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行走都感觉良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每一次行走都感觉良好-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活中,习惯了砍价,再便宜的也要砍,毫不手软。

  卖猕猴桃干的铺子前,小姑娘热情地推销,叫我任意品尝。我拿了一块送进嘴里,甜中带闷!和猕猴桃鲜果一样的闷,直称吃不惯。是啊,鲜果与果干,形态虽异,其口味的本质却相同。正如人,本性总是难移的。

  左耳戴耳钉的青年男子,搂着女友,招摇而过。一副热恋的样子。这种青春张扬的状态,也许会令路人浮想联翩:或想起自己曾经的爱情,或思考进行当中的爱情,或幻想一下还未开始的爱情。我想,当爱情修成婚姻,所有浪漫就会日复一日被生活中的甜糖酸醋替代,从而围合出家的温馨。

  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十###岁的小姑娘,拦住我,一付苦脸地说她来此地没找到工作,现身无分文,请求随便拿点钱,让她吃一顿饭。看她可怜巴巴,我心一下子软到千里之外,便给了她10块钱。

  让我没想到的是,走了不到20米,又被另一女孩挡住。相仿的年纪,相近的装束,相同的遭遇。我猛然意识到几分钟前我被骗了,这两个不务正业的小女孩是一伙的。于是对她讲,我也和你一样,满大街要钱填肚子呢!从她愕然的表情,我看到了自己的胜利。难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真理?

  出门在外,或多或少会碰上一些不合调的事儿。有时苦笑一声,有时气愤地骂一两句。然后在一觉醒来后忘掉。记住更多的快乐,才最重要。所以,刚才的一幕,丝毫不影响我对镇远这个古朴小城的好感。

  要睡下的时候,一朋友来电话,他问我在哪里?我说一个人在距重庆748公里的镇远。他又问,怎么跑这么远啊?我说我的心一直在路上,在遥远。他再问,镇远怎么样,好玩吗?我坚定地答道:镇远,很静,很安逸。

凤凰:梦开始的地方
200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10周年纪念日,放假1天。加上周末2天,以及调休的1天。从6月16日至19日,共4天假。成就了这个小黄金周,成就了我的凤凰之行。

  1.火车上:那些无座票的旅者

  把这次行走的时间,定在15日的晚上,先坐火车到秀山,再转长途车到凤凰。把一整晚的时间用在路途中。这样的安排,应该是比较科学的。

  这个假期,有N多的重庆人,休闲在了凤凰。从订购火车票的热闹程度上可以一斑窥豹。因为我提前2天预订,居然仅有无座票了。后来,在凤凰的大街小巷,或者餐馆、旅店、酒吧,飘入左耳的是重庆话,飞入右耳的依然是。这两天,这座古老的湘西小城,简直就是重庆旅者的天下。给人一种错觉:有如,就在重庆的某个古镇上,处处乡音,熟悉亲切。

  23:36分。已是深夜。5619次列车,驶出重庆北。在火车上过夜,虽然手持无座票,却感觉像有座位一样。心里踏实有底。透出那么一点类似老江湖的沉稳。当检票口长长的队伍缩短得只有十来人时,才不慌不忙地背起包,一阵潇洒地出示车票、漫步一样地走向既定车厢。里面闷热,嘈杂,纷乱。瞄准一排三人座,对着最外面的一位,微笑着说,兄弟伙,挤一个,可以吗?那人看了看我,仅仅两秒,就将自己瘦削的身子自然地往里挪了挪,另两人见势也互相靠拢了一些。就这样,一排4人,有一小块属于我的位置。这已足够。感激不尽。

  后来想,应该是因为我的那一句道白,既亲切,又诚恳。给了那位素不相识的朋友心灵上一震,他才二话不说地为我挪位吧。且听我分析:“兄弟伙”,是我把他当成生活中熟知的朋友一样看待,他能无动于衷,不耿直一把吗?“可以吗?”征询他的意见时,透出我的真诚。一个良善的人,在旅途中,可以举手之劳般予人帮助时,他又怎能袖手旁观呢?我曾经也这样为无座者挪过一方位置。所以,坚信,有朝一日,也会有人为我这样做的。佛说,世上一切,都会在冥冥中,因果轮回的。

  火车呼啸着钻入隧洞。耳鸣一样的轰响。尖厉,刺烈。将更猛烈的风卷入车厢。将靠窗的旅客的头发吹得竖立。眼睛睁不开。这时,有的人,急急地去关窗。有的人,却岿然不动,任风肆意。旅行中,经常会看到,同一时点,同一件事上,不同人的不同心态。煞是有趣。像一卷人间百态油墨画。真实,生动,纯粹。未经雕饰的素朴。

  朦胧中醒来,也不知列车行驶到何方。却瞥见车厢接头处,人头攒动。站着,靠着,吸烟,打盹。我站起来,打量了一下长长的车厢。过道的,仅剩寥寥几人。三人座的,有许多依然保持着三人。不禁想:那些无座票的旅者,为什么不进来挤一挤,坐一坐。是他们不情愿开口打扰别人?还是怕无功而返,反而落个尴尬?还是我行我素,随遇而安惯了?还是有别的原因?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出门在外,都不易。一句真挚的问语,一个希翼的眼神,大多会换来你想要的结果。

  2.沱江:鱼一样游弋的水草

  6个半小时的火车,5个小时的汽车,来到凤凰。是2007年6月16日下午2:15。是我第一次踏入湘西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

  古城里,人流川梭,如过江之鲫。比预想的要多得多。走啊走,找啊找。一个半小时后,才敲定住宿。我们开出的条件:标间,吊脚楼,临沱江,干净卫生,价格合适。入住的“临江仙客栈”,耐人寻味的店名,下了功夫取的店名。表述出店老板的愿景:住在此的客人,可以像仙者一样的自由逍遥,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我想,应该这样理解吧。

  安顿下来,用热水冲了个澡。一身的疲惫,刹那间烟消云散。行走中,可以享用到不错的持续的热水来迎接温暖你,已是相当惬意了。记得今年“五&;#8226;一”在青城后山泰安古镇的旅店里,老板信誓旦旦地说有热水。结果,那所谓的热水,纤细的一股,时断时续,宛若游丝。真叫人跌破眼镜。只好放平心态,将就对付着了。

  一定要坐船游沱江。找的私人船,每人15元。水不深,清亮如镜。撑船的是一位老艄公,60来岁。白须飘飘,仙风道骨。他与这条沱江打了一辈子交道。清楚的知道,哪里有暗流,哪里有漩涡,哪里有乱石。闭着眼睛,也可以把船撑得风生水起。

  我们在船头,问东问西。他亮开嗓子,在船尾回答着。像答记者问。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是一位可敬可佩的老人。

  清澈的水里,墨绿的水草,一丛丛的,随波飘舞。修长柔软的身子,像一位练过软功的少女。那么自如。是这沱江里的精灵。船缓缓的,心情缓缓的。有细碎的落日的光晕,铺在河面。波光粼粼。

  突然地,那些水草们,怎么游动起来了?我惊诧。但不多会儿,就发现是一个错觉,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我是以前进的船作为参照物,水草自然会不停地移动。恍惚间,感觉那些飘逸的水草,像河中的鱼一样在欢快地畅游着。是的,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就是这么有趣。

  上岸后,去拜谒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墓地。那里,埋葬着他的灵魂。以为一定恢宏,大气。谁知,既无坟,又无碑。一点儿也不具备墓地的形态。不是个纯粹意义上的墓地。沈老1988年病逝于北京。后来,几把骨灰,静静地洒在这个小山岗上,让沈老魂归了故里。

  墓地,仿“文”字设计。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一点,是立着的那块石头,上书: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一横一撇一捺,是墓地的路径。充满诗歌般的想象和意境。这里,拒绝了肃穆。一年四季,盛开着光鲜亮丽的精神之花。小路旁,一块石碑上,是沈老的表侄著名画家黄永玉的题字: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是对沈老一生最好的写照。我想。

  3.流浪者酒吧:银发老妪,和旗袍女子

  闲逛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酒吧。例如,古城守望者,湘西往事,考拉小屋。惟有流浪者酒吧,令我心动。我承认,是它的名字吸住了我。“流浪”所传达的意境,自小都让我着迷。在我的少年时代,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使我第一次对流浪产生了向往。痴迷于流浪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人和事。以及无尽的诱惑。

  好吧,晚上就泡它了。

  找了临江位置。窗外是轮廓璀璨的虹桥。同行的朋友,点了西瓜汁。鲜榨的,红似血。就陪着他,保持清醒。其实,我想喝啤酒。在古城这样放松的夜里,我想有一点醉。朦朦胧胧的醉。然后,香甜地一觉睡到天明。

  酒吧有温馨的布置。从灯光,到桌布,到每一个隔断。那四面的墙体,特地留给来访者。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留言条。泄露着各种各样的心情。我伸手,在距离自己最近的地方,随意地翻阅着:

  凤凰,I  LOVE  YOU!

  伟,凤凰是我们相识和分开的地方。我不恨你。祝你幸福!

  四处寻找,原来我要的闲适,就在这里!

  流浪了很久很久,到了凤凰,我才发觉,这是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 ……

  几个字,一句话,一段倾诉。透过它们,我嗅到一股股流浪的气息。任性,张扬,随意,无羁。是我热爱且迷恋的气息。五花八门的留言条本身,也挺有意思。方格稿纸,信笺纸,名片,机票,烟盒,甚至超市的收银单。凡是可以记录的各种纸片,都汇在了这里。

  从见到留言条,读到上面的文字开始,我便懂得,这些留言条的背后,深藏着一截又一截的故事。关于感情,关于心情,关于友情。那些憧憬,那些找寻,那些留下。几多风花雪月,几多爱恨情愁,几多聚聚分分。

  吉它声中,一首接一首经年老歌。一场游戏一场梦。原来的我。一生何求。是酒吧驻唱歌手在唱。饱含几分沧桑。朋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