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风云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忽必烈风云传-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璮这才醒来,一边用手揉惺忪的醉眼,一边愣愣怔怔地问:“哎?什么时候啦?我、我这是在哪儿?”

  李彦简说:“爹,您喝醉了,这不是在咱家的客厅嘛。”

  李璮这才想起与王磐喝酒的事:“对嘞,我在和王先生喝酒,哎?王先生呢?王先生在哪儿?”

  李璮说着,扭头向客厅里四下寻找。

  李彦简摇着头,说:“我进来的时候客厅里就您一个人,王先生准是先走了吧?”

  “啊?走啦?”李璮蓦然一惊,酒醉全消,头脑霍然清醒起来,想起喝酒时说的那些不该说的话,一股无名的紧张和害怕像恶魔似的吞咬他的心!天呐!要是王磐去汗廷报告,岂不要坏大事!他突然想起王文统给他的信:“啊?!怎么不见了?我明明是放在这儿了吗?!”

  李彦简见李璮惊慌失措的样子,问:“爹,您在什么呀?”

  “信!你外祖父的那封信!天呐!我怎么怎么大意啊!要是……”李璮一边四处寻找,一边痛心疾首地责备自己,想狠狠地抽自己几个大嘴巴。

  李彦简也吓坏了:“什么?那、那信丢、丢嘞!?”

  “啊!?不好!一定是他……”

  李璮断定是王磐偷信后逃跑了,气得他暴跳如雷,下令全城戒严,挨家挨户搜索,不惜一切代价,就是王磐逃到天边,也要把他找到。

  李璮哪里知道,王磐早已逃出益都,正没日没夜地赶往开平。

  李璮没找到王磐,知道事情必然暴露,立即扯起大旗宣布起事。李璮是承袭他父亲的爵位,没打过什么仗,对战略战术可说是一窍不通,属于野心大本领小,盲目自大的那种人。经过与亲信商议,决定首先攻打山东重镇济南。他想得很好,占领济南后向全国发出檄文,必然一呼百应,最不济山东诸郡、河北、山西、河南、江苏几省,也会群起响应。到那时,他李璮就是群雄之首,北击汗廷,南抗宋朝,成为中原霸主!主意拿定,择日攻打济南。

  李璮造反背叛了忽必烈,对忽必烈的打击是致命性的,他万万也不会想到李璮会背叛他。犹如当头挨了沉重的一棒,把他打懵了,击垮了!他对李璮是百分之百的相信,把他视为心腹,知己,对他从来没有丝毫怀疑和防范。他要什么满足他什么,待他确实不薄,他是汉人,忽必烈破格让他世袭爵位,这是只有蒙古贵族才享有的待遇啊!益都是防御南宋的前线,他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他镇守,对他是多么的宠信器重呀!还有他丈人王文统,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我一下子就叫他当了平章政事,简直是一步登天嘛!可说是要官给官,要钱给钱,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人都是有良心的,应当感激朕才对。他们为什么还要造反?为什么要恩将仇报?

  姚枢想象得出忽必烈此时的心情,劝解道:“您也不要过于难过,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自古以来,忠臣就是忠臣,不轨之徒就是不轨之徒,泾渭分明,从不混淆。是忠臣,即便你待他不好,他也不会生二心,不会做叛臣贼子。是不轨之徒,你待他再好,他也变不成忠臣。忠臣是从来不自我表白的,李璮和王文统越表白,恰恰说明他们心怀叵测,暗中有鬼。”

  姚枢的这番话,如黑屋子里亮起一盏明灯,使忽必烈的心豁然亮堂起来。使他懂得了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不能只听他嘴上说得好,更要看他心口是否一致,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码事。这道理他明白得太晚了,让李璮和王文统这样的坏人钻了空子,很是后悔地说:“可惜呀,我当初没听你的话,才落得今日这个结果。李璮和王文统这两个家伙,真是坏透了!早不反晚不反,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反。阿里不哥在前胸扎我一枪,李璮又在背后捅我一刀!他这是要置我于死地啊!真是太狠毒,太狠毒了哇!姚爱卿,我心里乱得很,憋得难受,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姚枢说:“立刻捉拿王文统!封锁所有城门,不要叫他跑掉。”

  “说得对!不能叫狗娘养的跑掉!”

  忽必烈当即命令安童带人去捉王文统,搜查王文统的住处。

  王文统正准备逃跑,被安童带了来。他以为山东离开平路途遥远,李璮造反的事忽必烈还不会知道,所以,表面装得非常平静,满脸带笑地进来,见了忽必烈,像往常一样施礼参拜:“臣平章政事王文统参见大汗陛下,大汗万岁!万万岁!”

  忽必烈脸色铁青,怒不可遏,喝道:“王文统!你可知罪?”

  啊?王文统一怔,心里暗自嘀咕,莫非李璮的事他知道了?但转念一想,自己又否定了,这事只有我和儿子知道,其他人一概不知,山东离这里几千里,他怎么会知道呢?不会,忽必烈鬼心眼子很多,一定是在诈我,对,肯定是诈我。王文统想到这里,紧张的心情又松弛了下来,神情自若地笑着说:“臣一向恭谨勤勉,从来不敢越雷池半步,臣没有做错什么呀?怎么会有罪呢?”

  “哼!好个没有做错什么?你自己看!”

  忽必烈把一叠信甩在王文统面前。

  王文统疑惑地拿起来一看,吓得魂不附体,浑身颤抖起来:“啊!?这、这……天该灭我,这样机密的信,怎么落入他人之手啊!”

  王文统瘫倒在地。

  忽必烈厉声说:“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你还有何狡辩!来人,拉出去,砍了!”

  王文统破口大骂:“忽必烈!你休要得意!凭老夫的心计,玩弄你于股掌之中,是绰绰有余的。都是李璮小儿,轻狂浅薄,才坏了老子的大事!老夫不服,不服!”

  被武士押出去斩了。

  李璮的背叛,使忽必烈的处境紧张而严峻起来。北有阿里不哥,如果李璮与南宋联合起来,便对忽必烈形成夹击之势……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 35 回  手足相残,血雨腥风罩大漠  假意归降,四王爷施缓兵计
第 35 回

  手足相残,血雨腥风罩大漠

  假意归降,四王爷施缓兵计

  应该先打阿里不哥,还是先剿灭李璮,还是兵分两路同时对付阿里不哥和李璮,忽必烈一时拿不定主意。亲王和大臣中意见也不一致。忽必烈询问姚枢的看法。

  不少王爷和武将认为忽必烈是多此一举,姚枢是个文官,哪里懂什么打仗,他能有什么见解?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姚枢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毫无犹豫地说:“阿里不哥气焰嚣张,已经逼近开平,势在燃眉,当然是先打阿里不哥喽。”

  此话已出,立即引起武将们的非议,你一言我一语地嚷嚷起来:“不打李璮,李璮乘机进攻我们怎么办?”

  “李璮进攻我们,臣以为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姚枢说着,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说:“第一条,绕道海上北进攻打燕京,然后向西占领居庸关,切断我军南退后路,等于扼住了我们的咽喉。我军便陷入阿里不哥和李璮的包围之中,进退不能。势必引起人心惶惶,造成混乱,对我们极为不利。对李璮来说,这是最上策。”

  忽必烈觉得好有道理,问:“那中策呢?”

  姚枢说:“中策是,不向我们进攻,而是投降宋朝,据守山东,不断对我们进行袭击骚扰,使我们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牵扯我们的精力,消耗我们的实力。这是中策。”

  不少武将开始对姚枢刮目相看,问:“还有下策吗?下策是什么?”

  姚枢说:“有,下策就是,他从益都起事以后,攻打山东重镇济南,联络各路诸侯,幻想一呼百应,共同起事。如果这样,他必败无疑!”

  忽必烈问:“为什么?”

  姚枢说:“因为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大汗乃仁德之君,一向善待各路官吏和百姓,响应李璮者必然寥寥。再说,近年来中原战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恨透了征战杀伐,希望平平安安过日子。所以,他绝对不会受到百姓拥戴,势必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嗯,说得对。”忽必烈和不少大臣认为有道理。

  忽必烈问:“依你之见,李璮会选择哪条路?”

  姚枢鄙夷地说:“李璮狂妄自大,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属于那种野心大,本事小,目光短浅,无真才实学的浅薄小人。他必定选第三种——走向败亡的下策!”

  忽必烈点头。

  姚枢说:“山东离开平路途遥远,一时料无大碍,只是派人严密监视他的动静就是了。大汗应迅速集中全兵力,尽快平定阿里不哥,然后再剿灭此贼不迟!”

  姚枢对李璮的了解,忽必烈和在场大臣都很佩服,觉得姚枢分析得有道理。但忽必烈知道,战争历来变数不定,李璮会不会一定按姚枢说的行动,说也不能保证。但眼下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忽必烈只好采纳姚枢意见,集中兵力,御驾亲征首先平定阿里不哥。为防李璮和南宋乘机发难,向驻守长江北岸的都元帅阿术发出命令,密切监视李璮和南朝军队动向,有情况立即禀报。

  忽必烈出征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灿烂的朝霞把开平城染成橘黄色。

  惊天动地的鼙鼓声,震得人们信号发颤。忽必烈的大纛旗和各色牙旗迎风猎猎,浩浩荡荡的步骑军精神抖擞,士气饱满,数不清的的盔甲和兵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耀人眼目,飞扬的征尘遮天蔽日,军威豪壮,蜿蜒数里。

  忽必烈坐在高大的驮轿上,驱动大军离开开平,向和林方向挺进。簇拥在他身后的有合丹、合必赤、董文炳、汪良臣、赵璧等宗王和众将。

  大军离开开平正在向前行进,突然,从开平飞奔出一匹骏马,速度极快,流星闪电一般,径向大军追来。

  忽必烈远远看见,骑在马上的仿佛是一员老将,看不清面目,只见颏下的白胡须一团白云一样随着奔马的跑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