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银耳放凉水中泡6小时,放高压锅中,加水3000毫升。大火煮至上汽后,转微火煮40分钟。关掉10分钟后打开锅盖,放入胖大海,再加盖煮5分钟。喝的时候,调入蜂蜜。这个大海银耳羹适合秋季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并伴有便秘者。制作时需注意,便秘的人可多放几个胖大海,否则少放几个。
小功法演示
点按阴池功
①平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躯干正直,下颌微收,全身放松。
②用右手大指点按左臂阴池穴108次,再用左手大指点按右臂阴池穴108次,每天早晚各点按1次。
阴池穴
穴位功效:位于前臂腕横纹上1寸。桡侧屈腕肌腱之桡侧缘处。左右臂各1穴,具有清火泄热功效。
叩齿咽津功
全身放松,嘴唇微闭,轻轻扣齿36次。然后用舌在齿外唇内顺时针转18圈,逆时针转18圈,分泌口水分3次咽下,咽口水过咽部时要稍慢些。平时舌头尽量保持向上卷,产生唾液即咽下,不可吐出。
李和生故事
小功法治肠癌
1994年,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尾崎正托人来北京找到李和生。尾崎正生于1910年,80岁的时候得了肠癌,当时进行过切除手术,但后来,在距切除处5公分的地方,病灶转移了。尾崎正开始高烧不退。东京各医院都诊断为绝症,已经无法进行切除治疗,只给他打
吊瓶,消极地维持着生命。
李和生闻讯,对尾崎正说:“我可以帮你治,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两个条件:第一,不再吃肉,改吃粗粮,吃中国的小米粥最好,因为癌细胞对肉的吸收比正常细胞快50倍,吃肉只会加快癌细胞的生长。此外,还要少吃糖少吃盐;第二,不能打点滴,为了退烧,可以吃药片或者打退烧针,癌细胞通过点滴里的钠离子和葡萄糖,就会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分。”尾崎正马上同意。
这样,李和生开始教他小功法。治疗癌症要用导引功排病气。每天,尾崎正要对着一棵柳树练功。找一把椅子对着柳树坐好,闭目,想像天上正在下着牛毛细雨,雨水从头顶冲刷下来,进入身体里,一遍遍地把病灶冲走冲净,从脚底涌泉穴排出。这样念想着练,一天3到4次,每次半小时。柳树在自然界中是黄色气场,主管治疗肠胃方面疾病。这样练着,一个月后,尾崎正的身体有明显好转。一年后,癌症不见了。尾崎正一直活到92岁,后来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第十六章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病因
胃炎是胃黏膜或胃壁发炎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中医认为其多由外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导致胃受纳腐熟功能失常,升降失调,气机郁滞,病邪阻胃,正虚邪侵。
西医则认为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一是对胃黏膜有刺激的东西进入胃里;二是胃黏膜对损伤因素的抵抗力下降。按发病的缓急,胃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以后者发病率更高,常见于成人。急性胃炎是由药物(如水杨酸钠类消炎药)、酒精(如烈性酒)、急性应激(如肝胆疾病导致的胆汁倒流)、细菌或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血管损伤或直接创伤(如鼻胃插管)、辐射等原因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其中急性应激性胃炎属于糜烂性胃炎的一种。诱发因素有严重烧伤、中枢神经系统创伤、败血症、休克、伴有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肝和肾衰竭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慢性胃炎则是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它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据胃镜检查统计,50~60岁的发病率占50%以上,70岁以上者发病率占70%以上。
除了急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外,慢性胃炎的发生还与精神因素引起的消化道激素分泌异常(如持续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慢性病影响(如慢性肾炎、尿毒症、重症糖尿病、肝系统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
知识点链接
得了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在饮食上的调整,其实做菜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勾芡动作就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还能使菜的营养物质得到很好的保存。勾过芡的菜适合有胃病的人吃,是因为淀粉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多糖聚合物,它可与胃酸作用,形成胶状液,附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或减少胃酸对胃壁的直接刺激,保护胃黏膜。
症状
急性胃炎发病急骤,轻的会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严重的则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可出现胃黏膜*、水肿、甚至溃疡,引起胃出血,并伴有呕血、黑便、发热、畏寒、头痛、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细菌感染者还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慢性胃炎一般反复发作,病程很长,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表现的,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减退、上腹部有饱胀憋闷感、无规律性烧灼疼痛、泛酸、恶心、嗳气、腹泻等,且餐后症状明显。
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也并非一致。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消瘦、舌炎、腹泻、贫血等症状,个别伴有黏膜糜烂的患者上腹痛较为明显,并可能有出血。
诊断胃炎的方法主要有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三种。此外,幽门螺杆菌检测、胃液分析、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也是检测胃炎的有效方法。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目前最常用到的方法。此法安全、可靠,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及其程度。胃黏膜组织切片检测幽门螺杆菌,是最精确的诊断方法,而且3~5天就可出结果。
知识点链接
在我国,慢性胃炎主要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类。二者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并存,但多以萎缩性胃炎为主。在小儿慢性胃炎中则以浅表性胃炎最为常见。浅表性胃炎可以转变为萎缩性胃炎。一般认为,浅表性胃炎是萎缩性胃炎的前期病变,而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期病变。
小功法演示
光照胃部功
平坐于椅子上,或两脚开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两手心对正胃部,距离胸部约10厘米,10个脚趾同时抓地,每次做10分钟。
灸食伤名穴
坐沙发或椅子上,全身放松,用艾卷点燃,灸脚底食伤名穴,每次20分钟,每天灸两次。食伤名穴位于足底趾侧缘,第二跖趾关节处,左右脚各一穴。
健脾养胃功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左手抬至胸前,距离胸部约10厘米,手心向内,指尖向右,合谷张开平放,右手无名指、小指、大指回曲,食指中指伸直成剑指,指尖朝下,沿大指尖、合谷、食指划弧、指尖距左手合谷5厘米,划108圈。
然后,再将右手抬至胸前,距离胸部约10厘米,手心向内,指尖向左,合谷张开平放,左手成剑指,指尖朝下,沿右手大指尖、合谷、食指划弧。划108圈,每天划2~3次,或在胃不舒服时划,即可止痛和减轻症状。
李和生故事
专家的评价
从1992年开始,李和生多次应邀赴日旅游讲学。由于李和生名声卓著,从关东到关西,所经之地都被他的太极绝技和运动治病的小功法折服。
众所周知,太极拳能够养生保健,而一套完整的太极拳学起来就得一个多月,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于是李和生通过自己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三百多种辨证施治的小功法,一学就会,几分钟的操作就能见效。他撰写的《小功法治百病宝典》、《小功法治疗常见病》,一版再版,被气功宝典丛书编委会的专家们称之为“简易省时显效自疗的神童术”。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我国中医药的权威吕炳奎称赞李和生是“中国第一个在气功疗法系统化理论化探索的学者”。
。。
第十七章 腰肌劳损(1)
腰肌劳损病因
随着时代变迁,腰肌劳损群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往往为从事繁重体力活动的人所特有,现在长期伏于案边的办公室一族倒成了“主力军”。
由于腰部肌肉、筋膜及韧带长时间保持某一固定姿势,肌纤维会紧绷而血供受阻,致使肌肉疲劳过度。加之现在能够让人们站起身来的活动越来越少,路上可以坐车,工作时坐在办公桌前,回家就躺在沙发里。日久,便导致了腰肌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从而引发劳损,并刺激相应神经出现疼痛。
除了腰肌过度疲劳外,腰部积累性损伤是腰肌劳损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腰部肌肉、韧带会因弯腰这样的活动而受到牵拉,当牵拉频繁且受力过大时,肌纤维会出现小的断裂、出血和渗出。当这些断裂、出血和渗出被修复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这些形成中容易牵拉、压迫内在神经纤维而产生腰痛。
迁延性急性腰扭伤也能导致腰肌劳损。当腰部软组织受到急性损伤后,未作及时处理,或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多次损伤,造成局部出血、渗液,产生纤维性病变或疤痕组织,就会压迫或刺激神经而形成腰部疼痛。
长期弯腰或久坐不动,腰肌持续处于牵拉状态,肌纤维在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就会产生大量乳酸和代谢产物,当它们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就会出现腰肌筋膜水肿、粘连、无菌性炎症,从而引发劳损。
此外,先天性脊柱畸形、下肢功能或结构缺陷,也可导致腰背部组织劳损;妊娠晚期腰部负担增加也容易产生劳损。
知识点链接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 性 腰 痛 ” 或“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实际生活中,腰肌劳损则是慢性腰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被看成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腰背部疼痛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