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士张伯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代名士张伯驹-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笔吗!此乃国宝啊!他的眼睛倏忽一亮,又细细地看了看,确认是真迹,二话没说,问过价,付过款,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从此,他自号“丛碧”,自命宅院为“丛碧山房”。
  张伯驹不仅开始了他的收藏生涯,还被聘为故宫博物院仅有的几名专门鉴定委员之一,在中国近代史终以大收藏家名世。
  但是,他的收藏生涯伴随着很多辛酸和风险。那是1936年的初春,黑夜早早降临。在张伯驹上海的寓所里,显得格外宁静。一向心气平和的张伯驹,显得焦躁不安,似乎有什么心事。他疾步窗前,向外张望,窗外黑沉沉的,没有一丝星光。他回首点燃了一支香烟,只吸了两口,便掷在烟缸里,客厅里的步伐越发显得杂乱无章。这时,随着轻轻的叩门声,走进来一位客人。来人还未站稳脚跟,伯驹就劈头盖脑地嚷了起来:“喂,《照夜白图》的文献价值,你是清楚的,现在很有可能流往国外,这事怎么办好?”他两手向前摊开,一副焦躁的面容。
  进来的客人名叫邓散木,邓的金石、书法在当时颇有影响,他与伯驹是好朋友。
  “不要急,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散木也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刚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韩幹的《照夜白图》已被上海的一位姓叶的古董商人买去。据说,有可能在近日转手国外。”伯驹十分严肃地把刚得来的消息告诉了散木。
  “韩幹是唐代一位杰出的画家,在我记忆中,他能画高僧、佛像、鬼神、人物、花竹等,尤其画马为最精。他的这幅图我还未曾见过。”散木极力搜寻着自己对韩幹画事的记忆。
  “这幅画原藏在溥心■处,我在溥家见过此卷。这幅画是用水墨画成,简洁有力。一匹马被紧系在木桩子上,被绷紧了缰绳,怒目张口,全身耸动,腾骧四蹄,昂首嘶鸣,有一种‘君看此马不受羁,夭矮势欲凌云飞’的气概,韩幹画马,很少在马身上加以渲染,绝大部分是以劲拔、修长的线条勾成,有一种栩栩如生、跃跃飞动的气势。”伯驹话语间流露着对韩幹作品的喜爱。
  “韩幹的画马艺术对于唐代中后期绘画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在绘画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位置。”伯驹又补充说。
  “应该立即想办法阻止这件事,千万不能让此宝流往国外。”散木说。
  “你想想,商人是以赚钱为目的的,你我能有什么办法?”伯驹焦虑地说。
  散木走后,已是夜半,伯驹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从被窝里钻出来,提笔给主政北平的宋哲元写信:
  据悉,韩幹《照夜白图》卷,目前已被沪叶某买去,此卷文献价值极为重要,请君设法查询,勿任此宝出境。切盼,切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不畏权势 力护国珍(2)
张伯驹 1936年×月×日
  谁知自己全力挽救画卷,终于无效。不久,他接到复函:《照夜白图》卷被叶某携走之后,已转售英国。听此消息,伯驹如五雷轰顶,几乎昏厥过去,他痛心疾首,气愤万分。
  因《照夜白图》的流失,伯驹担心起《平复帖》来。《平复帖》也藏在溥心■处。他记得,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湖北赈灾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此帖。为此,他曾千里迢迢专程去汉口。在展览会开幕式上,他见到了我国传世最早的这件墨宝。那是在1700多年以前,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听说好友患疾,便提笔写了一封信,慰问病情,遥祝病体平复。这就是日后成为国宝的《平复帖》,此帖比王羲之的手迹还要早七八十年。
  他唯恐《平复帖》再被盗买,经再三考虑,决定委托悦古斋的韩博文君出面,往溥心■处相商。
  不日,韩君来到溥心■处。一见面,他就直接了当地说:“自从《照夜白图》卷转售英国以后,张大爷坐卧不安,茶饭不思。”
  “有那么严重?”溥心■惊讶,转而说:“这也并非我意。”
  “依大爷之意,千万不要再使国宝流出国外,若愿让《平复帖》,他愿收;若现在需要钱,他可现在就出钱作抵押。”
  心■沉思了片刻回答说:“现在尚不需要钱,如伯驹肯让价20万,《平复帖》归他。”
  韩君如实回复伯驹。
  伯驹心想:我目前尚无此财力,不过是为了在溥心畲处早备一案,不致于使古董商人先于我而已。
  “伯驹有此预见,实乃难能可贵!”韩君赞叹。
  “我也是在暗示溥心畲,国宝若转让,理应让给收藏家,而不应该售给古董商人。”伯驹又有些激动。
  “我看已经达到目的啦!”韩君劝慰道。
  伯驹这一招果然奏效。
  1937年的早春,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叶遐庵正在筹备《上海文献展览会》,他日思夜想,欲得《平复帖》,以壮《上海文献展览会》之威。于是,他托张大千致书溥心■,诚恳表示他愿以6万元求让,心■复函大千说:“张伯驹先生已先于遐庵求让,我让价20万。事隔一年,如叶君有意收藏,让价仍不变。”大千将心■复函转给遐庵,遐庵更无此财力,此事只好作罢。
  1937年盛夏,伯驹偕夫人慧素赴平休夏。7月7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由于铁路运输中断,夫妇不能返沪,在北平住了几个月。这年年底,伯驹又去天津。腊月二十七的上午,在回平度岁的车上,伯驹意外地遇上了傅沅叔先生。谈话之间,伯驹知道心■恰遘母丧,需款正急,而银行提款又有限制。
  伯驹此时双眼微闭,略有所思。沅老见状问之:“伯驹有何心事?”
  “沅老,我一直想收藏《平复帖》,在心■处早有备案,您能否居中周旋,如果他肯以《平复帖》作抵押,我可以借给他1万元。”
  沅老欣然应允。
  “沅老,此事越快越好。”伯驹又添了一句。
  伯驹至平寓所,与夫人言及此事,慧素极为赞赏。伯驹很高兴,自从他花重金收藏国宝以来,家中无一人同意,还时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自从他和慧素成婚,家庭和睦温馨,因她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
  晚饭后,夫妇二人急切地盼望着沅老的到来,待至夜深,也不见沅老的踪影。伯驹收宝心切,毫无睡意,夫人劝他早些休息,好事不怕晚。
  次日午间,沅老至伯驹寓所。伯驹夫妇也怪,既想马上见到沅老,又怕沅老带来不测的消息,心中忐忑不安。
  沅老未坐定即启口:“心■说,此宝若转让,只能让给伯驹君,他不仅是最早备案的,况且志在收藏。我若转让他人,不仅有负于伯驹,也将有负于世人啊!”
  听到这里,伯驹夫妇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沅老还告诉伯驹:“现在心■只要价4万。我看不如径直买下为简断。”
   。。

不畏权势 力护国珍(3)
伯驹当即拿出两万元,请沅老先付心■,其余两万两个月内付竣。
  腊月二十八,《平复帖》这件稀世珍宝由沅老从溥心■手里接过来,持之家中题跋后,腊月二十九送至伯驹寓所。
  伯驹夫妇欣喜若狂。从此,他将北平的寓所命名为“平复堂”。
  “平复堂”满室生辉,为丁丑年的春节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伯驹逢人便说:“《平复帖》伴我度过了新春佳节!”
  正月里,一位不速之客来张伯驹家“拜访”。此人就是古董商人白坚甫。白曾向日本人盗卖了大量中国古代书画珍品,《告身帖》就是通过他转手日本人的。他得知《平复帖》的下落,便前来登门拜访。
  “我喜欢《平复贴》,愿以20万甚至更高的殊价购买,愿张先生让之。”白坚甫自认为出价高昂,定能得手。
  “《照夜白图》、《告身帖》等国宝均已被民族的败类转手洋人,如今你又打起《平复帖》的主意。可惜此帖已在我的手中,只要我张伯驹在,任何人也休想得到它。”伯驹得知白坚甫居心不良,有几分气愤,话说得很不客气。
  “大爷息怒,大爷息怒!白某没有别的意思。”白现出鼠相。
  “金钱易得,国宝无双,收起你的臭钱。”张伯驹已忍无可忍,对白下了逐客令。
  白坚甫狼狈而走。
  张伯驹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冒着一次次的风险,经历着收藏生涯的一次次艰辛……
  张伯驹怒斥古董商人不久,他应邀来到郭世五家。郭世五名葆昌,原是袁世凯的差官,很得袁的宠信。袁称帝时,郭向袁进言,应制“洪宪”瓷器,作为“开国”庆典的纪念,并要用故宫珍藏的精品作样本。袁同意,郭于是从故宫文华殿提取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带往景德镇。1915年,“洪宪”瓷制成,胎极薄,瓷极细,色彩清新,图样美丽,堪称一流瓷器。袁死后,郭从文华殿提取的大量精美瓷器全部归为己有,成了郭氏觯斋藏瓷中的精品。他一面将瓷器中的精品售往美国,一面在国内继续收买瓷器,郭于是成了当时国内收藏瓷器的专家。
  在溥仪寓居天津张园时,郭趁其财力紧缺,又购买了《三希堂法帖》的其中二帖,即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另一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原藏故宫博物院,现在台湾)。郭得二帖后,又是企图转手渔利。张伯驹就是应邀前来就商此事的。
  伯驹前来一是要鉴定一下二帖是否是真迹,二是顺便看一下其它的文物。果不出所料,他在这里还见到了李白的《上阳台帖》和其他珍贵文物。
  “《中秋帖》与《伯远帖》如伯驹君愿收,我愿以20万让出。”郭世五毫不客气。
  “岂止是这两帖,其他文物我也愿收,我将差人来与你再议。”郭世五愣了一下,他心里在想:“张伯驹真是豪富啊!”
  其实,张伯驹在未来之前就为此事伤透了脑筋,他深知,郭旨在图利,非为收藏,国宝在他的手里,早晚终有不测。但是,他索价如此昂贵,哪有此财力收藏啊!
  伯驹唯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