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三部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道三部曲-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海高楼林立,除了外滩,几乎没什么景点,早年听说母亲常去城隍庙上香,那儿有一座私人花园——豫园。我慕名前去,买了一角钱的门票,进了这所浓缩在闹市区的庭苑。园内楼台亭阁,雕梁画栋,奇石异卉,曲径通幽,布局紧凑严谨,建筑古色古香。

  紧邻的城隍庙,早已不供香火,而增设了不少商店、饮食店。九曲桥年久失修,一潭死水浮满了水藻,绿莹莹的,散发着一股臭味。茶楼的清客廖廖,倒是风味小吃,顾客盈门。

  这次在上海,该去的都去了,该玩的也玩了,该买的也买了,虽还余兴未尽,但已心力皆疲。我是南归省亲的,但“亲”在哪里!?不管咋样,家乡总像磁石似的吸引着我,一幕幕的情景又浮现上来。人说:一有怀旧的情结,就是老了,可我才二十三岁啊!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六章(16一115)
响过几阵春雷,下过几场春雨,正是“万物润无声”的季节。

  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其实我已没有家了,虽然有兄嫂,但毕竟不是我的家。听说大哥已右派摘帽,在义乌的一所乡村中学教书,我忽然感到一种无家可归的怆然。

  我决定先去杭州,虽说我是浙江人,故乡离省城也不过二百多里地,但还没有机会游览过这人间天堂。从上海到杭州,我坐的是双层快车,真巧,坐位在上层,可一览窗外景色。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明媚季节,风光如画;麦已抽穗,菜花正黄,我又看到了一簇簇白灿灿的花,镶嵌在绿毯似的田野中,宛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这才是真正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呢。和大连的苹果花相比,又多了几分娇媚。

  上午十点抵达杭州,我投宿在站前南侧的一个小旅社——江城旅馆。这是一座两层的老房子,接待我的是一位四十开外的‘老伙计’,他有问必答,殷勤周到。我忽然联想到,茅盾笔下的林老板,也许这位‘老伙计’,正是当年的‘小老板’吧。我要了个小单间,每天三元。寄存好物品,乘1路电车直奔湖滨。

  说来惭愧,我虽好几次路过杭州,因囊中羞涩,都没能游览湖光山色。听母亲讲,我小时候常来杭州,但我记忆已十分模糊了。直至读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就有了一个遍游西湖的梦。而今我伫立在湖滨,望着远山近水,才有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感叹。

  沿着六公园北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过了断桥,步入白堤,堤两岸植满柳桃。我一个人踽踽而行,观赏桃红柳绿的美景,心头满怀诗情画意。

  夕阳时,我进入闻名的‘楼外楼’ 菜馆。要了一瓶‘绍兴加饭酒’,点了个‘西湖醋鱼’,还要了个‘西湖莼菜汤’。服务员问我:“醋鱼要大盘还是小盘。?”我顺口说:“要大盘”。服务员笑着说:“能吃得了吗?”我不假思索的答道:“行!”。端上来才使我大吃一惊,大盘足有尺许,盘中大鱼两斤以上,盘底衬有香菇、豌豆、竹笋,都是我喜食之物。酒足‘鱼饱’之后,我摸了摸钱夹,心想价格一定不菲,结帐还不到五块。带着几分醉意,又去湖滨踯躅良久,掌灯时分,我才回到旅舍。

  旅馆小院的葡萄架下,射进斑斑点点的碎金,又是个好天。昨晚睡了个好觉,晨起神清气爽,毕竟是在家乡母亲的怀抱中,心中分外踏实惬意。我换装一新;脚穿一双棕色皮鞋,下着毛料西裤,内穿兰格的的确良衬衫,外穿灰色卡其布两用衫,戴上新配的眼镜,一副新潮的打扮,较之其他游客和当地人,也毫不逊色了。

  我打算在杭州尽兴玩几天;一早乘车到少年宫广场,在此登上宝石山。石径布满苔藓,几无游人,两边高树修竹,倒有些冷寂。保叔塔已露颓残。在山顶揽胜,朝阳如血,早霞似锦,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草绿裙腰一道斜’的白堤,有如一条饰带,为西湖增色。

  信步到孤山。中山公园正举办‘杜鹃花展’,一盆盆红的、粉的、白的、紫的杜鹃花,开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记得小时候去春游,去扫墓,我最喜欢这俗称“满山红”的杜鹃花了。每次都采一大把回来,插在花瓶里,直至到枯黄才抛弃。

  从‘西冷印社’拐入‘放鹤亭’,我十分仰慕这位梅妻鹤子的老夫子。孤山麓东,十分幽静,我沿着小径缓缓而行,欣赏这人间美景。有不少男女学生,在此‘写生’。他们戴着“华东美术学院”的校徽,我不由的凑上前去,看他们作画,久久不愿离去。想当年,我小学毕业时,也曾想考“美院附中”,只因母亲反对,而没能如愿,成了一场春梦。如若当年坚持学画,也许我就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徜徉在西子湖畔了,想起来不免有几分遗憾。

  正在胡思乱想中,忽听一个女音,在我背后问:“同学,你是哪个系的?”我回头一看,正和她的目光相遇,觉得好生面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竟抓住了我的手;“你是方昊?”尘封在我心底的一根神经突然接通;“你是嫂子阿姐!?”她竟激动的两眼冒出泪光,一直没松手。拉我到一个僻静处;“我注意你好久了,怎么看怎么像方弘。你大哥近来好吗?你怎么会在这儿?”我百感交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她约我到她家坐坐,好好谈谈。她说:“我住在‘美院’教工宿舍三幢205号。”走出好远,她还扬着手,叮嘱我:“一定来啊!”

  从美院宿舍出来,晚风吹起我缕缕的头发,这次和大嫂阿姐的邂逅,令我心如止水。人生如梦,真是命运啊!‘嫂姐’,姓施名翌,她父亲是东阳有名的大律师,我们两家也算是世交。施翌和我大哥青梅竹马,一起考入“国立英士大学”。我大哥在法学院,她在美术学院。他俩一起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反*”的学生运动,不久我大哥就参加了革命。解放前夕,她全家去了台湾。施翌留了下来,一直痴情的在等我大哥。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可在我大哥向组织申请要求结婚时,没获批准,原因是她父亲去了台湾。无情棒打鸳鸯散,只能分道扬镳。这位阿姐终没能当上我的大嫂,但留给我一个‘嫂姐’ 的亲昵称呼。我忽然想起那‘跳海女人’, 心中升起个个疑团;新社会是‘婚姻自主、尊重*’ 吗?为什么在‘婚姻’ 上,有那么多政治上的清规戒律昵?

  在施翌布置的十分雅致的房间里,我再次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她几乎一直看着我,弄的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问了我家的情况,尤其是我大哥的情况,一点细节都不放过,她把我当成年轻时的大哥了。当她听说我母亲已去世时,禁不住抽泣起来,难过的说:“你妈待我亲生女儿一样,想不到这么早就去了天国,我连一点孝心都没尽到。”她让我回东阳祭扫父母陵墓时,替她鞠三个躬,多烧点纸。我问她为啥还住单身宿舍时,她苦笑着说:“我这一个人生活,不也挺好嘛。往事不堪回首,人强,强不过命啊。”

  她希望我常和她保持联系,我留下了地址。告辞时,她拿出一幅画;“这是我临摹郑板桥的‘竹石图’,捎给你大哥吧。”出门时,她拥抱了我,“小弟,不要忘了阿姐。”“你多保重!";

(16一116)
昨晚下了雨,葡萄架下的坑洼处积满了水,抬头望天,灰蒙蒙的。我来到西湖边,望着披着面纱似的 ‘烟雨西湖’,欣赏这空濛的迷人景色。

  我登上游船,第一站‘小瀛州三潭印月’;岛内九曲回桥、楼台亭榭、杨柳婆娑,宛若仙境。复至‘西山公园’,胜景是‘花港观鱼’;中有奇花异卉的‘牡丹园’,高大的塔松,紫藤缠绕的“长廊”。在花港只要投入面包屑,成百上千的金色鲤鱼,就会争相而来,济济抢食,真乃奇观也。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出园漫步苏堤;南风熏人,烟柳如画。暖风吹得游人醉,乐而忘返。忽见天外飞来一团乌云,狂风骤起。我急登一小游船,女船工憋红了脸,有如赛船般的划动木浆,刚到湖滨拢岸,豆大的雨点,倾泻而下。紧接着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好一场暴风骤雨。

  躲进湖滨路边的‘朵云轩’避雨,正好有画展在此展出。其中有一幅(毛主席来到了双龙电站),是我中学恩师劳坚清所作。望着画面伟人的光辉形象和背景的熟悉山水,又勾起我种种酸涩的回忆…。

  雨过天晴,望着晚霞,在湖滨伫立良久。直到肚子咕咕叫,才去解放路吃了碗青菜面。天色已晚,我沿着延龄路逛商店,各种商品虽没有上海丰富,但没有工业卷之类的限制,我一口气买了八床线绨被面。售货员用疑惑的目光打量我;“你该不是搞投机倒把吧?”我向她作了解释。她才委婉地说:“一下子买这么多,要有麻烦的。”我感激的点点头。

  浙江素有‘美术工艺之乡’的美誉,我特别喜欢杭州的伞、扇、金石、丝绸等工艺品。在‘都锦生’买了六幅织锦画,特别对一幅(西湖全景图)爱不释手,咬咬牙,花五块钱买了下来。我买了一只竹篮,竹编的椭圆形筐,镶有红边,上有一只网袋,正好装我买的东西。回到旅馆,老伙计笑着说;“这么多东西,怎么带啊。”我无奈的摇摇头:“都是给同事们捎的,没办法。”“听说东北很冷,你怎么跑到那么远地方去?”我苦笑着答道:“还不是为了糊口嘛。”老伙计连连点头:“那是,那是。”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君枕亭上看潮头’,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满觉陇’。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树,可憾不是秋季,没有桂香。沿石阶进入虎跑泉,在‘定慧寺’,品茗‘龙井茶叶虎跑泉’的天下双绝。

  步行到钱塘江畔,登上‘月轮山’下的六和塔,极目远眺;钱塘江横贯南北,大桥、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