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翔:像男人那样去战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健翔:像男人那样去战斗-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位小学的同班同学,因为在新浪网上看到我,知道我的所在,打电话到奥运会的国际广播中心,经CCTV找到我,于是我们在悉尼偶遇。这也是网络的一种力量。
  到了2004年底,我决定终止与新浪网的合作,而选择TOM作为我的个人官方网络发布平台。TOM网在体育频道为我量身定制了一个属于我个人的主页和论坛,而非专栏。其次,TOM网对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比其他网站来得有力。多年来,因为我一直与新浪保持合作,所以有人觉得新浪是我的宣传机器,为我所用,为我“歌功颂德”。其实,我的专栏文章后面跟帖乱骂的人也不少,2001年9月的风波中,新浪也与其他网站一样,开设了围绕我展开论战的专区。就在我拒绝与新浪继续合作之后的一两天,消息还没透露出去的时候,居然还有人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新浪,你凭什么涂抹黄健翔?”两天以后,我离开新浪,转与TOM合作了。
  我与TOM合作之后,也不再给其他的平面媒体写评论。因为过去平面媒体同样存在不为我维护知识产权的现象。说好听的这是媒体间资源互换,其实是不顾著作权人的权益。TOM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就做得比较好。我注意到2005年我在TOM发的评论,别的地方很少能看到。在一个文明发达,一个法制化、契约化的社会,维权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失去一些读者,比如原来新浪网和《体坛周报》的读者,但是他们终究还是会发现我的评论的存在。
  另外,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感受到我们国家体育文化的积累薄弱,很少有人全面理解体育或足球的真谛,了解中国足球的现实。因此,我一直希望有一个机构能支持我,在业余时间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为中国的体育文化和足球文化传播尽点义务。
  TOM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他们出钱、出人、出力帮我组织体育文化走进校园义务巡讲。事实证明这项工作非常受欢迎,也让我感到由衷的满足。每次面对上千名学生的时候我都非常兴奋,终于可以把我在体育方面的、工作当中的经历和所知与他们分享。不过,在与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交流过程中,我也体会到社会对体育和足球的理解是多么片面浅薄。由此可知,我们的媒体做积极有益的舆论宣传还远远不够。
  2005年,与TOM合作印象最深的活动是去新疆一个SOS儿童村。那里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全是孤儿,我们捐赠了一批体育用品。其实我们付出的只是几千元的体育器材,而他们给了我们最真心的感激作为回报。在新疆大学演讲的时候,2000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我们做了许多交流。每次这样的交流都让我既欣慰又悲哀。欣慰的是学生们渴望听到这样真实的声音,悲哀的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实在有限,因此对体育的理解都很成问题。我们的媒体长期以来的宣传是:体育比赛必须胜利,体育唯一的任务是为国争光。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这样,体育更多的意义还在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素质。
  当然,这也和我们的教育问题有关;不少中小学没有必要的体育设施,不能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不健全的。音乐、美术、体育不仅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需,而不像有些人理解的,只是一种特殊的技能和谋生手段。音乐、体育和美术,会让人格健全,也会让一个人活得更有力量。
  我与TOM的合作还会延续。我想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讲给更多人听,并与他们一起分享。中国足球和中国体育只有在文化层面上深入地思考,才能健康发展,也才更有力量。
  体育之于生命,不是胜负,不是看客似的冷眼旁观。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评委难当(1)
2005年,体育中心举办《谁来解说2008》体育解说大赛,我们被轮流请去当评委。这段经历也让我看到了生活当中的另外一面,手握大权左右别人命运的时候,你的良心、你的评判标准、你的眼光和专业水准,是多么的重要。
  虽说已经不是头一次当评委了,可能还太较真吧,评选时非常地谨慎小心,觉得责任重大,生怕自己的失误耽误、影响别人的前途。往往因为太认真、总想坚持自己的看法却不能如愿,内心也很痛苦。慢慢地把问题看得辩证一些,放轻松一些,心情也好过得多了。
  这个经历让我学会了两个字:妥协。
  比如说,在前72名进36名的半决赛的时候,11个评委集体面试所有选手。我挺看重的3个选手,一女二男,女的是北大新闻学院一个女生,长得黑黑瘦瘦的,非常纯朴,典型学生妹,轮廓像莫文蔚,比莫还要好一些,就是皮肤有点黑。但是我觉得她形象、素质、反应能力都挺好,以她北大学生的素质,以后的上升空间是很大的。
  她与我无亲无故,没说过话,早已记不得她的名字,但是,我个人的声音很小,评委是无记名投票,过半数的才进下一轮,每个考生走出考场后评委们都会议论一下,这个议论的环节,使得所谓的无记名投票往往变成集中过后的意见执行。
  在这个女孩子出去以后的讨论中,我是少数派。虽然也有和我的看法相同的,比如篮球解说顾问徐济成,以及英语频道的主持人。但是,在这样一种没有明确的、量化的评定标准的比赛方式中,衡量尺度是模糊的。最终,这个女孩子未能进入下一轮。
  我相信她那个时候的表现,确实不如艺术类院校和播音主持专业的选手水平高,但如果以这样的考试方式选拔的话,我、白岩松、崔永元、张斌和刘建宏等人,别说在校读书的时候,就是毕业几年之后,也不会有人让我们做主持人。这就好像任何高等学府里也没有“总理”、“部长”、“总经理”专业一样,有些行业的人才,是需要时间和实践发现、检验、培养和提高的。
  还有两个小伙子,参赛的项目是足球解说。一个是山东的,虎头虎脑,小眼睛,模样可爱,阳光,他的复试是我考的,给我很深的印象。以我的经验判断,这是一个可造之才,语言的节奏、文字的处理能力、思维反应速度、足球知识的积累等等都不错。还有一个上海小伙子,在东方卫视做过实习生,形象不是很俊朗,但对足球狂热痴迷,声音非常好,我认为可以拿来练一练。这家伙面对11个评委的时候,比前一轮复赛时,单独面对我和另一个评委的时候,显得过于亢奋了,说话有点儿狂妄、出格,给人印象不好。因为这个表现,他没有过关。我还是投了他一票,年轻人嘛,都是有个性的,可以理解;个性如果调整好,用对了方向,比没个性的人更容易成才。
  我们这个社会不是缺个性,而是太没个性。
  一位评委在他走出去之后说:这小伙子太紧张,因为自卑和慌乱,导致他太亢奋。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可是却没给他机会。
  那个山东小伙子,半决赛的时候也是太紧张,恰好被问的问题是他的知识盲区,没有发挥出来。
  这三个学生都没过关。他们与我非亲非故,但是他们仨的经历让我感觉到人生的残酷。人的一生虽然有主观努力和个人实力的原因,但机遇完全是上帝安排的,有时想帮他都帮不了。机遇面前并都不是人人平等,我坐在掌握他们“命运”的位置上都感到残酷。
  在360进72的复赛时,考场来了一个中戏播音主持专业的女生,文艺方面很有才艺,对体育一窍不通,我很客观地告诉她,你的未来不在这里,谢谢你来参与,你不要干这个,人为什么要干不适合自己和不擅长的事情呢?她说我可以学啊,可以学体育知识啊。我说这样你就太累了,有很多课是没法补的,不是我们不喜欢你这个人,而是你不能走错路。
  她坚持给我们进行才艺表演,抱进来一个大古琴,古琴太大,没法上火车和飞机,又怕托运摔坏了,家人用汽车从1000多公里之外的家乡送过来的。她弹了一段高山流水,著名的古琴乐曲,很棒。她名叫张宁,与羽毛球冠军同名,很好记。她弹的时候我认真地听,表示对她的尊重,可是后来还是很无情地否定了她。我告诉她,你不要干这行,人民群众需要你出现在革命文艺战线的舞台上,而不是在这里。

评委难当(2)
我是出于良知,出于正确客观的考虑,没让她继续在这个比赛里耽误时间。
  2005年夏天,有一天晚上跟朋友去钱柜唱歌,进大厅时迎面碰见她,她高兴地冲我打招呼,问我:黄健翔,你还记得我吗?我说当然记得,你是张宁啊,弹琴的那个。我猜她对我不会有什么埋怨,多年以后她一定能体会我的良苦用心。
  说起那3个被淘汰的学生,我没有指责其他评委的意思,也没资格指责。我想说,在这种艺术范畴内的评比当中,确实很难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我只是感慨人生命运的残酷:有时机遇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平等的,左右一个人命运的偶然因素太多,难以预料和把握。此后我也没和这3个人有过联系,早忘了他们的名字,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我坚信一次受挫决定不了全部,只要你具有真正的实力,不断努力,机遇终究会眷顾到你的!祝他们好运!
  解说大赛最后18名选手录节目的时候,我已“激情”不再,完全是以平和冷静的态度完成了评委工作。
  我认为这个节目的整体设计有缺陷,在“超级女生”出台之后,更形成一些鲜明的对比。同样是真人秀,还占据央视这么好的平台每日播出,却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有很多值得总结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我以为关键是没有抓住真人秀最本质最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说,现场评委与选手面对面口试的对话过程就是超级女声成功的重要部分,而我们的节目却忽略掉了,浪费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