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东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躺着看东周-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蹦暌谎匣锝喂孟拢 奔灰幌耄肥凳钦庋模蹦曛W恢栏似肼扯嗌俸么Γ蠹矣懈M碛心淹保歉鐾沤岚。衷谥W辉诹耍退闶侨俗卟枇梗牒钣锌赡艿送盏那橐辏墒锹澈钊床荒埽蛭牡腔彩强康姆钦本赫沂侵9紫瘸腥纤模彻魑督琶睦褚侵睿懿荒芡桑慷裕亲约赫遗笥逊钟浅隽Φ氖焙蛄耍

  郑国分别派出两路使者出使齐鲁搬救兵,可是齐国僖公毕竟忘不了被姬突篡位的姬忽,当初人家两次援助齐国不说,而且几乎就成了自己的女婿,虽然这事情被他自由恋爱的情结给搅黄了,但是心里毕竟还是喜欢这个孩子的,郑国发生这样大的变故,而且老朋友郑庄公一死,现在的郑国没了当初的虎虎生气,处处受气,齐僖公想来想去都是姬突这个乱臣贼子干的好事!不但不帮他,反而扬言要出兵为姬忽讨回公道!齐僖公是个很仗义的国君,可是他女婿鲁桓公(齐鲁之间的这场婚姻以后讲),却是一个没有原则,只会做好人的国君,他听到郑国这个请求,不就是去唱红脸吗?我们鲁国,讲理的嘛,这个忙帮点了,而且想想也可笑,当初宋君登基四处行贿,给我们鲁国也不过一口青铜鼎,现在要了郑国那么多东西还不满足吗?是该理论他两句了。

  于是鲁桓公马上支会宋国,要和宋庄公峰会一下,两方约定了会议地点,如期两国国君便坐下来讨论郑国欠款问题。贯穿整个会议的都是鲁桓公用尽所有地球语言的说情,以及宋庄公铁青的脸和志在必得的重复话语:“不干,答应我的就一定得给我!不干,答应我的就一定得给我……不干,答应我的就一定得给我!”会议没有个结果,鲁桓公为宋庄公的固执感叹道:“施主如此执着,岂能成佛?”于是,不欢而散。

  鲁国将调停结果通知了郑国,祭足又想了一辄出来。这个祭足可是个心理战的专家,他深深研究过人性弱点的,以常理度之,人人心里都在避免着惭愧这种感受,于是他让人去联系鲁桓公的时候,特别提起了一件事情。回头想想宋庄公上台的事情,完全是太宰华督一手操办的,事后他拿出宋国国库的许多宝物贿赂各国,从而面子上遮掩了弑君的恶名。当初送给鲁国一个郜(gao)之大鼎,送给郑国的是一个商彝(商代祭祀用的青铜器,存到现在那就是国宝了……),所以祭足不忘请鲁桓公将这个商彝还给宋庄公,为的就是勾起那段往事,让他为自己的忘恩负义忏悔,让他为自己的贪得无厌惭愧,让他在无尽的回忆中郁闷!有点狠,可是人无耻则无敌!

  鲁桓公也觉得这个办法好啊,于是又约见了宋庄公,走进会议室,宋庄公就开始念叨:“不干,答应我的就一定得给我……”鲁桓公也习惯了,试探性的还是先劝告了几句,看宋庄公仍旧如此执着,那好,杀手锏上来!鲁桓公不紧不慢地说道:“哎,宋公不要慌,今天寡人给宋公带来了一样事物,这可就足以抵了郑国余下的欠款和三城,郑伯他初立位,国土那是祖宗的遗产,不敢因为宋公的私恩放弃了祖宗产业,只好将贵国的国宝商彝拿出来,让寡人转交给宋公!”说罢,从人就将商彝呈了上来。宋庄公一听“私恩”两个字,耳根发烫了,简直就是在说自己的往事嘛,一群王八蛋,揭老子的伤疤!鲁桓公忘了提醒他一句:“请勿对号入座!”人家明明就没有说他的事情嘛,可是这样宋庄公的心里可就装不下了。完全忽视这个宋国国宝的存在,继续碎碎念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答应了我的就得给我!”正在尴尬之际,燕国国君来访了,燕伯国事访问遇到了鲁侯,正好,郑国的事情就别谈了。宋庄公随便找了个空挡就结束了这次本来就没有什么结果的会议,接见外宾去了。

  鲁桓公的面子现在越来越薄了,本来要去做和事老的,可是偏偏宋庄公就是不给他这个机会,如之奈何?人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鲁桓公是要把好人做到底的,继续开会,你不买帐,我就文山会海弄死你!可是这次宋庄公不耐烦了,根本就不来……鲁桓公的忍耐也到头了,我们鲁国可是周王室嫡亲,你个外姓也敢不把我鲁国放在眼里?没有火力的外交看来是行不通的了,郑伯,我们动手吧!

  于是郑国方面等待的结果终于出来了,宋庄公的固执和坚持终于惹恼了其他国家,两国合兵一处攻打宋国!宋庄公看到鲁国的武器从舌头变为长矛了,怎么办?自己骑虎难下,硬着头皮打吧,宋国的老贵族们,保家卫国的时候到了!于是,宋国方面一边抵抗入侵,一边也搞起了统战工作,东边不还有齐国这样的大国吗?人家齐僖公可是不满姬子突的,还扬言要收拾他,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过去的恩怨已经过去,永远的国家利益啊!

  这样一来,这场战争的参战方就越来越多,诸侯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外交优势,能拉进来的就拉进来,不管国家大小只看你帮谁打仗,拔河一般你来我往。最后这场战争从宋国打到了小国纪国,郑、鲁、纪三国为一方,宋、卫、齐、燕四国为一方,可是战争的结果是郑国方面劣势获胜。从此,中原几国的势力派系又重新洗牌了,郑鲁是一党,宋齐卫又是一党,这个变化是郑庄公生前怎么也想不到的吧?

  战败后的宋庄公那是恼羞成怒,自己策划的这场郑国篡位事件,算来算去吃亏的都是自己,不行这个场面是自己怎么也得找回来的啊!不管了,花光血本也得给郑国拼了!他再一次将手伸进了自己的国库,甚至拿出了压箱底的零花钱,收买了齐、蔡、卫、陈四国,几十年后,又一场五国伐郑的战争打响了!

  如果郑庄公还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结果是否还会和从前一样有惊无险?郑庄公有足够的智慧躲过这样的危机,可是他的儿子姬突、还有眼下的郑国没有,也无法避免。郑国虽然没有出战,避免了战败,但是荥阳城的东郊被五国劫掠一空,最严重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统治权传承象征的太庙被拆毁了,而且宋庄公为了羞辱和报复郑国,光明正大地将郑国太庙的椽子运回了宋国。这场战争的结果,让郑国几十年经营起来的大国形象轰然倒塌,同时宋庄公在国际声望上也赚足了,这点资本也够他吃完后半生了……

  菩提曰:宋庄公子冯,峰回路转的生意人、奸商、尤其善于处理债务纠葛,其严谨、执着的理财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但是最令人遗憾的就是他本应生在市场经济时代,可他却错投古代政治家庭,惋惜……

第七章 郑庄公的儿子们(一)
第七章       郑庄公的儿子们

  (一)

  这章的标题,乍一看有点《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味道,不过两者完全没有什么关系。这一章以郑庄公的儿子们作为主人公,是因为他的这些儿子太具有东周代表性了,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乱世领导家庭的方方面面。

  过去的章节里,有两章和郑国大有关系,先是郑庄公那里,讲述了他是如何成为“春秋小霸”的过程,再在宋庄公那里粗略讲了讲郑庄公之后郑国面临的尴尬局面。郑国的建国时间相对比较晚,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8年)才建国,第二任国君郑武公掘突攻灭郐(kuai)和东虢国,这才有了真正独立的郑国。郑国虽然年轻,但是在东周初年却异常活跃,它的不寻常表现当然和它的第三任国君郑庄公姬寤生密不可分,可是郑庄公再怎么杰出也得死啊,这一章回过头去让我们再仔细看看郑国失去庄公以后,都发生了什么。

  郑庄公在临死之际就已经向顾命大臣祭足预言过,郑国从此大乱!为什么会有这样惊人的预言?只因为他有这么几个儿子,他在死前原本打算立爱妾宋国雍姞的儿子姬突为君,理由是姬突有强援,而且他可不是个甘于人下的公子。但是被祭足力阻,人家太子姬忽这么多年在储君的位置上面一直好好的,而且有大功于国内国外,历来很得人心,你说换就换,废长立幼,短时间里可能不会出什么事情,然而时间长了,难免有人有事使得姬忽他想不通,属于自己的君位怎么可以说剥夺就剥夺了?同样的结果,也会造成郑国的混乱。其实,不单单是姬突一人有想法,郑庄公也说过,其他两个儿子姬子亹(wei)和姬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且人家多少都有点靠山,国家若是出现什么动荡,那么必然会给这些有条件也有想法的公子们提供可乘之机。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亲情是一种奢望,郑庄公明白这一点,完全不可能指望儿子们兄弟情深、相亲相爱,一旦出现了自己成为国君的机会,那么作为一枚政治种子,卖国的行为也会是正当的权力交易,姬突的所为不就说明了这点吗?但是,郑庄公一方面是国君,另一方面也是个父亲啊,怎么能让一个父亲不去疼爱自己的儿子呢?特别是在这样的弥留之际,国家利益、荣誉、权力,可能一瞬间在心中成为明日黄花,成为自己忙碌一生,最终为之悔恨的源头,他的心里可能更多的是用一个父亲的眼界来对待自己儿子们的将来,因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自己能够望得到的恐怕也只有自己的血脉、他的儿女了,因为他们才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延续。所以,弥留之际的郑庄公已经因为父子的亲情而忘却了国君的责任,让背负一生的重担见鬼去吧!要死,也得做个好爸爸!于是,往日那都成人精的政治谋略和权术诈力都一股脑地抛开了,他现在希望的是自己死后,自己的儿女们都能够平平安安地生活!

  国君不能有遗产纠纷,因为他唯一的遗产就是最高权力,这个遗产是不可以分割的,如果这个遗产出现纠纷,那就意味着国家、人民,以及国君的儿女们都将蒙受巨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