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劳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余劳集-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水路的尽头下船,然后上圩堤再过一个渡口。渡口是无需人撑船的野渡,一条小船两头都拴着绳索系在两岸,过河的人只需拽绳即可。过了渡,上堤,遥见红砖房一幢,即北潦滩头,我们的居所。           

  二

  往事如烟,今非昔比。如今这里不仅有了高速公路,乡乡镇镇都架起一座座桥梁通了公路。早就听说那个来回拽绳的野渡已被桥梁取代,如今的北潦滩可能也通公路了。我们三人除了偶尔停车问路,基本上是一路无语。一路上勾起我们太多的回忆,记得刚插队那会儿,北潦滩广阔数千亩,我们劳作的滩头只是它的一小部分。虽然有一道L型堤坝将它外河滩隔开,但由于堤坝矮于大堤,分割不很明显。听村民们说,这矮坝最初筑于五、六十年代消灭吸血虫时期。到了*“ 与天斗与地斗”,这堤坝又筑高了许多。待到我们来后,正值“农业学大寨”高潮,就在我们下乡当年的冬天,全公社人人奋力“挑圩”(圩区兴修水利,挑土固堤)的大会战才将一道大坝真正筑起来了。围垦后的二千余亩的滩涂地,尽管也称之为北潦滩,实际上它和那片躺着的湿地完全不同了。

  公社在这片处女地上立刻建起农场、窑场。我们,还有那些从各村抽派来的光棍汉(大部分是过了婚配年龄的男性公民),成了这北潦滩上的最新移民。当时,我们的激情和自豪感是无与言表的。那时候,我们在住所宿的红砖房前前后后,沿着那旧圩堤种了数以千计树苗。名曰“扎根树”、“扎根林”,打算在这里“干一辈子革命”了。最后还是事与愿违,谁也没有把根留住,所有的知青都回城了。不知那些饥渴的单身汉们后来是什么结局,不得而知。

  汽车走到一个三岔路口停下来了,H 君不得不再次问路。在别人的指引下,他载着我们拐进一条岔道,在平整水泥路面上又跑了几公里。终于又爬上一处堤坝,过了一座桥,我们的目的地到了。停下车,我问路边一位老乡,当年渡口的位置。只见他笑呵呵地说:“这桥已经建了20年了,那个渡口早被人忘掉了”。我又向他打听:“这里就是北潦滩吗?”“哎矣!”(方言意思“是的”。)随即他伸手一指,顺着他所示方向一望。弯弯的小河到前方豁然开阔了,这是多么熟悉的画面啊。老乡接着说:“走过这几户人家就是‘北潦’了。”老乡已经将那个“滩”字省略掉了。显然,他所称“北潦”,即我们劳作之“北潦”,和那片荒滩湿地的北潦滩已经完全区别开了。不过我还是喜欢用“北潦滩”这个名字。

  既然来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滩上的近况,于是接着问老乡:“北潦滩上的农场、窑场呢?”“那些里的屋还在,场子早些里就么了。”(那地方房屋还在,农场、窑场很早就没有了。)老乡的回答,听了虽有些失落,庆幸的是那珍藏着我们生活记忆的老房子还保留着。

  三

  圩堤上的农舍挡住了汽车的去路,H 君找了个地方将汽车妥当停好。我们告别了老乡,向“北潦”走去。走着,过了几户人家,不觉已经到了“北潦”L 型堤坝上了。我们是顺着东边老堤过来的,到这里见大堤丢开旧时的弯道,直接向西延伸,在前方又隐隐约约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南行与那一端的老圩堤相接。原先那条被甩在一边的废弃旧圩堤,萎缩地从南面蜿蜒过来。整个“北潦”千亩绿野,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看着眼前这块土地,不觉心头热泉一涌,它竟是自己青春荡漾,激情奔放,热血挥洒的故土?觉得视线有些模糊了,是激动,还是伤感,自己也难判定清楚。

  不一会儿缓过神,渐渐地平静下来。眼前的“北潦”,已经变化了。我们离开那会儿东面那块红薯地,此时已披上绿装,像是一片葡萄园。北面那片平整如茵田野,一块金黄,一块翠蓝,一块墨绿,种植的已不再是单一水稻了。变化最大的是南面那片洼地,现在则是一片水乡泽国,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紧挨着水域的那道旧圩堤,郁郁葱葱地卧着,一条绿色的林带,映衬着碧水蓝天。在堤上的树林间,依稀可见一幢已无任何颜色特征的老房子。啊,那就是我们曾经的“家”呀!

  我们立刻穿过田间,擦过葡萄园,绕过那片水域。当我们来带老房子跟前,发现它已经面目全非了。当初红砖红瓦,一溜儿十间,在几公里以外一眼就能认出的醒目建筑。如今是断垣残壁,屋面坍塌大半,只有门前走廊的几根方柱坚韧地支撑着屋架,勉强维持着一个整体的面目。几扇破门扭曲着身体扛着已经变形的门檐,窗户失去了大半。人去楼空,它在此守候这么多年,难道仅仅是等待我们归来,看它残破的一眼?看它的样子就如同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此默默地守望着他乡归来的游子。可是我们激动不起来,三个人静静地绕着它,久久无语。在这个时候,蓦然发现门前那几株,我们亲手种植的小树,已经高大起来了。此时正摇曳着枝头笑呵呵地俯视着,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归来。再放眼望去,那远远近近一片树林尽在欢笑,似乎都在欢迎我们。

  离开老屋,我们往林间漫步,树影婆娑,清风阵阵。走过树林便到了“北潦”L字形大堤另一端与老圩堤的连接处。几个已经坍塌的旧砖窑平静地躺在圩堤的下面,紧接着就是那片水域了。旁边还有一幢旧房子还较完好,好像是过去农场、窑场上的人在一起开会的地方。此时,房前有一位老人坐在那里打瞌睡。我们急忙走过去,老人被惊醒了。很遗憾,他不是这滩上的故人。老人指指那片水域说自己是替乡里看护这鱼塘的人,对于“北潦”的旧事知之甚少。当他听说我们是当年的知青回来看看,还是有些激动,忙把我们请进屋里。偌大的房屋,进门一目了然,一张床,一台小灶,其余都是丝网、渔盆之类东西了。那墙被烟熏得迷迷糊糊一片,注意看隐隐约约还能辨别出一张大墙画的痕迹。近观还能见到暗红色的斧头镰刀旗和旗下立着的伟人。这时候,J 君一眼认出:“这是我画的*井岗会 师”。“哦!”我与 H 君几乎同声赞叹,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当年J君作画的情景。那是一个“阶级斗争”天天讲时代,一个政治学习的会堂,现在变成一个看守鱼塘的小屋。沧海桑田,世事莫测。

  告别了看鱼塘的老人,我们又回到大堤上,想仔细观赏一下那片原始湿地。这时候的太阳已成一团红色半挂在空中,呈现眼前的一片广阔河滩上,一簇簇芦苇层层叠叠地镶嵌在无际的绿草一片“毯子”上。几只苍鹭在空中盘旋着,朦朦胧胧地时隐时现。偶尔转来几声狗叫,远方村落开始飘起袅袅的炊烟。啊!这就是本和我们脚下的土地连为一体北潦滩哟。三十多少年前它呈现给我们就是这等壮美,至今依然如故。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7年10月

肥皂的故事
眼下肥皂是再普通不过的日用品了,可是在三十多年前它可是个稀罕物。那时候城里人是凭票供应,全家人一个月也只有那几块,对于农村来说,就更为奇缺。在我插队的时候,村里的人只有平时将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鸭蛋卖到公社的供销社,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能换回一点糖、火柴、煤油、肥皂一类的紧俏“商品”。即使这样,能够卖到东西的品种和数量也极其有限。我记得好像是“卖”一斤鸡蛋,可以“买”回一两“古巴糖”(介于白糖与红糖之间一种黄糖,据说是由古巴进口来的)。至于火柴和煤油是如何“兑换”的,现在记不起来了,多少还可以“换”回一点吧。在我的记忆里,村民们最难得到的东西,好像还是肥皂。

  那时候使用肥皂前,人人都得先用香烟的内包装的锡纸将肥皂包起来。一块肥皂只留一个则面露在外面,在使用时候,只将那一面搓脏衣服。用一点,锡纸往后剥一点,不至于使肥皂有太多地接触衣服的机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愣头青”,当然不知道“节约”。脏衣服脱下来,用水在盆里一泡就是几天,不等衣服穿不想起来洗。一洗起来,用肥皂使劲一糊,一块肥皂也就差不多了。有时候遇到被子、帐子脏了,自己也没办法洗。只得抱着脏被子,带上一条肥皂到邻村请人代洗。这样一来,每次回城带回来的那几块肥皂也经不起自己这么折腾。到后来洗衣服就没肥皂用了。洗衣不用肥皂我也干过,不过污垢洗不去不说,那衣服上残留的汗臭味,穿在身上难受滋味,现在想起来浑身还不自在。同知青屋的“三丫头”在这一点上,要比我们好的多。用村民的话说,他会请打细算,比其他知青会过日子。说他不像我们这帮小子,倒像是个丫头。他姓桑,因此我们送他一个“三丫头”的绰号。

  “三丫头”的床铺紧挨着房门,推门就是他的床架。那时候我们的盆、碗、肥皂、毛巾之类的日用品都放在床架下面。有时候我们打水洗过脸后想搓个毛巾、袜子之类的小玩意儿,也就懒得进屋,顺手在“三丫头”的床架下拿他的肥皂用,省事。时间一长, “三丫头”的肥皂就不再放在床架下了。不知什么时候,他从城里带来了去污粉(类似后来的洗衣粉),每次用他都用一只小碗装一点放在床架下面。我们依然如故,只要顺手还是用他的去污粉,用起来方便。有一次,我和往常一样,再次顺手用“三丫头”的去污粉洗小玩意儿。可是不论我怎么搓揉,也不见泡沫。我又添加一些“去污粉”,仍然不见泡沫。正当我努力搓揉手中的小玩意儿而大惑不解的时候,被“三丫头”对床的知青诸葛看见,窃笑道:“呵呵,你也上当了,那是石灰粉。”又是“三丫头”心疼用他的去污粉,故意给调包了,我却全然不知。
  作者题外话:2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