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嫂嫂叽叽喳喳围着王勃:“我来给你更衣;我来给你穿着;我来为你打扮!……”
侄儿侄女围着拍手唱童谣:
天上星多月不明,
世上人多心不平。
才子才高有八斗,
一担还差二十升。
一肩算你挑一担,
一担也难挑千斤。
心急喝不了热豆腐,
一口吞不了大烧饼。
太子东宫后花园,几个内侍太监正陪着李弘掬球。玩了一阵休息,几个内侍为他擦汗的擦汗,送茶的送茶。李弘边喝茶边问:“吴子璋怎么到现在还没来?”
一内侍答:“曹公公早早就去召他了。”
这时曹达走来了,李弘不满地问:“怎么,吴子璋又没有来。前天我让你告诉他,今天陪我来掬球的呀。”
曹达恶意中伤的说:“前天奴才是一再叮嘱过他,可人家是全京城最忙的大红人,这家侯爷请,那家王爷邀,天天赴宴吟诗作赋,夜夜笙歌艳舞,早把殿下的召见给忘了。”
李弘抱怨道:“这个养不家的金丝鸟。你没有多派几个人,去找他吗?”
“奴才派了好几个人去找过了。”曹达添油加醋的说:“奴才总算在闹市上碰着了,他正和几位右春坊舍人去纪王府去赴宴,他将殿下今日的召见又给忘了。”
李弘有点火了:“好啊,小王我养的家雀,到成了别人的玩物了。你快给我去抓回来,让我捏死他,也不能给野猫刁走了。”
“喳!”曹达幸灾乐祸地欲走。
“慢着。”裴炎正好过来,迎面拦住:“殿下是否丢失了一个歌童?”
“是歌童也就派个人去将他办了。本宫才不操那个心。”李弘大咧咧地耍脾气。
“殿下若是为吴子璋生气,那就是放飞的风筝飞上了天,彩蝶飞舞夺人眼,人人都为殿下有这样的精品赞不绝口,殿下竟牵着长线生闷气。岂不是当乐不乐,自己伤身体。”
“裴老头,你不要又卖关子。”李弘坐下来吃点心了:“你又在耍什么心眼?”
裴炎虔诚地说:“殿下是七窍灵珑紫薇星,老臣再多心眼,也瞒不过殿下一颗心。”
“说吧说吧,是不是吴子璋又在哪里博得满堂彩了?”李弘按自己的心胸猜测。
裴炎摸透他心胸去迎合:“吴子璋人见人爱,人有人才,文有文彩,他是处处为殿下博得了彩满天下,天下喝彩。”
“什么,彩满天下,天下喝彩?”李弘深思了。
“现在朝野上下,谁不夸殿下慧眼独具识人才,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用人才……。”
李弘顿悟:“是了是了,吴子璋越是能逢场作戏,亮他人才,显他的文才,他的彩声越高,我的名声才越大。看来翡翠玉盏非一般玩物,本宫该更加珍惜,多加爱护。”他突然想起什么:“我刚听说,刘祥道不远千里,将龙门那个神童王勃召进乾元殿,由我母后亲自策问了!”
裴炎非常正经道:“王勃已不是神童,而是个满腹经纶,口若悬河机智善辩的栋梁材了。
“你可曾将他纳入你的吏部任职。”
“皇后娘娘亲自选中的奇才,她怎肯像吴子璋一样,又让殿下瞒天过海,轻而易举的纳入了东宫左春坊。”
“王勃现在何处?”
“若不安置在三省六部,又不宜立于朝堂,肯定封为朝散郎……”
“暂时安置在哪家王府中当舍人。这就好办了。你们一定要再将他先引进小王我的东宫。我到要看看他是个什么样三头六臂的金刚。”
曹达别有用心地说:“王勃不是个凶煞的怒目金刚,奴才亲眼见过,他是个身材魁悟,十分英俊的玉面伟陀。比那吴子璋品貌要高出三分。”
“你们要千方百计将他掌握在我手中!”
裴炎心计已如愿因此道:“武将虽难得,谋士更难求。殿下求才若渴,可心急握不住刚出炉的烧饼。此事要从长计议。”
曹达又计上心来:“殿下,王勃与吴子璋一见如故,情投意合,若命吴子璋为殿下操办此事,必然十拿九稳。”
李弘高兴了:“你就快去向他交待,若能使本宫如愿以偿。你们将都有重重赏赐。”
曹达兴冲冲而去,李弘又与裴炎亭中品茶。
说书人感叹道:文人永远是政客门争权斗势的资本,而文人学者又无法回避千变万化的*的风云。恃才傲物胸怀大志的王勃,自愿投入了危机四伏的宦海,谁知他这头班比小鹿死于谁手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集京都无处不知音
说书人调侃说: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若是官宦之家在京城,又是怎样一个情景呢。真可说四时八节多应酬,沾点喜气就挤破门。不信?您就看这自称四喜临门,王福畤尚书府这惊了天,动了地的风光吧!
说书人的音中之画,映现出:
锦衣绣袍妆扮得焕然一新的王勃,被嫂子婢妇们团团围住,啧啧夸个不停。
“哎唷唷,人夸潘安漂亮我没见过,我家五弟是活潘安!……”大嫂夸夸赞美。
“什么潘安不潘安。我若是那七仙女,一定不嫁董永嫁王勃!”二嫂大胆泼辣,嘻嘻哈哈。
三嫂也不让人:“人家都夸最好日子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家五弟赛过上金榜,更该入洞房,瞧瞧这新郎官的俊模样,谁都愿当他的丈母娘。”
“可不是!”四嫂也凑上了:“这个大媒我来保,全京城的富家小姐由你挑!”
王勃被嫂子们调笑得满脸通红,打躬捉揖:“嫂嫂,嫂嫂你们饶了我吧!……”
长兄王勉笑道:“闹发,闹发,越闹越发。谁说福不双至,我家尚书府就有四喜临门。”
二哥王劬表态:“全家热热闹闹,三天不分大小!”
三哥四哥拍掌附议:“五弟才华超群,定要让他名满京城。”
王福畤皮笑肉不笑,依然有杞人忧天之态,劝说道:“好了好了,好花没有百日红,甜果只是一时鲜,你们喜欢热闹,就关起门来小热小闹。千万不可惊地动天,风风雨雨撒落满京城啊!”
王福畤话音未落,远远就有鼓乐声喧,鞭炮雷鸣,由远而近。
家人匆匆来报:“启禀老爷,皇太子殿下差人来送对联,匾额。”
王福畤慌了手脚急忙吩咐:“全家门外迎接。”
尚书府门外,以王福畤为首,全家府外跪伏相迎。
曹达马前,丝弦笙箫鼓乐喧天,皇太子府内侍从们,竖打着一付对联,上写着:“沐浴天恩祖孙七进士,承袭帝德兄弟五登科”四人抬着的横匾上四个金字:“崇尚书馨”。
曹达下马宣读:“皇太子殿下着礼部尚礼王福畤起立听宣。”
王福畤由内侍掺扶起身,全家也起身躬立。
曹达继续宣读:“礼部尚书王福畤之父文中子王通,原隋朝国子监祭酒,崇尚礼教,以德育人桃李遍天下。忠孝治家,荫及儿孙。礼部尚书王福畤,不负皇恩恪尽职守,规范礼、乐、祭、祀,不误分寸时节;教子有方四子科举入闱,为国效忠;五子王勃更蒙圣母皇后亲临策问,册封朝散郎。
为褒扬王尚书诗书传家,皇太子殿下亲笔书写匾额四字:‘崇尚书馨’又书赐对联一付,上联为:‘沐浴天恩祖孙七进士,下联是:承袭帝德兄弟五登科。唯望尚书王福畤阖府,深感皇恩,辅佐社稷福佑黎民。”
王福畤领颂:“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全家人随之复颂。
王福畤当匾额高悬,对联悬挂后。向曹达:“曹公公请府内饮宴。”
全家人簇拥相随。入坐上茶。
家丁匆匆入内,禀报:“吏部、户部官员前来贺喜!”另一家丁禀报:“礼部下属各位侍郎、员外郎也都前来贺喜。”又一家丁急急入内禀报:兵部、刑部、工部官员前来贺喜!”
王福畤向曹达招呼后,立刻外出迎客。
王福畤府门外,四个儿子两厢迎宾,导入府内。各级官员按品级,或骑马,或坐轿。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送礼者有礼盘,礼盘,大抬盒,红红绿绿,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院内的青年、中年和老年官员们与王勉、王劬、王助、王劼,嘻笑应酬,众人纷纷要会见当今奇才王勃,四位兄长如鱼得水,应酬自如。
正当宾主喧哗之际,管家来禀报:“全府上下,里里外外都已找遍了,五公子不知去向。”
宾客一时哗然,王福畤当众宣布:“不用找了。”他谦意向宾客说道:“犬子王勃,原非麟种,久居山野僻壤,一介粗俗莽夫,难登大雅之堂,他已遁逃出府,让诸位大人见笑了。
众宾客神态各异,又是一阵唏嘘喧哗。
长安街市上,正是车水马龙热闹时节。王勃已更换了锦衣绣服,穿着一身素色儒雅,豪放飘逸的便装,带着憨儿穿过豪宅后院小巷,进入了长街人流中。憨儿和王勃又手拿糖葫芦,边吃边游览京师的繁华。初入京城的主仆,如山荫道上,目不暇接,处处新奇。
憨儿边吃边看边走,无意撞着两位花枝招展的妇女,她们娇嗔发火,侧目一见文质彬彬的王勃,也是手握糖葫芦大口咀嚼,格格不入,她们嫣然一笑,卖弄*。吓得王勃匆匆回避,闪开香车,躲过宝马,几乎与达官贵人撞满怀。好不容易躲到城门口,二人已汗流满面。
王勃放浪地笑道:“嘿嘿,我只说府中突然达官显贵挤破门,处处是虚情假意的礼上往来,俗不可耐的相互吹捧。好不容易躲出府来,没想到长安街上也是香车宝马人挤人,人看人。嘿嘿也尽是些只重衣冠不重人的俗气。熏得人头昏眼花。”
“公子。”憨儿憨直的问:“他们说,你被皇后娘娘看中了,要当老爷,做大官了?”
王勃按他的智能回答:“从山西龙门,到京都皇城来,我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