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事笔记 晋册(初稿首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秋霸事笔记 晋册(初稿首发)-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优施走后,里克撤去酒莱,饭也不吃就睡下了。

  半夜时分,他又把优施找来,问:“刚才你说的话是开玩笑呢?还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优施悄悄地说:“确有其事。国君已经答应骊姬杀掉太子改立奚齐,计划已经定了。”

  里克说:“如果要我顺从国君杀死太子,我是不忍心。如果和往常一样仍与太子交往,我也不敢了,采取中立的态度大概可以免祸吧?”

  优施说:“可免。”

  优施说出来太子申生的劣势,里克绝对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他就做了半个俊杰。

  第二天,里克就称病不来上朝,充耳不闻,从生命的安全上看,也算是个聪明人吧。

  一个月后,骊姬谋划的宫廷政变就发生了。但是,里克不懂得“兔死狗烹”的含义,兔和狗都是食物,他始终是站在太子一边的人,即便帮了骊姬,但是,骊姬始终是要把他“吃掉”的。所以,后来,里克又上演了一场很意思的政乱,这是后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7,投毒案
17,投毒案

  一个戏子就搞定了晋国的权臣里克,骊姬非常高兴,里克不插手,那么,计策就可以开始实施了。随后,就是让太子申生按照她的计谋,去祭奠母亲,然后,把祭祀的酒肉送到宫中。

  太子申生的母亲是齐姜,齐姜是齐桓公的女儿,《史记》记载:“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

  那么,骊姬的下一步是制造晋献公梦见齐姜的消息,把消息传给太子申生,让太子申生深信不疑。

  那么,骊姬是怎么把消息透露给太子申生的呢?必然不是骊姬直接跟太子申生说,这样的话,太子就未必会信,未必会上钩了,《左传》中的“姬谓大子”的意思肯定不是直接传话给太子,因为太子和骊姬是有矛盾的,即便是太子不提防,他手下的谋士也会提醒他。所以,要引太子申生上钩,骊姬必然是采用间接的方式,她之所以用这一招就是利用太子申生的孝心。

  事情可能是这样的,晋献公不是和骊姬睡着一起嘛,所以,晋献公做什么梦肯定会告诉骊姬,骊姬编造晋献公梦见申生的母亲齐姜的谎言肯定是能让人相信的,而且,骊姬应该是悄悄地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让别人当作是一个“宝”。

  “国君做了一个梦,梦见太子的母亲了!”

  一个小道消息传播的过程,从骊姬的人那里传到好事者那里,从好事者传到太子申生的人那里,从太子申生的人那里传到曲沃的太子申生那里。哎呀!小道消息害人啊!

  有人就建议申生:“正好可以借这件事情表孝心,思念母亲,和父亲拉拢一下关系。”

  对啊!国君越来越疏远我了,可不是件好事啊!

  亲情之下,人就没有那么多提防了,申生想也是啊!自己不在都城,远在曲沃,献祭肉可以拉拢一下父子的关系。

  太子申生进献祭祀的酒肉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利用自己的母亲齐姜提醒晋献公,或者说压制晋献公想要废除他的想法,毕竟齐姜曾经是晋献公宠爱的妻子,而且还是当今霸主齐桓公的女儿,这个时候,齐桓公的霸业正好顶峰时候,所以,凭借齐桓公这个娘家的名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过,《国语》中认为骊姬用国君的名义命令申生说:“昨晚国君梦见你的母亲齐姜,你必须赶快去祭祀她,然后把祭祀的酒肉送来。”

  骊姬假传国君的命令,这个方式也是可以的。

  而《春秋穀梁传》中又有另一种说法,比较详细,也满有道理的。

  一天,骊姬跟晋献公说:“我梦见了太子申生的母亲齐姜,夫人齐姜跟她说我很苦闷,为什么不让大臣给她修建祭祀的祠堂呢?”

  晋献公就问骊姬:“派谁去呢?”

  骊姬说:“派大臣,不如让太子去做。”

  晋献公就跟太子说:“骊姬梦见你母亲,说为什么不给她修建祠堂,那你就去修建吧。”于是,太子就在曲沃修建了,修建好之后,骊姬又来玩样了。

  骊姬跟晋献公说:“我又梦见了夫人齐姜,齐姜跟我说她很饿,为什么建好了祠堂,却不祭祀她呢?”

  于是,晋献公就跟太子申生说:“去祭祀你母亲吧。”太子申生就去祭祀了,祭祀完之后,就把祭祀的肉和酒送到宫中。

  由于史料的混乱,不知道相信哪一个,不过,骊姬肯定间接地把梦的信息传给太子申生,不管是说自己做的梦,还是说晋献公做的梦,都差不多,就是让太子申生把祭肉和酒送进宫来。

  因为祭祀过的酒肉有祈福的意思,太子申生拜祭完了自己的母亲,就亲自把祭肉和酒送到宫中,晋献公那几天正好不在,出去打猎了,祭肉和酒就原封不动地放在宫中,等晋献公回来给他吃。

  天助我也!骊姬特别高兴,看看,晋献公不在,祭肉和酒放在那里,我就直接走过去放一下毒药就可以了,多顺利啊!

  放完了毒药,晋献公也打猎过来了,看到太子的祭肉和酒,骊姬是一定在旁边的,她不能让晋献公真的喝了毒酒,那样反倒帮了太子申生,这个时候,晋献公突然死了,肯定是太子即位了。

  晋献公先拿酒祭祀一下土地,就是倒一些地上,恩?倒在地上的酒冒出很多泡泡,膨胀起来,有常识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毒酒,绝对不是肥皂泡泡。

  这个不对啊,晋献公就把祭肉扔给狗吃,狗吃了,立刻就死了。

  “来,小太监,吃!”晋献公又让身边的小太监吃肉喝酒,小太监也挂了。

  “有毒!”

  对,傻子都看得出来。

  骊姬这个时候马上就出场放火了,哭泣地说:“这个是太子干的,他也太狠了吧。”

  晋献公也怕死啊,太子申生看来是要谋反篡位啊!

  宫里传出了消息,太子申生撒腿就跑,一直逃到了新城。这个时候,解释是没有用的,人家设计好了杀你,唯独就是跑。

18,太子申生之死
18,太子申生之死

  太子毒害国君的事情立刻传疯了,震惊朝野,当时,拥护太子的人不少,忠于国君的人也不少,帮骊姬造谣的人也不少,一下子人心就乱了。

  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虽然许多人都心知肚明,不会是太子做的,但是,表面的事实都摆在那里,太子进献的肉和酒里有毒,狗和小太监都死了,这不是太子做到,还会是谁呢?何况太子又撒腿跑掉了。

  许多大臣都不好去劝说晋献公,这种事情也没法劝,难道说儿子企图毒死父亲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第一次犯错误给他一次机会吧?”这话怎么样都说不过去。

  还有,太子身边最得力的人里克,他都做哑巴,我们这些小罗罗多嘴什么呢。

  这个历史时刻,许多人兴奋,许多人着急,许多人等待,可是,关键还是在于晋献公自己怎么看待,是没有怀疑就认定了太子申生篡位,还是怀疑地派人去调查。

  另外,也看太子申生,太子自己能不能辩白,旁人是说不上什么话的,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或者助威的作用。

  从史料上看,晋献公是认定了太子要毒死他篡位,为什么晋献公会认定自己的儿子要毒死自己呢?

  第一、他自己曾经放过狠话,把太子申生外派到曲沃,太子申生有可能忍受不了或者等不了,想要快点做晋国国君,因为晋献公已经做了二十一年了,他也就等了二十一年,梦想了二十一年。

  人心隔肚皮,太子申生到底是不是这么想的,谁也说不准,前段时间,他调戏我的女人骊姬,现在他投毒要毒死我也是可能的,晋献公就觉得太子申生就是那么做的。

  第二、晋献公早已经有废太子申生的意思,太子申生不可能不知道,因为宦官和大臣们肯定会把这个信息像小道消息一样传出去。太子申生知道晋献公要废除他,他自然要保住自己的地位,有什么方法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呢?当然就是趁早把他老子晋献公给杀掉,这样就没有人废除他这个太子,他也顺理成章地做上晋国国君。

  第三、从整个事情的经过看,太子送东西到宫中就一直放在那里,外人是不可能靠近的,除非是宫里晋献公身边的人,而据骊姬所说,这些东西是她让人看管着的,一般宫里的人不可能靠近。除非是骊姬,但晋献公肯定不会怀疑骊姬,因为骊姬要毒死他早就下手了,何况毒死他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东西里有毒肯定是送进来以前就放入的,那就是太子放的。

  这么一想,在晋献公看来,太子申生要毒死父亲是合情合理的,否则,谁会要杀他呢?杀了他,谁会得利呢?自然是太子申生。

  于是,晋献公就毫无怀疑地“深信”了,下令抓拿太子申生。

  太子申生虽然撒腿就跑,跑得很快,但是,并没有跑远,也没有立刻跑回曲沃根据地。他跑出来不是为了逃命,当然,这是他自己说的。

  那么,他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自杀。

  大家不要诧异,也不要笑,这是真的,而且太子申生也不是傻子,他是为了自杀。

  那么,他为什么要跑出来自杀呢?这里有太子申生聪明的地方,虽然自杀是一种极其不正确的行为,但是就死来说,太子申生有独到之处。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在哪里不是一个死,何必要逃呢!”太子申生现在告诉我们,在哪里死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于死人也是不一样的。

  死也是一种学问,也有名堂。在深牢里做了替死鬼,谁知道,死了也白死;从自由女神像上面跳下来,上个报纸头条;张国荣从酒店跳下来,成为永久的回忆;某某吸毒死了,呸,天天有人骂,;贪污了几个亿,枪毙了,留下了很多钱给子女,子女就幸福了。这些全都不一样。

  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