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战中国-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次收编,霍去病把4万多匈奴降兵编队列阵,带回长安。

  河西之战后,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遥远的大漠以北地区。汉朝西部的威胁彻底解除,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畅通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百战中国之18_汉朝_漠北之战
百战中国之18_汉朝_漠北之战

  得分项 得分 权重

  战略意义 30 30

  战争规模 17 20

  伤亡规模 17 20

  战争知名度 14 15

  将领知名度 15 15

  总分 93 100

  兵将 汉朝 匈奴

  双方兵力 10万 10万

  伤亡兵力 数万 9万

  将领 卫青、霍去病 伊稚斜单于,左贤王

  战略意义

  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中,汉军虽然付出了丧失数万兵士和10余万匹马的沉重代价,但却给予匈奴前所未有的打击。匈奴骑兵损失达*万,左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伊稚斜单于因与兵众失散十余日,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谷蠡王遂自立为单于,十几天后伊稚斜单于复出,右谷蠡王乃去号,匈奴王廷的混乱与狼狈状态由此可见其严重。由于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幕南无王廷”的局面。如果说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移王廷于漠北还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转移的话,那么,漠北之战后的“幕南无王廷”则标志着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上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漠北之战实是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最高峰。 

  战争规模

  汉朝

  10万骑兵。除了十万骑兵以外,官兵们另带自己的私马又有四万余匹,运载补给,补充作战时的马匹损失,还调拨数十万步兵,运送辎重。

  匈奴

  10万左右。

  伤亡人数

  汉朝

  骑兵损失数万,战马损失十一万多匹。。 

  匈奴

  伤亡九万以上。

  将领

  汉朝

  卫青,字仲卿,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河东平阳(今中国中西部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卫子夫入宫得到汉武帝宠爱。 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共有七次领兵打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为二万二百户。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和霍去病不同,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最后卫青病死于公元前106年。

  王维的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李白的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杜甫的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 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 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 贫病他乡老,烦君万里传。”

  霍去病,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 ,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封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仅24岁。

  匈奴

  伊稚斜单于,军臣单于的弟弟,军臣单于死后,他打败了王位继承人、军臣单于的儿子于单,夺取了王位。后来于单向汉朝投降,被封侯,“亡降于汉,汉封於单为涉安侯,数月而死”。

  匈奴左贤王。

  战争进程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会战后,匈奴伊稚斜单于撤兵漠北的目的之一,是企图“诱罢汉兵,徼极而取之”。不料汉武帝却转攻河西,使匈奴的诱兵之计落空。恼羞成怒的伊稚斜单于,于元朔三年(前120年)春发数万骑兵,分别从右北平、定襄两郡入犯,杀略千余人,企图借以激怒汉武帝,诱使汉军北进,在漠北予以歼灭。 

  鉴于匈奴单于本部及左贤王部仍具相当实力并严重威胁汉朝北部边疆安全的现实,考虑到汉军经过以往多次实战的锻炼,已经积累了使用大规模的骑兵集团远途奔袭的作战经验,汉武帝决意乘河西新胜之机,加强北线进攻。元朔四年(前119年),他下诏实行币制改革,又令“初算缗钱”,实行盐铁专卖,以筹集战争所需要的大量物力和财力。同时,与诸将商议对匈奴的作战方针。他决计利用赵信的错误判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而确定了一个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 主力的作战方针。尔后,他即调集10万骑兵,命大将军卫青、骠 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出征漠北;并组织“私负从马复四万匹”随军行动,运载补给,补充作战时的马匹损失,还调拨数十万步兵,运送辎重。 

  元朔四年夏初,卫青、霍去病统率大军,慨然踏上了征途。 为确保此战必胜,汉武帝在战前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大将军卫青 率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中将军公孙敖、后将军曹襄,统率骑兵5万出代郡寻找匈奴左贤王决战;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经过特选的“敢力战深入之士”5万骑出定襄,寻找匈奴单于的主力军决战。但队伍刚刚出发便捉获匈奴的骑哨,得知单于主力已经东移,汉武帝于是临时更改部署,将霍去病所部东调改由代郡出塞,便于寻歼单于主力,卫青所部改由定襄出发,北上进击左贤王。 

  赵信得知汉军北进,又为伊稚斜单于出谋划策:“汉军即度幕,人马罢(疲),匈奴可坐收虏耳。”单于依计而行,“悉远北其辎重”。将全部家属人畜辎重往更远的北方转移,而将精兵部署在漠北一带,准备迎击汉军的进攻。 

  卫青从定襄出塞不久,从俘虏口中得知匈奴单于驻牧的地点,立刻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由东路前进,以掩护自己的侧翼并攻击单于军的左侧背②,自己则率主力直奔单于军的主力,准备从正面迎敌。他率部向北行进千余里,穿越浩翰的大沙漠。抵达漠北后,“见单于兵陈而待”,卫青当机立断,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XI JI,而令5000骑兵出击匈奴。伊稚斜单于乃以万骑迎战。两军激战一天,未见胜败。临近日落之时,突然 

  “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卫青乘势派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将单于的阵营包围起来。伊雅斜单于“视汉兵多面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遂趁夜幕降临,跨上一匹善于奔跑的精骑,率领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向逃去。战至深夜,汉匈双方伤亡大致相当。汉军左校点视俘虏,发现单于已在天黑之前突围脱逃,卫青立即派轻骑追击,自率大军随后跟进。匈奴军溃散。至天明, 

  汉军追击200余里,俘斩敌军万余名,但未见单于踪影。卫青乘胜向北挺进,攻入窴颜山(今杭爱山南面的一支)赵信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市西),缴获了匈奴屯集的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汉军在此驻留一日,然后放火烧毁赵信城及城内未能运走的余粮,回师南下。到达漠南之 后,卫青与李广、赵食其会合。李广、赵食其从东路前进后,因无向导,半道迷路而未能参战。卫青派人查问迷路的情况,曾经威震敌胆、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的李广愤然对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遂拔刀自刎。一代名将的死于非命,使此役的胜利大为失色。 

  东出的霍去病军虽然未与匈奴单于交手,但其战果也十分巨大。霍去病凭借部下兵精马壮的优势,出代、右北平后,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中长驱北进2000余里,对匈奴左贤王发动猛烈进 

  攻。左贤王自知不是霍去病的对手,很快就率亲信弃军而逃。霍去病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狼居胥山(约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带。一说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斩杀匈奴北车耆王,俘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匈奴吏卒70443人。为了JI念这次战役,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今内蒙古呼伦湖与贝尔湖。一说今贝加尔湖)”,祭告天地,庆祝胜利。 

  漠北之战,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汉武帝在取得河南、漠南、河西三大战役的胜利的基础上,根据汉军经过实战的锻炼积累的运用骑兵集团进行长途奔袭与迂回包抄的作战经验,利用匈奴王廷北徙之后误以为汉军不敢深入漠北的麻痹心理,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胆地制订了远途奔袭、深入漠北、犁廷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