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策划中国-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策道】(代序)(1)
包括房地产传媒、房地产开发管理,屈指算来,不知不觉从事房地产工作已经有近十个年头了。平时在演讲台上,可以淡定自如地回答企业家们的提问,可有时静夜深思,自问,找到了“策道”(这里我自创一个词——策道,简言之就是策划之道)没有?却惶惶然,自己给不出答案。不由得想起了中国企业家与日本企业家的一段对话:
  东软的董事长刘积仁说:他很愿意和日本60岁以上的企业家打交道。
  在东软10周年庆典时,一位80岁日本董事长对刘积仁说了一句话:一个企业走过10年,刚刚开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后来又一位日本企业家和他说,10年不算长,干了40年我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呢!
  我在策划领域前前后后也干了将近十年,可能不幸被80岁的日本董事长言中了,刚刚才开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Vb r
  如何理解策道?道是指道路、道行、门道、规律,策道就是策划的道行,道行深不深是权衡策划人的重要指标,道行又分为道德和理论,没有道德的人,理论与实战能力再强,也会被社会所抛弃。理论是指策划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即策划的基本功。只有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战经验并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的精英。
  真正有策道的人,好像并不多。
  总结策道,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悟,但有三点常系于心:
  策划别人,弄丢了自己
  回首走过的路,沧桑巨变,留下脚印依稀。
  整天在帮别人做策划,也帮助了一些人实现了从个体户到大富豪、从经理人到企业家、从市长到省长的晋升,为不少的人释疑解惑,引导他们度过了难关,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却发现唯一有点遗漏的是,忘了策划自己、策划自己的企业。
  也有老板和市长们问过:“周老师,你知识这么渊博,管理和策划能力这么强,你的公司一定管理得非常好吧!”我回答说:“我是燃烧的蜡烛,照亮别人。”似乎在调侃,而更多的是实情相告。
  前不久,北京一家电视台的制片人告诉我,说是一个在全国很有名的企业管理专家的公司关门了,专做讲师,这个人的名字我也早有所闻,是个一流的培训专家,他平时演讲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营销与管理,一是成功激励。他在激励别人奋发向上、指导别人营销企业和产品的时候,也忘了激励自己、营销自己的企业。类似这样的人,我认识不少,平时专门给别人上课,却做不好自己的企业。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回农村老家探亲的一段往事,我被隔壁邻居盛情邀请,到他家里坐坐,走到他家,他和他老婆热情地招呼着我,我站在廊檐下,看见他们夫妻俩在到处寻找什么,好像是在找凳子。拉过一张凳子,我刚要坐,突然他老婆说:“快别坐,这凳子是坏的。”用手一推,凳子嘎吱作响,摇摇欲坠。换了一张,还是不行,凳子的腿断了,就差没有掉下来,我笑了:“你们家是木匠世家,怎么连张像样的凳子也没有呢!”他老婆也笑:“是啊,木匠师傅家里没有凳子坐,这已经不算是新闻的新闻了,平时老叫他做几张,把坏的也修一修,他老大哥呀却总是说不忙,等有空了再弄,一拖再拖,就拖得没影了,我们自己也习惯了,可来了个客人就没得坐的了。”
  想到这些,颇有感慨,菜农家里经常吃黄叶菜,心理咨询师自己就有心理病,婚姻问题专家总是解决不了自己的婚姻问题,市长却做不好家长,诸如此类的事情,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平时没事,我就在琢磨这一现象,后来我想到了一个词,可以解释这个社会现象,这个词叫“灯下黑”,不知道是否形象?

【策道】(代序)(2)
策划的“行为*”与“效益*”
  曾与一位著名教授倾心长谈,他问我如何看待策划与知识的关系,我说,策划人是行动着的知识分子或者叫行动着的思想者,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通过行动来提炼与应用知识,找到知识的经济价值,策划人与学院派教授最大的区别是,教授是通过解惑、研究找到自身价值,而策划人更多的则是在策划实践中找到“行为*”,然后将“行为*”,演变为商家的“效益*”——这是我创作的一个新词汇——如果仅有策划人的“行为*”,而不能让商家感受到“效益*”,那这种“行为*”就仅是一种自我陶醉。此外,教授是传播知识,策划是应用、完善知识。教授在传播知识的时候,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而策划是没有明晰的规律的,更没有模式,策划无定法,策划也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市场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对策划进行更新,甚至做二次策划、三次策划。
  传说公元前23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
  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亚斯打的结,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来试解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也找不到,他们甚至不知从何下手。
  亚历山大对这个寓言非常感兴趣,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幸好这个结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庙里。
  亚历山大仔细观察着这个结,许久许久,始终连绳头都找不到。
  这时他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动规则来解开这个结?!
  于是他拔剑出来,一剑把绳结劈成两半,这个保留了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他一剑解开了。
  亚历山大立刻行动,一心扑向目标,不墨守成规、按自己的行动规则做事的作风,就注定了他必然成为亚细亚王。
  策划又何尝不是如此?
  记得早在2003年,我在青岛演讲结束后,有个主管营销的副总裁问我:“周老师,策划人和销售人这两个职业,应该如何来区分?”
  我当时告诉他:策划人的特点是不按游戏规则出牌,而销售人的特点是在游戏规则中找到巧门。
  后来这句话在策划界流行开来,被许多人所引用。
  策划就如同解结一样,如果要按照游戏规则去做,亚历山大同样也是解不开那个百年死结的,因为连头绪也找不到,无从下手。可亚历山大却不理会那常规的游戏规则,而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拔剑断结,创造神话,他成功了。做策划就要打破条条框框,另辟蹊径,墨守成规是策划之大忌。
  策划要掌握话语权、主动权
  正在写这篇序言时,有位研究生朋友给我发来一个“谁搬走我的乳酪(新)”的故事,故事中有这么一个细节:
  知名专栏作家哈里斯一天和朋友一起上报摊买报纸,买完报纸后,朋友对报贩说:“谢谢你!”并冲着报贩很友好地笑了笑,可是报贩却态度恶劣,冷脸相对,不发一声。
  “这人很讨厌,是不是?”继续向前走时,哈里斯问朋友。
  “他每天都是这样的。”朋友回答说。
  “那你为什么还对他这么客气?”哈里斯有点不解地问。
  “我为什么要让他来决定我的行为、情绪和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钥匙,应该自己掌握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不期待别人给他带来快乐,这样反而能带给别人快乐,快乐由自己创造和决定,可是许多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快乐的钥匙交给了别人,以至于自己的快乐由别人来给予。
  一位妻子说:“我丈夫整天不回家,害我每天独守空房。”她把快乐的钥匙交给了丈夫。
  一位母亲说:“我儿子不听话,叫不动他,真是作孽。”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了儿子身上。
  一位店员说:“刚那个顾客态度蛮横,真讨厌。”
  一位女孩说:“有个男的,见到我就老说些暧昧的话,恶心!”
  一位员工说:“我的老板固执,听不进我的意见,简直气炸了!”
  这些人显然都做了同样的决定,犯了同样的错误:把快乐的钥匙交给了别人,就是让别人来掌控他的心情、他的快乐、他的幸福。
  由此,我想到了做策划,我们许多策划人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将主动权、话语权交给了客户,而处于被动地位,由客户牵着鼻子走,成了客户的附庸,甚至成了客户的下属,任由客户发号施令。这样的策划人,是不可能做出优秀的策划案的,策划更多的来自于独立主张,如果由客户来掌控自己,那么策划人的许多创新、专业意见等都会遭到客户的无情枪杀。做策划,必须要建立独立的人格魅力、独特的主张、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否则就成了任人摆布的玩具。
  优秀的策划人,在与客户打交道时,是居高临下,以导师身份出现的,能时刻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可以在策划中推行自己的主张,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信笔写来,忘了时间和篇幅,有饶舌之嫌,于是匆忙中也打个结,让人们去解,也作为本文的结束符号:
  2008…10…26凌晨于办公室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周帆素描(1)
行走着的哲学:独自突围的思想家
  ——给周帆画像
  王朔有部小说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个比喻套用到一个人的身上最为贴切,他冷静的外表包裹着无限的激情,他才华横溢又有所节制。在道家学说里,认为水火相济是宇宙最为和谐的贯通,如果世界只有水或者只有火是同样可怕的事情,对立的双方支撑着世界的和谐统一,失去其一整个世界都会显得乏味。人,即同此理。
  本文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激情如火冷静似水的周帆。
  从直观的表象看他永远是那么的宁静、清澈、淡定、不慌不忙,但很少人知道他汹涌澎湃的激情掩盖下的痛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