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中国古代美男扫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才子--中国古代美男扫描-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械聂⒂е濉5牵坏搅送硖疲晃峦ン抟宦鲆丫宦洌凰杂锥约业赖闹新涫怯型辞兄械摹6缘虏偶姹福还ρ恐南茸娴某缇矗偈刮峦ン薏潦榍笫艘灾卣窦疑那苛以竿
  可是温庭筠既无现成的权势可倚仗;又无葭莩之亲可攀援,为此温庭筠勤学苦读;他既“习政经”、“窥吏事”;又博览群典;精研诗书,抱着“将期善价沽”的想法;“有词赋盛名”的温庭筠来到长安求取功名。《旧唐书》本传载:“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这段时间;温庭筠官场文苑的交游日趋广泛;他为了切磋文章而广交文友;为了求人荐举而干谒一些身据要津的达官显宦;甚至结识了庄恪太子李永;从其宴游。他煞费苦心;一心想凭借自己的才华学识;打开一条通达至显、施展经时之策的大道。虽然他也和那个时代大多数士子一样;来往于平康巷陌;沉醉于醇酒美人;不过他这时雄心勃勃地期待的;仍然是科场之捷和仕宦之荣。然而;庄恪太子的猝死使温庭筠不仅未能求得荐举;反而因此事受到牵连;被“等第罢举”。此后的温庭筠多次重返科场;皆不第。这位“早随计吏;夙著雄名”的有志才士被冠以“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的恶名屡遭排挤。
  同历代知识分子一样;温庭筠内心受到“济世”、“弃世”矛盾的煎熬。“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是其心中的愤懑;“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是他的不满和无奈。尽管如此;温庭筠仍顽强地表示:“自笑漫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甚至乐观地认为:“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州理钓丝。”然而科举制度发展至晚唐已出现腐败之象;官场门生、座主之谊;求荐请托之风盛行。顾肇仓曰:“按唐时科举;最重荐导;至晚唐为尤滥。”温庭筠也想通过科举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却是一位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的贞固之士。因此在科考过程中,他经常帮助别人答题,以泄心头之恨,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结果温庭筠得了个“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每次考试他都名落孙山,到五十五岁那年,温庭筠又去应试。这次应试是大中九年(855年),沈询主春闱,没想到温庭筠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搅扰场屋的原因,是因为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专门把他安排在自己面前考试。温庭筠十分不满,因此大闹起来,搅扰场屋。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他又没有考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花间鼻祖”——温庭筠(3)
温庭筠的行为是对唐末腐败的科举考试的嘲弄,他以自己的叛逆方式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抗争。“纵使此生不得志,却把傲骨留人间。何必低头事权贵,浪迹江湖亦英雄。”
  闺阁“美容师”
  人们常常把阅读好的作品称为“艺术的观赏”。的确;一篇优秀的词作;犹如千年陈酿;让人陶醉其中,给人以情的真挚、理的感悟和美的享受。晚唐词人温庭筠就是一位创造美的艺术大家。
  温庭筠的词被《花间集》列于卷首;他被尊誉为“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词以表现女性美的生活基调和儿女风流作为其主要内容,生活的情调便由关塞江湖的广大浩渺缩小到庭院闺阁之间,所表现的是对青春消逝的感伤,男欢女爱的真挚,离愁别绪的相思,创造了画桥、流水、秋千、庭院、小楼、飞絮、梧桐等一系列敏感的意象,形成了独特的一种境界与气派。其中花间词的特点就是用华丽的词藻和婉约的构思集中描写女性的美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从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温庭筠便是最典型的代表词人之一,他用独特的眼光去观察描绘那些富贵人家、身处闺阁之中的多情女子,从而展现她们的内心世界,发现她们的欢悦、悲伤和隐私,并对她们流露出体贴与同情。从而也确立了文人词好写女性情事的“艳科”格局。
  温庭筠的词善于把自己隐藏在自己笔下那些感情细腻、闺情宫怨的女子后面,通过她们的梳妆打扮、亮相表演、寄情相思,用色彩浓丽的词语和绮艳香软的名物意象来加以“包裹”与“装饰”,使其所表现的人物情事更为香艳精美,从而达到了一种幽远和微妙的艺术境界。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在词句的表达上还富有装饰性,追求一种装饰美的艺术效果,他像是一位闺阁女子的美容师、化妆师,用他那精巧、灵活、变幻莫测的“纤纤巧手”,在给每一位他笔下的美人佳丽描眉画唇,盘头挽发、涂脂抹粉,明睛点线,让每一个出场的女子都亮丽夺目、光彩照人,却又愁丝怨缕,叫人怎能不心动又心爱呢。她们宛如一款款精致的艺术品在晚唐的文坛上闪闪发光,达到一种视觉效果的装潢美、图案美。词人并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和深隐婉曲的手法来进行“冷化”与“深化”,使其所表现的人物情事显得更为朦胧幽深。
  清人刘熙载《世概·词曲论》说:“温庭筠词精美绝妙,然类不出乎绮怨。”指出温庭筠的词作都以表现女性生活情事为内容,写她们的闺阁、服饰、容颜、体态、情感、心绪,表现了其题材的“艳”;又选取珠光粉气、缕金错彩的名物意象体现了其艺术手法的“艳”。其词虽题材狭窄,大都写思妇、宫女及娼楼女子的生活和相思离别之情,但善于在词中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使之化景物为情思,以意象显心绪,并最终回归理性的构思特色。同时那花前月下,艳丽精工,流金溢彩,朦胧幽深的形象特征,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突出的地位。应该说温庭筠是由一个浓艳的外表和一颗纤细的心灵构成的一个矛盾统一体。他的词无论是浅紫、柔粉,还是火似的红、雪样的白,都是一幅幅佚名的古装画,在时光里慢慢点染,然后洇开。
  (魏宏伟)
  

“词中皇帝”——李煜(1)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据史料记载:他生有奇表,天资聪颖,颇具才华。因他天性柔善,不愿介入嫡亲宗族的政治纷争,便避罹于书籍、艺术、爱情之中。而正是由于他这种天性使然的倾注,方使他能够“精究六经,旁综百氏”,“通晓音律,精别雅郑”,“工书善画,崇信佛法”。他的书法、绘画和文章都很出色。其中书法独具一格,后人称为“错金体”。在诗词歌赋方面,更是造诣颇深,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将人性中的情感、情绪、情爱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愧为一代宗师。
  “真命天子”
  李煜出生时就一目重瞳,他字重光即由此而来。在中国历史上,李煜之前,一目重瞳的只有舜和项羽,他们都曾称王称帝,这就是说,李煜一出生就命定了日后要执掌南唐三千里江山,成为南唐的又一位“真命天子”。
  可是成为一个皇帝,李煜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中主李璟原本想传位给弟弟李景遂,奈何此人不久就给李弘冀毒死了;他又想传位给三弟李景达,可惜此人太不争气,战场上临阵脱逃,最后还是李弘冀住进了东宫,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但是两年后,李弘冀病入膏肓,一命呜呼。而此前李煜的五个哥哥一一死掉了,李璟于是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南唐后主李煜留给后人的印象,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亡国之君形象。但是李煜即位时,南唐国势岌岌可危。李煜只好既对宋委曲求全,连年进贡,以图幸存,又在生活上纵情享乐,终日在深宫中征歌逐舞。
  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历史记载他“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他前期不修政事,沉湎酒色,纵情于吟咏宴游,笙歌燕舞,过着荒淫奢靡的宫廷生活。每年七夕,为庆祝生日,李煜都拿出绫罗锦绣,做成月宫天河形状,再现牛郎织女相会场面。次日,这些足以让千万穷人裹身御寒的罗锦就被扔得一干二净。据说李煜的一个妃子,入宋后看见灯光就闭眼,说是烟气过浓,换成蜡烛后,她又闭眼,说烟气更甚,有人问南唐宫中用什么度日,她说以宝珠照明。可见,李煜是一个十分懂得享受的帝王。
  据传女子缠足,并称小脚为“金莲”,就是由李煜和他的后宫嫔妃窅娘(亦称媚娘)开始,并传到民间来的。
  南唐后宫虽非粉黛三千,却也是嫔妃成群,她们之中勾心斗角,争宠邀幸者大有人在,窅娘为了讨得李煜的欢心,就用绢帛缠足,把一双天足缠成了纤小弯曲如新月般的模样。她忍着钻心的疼痛,经过日夜苦练,走起路来如风摆杨柳,跳起舞来自是婀娜多姿,显得格外妩媚,终于赢得了李煜的青睐和宠爱。后来李煜下令专门铸造了一朵纯金的大莲花,周围还镶满了珠宝翠玉,专供窅娘站立莲花中间盘旋起舞,寻欢作乐。因此之故,女人缠过的小脚就被称作“金莲”,更因为窅娘的小脚不足三寸,才又有了三寸金莲的说法。。 最好的txt下载网

“词中皇帝”——李煜(2)
爱  情  圣  手李煜是个情种,凭借自己的多才多艺,他在情场上挥洒自如,简直可以称作是“爱情圣手”。后周显德元年(954年),18岁的李煜同南唐重臣周宗之女娥皇(即大周后)结为伉俪。娥皇精通文墨,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特别擅弹琵琶,并凭借残谱复原了已经失传两百多年的《霓裳羽衣曲》。李煜与娥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