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孟子的智慧-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孟子到底要教什么
孟子教什么内容呢?孟子说过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上》)学代表学习,问代表请教,学习请教的原则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的心找回来。这说明儒家思想对这个心特别重视。
  什么是心呢?心代表一个人的自觉能力,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记得我在做,我是主体,我对于行为的结果要承担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自觉,心就很容易在外面游荡,这样生命就没有主体性,就不能逐渐成长为健全的成熟的人格,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儒家对人的主体的肯定。很多人都认为儒家强调家庭、家族这些关系,这当然不错,但最基本的还是每个人都是价值的主体,这一生要自己负责,不能依靠别人提高自己,必须自我完善。只有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才可能成为君子,成为“大人”,最后成为圣人。宋代的学者喜欢说,希贤、希圣、希天,就是要求自己成为贤者,再成为圣人,再向天学习。孟子的想法是每一个人都是可造之才,“可造”两个字不是说只成为表面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把内在的人性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发挥出来之后,一个人的生命才会慢慢往上成长,最后达到我们前面所说的那几种境界。
  谈教育还不能忽略一点,就是家庭教育。这个问题很特别,因为它跟儒家的孝顺密不可分。孟子说,古代的人是与别人交换儿子来教育的,即易子而教。为什么?孟子接着说,父子间不要互相用善来责备对方,如果用善来互相责备,就会彼此疏远,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这里谈到家庭教育的特别之处,也是儒家思想里面不容易说清楚的地方。一方面,要有家庭教育,像孟母三迁的故事,做父母的有责任把孩子教育好,使其走上正路;另一方面,孩子要懂得人生道理,获取各方面的知识,还是需要老师,需要学校整个的设计。在家庭里面,则是亲情为重。比方说,爸爸教儿子做好人,教久了之后儿子难免会有点意见,他会说,父亲大人,您所教的,您自己好像没做到。这样一来,父子间的感情就出问题了。
  女儿小的时候,我常常教她不要在背后批评朋友。有一天我心情不好,在家里面聊天,就批评一个最好的朋友。女儿听了就说,你不是说不要批评朋友吗,怎么现在也在批评呢?我知道自己身教有问题了,立刻说我是善意的,但再怎么善意也还是批评啊。
  所以,家庭教育要拿捏分寸很不容易,一方面要给子女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要知道底线,就是不伤害亲情。命中注定是一家人,只要没有明显的邪恶行为,大家就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作风,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和而不同”吧。
  儒家谈到教育的时候是考虑得非常全面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孝顺的真谛
我看过一些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的书,常常会提到孝顺。但是麻烦在于,在英文里面,包括法文、德文,都没有孝顺对应的词。第一种·译,是把重点放在“顺”这个字,说孝顺就是子女服从父母。但是这种说法我们听着都觉得怪怪的,服从领导,服从老师,跟服从父母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了。第二种·译,是把重点放在中国的传统,把孝当成一种有宗教背景的东西,像祖先崇拜一样,所以如果·回中文,孝就变成了儿子的虔诚。虔诚是宗教方面的表示,这种·译我们觉得似乎太严肃了,孝顺怎么变成儿子或女儿的虔诚呢?好像是要祭拜神明一样的。
  儒家思想中有不少关于孝顺的说法,但存在着很多误解。比如说儒家讲孝顺,从三纲五常以后变成一种严格的规范,好像父母都是对的,子女必须好好听父母的话,这才是孝顺。其实不然。因为儒家也知道,在现实生活里面,很多父母不见得有正确的观念或者正确的行为,如果父母做错了,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这类问题考虑不到的话,光讲孝顺没用,到最后就会变成礼教吃人。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百善孝为先,孟子是怎样来说明这一点的呢?他举了几个例子,第一位是有名的孝子曾参。曾参的父亲曾?‘是孔子的学生,曾参16岁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你也跟我的老师学习吧!所以父子两代都跟孔子学习。曾参非常敦厚,他学习的时候,听到孔子强调孝顺,就去努力实践。他跟同学们说,我可孝顺了,父亲打我我从来不跑,直到让父亲打到满意为止。这个话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就有点担心。他对曾参说,父亲打你,你让他打到满意为止,这样不太好吧?曾参说,这是孝顺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你父亲是大人,你是孩子,大人出手比较重,他如果拿粗棍子一打,把你打伤了,别人就会嘲笑你父亲。让父亲被人嘲笑,你就是不孝顺。那怎么办呢?孔子说,父亲拿粗棍子,你就跑,跑反而是孝顺;父亲拿细棍子,你就好好挨打吧,反正只是皮肉之苦。
  孝顺要有一种真诚的心意,希望父母平安无事。不仅不要自己得罪父母,让父母生气,也要考虑到千万不要让外界对父母有所责怪。这是儒家的思想,非常具有变通性。
  曾参后来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孟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曾参奉养父亲曾?‘的时候,每顿饭一定有酒有肉。撤除食物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饭菜给谁。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父亲虽然年老体衰,眼睛看不清了,但是他也希望能做好事。在儒家思想里面,一个人的心意就是能够做好事,帮助别人,做多了,会活得很痛快。所以曾参按照父亲的意思,把剩下的食物送给附近的穷人家。父亲再问,还有多余的饭菜吗?他一定说,还有,让父亲不用操心。
  多少年之后,曾参自己老了,儿子曾元奉养他的时候,也是每顿饭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时,不再请示剩下的饭菜给谁。父亲问他,有多余剩下的吗?他说没有了,准备留到下一顿热了再给父亲吃。
  孟子以这祖孙三代的事例说明,曾参才真的是孝顺。曾参的儿子只是奉养父亲的口体,而曾参除了奉养父亲的口体之外,还能养志。养志就是让父亲的心意可以实现,每天吃完饭还可以做好事,帮助别人。孟子的分辨非常深刻。曾参的示范,让我们重新思考孝顺的真谛,相信对大家都会有所启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什么是不孝
孝顺是人类的美德,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不孝顺的例子。《孟子》中对不孝有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分类,是当时很流行的五种不孝。前三种都是不管父母的生活,反映了养儿防老这样的观念。
  第一种不孝,是手脚懒惰不去工作赚钱,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二种不孝,是喜欢喝酒赌博,把钱花光了,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三种不孝,是贪图钱财,爱护自己的小家庭,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四种不孝,是放纵耳目欲望,作奸犯科,到最后让父母觉得羞辱。
  最后一种不孝,是喜欢逞勇打斗,让父母陷入危险。
  孟子为什么提这五种不孝呢?背后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故事。当时孟子在齐国,有个叫匡章的人,全齐国人都说他不孝。——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人被全国说成不孝,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事故。学生问孟子,您为什么跟匡章做朋友呢?照理说孟子是儒家的代表,匡章这样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为什么还跟他做朋友呢?我们先说一下匡章的家庭背景。
  匡章是齐国的大将军,父亲也是贵族,母亲不知怎么得罪了父亲,被父亲杀死,埋在家里马厩底下。匡章知道后,一再苦劝父亲,不要做得太过分,结果造成父子失和,几乎断绝了父子关系。匡章很难过,他不能孝顺父亲,也不能帮助已经过世的母亲,就回到自己家中,把妻子、儿女赶出门,终身不要他们照顾。他在心里想,不这样做,罪过就更大了。匡章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孟子替他辩护。他说,五种不孝,匡章犯了哪一种呢?他没有嘛。他只犯了一点,就是忘记了儒家说的“父子不相责善”。要求行善,是朋友相处的原则;如果父子间以善来互相责备,最容易伤害亲情。孟子讲五种不孝,其实是为匡章辩护。儒家思想自有原则,不会因为世俗上说哪个人不孝就不理他,而是要自己判断。
  孟子说的第二种分类,是三种不孝,来源于孟子那句有名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近还有人跟我说,中国现在有十三亿人都是孟子害的,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大家非生儿子不可。这种话其实有些误解。下面我们详细说一说。
  孟子并没有明说哪三种不孝,后来东汉的赵岐注解《孟子》的时候找出来了:
  第一种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子女用各种委屈顺从的方式来讨好父母,结果让父母陷于不义。什么意思呢?父母有可能做坏事、做错事,子女却想尽办法说您做的都对,您怎么想都不错,这就容易出问题。所以真正的儒家讲孝顺,做子女的一定要知道什么叫是非善恶。孔子说过,发现父母犯错,要委婉地劝阻,如果父母不接受建议,子女不能生气,更不能和父母吵架,还是要尊敬父母,内心忧愁,但是不要抱怨。做子女的只能逆来顺受,设法多积功德,为父母补救一些过失。
  第二种不孝,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里很穷,父母老了,孩子不出去做官做事,以赚钱奉养父母。这一点比较容易接受,跟前面所说的五种不孝中的第一种意思是差不多的。
  第三种不孝,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孩子成年了,不结婚,没有儿子,以至于祖先的祭祀停下来了。这本来排在第三位,孟子却说“无后为大”,为什么?
  他是为舜作辩护。下面我们讲一讲舜的故事。
   。 想看书来

三、舜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