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漫步者遐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孤独漫步者遐思-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聊枯燥没有变化的时间,用文字堆积如山,回忆着时光的蠕虫在灶台边留下的闪着冰冷光的印记。不如如卡夫卡想把他的对生活的记述一把火烧掉,留下许多未知让掘墓人吃力挥动镐。或者如凡高在对金钱的渴望里失去活下去的耐心,临死居心险恶地说“这个世界真没有人识货。”于是一堆黄色变成了金子。死人嘲笑活人,活人对死者却从来都不吝啬,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到死者从坟墓里爬出来,基督也不行,只有掘墓者和“死者”诡计。 。 想看书来


007

  经不住的诱惑。山里面住着神仙。在开满蝴蝶花的草丛中,总有关不住的歌声。神仙说:山里的花是诱惑,山外的人是被这些花吸引的。何时能如这自如在林子里生活的神灵,不必有恐惧、自责、压力。歌声引导走进这森林,寻找什么,希望什么,担心什么,一切都是末知,对末知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恐惧,没有谁能摆脱这人性的纠缠。川端康成走在伊豆的山路上的时候,他又在想些什么,是歌女的身影,还是歌女的歌声。依靠年轻女子对自己的仰慕,证实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连自己也弄不清,到底是为了爱她,还是要她爱自己。在*上飞驰的列车,穿过县界隧道时悠长的汽鸣;,充满对生活中未知的不安。雪国里叶子,在暴风雪中旋转;燃烧的屋顶又是想说些什么呢?十五六岁的时候,我从高考考场步行几十里回家,隔河看见妈妈在落满晚霞的河边,心里就有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几十年过去了,这一刻彷如昨日。几年前回乡给祖母做寿,在东荆河边再一次见到了一河晚霞。生命即如此,感动可以越过时间的阻隔,把你带离现实。现实总不如回忆美丽和甜蜜,那是阵痛后才能感受到的,因为一切不安都已经过去了,平静地面对这同样一幕时,只留下了美好,过去的痛苦已经不会危及到眼前的现实,这就是回忆美好的原因。生存凌驾于一切之上,只有生存下来,才可能回忆。对美的渴望,对平安的希冀,对成功的依赖,变成了现在对未知的恐惧。到义怕什么,怕世人的谴责,不理解,误解,压迫,欺骗。。。这都是未知,只有随生命的消失才能平静,而这种平静没有生命享用。亲情、爱情、友情,这也是生活的压力,是债务,它永远也记在你的心里,永远也无法还清的。享受它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而这代价与生命的本质相悖,生命应是完全自由不受任何压制和约束。


008

  坐着等待。等待亚当安排的结局,正因为如此,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过程。什么也不做,不用做,只是饥寒和病痛怎么办?所以生命要去寻找食物,让属于它的时间延续。为时间而奔走,不知不觉和迫不得以因之耗费有定量的时间,生命襟在是可笑。谁又能说生命伟大。它既不伟大,也不渺小,只是一种没有选择的存在,存在的过程。从有限的资源里掠夺、偷窃、欺骗、劳作,一个多一份,另一个就少一份;一个快乐必有另一个痛苦;这就是生命所创造出来的千奇百怪的过程与结局。终极思维者问生命从那里来这是一个无限循环问答,既简单、复杂,又沉重、可笑。生命来源于它的母体。对科学的诘问,和对宗教的诘问同样值得尊重。过去的科学是今天的迷信,今天的科学是明天的迷信,如此往复,直到没有生命。时间、空间、精神、物质被思维分割,不再是一个整体。维物主义者与维心主义者的争执让人可笑。当“我”不存在时,“我”眼见、听、触摸、想像的还存在么?那死去的“我”又是怎样感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知。现实主义者所渴望的现实却是为了精神的享受,维心主义者所倡导的精神却不得不依靠物质来维系。一切的争议都是枉然,是生命的玩笑和骗局。时间空间就如一面镜子的正面与反面,从镜子里看到的那个你等你过去寻找时它却并不存在。谁创造时间这个概念,其实根本就没有时间,它只是为了计量变化而造出来的工具,正如1是什么,千克是什么一样。所以,没有时空,只有变化。害怕变化,所以争分夺秒,没有永恒,只好用坚持来替代。死也不是永恒,它只是一种形式的定格,和另一种形式的产生。等死,既现实又朴素,是无可赖何的叹息。亚当安排的结局很简单。


009

  阅读,理解,思索,从中得到启示,从而创造,超越,诸神却在角落里偷笑。谁更可笑,是我不是诸神?他们没有时间的约束,而我却有。时间是绳索,捆绑一切。有限的生命妄想延续,越过时空,通过繁衍是一种方式,通过创造又是一种方式,所以神也难以笑话有限的生命。我不妄想,活着又为什么?因为妄想而活,因为活而妄想。我在这地无所事事,便找了一件事让自己做,安慰空虚的身体和灵魂,却也妄想,这杂乱无章的文字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仅仅是影响,而没有任何实质。看,我延续了我的生命。我,我始终难以摆脱我对我的纠缠,世界的中心是我,生活的中心是我,世界因为我的思索而存在,因为我还活着而存在。所以,我思故我在。多么精妙。

  或者,我该学会虚伪,学会无耻,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虚伪无耻的。

  橡胶碾压石子,破碎,小孩在哭泣,飞溅在水泥路面,一根长长的针刺入心脏,停顿一会儿缓缓地拔出来。窄小的巷道弥漫黄色的泥土腥腻味。


010

  很多年来,我一直沉沦,象一只知了蛰伏在地下,不见天日。终于有一天,我苏醒了,听见泥土在嘶嘶作响。也不知过了多久,不吃也不睡,其实我早就不记得吃和睡的意思是指什么了。我奋力向上爬,准确地说是向上钻,其实也不知是向上或向下钻,只是我总喜欢这样说而已。因为太久了,早已经失去了方向感,血液还只是像泥浆一样在身体内开始蠕动,所以胡乱猜测我是在向上。不知过了多久,在一个浓雾的清晨,这一点我敢肯定,一定是清晨,因为当时林子里寂静,没有声音也没有其它的身影,我终于见到了光。

  环顾四周,一切都还在沉睡之中。我不想惊动任何人,便悄无声息地向一棵大树爬去。那是一棵很大的树,它的一根暴露在枯黄树叶中的根就足以让我费尽一天的气力。说实在的,我只看中了树梢上的那段天空,看上去异常明亮的天空,却不知道怎么才能爬上去。我的移动太缓慢了,连我自已都不好意思,还有那么多,如堆积的树叶,躺在上面到是很舒服,走过去却很让人痛苦。还有,从这里一眼望去,就可以清楚地见到有一根比我的身体粗好多倍的倒伏的树,它的枝杈张牙舞爪,象怪兽恐吓着我,不想让我接近它。虽然它现在离我还有很远,我知道迟早有一天我们会相遇的。考虑怎么越过它还太早,但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躲不掉的。对它的恐惧让我不能一心一意向前。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把它忘了,这大大地增加了我的工作效率。可突然间,我又担心它来。如果我吃了很多苦到达那里,万一没有任何办法战胜它,我所作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车到山前必有路,到那时再去庆祝、后悔;把头埋在树叶堆里,腐湿里有薄荷味。。。想尽办法转移自己注意力,从对不远处的可以遇见的难处的惧怕里逃出来。一只褐色的蚂蚁习一般从我身边经过。它太渺视我,简直无视我的存在。不过不得不存认,从身边经过时发出的沙沙声音是一种非常好听的调子,很舒服。也许它把我当成了一个泥球,不知道我其实也是可以动的东西,只不过移动的速度不敢让人恭讳。又往前爬了一段路,便停下来休息。这时候,我才听到林子里已经有了一种声音,很轻,像眼前的雾一样,当想通过认真的倾听去辨别时,它一下子消失了。可是,它真的存在,是一种处于萌芽时期的喧闹,带有很明显的森林特点。

  不久我放弃了这种上努力,因为另一种东西吸引了我。一株破土而出的小苗出现在我的面前。虽然不清楚这是一种小草还是终有一天能够参天的树,但它实在是太美丽了,娇弱,清翠,象玉一样的发着柔和的光。它静静地站立着,想在思考着应该怎样长大,成为树还是小草,这是一个值得严格思考的问题。各有各的好处,实在难以决择。和我相比,它至少平需要像我这样通过艰难的爬行过程,只要就这么着便可以成长。尽管我有些嫉妒它,但却没有停下脚步,还得继续前行。有一些树叶故意为难我,当我爬上它时就感觉到了这种不怀好意。一般来说,这类树叶与众不同,它们不是那种深褐色,只要稍加注意事项就能够识破,有些甚至还固执计残留着绿色的记忆。我也不是对它们没有办法,只是心存侥幸才受骗。当我一爬上它时,就会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我向前,向们却比我更快地向后,甚至把我从它的身上摔下来,让我仰面朝天,要费尽挣扎许久才能从新向前。当然,我从没有因为这种失误而放弃前行,它已经让我习惯了,以为这是一种必经的过程。不然又怎么样呢,每一次都绕道而行不是合理的选择。再说,也确实有些时候能够侥幸通过,那种感觉也不错,到少与平静无碍地前行相比,又有了一种不一样的经历,可以让我高兴好一阵子,这给旅途增加了乐趣。

  林子里的雾浓得快凝固的时候,我爬上了一块高地。这是一块很大的、与众不同的树叶,很明显,在这之前,我肯定经过很艰难的分析,又肯定是不知怎样才拿出这种勇气才决定冒险的。首先,它很大。比之前所见过和经过的至少要大到五六倍。其次,它不该在这里,肯定是什么东西把它带到这里的。第三,这也是最为危险的,它是刚从母体上离开的,甚至可经说它还在生长。不得不承认那样凝重的绿色,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没有这样真切地显现在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