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里的那些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里的那些事-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样的生活,做贾宝玉一样的人。简言之,就是贾宝玉代表梦,代表理想;甄宝玉代表现实,代表梦醒。甄宝玉、贾宝玉是一个人理想与现实的两面。

  (2)认为甄宝玉才是神瑛侍者。这是大红学家周汝昌的观点。他说,贾宝玉是通灵宝玉成人入世,而甄宝玉是神瑛侍者。那么他们为什么样子一样呢?那是因为通灵后的石头见过神瑛,便“克隆”了神瑛的容貌。而黛玉错把石头当作神瑛,所以他们有缘无份(无婚姻之份)。笔者认为,周老完全正确搞错了,前面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石头不是宝玉,而是宝玉嘴里的那块石头。

  (3)出于小说结构的需要。这一观点以红学家蔡义江为代表。他认为,在八十回后,甄家和甄宝玉将会正面出场,也就是说,小说的重心要由“假贾”转移向“甄真”。他的依据是几条脂批。这个问题后来我们会讲到,这儿不详细说。 。 想看书来

第三节 红楼里的时间问题
任何故事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展开的。了解一个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对作品的理解非常重要。对一个故事的发生的时间地点,有的作品中有明确的交待,有的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情、风俗、器物等作出准确的判断。那么《红楼梦》的时空背景是什么呢?

  先说时间。对一般的读者而言,读《红楼梦》总觉得里面的人长不大或者说早熟。比如说贾宝玉,第二十五回,他和凤姐被赵姨娘请来的马道婆施魔法中邪,百般医治无效,后来来了一僧一道,批评贾家有宝不用。那僧摘下宝玉项上的那块玉来,长叹一声:“青埂峰一别,展眼十三载矣”,说明宝玉这时是十三岁;到了第五十六回,甄家来了四个女人,介绍他们家的宝玉也是十三岁,这样岂不是贾宝玉这时还是十三岁?宝玉在第六回中就与袭人有了云雨之情,按这样估算,此时他不过一个七八岁的小屁孩吧,可能行云雨之情吗?

  再往前看,第二回,黛玉拜贾贾雨村为师的时候,年方五岁。“堪堪又是一载光阴”,黛玉的母亲贾敏病逝,这时黛玉应该六岁,后来黛玉便随贾雨村到了荣国府,所以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大概不过六七岁。可是第三回中这样写道:

  (凤姐)问:“妹妹几岁了?”黛玉答道:“十三岁了。”

  这就出现了两个矛盾。一是自身的矛盾。黛玉怎么从六七岁一下到了十三岁呢?二是与宝玉相比,书中讲得清楚,宝玉比黛玉大一岁,怎么反倒是黛玉先到了十三岁呢?

  可以说,《红楼梦》中这样时间错乱的问题比比皆是。再举几个例子。

  第六回说,“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

  到第十九回,宝玉去袭人家,见到一名穿红衣服的女孩,回来向袭人,袭人说是她两姨妹子“如今十七岁”。按此说法,袭人此时至少十七岁了。然而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说:“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袭人)同庚。而香菱、宝钗均比宝玉大两岁(确定的两岁!)如果此时宝玉十三岁,袭人应是十五岁。

  再看凤姐的年龄。凤姐究竟多大?书中始终没有明文交待。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凤姐如今已娶了两年,当是十*岁,比宝玉大十一二岁。第六回又有刘姥姥因说:“这凤姑娘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可到了 第四十九回,凤姐又变小,小得和宝玉相差无几:

  此时大观园中比先更热闹了许多。以李纹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和宝玉,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

  等到了第五十四回,凤姐却又一下子变大了许多,变得和贾珍差不多大了:

  凤姐笑道:“外头只有一位珍大爷。我们还是论哥哥妹妹,从小一处淘气了这么大。这几年因做了亲,我如今立了多少规矩了。……”

  文章来自艺术中国 

  按第二回和第六回的说法,凤姐大约只比贾蓉大两三岁。这样,凤姐一两岁时贾珍已经结婚,又怎么能“从小一处淘气了这么大”呢?

  再举一个事情发生时序错乱的例子。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宝钗二十一日过生日,次日当是二十二日,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然而,本回中又有这样一段话:

  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为戏耶?”

  明明是上元佳节,正月十五呀,怎么是二十二日呢?这位娘娘怎么会于二十二日送个灯谜来呢? 

  可以说,《红楼梦》中这类时间上对不上茬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低级”的问题呢?。有人认为,这是《红楼梦》是曹雪芹在一个旧稿的基础上加上整理而成的一个铁证;有的人则认为,这是因为有些回数的稿件在传抄的过程中,把次序弄错了。不少学者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把《红楼梦》中发生的事情都排成年表。然而功夫虽然花了不少,但乱依旧是乱,至今没有一个人能把《红楼梦》中的这些人物年龄忽大忽小、事情发生忽前忽后的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其实,《红楼梦》中的时间问题,还存在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这就是它到底发生在什么朝代呢?是清朝还是明朝?到书里去找答案也让人摸不着头脑。第二回,贾雨村介绍甄宝玉家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查遍史书,也没有这样一个官职。书中人物的的穿着打扮也是半明半清,喜欢宝玉的那个北静王的穿着呢,专家们经过考证,竟然是一个梨园妆!这个问题似乎好解释一些。第一回已经说得很清楚:“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矣。”朝代纪年正是雪芹要瞒住的啊!

第四节 何处大观园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时间上它总是对不上茬,在空间上也常是忽南忽北,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时故事象发生在北方,或者更准确说是北京。

  (一) 第三回,泠子兴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说:“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家老宅门前经过......”贾家的老宅在金陵南京,那么故事发生时贾家必然在北京都中。

  (二) 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国府,见过众人,来到王夫人的房间:

  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瀱......

  大家知道,“炕”是北方所独有的,南方决没有“炕”这个东西。炕于书中屡见。如第八回宝玉到薛姨妈处,听说宝钗在里面,他‘忙下炕来……掀帘一步进去,先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又如第六回刘老老见凤姐,‘刘老老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又说,‘听得那边说道摆饭……忽见两个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摆列。又如第十六回宝玉到秦钟家,李贵道:‘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扛的骨头不受用。又如第二十五回,贾环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命人点了蜡烛,装腔做势的抄写。后来宝玉靠着枕头,在王夫人身后倒下,贾环将蜡烛向宝玉脸上一推。又如第七十七回,晴雯将死之时,睡在芦席土炕上。这也都是北方砖炕底光景。

  (三)第十四回,凤姐协理宁国府,一个媳妇来,因为“宝玉外书房完竣,支领买纸料糊裱”,可见房屋是纸裱的。第七十九回说,‘咱们如今都系霞彩纱糊的窗格’,可见窗格是用纱糊的。这些在南方都没有。

  (四)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贾母气极,说:“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

  这些例子都表明,《红楼梦》中的故事发生在北方。可以书中又有许多描写的事物和现象,是只有南方才有的。

  (一) 第四十回,贾母为了显摆,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来到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上苍苔布满。”贾母的丫环琥珀提醒刘姥姥姥:“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倒了。”后来刘老老果然被青苔滑倒。 

  (二)第五十回,下了这年的第一场雪,少男少女们要开诗社,宝玉性急,一早便起来,往芦雪广来:

  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这“青松翠竹”且不说它,有人会说北方也会有,死抬杠。这寒香拂鼻的十数株红梅,大家总在北京城的野外找不出吧!

  这两个例子已经够了。要举还能举很多。如第十七回,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同回,贾政等过了荼蘼架,入木香棚,蔷薇院。又,怡红院中满架蔷薇。第四十一回,妙玉对贾母说,喝的是旧年蠲的雨水。第二十八回,行酒令时,蒋玉函拿起一朵木樨来。这些应该说都是只有南方才有的。

  这真是一个难解之谜。风物上没有办法,能不能从人物的语言上判断南北呢?红学家们请教语言学家,最后有的说是经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有的说是以南京方言为基础的,都从小说中找出了一大堆证据,北派找出了一个“姑娘”就下结论一定是北方方言,南派找出了一个“凤辣子”就说是南京话。依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事。其实,庚辰本上的几条脂批早就把问题说清了:

  按此页中若干人说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