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范蠡传奇-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便让那位齐国来的门客上前打听要多少钱,一听要价不高,就将剩下的一百多人全部买下。围观的人见奴隶都已成交,也便陆续离开了。

  范蠡将他们先带回住处,让人给他们解开绳索,然后对他们说,他并不将他们视为奴隶,而是想带他们共同去开发一片荒地,收成也会分给他们。这些奴隶原先是不堪忍受监工的虐待才逃跑的,他们即使回国,也会因做过奴隶而被人看不起。所以听范蠡这么说,就都答应了。

  第二日范蠡就带着这些人一起启程回国。途中经过那片滩涂时,就让船在退潮时停靠在滩涂上。山阳和几个亲兵带着那些奴隶先下船,卸下在齐国购置的粮食、衣物等生活用品,还有一些工具。然后范蠡带着伊杰、呈颀也一起上了岸,其他人则留在船上等待。

  范蠡他们沿着上次大成带他走的那条路往里走,经过一里多地,终于穿过了芦苇地,看见前面不远处那十几个茅草棚,只是不见一个大人的身影,只有几个小孩在那里玩耍。问他们大人去哪里了,他们用手指了指,范蠡想起正是上次大成带他去的那片高地的方向。

  他们先把东西卸在这里,然后让人带上工具往那个方向走去。到了高地,果然看见几个人正在搭建草房。那几个人见忽然来了这么多人,很是吃惊。后来有人认出了范蠡,就上前招呼,同时派人去叫大成,大成得知消息后,赶紧跑了过来。

  “大人,您怎么来了?”大成惊喜地说。

  “我回国时经过这里,就来看看你们。”

  “大人,您来的正好,快帮我们看看,有哪里做得不对的地方。”

  望着大成热切的目光,范蠡对他说:“你先别急,看看我给你带来的帮手。”然后用手指指身后的这一百多人。

  “太好了!太好了!”大成连声说好,“想不到大人还真带人来了。这边正缺人手,接下去天马上要变冷了,就不好干活了,我都快急死了,这下可好了。”

  “他们是我在齐国遇见的,愿意来这里和你们共同开荒,所以就把他们带来了,也不知你们欢不欢迎?”范蠡有意不把他们的身份说破。

  范蠡身后的那些奴隶见范蠡真的不把他们当奴隶看待,自然心生感激。

  “欢迎,欢迎,当然欢迎。只怕你们不愿来,来了哪有不欢迎的道理。”大成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于是大家相视而笑。 。 想看书来

四十八
“自从上次听了大人的话,我就和村里人商量,大家也都觉得可行。就等不及大人派人来,先在这里开始挖鱼塘。”大成指了指正在搭建的草棚,“等鱼塘挖好了,我们就把家也搬到这边来。”

  范蠡点了点头,问大成:“你们的鱼塘挖得怎么样了?”

  “我带你们去看看。”大成带着范蠡他们去高地的另一边,边走边说,:“大人,我按您的吩咐,在湖边挖了几个鱼塘。然后把挖出的土用来填路,一直通到河边,”

  “你们挖了几个鱼塘了?”范蠡问大成。

  “已经挖了两个了,正在挖第三个。”

  果然远远的看见一些人正在挖塘,来到近处,只见离湖不远的地方三个鱼塘一字排开。每个鱼塘约有一亩大小,各相距一丈多远,已挖好的两个鱼塘里面积满了水。

  “这鱼塘有多深?”

  “最深的地方大概一人多高吧,这里一挖下去就出水,我们只能一边排水一边挖。”

  “你们以前养过鱼吗?”范蠡问大成。

  大成摇摇头,说:“我们以前只捕鱼,没养过鱼。”

  范蠡在越国曾参观过一些鱼塘,了解一些养鱼的知识,现在正好可以教大成,“你在已挖好的塘里多种些水草,在湖里捉些鱼放进去,一定要大一点的,这样到春天它们就会生下小鱼,就不用你放鱼苗了。然后你要每天投食喂它们,到来年秋天你就能捞鱼了。”

  “想不到大人还懂养鱼。”大成敬佩的看着范蠡,“那平时要喂什么饲料呢?”

  “那要看什么鱼了,鲤鱼、鲫鱼的食性很广,什么都吃,除了多放水草,还要经常捞些小虫子喂它们。”范蠡说着又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了,你还要在鱼塘和湖之间挖条沟渠,让湖水能流入鱼塘,然后在沟口设个栅栏,不让鱼跑出去就行了。要是看到鱼浮头了,就将塘里的水排一些出去,让湖水流进来,换换水就好了。”

  “原来养鱼还这么麻烦。”大成挠挠头,一副发愁的样子。

  “别嫌麻烦,到时候光这几塘的鱼就够你们吃的了,只怕还吃不完呢。”

  “吃不完就养着呗,还怕它们跑了不成?”

  大家听了都笑了。

  范蠡对大成说:“光养鱼还不够,你在附近再找块地,看能不能种些庄稼,这样才能吃饱饭。”

  “好的,我们再试试,不过在海边很难种庄稼。”大成说。

  “如果不能种庄稼,就只好拿东西换粮食了。”范蠡想了想,对大成说,“你不是会烹盐吗,我们就拿盐去换粮。你在涨大潮时海水才会到的滩涂上挖几个盐田,待涨大潮时灌入海水,晒上几日,然后再用这水烹盐,这样是不是会快一些。”

  大成想了一想说:“大人这办法太好了,我怎么就想不到呢?这样不但快多了,而且海水经过沉淀,烹出的盐还干净。”

  范蠡继续对大成说,“平时你就按这个办法晒盐,等盐多了就拿去换粮食。以后等鱼养大了,吃不完的鱼你把它剖开,洒上盐,再放在太阳下晒。这样晒干的鱼能放很长时间,就可以运到别的地方去卖了。”

  大成听了不住地点头说好。

  “这些人我就让他们留在这里了,你先让他们搭些草房住下,再帮你们干活。”范蠡转头看了看带来的奴隶,对大成说,“你要像兄弟一样对待他们,他们自然会听你的安排。”

  “大人,你放心,我们会有饭同吃,有福同享的。”大成说的很真诚。

  “你们都听见了吗?”范蠡转身对着带来的奴隶说,“以后你们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现在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以后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从今住后,大家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你们说好不好?”

  那些人见范蠡如此表态,真的不把他们当作奴隶,自然很是欣喜,纷纷点头说好。

  “那还愣着干什么,快干活去吧!”

  大伙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些人就去帮着挖鱼塘,一些人则帮着盖草棚。

  范蠡看他们的态度很积极,也就放心了。想了一下,对大成说:“以后你们再搭几间存放盐和鱼干的棚子,地面铺上干芦苇。过些日子我会派船来帮你们把盐和鱼干运出去卖了,换回你们需要的东西。你看这里还需要什么,下次一起给你带来。”

  “大人,其他的我们可以想办法,就是没有木头和工具,搭不了大房子。”

  “我已经想到了,回去后我会派人运过来的。”范蠡说,“你最好在海边修个码头,就在靠河口的地方,这样以后运送东西方便。”

  “好的,大人。”大成兴奋的回答。

  “我们还要赶回越国,就先告辞了,你们好好干。”

  “这么快就走。”大成有些不舍,但又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挽留,只好说,“那我送送大人。”

  范蠡一行告别了大成他们,重新上船启航。

四十九
上船后,呈颀不解地问范蠡:“大人,他们是什么人?大人为什么要帮他们?”

  “他们是齐国人,原先并不住这里,只是以前的田地被吴国人占了,不得已才到了这里。”范蠡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的对呈颀作了说明,“来齐国的途中我们的船遇上风暴被刮到了滩涂上,多亏他们帮忙将船推回海中。我去他们的住地看了看,很喜欢这里的景色。心想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以后可以让我到这里来养老。所以,不是我在帮他们,而是他们在帮我开发这里。”

  “是这样。”呈颀不解的摇摇头,“大人怎么可能到这里来养老呢,我想越王一定不会让大人离开的?”

  “世事难料啊!”范蠡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这世上没有什么永远不变的事情,今天也许还离不开你,明日说不定就巴不得你走了。我想既然上天将我带到了这里,最好先不要拒绝。”

  呈颀虽然不明白范蠡为何会这么说,但也许自有他的道理。他的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大人,你是怎么知道养鱼煮盐这些事的?”

  “你觉得奇怪吗?”范蠡笑了一下,“这些年,我和文种大人想得最多的,不是如何打败吴国,而是怎样让越国尽快富裕起来。要想越国变得富裕,不能光靠种田织布,还要生产别的东西。所以就鼓励在海边的人多煮盐,湖边的人多养鱼,山边的人多养牛羊,总之因地制宜,适合什么就生产什么。这些养鱼煮盐的道理就是在巡查的过程中学来的。我们自己先学会这些好经验,然后传授给那些不会做的庶民。这样从事生产的人多了,产出的东西自然也就多了。”

  “大人,您贵为大夫,怎么会亲自去学这种事情呢?”范蠡的解释让呈颀大为吃惊。因为在当时的中原各国,生产劳动是贱民们才做的事情,士大夫们是决不会去过问这种事情的。

  范蠡明白呈颀为何吃惊,就对他解释说:“越国和其他诸国不一样,那里地处蛮荒,土地贫瘠,而且大部分是山地,不像你们中原到处是沃土。当年吴国将越国洗劫一空,我们最难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讲究,连我们越王都亲自种地,何况我们大夫呢。再说如果我们自己不明白其中的窍门,又怎么去都别人生产呢?”

  “原来是这样。”呈颀点点头表示理解,“那现在的越国变富了吗?”

  “要是不富裕还谈什么*吴国!”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