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很多食品都将不存在”。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争论很容易被看做是化学与天然的对峙,但这并没有那么简单。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盐和烟这样的物质作为保存食物的手段。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人们无法保证每次狩猎都能打到食物,收割下的作物也很容易腐烂,想办法保存多余的食物就变得很重要。
如今,不超过食品重量百分之一的添加剂被用于保存食物。其中的百分之九十都被称作“美容”添加剂:调味香料,色素,能使食物入口时感觉光滑细腻的乳化剂,增稠剂,甜味剂。正是这些东西使人们担心。通过掩盖原料的乏味和低质,添加剂使我们确信所吃的东西要比它单个的组成成分好。只有那些对食品的每种成分都非常了解的人才清楚自己吃的究竟是什么。那些东西着实令人担忧。
国际市场上调味品的销售每年达36亿美元。合成调料的制作需要高度复杂的工序,大多数厂家都会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配方。即便是我们认为非常简单的味道——香蕉味或是苹果味——都是几百种化学反应的结果。化学调料瞬间的反应就能使汽水喝起来更有橘子味儿。厂商不必说明调料的具体成分,只需说明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
即便如此,人们也很难辨别真伪。欧盟规定,天然调料专指从植物和动物中提取的原料,但并没有规定你喝的酸奶中天然草莓的味道一定来自草莓。它只是说天然调料必须从天然物质中提取。
浏览调味品公司的网站,你会发现许多离奇古怪的东西。其中一家网站提到一种“天然酸橙味的乳液……质地均匀,遇热稳定,符合犹太教规的食物标准,并不含盐”。你能买到泡沫啤酒浓缩物,带有浓重的奶油口味或奶油蛋糕口味的液体。只要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原料,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察觉。
人造甜味剂是另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英国的食品添加剂及配料协会是一个行业组织,他们认为甜味剂的广泛使用无损于健康:“过量食用(糖)易导致肥胖症和糖尿病,所以在许多食品中不含能量的甜味剂显然可以放心食用。”担心自己饮食的人现在可以从大量的低糖食品中做出选择,而不用对自己喜爱的甜味忍痛割爱。
无糖甜味剂的广泛使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成本。给一升汽水加含糖的甜味剂要花费大约6便士;如果换成销量最大的无糖甜味剂,阿斯巴甜,则只需2便士;如果是糖精,花费还不到一便士。全世界每年使用的合成甜味剂大约有15,000吨。
食品添加剂行业及其管理机构,例如英国食品标准机构,证实人造甜味剂是安全的。但是还有人坚持认为在几种用途最广泛的产品中还有大量疑点。癌症专家对一种叫做acesulfame…K的甜味剂表示疑虑,并呼吁对其进行更严格的检测。一位退休的美国卫生局局长助理说:“有迹象表明这种甜味剂可能会致癌……应该对小鼠和老鼠进行一项规划合理的长期研究。”糖精可导致啮齿类动物患癌,有报道称阿斯巴甜会影响神经系统,例如,引起头晕和偏头疼。
在英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是由欧洲委员会的食品安全机构测定的。有报道说,他们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食品行业试图游说欧盟。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也不例外。1977年,一份加拿大的研究证实了早期的实验,老鼠在食用了大剂量的糖精后会引发膀胱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提议全面禁止使用糖精。在公众强烈抗议,生产商也未表示异议后,国会发布了暂禁令,并制定了法规,要求含有糖精的产品标明其潜在的危险。即便如此,做标识的要求现在已经放宽了。
很明显,英国公众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来自Mintel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44%的消费者关心这一问题,36%的成年人认为应该有更加明确的食品标签,标明成分、添加剂及 “E” 数。毫无疑问他们的担心是正确的。但是,要求严格标识未必就能解决问题。虽然管理机构认为有540种食品添加剂对人类来说是安全的,但是人们对其中的150种添加剂的安全性还心存疑虑。有30种添加剂会对消费者产生明显的长期危害。
欧盟食品安全机构2003年3月宣布,将会改变调味品的规范方式:从2005年7月开始,只有列入“许可表”的调味品才能被使用。表中只包括那些经认可的程序鉴定的物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有些有待明确的信息:只要我们的食品是安全的,欧盟就不必担心食品本身的原料。真正的草莓味儿与由很多种化合物制成的草莓味儿是一回事吗?
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们争论的议题是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事实上所有这些食品添加剂正对我们所有的人进行欺骗。如果我买了一个汉堡,我想尝到真正的汉堡味,而不是由化学调味剂与动物组织构成的奇怪的混合物味道。我不想阅读印在汽水瓶上的小字,看它是否含有甜味剂。新鲜、烹调优质的食品含有它应有的所有味道和成分。
这里面有些是关于我们做出的选择,但大部分是关于零售商和生产商为我们做出的选择。我们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游说议员通过更好的标准。还有,当你在超市购物时,花一点儿时间看看商品包装上的文字,如果有你不喜欢的东西就别买。生产商和零售商很快就会发现这种迹象。
。。
16。体育明星的高额报酬
当著名足球明星、前英格兰足球队队长贝克汉姆宣布,他将离开皇家马德里队加入美国洛杉矶银河队时,几乎没有报纸的头条报道涉及这位中场球员的影响力问题。英国一家报纸的标题是“钱与贝克汉姆”。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的标题一语双关——“像贝克汉姆一样赚钱”。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ESPN说道:“不用试镜,贝克汉姆就成为了美国下一个偶像。”而街舞明星组合The Game却说随时愿意替人揍贝克汉姆一顿。先不谈足球,超级巨星贝克汉姆加入银河队充分显示了当代体育运动的巨大魔力:名望。
据说,贝克汉姆与洛杉矶银河队的合约金额高达亿美元。记者们计算了一下,这意味着他每周可以赚万美元,每天可赚14万美元,每分钟可赚96美元,这些数字对于一般人来说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对于现代的超级巨星来说,似乎就是理所应当的。当时,当有报道说曼彻斯特联队的足球运动员每年薪水约400万美元时,英国广播公司就曾质疑道,报酬是否低了一些。
贝克汉姆如果拿现在的收入与当年在曼联队效力的收入比,可以说当时是收入平平。贝克汉姆在洛杉矶银河队除了年薪1;000万美元外,还可分得40%~50%的银河队球衣的销售收入以及一定的门票收入,这项收入的具体数额没有被批露过。洛杉矶银河队的投资者、总裁和首席执行官蒂莫西?莱维克(Tim Leiweke)还表示,随着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MLS)越来越受欢迎,贝克汉姆也会从中获利,他说:“这笔交易的最终目标就是,提升美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整体价值。”
另外,贝克汉姆还和其他4家公司签有个人赞助合同,那4家公司分别是摩托罗拉、百事可乐、吉列刮胡刀和大众汽车;这些公司估计每年会给他带来2;5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计算一下,5年的合同收入将高达275亿美元,甚至更高。有意思的是,大卫?贝克汉姆每年高达5;500万美元的收入并没有使他成为收入最高的运动员。《福布斯》公布的数据显示,F1方程式大赛车手迈克尔?舒马赫2006年的收入为5;800万美元,超过了贝克汉姆。但是,最富有的还是泰格?伍兹,据估计他的年收入高达9;000万美元。
泰格太出名了,这使他成为那些屈指可数的大牌之一。阿里、乔丹、派勒,所有这些超越了他们杰出的运动才能的人,已经变成了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人。泰格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而不仅仅是一个擅长打高尔夫球的人。
像其他运动明星一样,泰格的无数财富并不仅仅来自于锦标赛中的胜利,而且从来都不是。2006年,他得到了990万美元的奖金。另外,他未挥动高尔夫球杆一下,就又收获了8;0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
虽然,2006年对伍兹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一年,他的父亲厄尔?伍兹在这一年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发生了这样的变故后,他回到比赛场,却还是赢得了两项职业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获得50个职业赛冠军的高尔夫选手。对泰格来说,这是一个丰收年。全球最大的游戏出版商电子艺界(Electronic Arts; EA)同意今后6年,他们公司出版发行的高尔夫游戏都用他的名字命名,而且耐克公司还与他续签了一个数额巨大、持续数年的赞助合同。其赞助总额虽未公开,但是,许多报道称,这份2001年签的合同,前5年的合同总额达1亿美元。
伍兹与耐克的关系清楚地体现了一点,那就是对运动明星的赞助会对一个品牌产生多大的影响。伍兹与耐克的第一份合同是在1996年签订的,也就是他开始职业生涯的几个星期之内。这份5年合同的总额为4;000万美元,当时就有很多时事评论员质疑,耐克公司这么慷慨是否值得。但是,正是在那段时间,耐克公司在高尔夫经营项目上的收益从1亿美元猛增到亿美元,以至于后来伍兹的父亲厄尔?伍兹觉得这笔交易是个“傻瓜交易……与下一项交易相比,这项交易也将是个傻瓜交易,因为泰格只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好”。
耐克公司高尔夫总裁鲍勃?伍德言不由衷地声称,对于他的公司来说,与伍兹的合约与金钱无关。“第一份合同签订后,每个人都问,‘你那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是,他足以代表我们想表达的一切——有竞争力、非常优秀,而且想做得更好。”
其他人则有不同的看法。《体育画报》称,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