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朋友间的健康依赖(4)
3) 给予真诚的建议
4) 困难的时候能拉一把
5) 容忍对方的朋友(哪怕是让人讨厌的人)
友谊就像金钱一样,获得容易,保存很难。——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
断续的友谊:周期性地重建联系
比短暂的友谊更复杂的是断续的友谊——友谊总是要周期性地重启,然后随着情况的变化又要中断。也许你每年都要在一个学术会议或者研讨会上遇到某个人一两次。你们在一起的时候非常享受彼此的陪伴,但是一分开,你们几乎就没有联系。
这种关系里最大的挑战就是周期性地重建联系。不像那些经常见面的朋友,断续的双方有时候会发现,在没有联系的期间,他们成长的方向有很大的差异。这并不意味着友谊的结束,但是在每次重逢的时候,确实需要积极地重新建立联系。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策略:
●带给对方最新的消息。
间隔的时间越长,你越要花工夫去重新建立你们的联系。如果间隔时间很长(几个月、几年而不是几个星期),那就需要花点时间互相了解对方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否则你可能会发现,你们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和共享的经历,而这两者正是让友谊如此美妙的原因。相互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看法的好机会:你的朋友会在一些老问题上带给你全新的视角,同时,你在描述目前生活的时候——将想法转换成语言说出来——显然也加深了你对于自己所处的状态以及自己想要什么的理解。
●理解友谊的目标。
关系弹性在这里很重要。这类朋友不是在你急需帮助时的最佳人选(比如:重病后的恢复期)。为了避免双方都感到迷惑和不满,你要明确,对于这类朋友,你的期望哪些是现实的,哪些不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你需要坐下来理清你的人际关系目标:你需要从这段友谊中获得什么?你又能付出什么?你想要这段关系有多亲密?你生活中的哪些部分是需要保留隐私的?
●调整你的行为,使之符合目标。
一旦有了对于这段友谊的目标,你需要相应地调整你的行为。你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更频繁地见面(比如偶尔周末拜访一下),还是维持目前见面的频率就足够了。你可以决定是否想在正式的家庭聚会场合邀请他们(比如婚礼),还是不把这些事情掺合在一起。不管你选择什么方式,要记住,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你的友谊目标也会改变。你的行为都要符合你不断变化的需求。
特定情况下的友谊:界限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最具有挑战性的友谊就是那些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友谊——比如工作伙伴、同一个治疗小组或者慈善组织的成员。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特定情况下的友谊——在某一种情境下遇到一个人而产生的友谊。结果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界限问题”:我们应该邀请这个人进入到自己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吗?或者最好只是在特定的场合跟他碰面?
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试图扩展那段友谊,却发现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之外,事情就不对了——不管什么原因,这个人跟我们世界的其他方面合不来。有时候我们选择,保持一个严格的友谊界限。这是最保险的做法,但是往往带来遗憾:我们会想知道,自己是否无意中扼杀了一段可能会更深刻,更令人满足的关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朋友间的健康依赖(5)
从健康依赖的角度来讲,特定情况下的友谊很难处理,以下几条策略会对你有所帮助:
●让友谊顺其自然地发展。
环境一直在变化,可能一开始是个很好的机会,随后又不是了。也许,你决定为友谊设定界限,但是没多久就发现其实你特别喜欢跟这个人在一起,你想要在其他的情境下跟他交往。也许你会发现扩大友谊的范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你更愿意把交流限制在特定的场合。你的目标在变化,你需要运用关系弹性技巧,尝试不同的处理方式。
●当心反冲效应。
虽然可以重新设定友谊界限,但这也是有风险的。有时候我们会经历“反冲效应”:我们发现自己讨厌那些曾打算跟他们变得更亲密的人(“其实我从来就不怎么喜欢她。。”)反冲效应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它能帮助我们重新建立起界限:因为讨厌,就更容易跟他们拉开距离。困难在于控制这种反冲效应——不让它毁掉这段关系。在这里对于关系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提醒自己让你觉得受挫的是情境,而不是那个人。记住:你们也许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关系,但是过一段时间,你能够建立起一个新的让你觉得舒服的模式。
●控制自己不要打破友谊界限。
当别人打破我们的友谊界限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出来,但是做这件事的是我们自己的时候,就不容易意识到了。你要知道,就像你打算跟对方保持一定距离一样,他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你可能无意识地破坏了友谊界限,你要试着对这件事敏感一点。如果你没把握,就问他一下。把事情摆到桌面上,你就能很容易地让朋友告诉你,他目前喜欢什么程度的接触。而且,你也创造了一个机会,可以敞开聊聊你想要什么程度的接触。
南希和崔娜:一种不寻常的断续的友谊
南希(Nancy)和崔娜(Trina)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是好朋友了,尽管这些年她们的生活道路有了非常大的差异,但她们依然是很好的朋友。大学毕业后,南希结束了过去乱哄哄的生活,越来越多地投入到管理顾问的工作中。南希很仔细地计划她的生活——包括人际关系——并且悄无声息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对南希来说,生活的阻碍,就是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仅此而已。
跟南希不同,崔娜从来没有走出她以往的生活。她似乎不能够决定要走哪一条路,她经常换工作。崔娜的生活总是被许多短暂、热烈的爱情打断,每段感情模式都差不多:遇到某个人,然后陷入热恋,最后通常以大吵一架告终——不久以后,她又会跟另一个人重演一遍整个过程。
因为崔娜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段新的感情中,她跟南希的关系就变成了一个不寻常的断续的友谊。当崔娜没有男朋友的时候,她总是和南希在一起,跟以前一样。但是,当她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时,南希可能几个星期都没有她的消息——有时候是几个月。然后毫无预兆的,崔娜可能又出现了,两个人又重拾她们的友谊。
崔娜来找我们进行治疗,因为多次失败的爱情让她在感情上受到了很多的伤害。她(或者说我们)都没有想到治疗的重点很快就转移了,因为崔娜意识到她有多羡慕南希,意识到她们的友谊对她有多么的重要。
刚开始治疗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是想帮助崔娜重建爱情关系中的健康依赖。我们很快就发现——甚至崔娜也发现——她失败的异性关系只是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的表象。当她讲述她的生活时,崔娜一次又一次地提到她和南希的关系。她非常羡慕她的朋友,把她理想化,而且竭力效仿她。意料之中的是,崔娜也对南希心怀很多的不满。她嫉妒南希在事业上的成功、她的冷静,还有她能够像成年人一样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第五章 朋友间的健康依赖(6)
在南希身边,崔娜觉得很快乐,但是也很害怕,因为在崔娜的内心深处,她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拥有南希的优点。说这些话的时候,崔娜意识到一些对她而言很重要的事情:她不是为了从失败的爱情里逃开而回到南希身边,相反,每当她觉得她对南希矛盾的情感快要暴露的时候,她就一头扎进爱情里面。
当崔娜认识到这些时,接下来的事情就(相对)容易了。不去关注爱情,我们帮助崔娜分析她对南希的复杂的感觉,然后重建她在这段关系中的健康依赖技巧。我们帮助崔娜探索她的友谊目标、爱情目标,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当治疗快要结束的时候,崔娜甚至让南希也参与了一次,这样她就能让南希知道她将会发生的变化,以及她希望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两个星期之后,治疗结束了。
很长时间我们都没有崔娜的消息,但是一年前,我们收到一封信。崔娜搬到美国中西部地区,她和南希的关系变成了远距离的友谊。她们经常打电话、发邮件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她们的友谊发生了变化,但两个人还是很亲密。随信一起寄来的,还有崔娜婚礼的照片——崔娜和她的伴娘手挽着手。南希的笑容跟崔娜一样灿烂。
跟过度依赖的朋友重建关系
想象这个:作为心理学实验的一部分,你同意完成一系列的性格测试,并且在今后的四个星期都随身携带一个小日记本。每天从预设的112个形容词当中选择一些来描述你的社交活动,记在这个日记本里。调查结束之后,把你的日记本交回给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我们确实在几年前做了这个实验,研究结果于1998年发表了。分析这些日记的时候,我们在依赖和友谊方面有了一些重要发现:健康依赖的人能够直接、恰当地向他们的朋友寻求帮助和支持,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能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健康依赖的人同样给朋友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且是以强化关系,让朋友容易接受的方式。
在参加实验的人里面,消极的过度依赖者表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些人通过暗示而不是直接的方式提出要求。他们很少向朋友们提供帮助,而且当他们提供帮助的时候,通常都带着附加条件。结果,跟过度依赖的人的互动是勉强的、麻烦的,双方都有很多误解、沟通不良和信息遗漏。
这个故事的寓意就是:尽管你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是健康依赖的,某种友谊可能需要你付出额外的努力。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