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复旦大学的人和猫(3)
谢谢敏洪。你的帖子,使得我在我的博客里面,享受到了一次精神偷窥的欢乐!
退一万步说,哪怕这个帖子确实不是你的(我不信),好歹我已经把你YY了一遍,该干嘛就干嘛去也……
我希望大家从虐猫事件获得什么?
博友“糖的天空”:
我厌恶张亮亮的所为。但我也不赞成以惩罚处置。我想,张亮亮也是个病了的可怜孩子,心理有病。对一个病人,我愿社会多一点点宽容吧。徐老师,我建议,处罚免了吧,强制心理治疗您说怎样?再建议:由张亮亮的监护人出资,建设一个复旦大学心理治疗工作室,关键的是,不要再有第二个张亮亮出现!”
徐小平回应:
亚里斯多德说过:法律是没有情感的理性。
对于张亮亮虐猫行为,理性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不可容忍的行为,必须得到处罚。
文明社会一切处罚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后来者的警示和训诫。我们是从各种奖惩毁誉中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所以,对张亮亮虐猫行为给与什么程度的处分我无从建议,但复旦大学必须以某种姿态告诉全社会:张亮亮的行为,是复旦大学不能容忍的行为。否则,将来你去复旦大学看见任何一只猫,就会担忧它的眼睛是否安在;看见任何带着猫的学生,就会害怕这个学生。因为复旦的沉默,就意味着对张亮亮行为的默许。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参与这个争论的出发点:我关心的问题,既不仅仅是人与动物关系的争论,也不是对于“人”是什么的研讨,我的主要目标,是想借这个事件,呼吁社会确认一个极其重大的原则:教育者对于诸如张亮亮这样的错误行为,必须有旗帜鲜明的爱憎观点,绝不可以采取含糊其辞的态度。否则,就是在鼓励这种暴行,就是对教育者社会责任的背叛。
复旦大学是我小时候就梦想的学校,现在依然是。在这个问题上对她提出要求,是我对她声誉的珍惜,对中国教育的期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为什么李嘉诚先生也是温州人?(1)
有一次,我在一个叫中州(化名,以免被我亲爱的读者误解为地域歧视)的北方都市演讲,结束后接受提问,一个看上去疑似大学生的小伙子站起来提问。我说他看上去疑似大学生,因为他虽然看着像,但那提问水平,实在不像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状态。
“徐老师,你怎么看待温州人?他们很多人在二、三十几岁就成为百万千万富翁,但他们很多人小学都没有毕业,你认为这是一种成功吗?”说完他面露一种残忍,等待我出丑。
这个男生的表情和语气,流露出对“温州人”以及“小学没有毕业”的富翁的鄙视。正是这种鄙视的表情,到现在还在我心里晃动,使我非常难受。
当时我回答了什么已经记不得了。我估计我什么也没有答出来,因为这种问题背后的意图很明显:“温州富翁”没有教育,没有教养,没有文化,值得鄙视。对于这种没有理性的问题,我当时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我无法忘记这个问题,所以,一直思考到如今。
我敢保证,温州那些“小学没有毕业”的百万千万富翁,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是一定会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然后再去创业做生意的。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天赋的读书权利。但你想读书,你就能读吗?很多人读书的权利,从一生下来就被剥夺了!
是谁剥夺了人们读书上学、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是这个万恶的过去。
谁不想读书?谁不想上学?中华民族谁不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愚蠢的圣旨般的教条?但贫穷、歧视、不公正,以及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使得无数中国人包括许多“温州人”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而贫瘠窄小的土地又迫使温州人不得不走出幽闭的温州地区,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只为了一个简单而神圣的梦想:狗日的粮食,生存啊!
1985年左右,我曾经在大连葫芦岛上,见到过一个看上去也就十一二岁、卖眼镜的温州小男孩。他和我们这队来自北大的旅行者,做成了很多生意。这个小男孩,他不想上学吗?他的父母,不知道让他上学吗?但现实生活,迫使他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异地谋生,出卖他的童年……卖眼镜的温州男孩,你现在何方?也许,你已经成为温州的眼镜大王、亿万富翁了吧?(给我捐一点儿!)
贫穷的原因我就不分析了。我不谈我无法深入的问题。我只想和这个疑似大学生,谈谈青年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我记起当时我还说了这样的话:我坚信,新一代的温州人,无论穷富,只要他们有能力,一定会把子女送到他们能够承受的最好学校去接受教育,以弥补父辈因为贫穷而失去的教育机会!
接受更好的教育,是人的本性。即使我们的教育扭曲人性,但人性永远不会背叛教育,如同人性不会背叛吃饭——吃饭高尚起来是美味,不会背叛交配——交配高尚起来是爱情。不幸的是,是教育背叛了温州农民,是教育背叛了无数企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贫穷的家庭,使得他们在童年无邪的岁月里,就不得不面对生存的压力,经商谋生。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温州农民向我们走来,走出了一条辉煌的“温州模式”之路,在改变他们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协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温州人”,是一群值得敬佩和仿效的人们。疑似大学生流露的这种鄙夷,完全令我无法理解。
我们的教育有很多问题: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大量青少年失学是一个问题。严重不足的资源在被人严重浪费也是一个问题。严重浪费的教育培养出了许多严重无用的人才就是更加可怕的问题。比如这个疑似大学生。
我心目中“严重无用”的人才,并不是今天明天找不到工作,而是在心灵、目光、情感、思维和判断中,扭曲了常识和良知,迷乱了价值与方向,失去了独立与个性的人……疑似大学生,就是一个经典。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那个疑似大学生,连毛主席的话,连这个基本真理都不知道,这个大学怎么读的?还不如和那些温州农民一起小学辍学的好!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基础是经济。经济是基础,基础是经济。我们的大学,那么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必修课,那么多邓小平理论###政治学,怎么连这么一个基本的道理也没有使他搞清楚!杨振宁还要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为什么李嘉诚先生也是温州人?(2)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大起来,就是李书福,就是宗庆后,就是鲁冠球……就是中华民族从深圳到浦东、从中关村到温州的全面崛起!这个疑似大学生,连这点起码的价值观都没有,还不如把那大学文凭(假如有的话)连夜烧掉,亲自去一趟温州看看,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之一的温州人民,是如何在缺乏土地、缺乏资源、缺乏教育,甚至严重缺乏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创造出了温州模式,推波助澜了中国奇迹……
这个疑似大学生啊,你的书白念了啊!你完了,你算得罪我了!因为你耻笑了社会不公的受害者,你鄙视了改变命运的真英雄,你侮辱了中国奇迹的创造者,你辱没了大学教育的有效性。
至少你的大学教育,给了你一个榆木脑子。中州也算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都市,落后,就意味着机会。但如果你的这种看法不改变的话,那些将在中州烘烤出来的无数经济发展大饼蛋糕,你顶多只能闻一点香味了。
我还没有去过温州,但我已经到过中州。这个中州疑似大学生的提问,深深伤害了我。因为,青年人可以没有见识,但不能没有常识,青年人可以没有教养,但是不能没有良知,青年人可以暂时没有出路,但不能没有方向啊!
但是我对中州充满希望。我希望并相信中州将在从教育到经济、从经济到教育、从城市建设到人的素质、从人的素质到城市建设全面超越温州……因为,我已经来到中州,我看到中州的大学生并不都是这样!即使那天演讲提问还有一些疑似文盲的问题,但毕竟整体学生素质,令我欣慰,尤其几个女孩的提问,使我如沐春风……
中州的疑似大学生啊,我爱你,但你也该杀杀自己大脑中的思想病毒了!我愿意帮助你,我能够帮助你,并且我坚信你能成功——只要你听我的!
……噢,我差点忘了,李嘉诚先生小学也没有毕业!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觉得李嘉诚先生也是疑似温州人的原因。
(“温州人”定义:在什么资源包括教育资源都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不怨天尤人,而是脚踏实地,通过艰苦奋斗创造经济奇迹、人生成功的中国人。)
又附记:一个博友在本文后面发了一个帖子,我把它转载在这里,谢谢“方圆”博友:
恰好本人前段时间看过香港电台拍摄李嘉诚自传:《杰出华人系列——李嘉诚》,李嘉诚现身说法,讲述其辉煌经历与财富理念。结束语是这样的——
“我是李嘉诚,
12岁就开始做学徒,
还不到15岁,
便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
再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
当时自己非常清楚,
只有我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识
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有一点钱就去买书,
记在脑筋里边,
才去再换另外一本。
当我今天来讲,
每一个晚上,
在我睡觉之前,
我还是一定得看书。
知识并不决定,
你一生就有财富增加,
但是你的机会就更加多了。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