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事笔记 晋册(初稿首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秋霸事笔记 晋册(初稿首发)-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办呢?

  后母骊姬本来是想不动声色,谁也想不到是她把太子申生给干掉的,自然死是最好的办法,现在不管用了,只好把阴谋再降一级,假借他人之手把太子申生干掉,谁的手能够把太子申生干掉呢?晋国只有一个人有能力名正言顺地把太子申生干掉,那就是晋献公,太子申生的老爸。

  那么,用什么样的计策呢?关键这个计策要尽量不让别人看出来是她骊姬的阴谋,如果让别人看出来了,还不如自己直接过去捅一刀,自己亲手杀人是最愚蠢的办法。

  美丽的后母又琢磨了一段时间,有了。

  骊姬就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美人计,老套的招数里带点新意,有点像貂蝉戏吕布的味道。

  某一年,太子申生来国都朝见晋献公,去拜见骊姬的时候,被骊姬留下一起吃饭。晚上的时候,骊姬就在晋献公面前哭泣,说:“我想要讨好太子,所以,留住太子吃饭,没有想到太子非常无礼。”

  晋献公就急着问:“怎么了?”

  骊姬就说:“我留太子吃饭,他要喝酒,喝到半醉,就调戏我说:‘我的父亲老了,你怎么办啊?’我很生气,没有搭理会他。太子接着又说:‘我爷爷老了,就把我母亲,留给了我父亲。现在我父亲老了,必然有东西留下来给我,那肯定就是你了。’说完想要抓住我的手,我挣脱了。您如果不相信,我明天可以和太子在花园里散步,您可以从台上观察,必定会看到。”

  晋献公就说:“好。”

  第二天,骊姬就把太子叫来,一起去花园散步。骊姬在头发上涂上了蜂蜜,蜜蜂和蝴蝶就纷纷飞到她的头发上。骊姬就跟太子说:“太子能不能帮我驱赶一下头上的蜜蜂和蝴蝶?”太子申生就去用袖子驱赶。晋献公从远处的台子上看去,就像在*,心里就很生气,想要把太子申生抓起来杀掉。

  骊姬就跪在地上求情:“是我把太子招来的,如果因此杀了太子,那就等于是我害死了太子,其实,宫里面的丑事,外人不知道,暂且还是忍耐吧。”

  晋献公于是就没有对太子动手。

  这个事情在《左传》和《史记》中并无记载,无从考证,出现在《东周列国志》中,手法和明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其相似,相信一定是类似于宫中秘史之类的内容。

  不过,所描述的内容是十分合理的,一般的后母用某事来挑拨,想要杀掉那些不是自己生的孩子,谋取地位。

  可是,骊姬这个后母就不一样了,她是去挑拨,但是,她却去阻止晋献公不要杀掉她想要除掉的太子,看似矛盾,其实,却是骊姬“高明”的地方。她不是一般的“恶毒”后母,不那么容易被人看穿,做事也不是“直截了当”,非常高智商,能够暂时容忍,能够暂时放过抓住猎物的机会,等待更加合适的时机,掉大鱼。

  她知道仅凭这个事情,晋献公是很难把太子申生干掉的,因为朝中的大臣要阻扰,有很多人都是帮着太子申生的,而她的这个美人计会被聪明的人看出来,朝中尖锐的矛头就会指向她,反倒不妙,所以,她就干脆在晋献公面前做了一回好人,一般恶毒的后母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一个努力的人拥有耐心总会成功,而一个恶毒的人拥有耐心是很可怕!

  重耳在蒲城的这几年,政治上的纷争基本上没有他什么事,不过,晋国国都内的消息是时刻探听着的,在任何一个时期,消息或者说信息是至关重要。

  经过骊姬的美人计后,晋国朝中的形势似乎越来越明,很多大臣都已经猜测到了晋献公要废除太子申生,只是找不到合理的借口,因为太子申生那边几乎做到无懈可击,没有给晋献公废除太子找到破绽。

  骊姬和太子申生这两只老虎谁也没有正面撕咬,相互默然无声地对着,表面上难以猜测什么时候厮杀,谁会是胜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5,急不可耐的后母
15,急不可耐的后母

  到了公元前656年,历史上正好是齐桓公率领八国军队*楚国的那年,晋国的形势将要发生转变。

  美丽的后母骊姬突然采取了一个“直接”的阴谋,有些不像她沉着的风格,先前她总是隐形在背后,做出一个“好后母”的样子,采用“自然死”和美人计的风格。这次她采取了一个比较“暴露”的阴谋,许多人一看明显就是她的阴谋,而且还让人能拿出证据证明。

  很奇怪,骊姬这个时候似乎有些急促,等不了似的,什么原因使她急于使出那种“暴露”的下策呢?

  第一、得到了晋献公的全面认可和默许。

  某一天晚上的被窝里,重耳他爹晋献公跟骊姬说:“我想要废除太子,让奚齐做太子。”

  骊姬就哭泣着说:“申生被立为太子,天下诸侯都知道,而且多次为国征战,百姓们都拥立,为什么要因为我而废除太子呢?如果你要那么做,我就自杀。”

  骊姬假装赞誉太子申生,私下里让人诋毁太子申生,想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

  看到没有,多么高明的女人,在*的时候,晋献公讨好骊姬,自己开口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这个事情本来就是骊姬梦寐以求的,可是,骊姬居然不同意,并且撒娇地反对,还夸奖太子申生。她为什么这么做呢?

  这还是做给别人看的,她是要掩盖自己,避免遭受拥立太子申生的大臣们的攻击。私下里又让人去诋毁和攻击太子申生,表面做好人,底下使阴招。说白了,骊姬很阴险,幸好不是专门针对重耳的,否则,重耳难逃一死。

  第二、晋献公虽然自己说想要废太子,但是,迟迟没有行动,男人在*时候的话多半是实现不了的。

  年复一年,这个时候,晋献公在位二十一年,已经很老了。骊姬可能感觉到晋献公的身体逐渐在衰弱,也就是说不一定能再活多少年,万一明年病倒死了呢,那么,她想要除掉太子申生,让自己儿子做国君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即位的肯定是太子申生。

  第三、太子申生的地位和势力越来越巩固,正如骊姬自己的话里说的,太子为国征战,立下战功,百姓拥戴,朝内有很多大臣都忠于太子。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太子申生被外派到时候,有大臣去向晋献公进谏,被派出征的时候,朝中的老臣权臣里克为太子去跟晋献公进谏,还有后来跟重耳的狐偃的父亲、老臣狐突也帮太子申生,足见太子申生的实力。

  现在用一般诋毁的方式是很难搬倒太子申生,所以,骊姬急需一个妙计,马上除掉太子申生,免得夜长梦多。

  正是因为形势所迫,原本深谋远虑的骊姬现在只能快刀斩乱麻,急不可耐地想要拥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

  于是,骊姬就和自己的心腹们秘密商议了一个计谋,骊姬故意传言说国君晋献公梦见了太子申生的母亲,让太子申生赶快去祭拜自己的母亲,按礼制,太子申生要把祭肉和酒送进宫给晋献公吃,表示祈福,然后,骊姬乘人不注意下毒在这些东西里,陷害太子申生要毒死父亲,迫使晋献公下定决心杀掉太子申生,或者废除太子申生。

  从自然死,到假借别人之手的美人计,现在用弱智的下毒计,看来是江郎才尽。

16,预谋在先
16,预谋在先

  这个计谋说高明也高明不到那里去,不过,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可以。但是,骊姬有所担心,担心这个计谋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到其他的阻力,前面的预谋其实很重要,俗话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说明前面准备的重要性,后面的计谋实施只是一个流程而已,前面的准备妥当,后面的实施其实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那么,骊姬担心会遭遇什么阻力呢?

  在《国语》里有详细的描述,有一天,骊姬跟自己的亲信优施说:“国君已经许诺我除掉太子,拥立我的儿子奚齐,可是,我担心太子的党羽里克很难对付,怎么办!”

  优施回答:“我去找里克,一天就搞定。你为我准备一桌整羊的宴席,我和他一起喝酒。我是个戏子,说什么都没关系。”

  OK,骊姬答应下来,给他准备了宴席,让优施送去,和里克一起喝酒。

  骊姬想要把朝中的权臣里克先搞定,因为里克在晋国朝中位高权重,是太子那边的人,是太子的左膀右臂。她要除掉太子,必须先除掉他的臂膀,他没有臂膀就飞不了了。否则,她实施“下毒”的计策,里克强烈向晋献公进谏阻止,或者调查真相,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万一里克和太子申生串通一气,豁出去,反了,所不定太子申生就谋反成功了,反而是助人为乐了。

  话说回来,骊姬的亲信优施说他一天就能搞定里克,那么,我们看看他怎么搞定的。

  里克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和优施一起喝酒,喝到半醉的时候,优施是个戏子,他站起来跳舞,对里克的妻子说:“夫人请我吃一顿的话,我会教这位大夫如何轻松愉快地事奉好国君。”

  随即就唱起来:“一心想事奉好国君啊,却不知如何才能愉快而且闲暇。这个人真是笨啊,他的智慧还不及鸟雀乌鸦。别人都往草木丰盛的地方去了,他却独自留在枯朽的枝丫。”

  什么意思呢?暗示着晋国朝中大势所趋,让里克别吊死在太子申生这棵快枯萎的树上,识时务者为俊杰。

  里克装傻,笑着问:“什么叫草木丰盛的地方?什么叫枯朽的枝丫?”

  优施解释:“母亲是国君的夫人,儿子将要做国君,能不叫草木丰盛的地方吗?另一个母亲死了,儿子又被人说坏话,能不叫枯朽的枝丫吗?这枯枝还会折断呢。” 

  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优施走后,里克撤去酒莱,饭也不吃就睡下了。

  半夜时分,他又把优施找来,问:“刚才你说的话是开玩笑呢?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