖了。可见是有着巨额利润的。
  
   舍卫国,是在西方。如果如来佛能把他的经传到东土大唐来,则利润至少会翻倍增长。但是,东土大唐这个地方没有市场,所以如来佛很难办,就寻思着要找一个有法力的去才行。
  
   于是,观音菩萨自告奋勇地接下了这笔大单。
  
   
   观音菩萨来到这块没有市场的地方; 底层不信佛; 中产不信佛; 贵族不信佛; 那究竟从哪儿开展业务呢?
  
   上回有交代: 观音菩萨是个深谙“用人之道”; 又善“背后使阴招”的人。既然你们都不信佛; 那就干脆直接找皇帝! 只要皇帝一个人信奉受行; 则全国信奉受行; 市场大着呢!
   于是; 就有了唐太宗地府还魂这一幕。观音菩萨为总导演。
  
  
   我们来看孙悟空是怎么到阴司里的: 两个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美猴王的魂灵儿索了去,踉踉跄跄,那两个勾死人只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进去。
   而唐太宗死的时候; 是阎王有请; 判官来接; 自上而下; 完全不符合阴司的程序; 很明显; 是受人指使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就是; 阴司阎罗殿本属仙界天庭玉皇大帝管辖; 经孙猴子大闹一场后; 启表上天奏闻玉帝; 可是玉皇大帝也拿猴子没有办法; 还是如来佛收拾了猴子; 这阎王自然会掂量着倒向哪边; 所以本属仙界天庭管辖的阴司就被佛派西方极乐世界收编了!
  
   收编的时候; 经过整顿; 重新挂牌开张。这阴司; 在猴王去的时候; 那城上有一铁牌,牌上有三个大字,乃“幽冥界”。而唐太宗去的时候; 招牌都换了! 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三换七; 道变佛。
   所以; 观音菩萨在这阴司里要指使安排几个人; 简直太容易了。
  
  
   那条被魏征斩了的龙,他的魂魄就被关押在阴司里,按说是不应该出来危害阳间的人的。但他却天天跑来缠着唐太宗索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