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说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可以说不-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联系,这些人的潜伏期并不确定,有的可能要在美国潜伏若干年以后才会真有人来找他
们。

    迪米亚德斯:对!沉底鱼,这是中国情报部门的行话,意思是说这些人像沉在海底休眠
的鱼一样,西方情报界称之为“休眠情报员”。

    宗毓华:那么你是说他们会沉在海底什么也不做吗?

    迪米亚德斯:当然不是,他们只是在等待着时机。

    说到这里,宗毓华指着背后的画面说:“看!这个男人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所
谓休眠情报员。然而从外表来看,他们与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可是一旦他们混入美国社
会,就会慢慢变成社会的一部分。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很难发觉他们,因此也无法判断到底会
给我们造成了多大损失。

    迪米亚德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些来自中国的休眠情报员并不在少数。根据我的估
计,在这些通过合法途径进入美国的中国人当中,每八个人就有一个人是潜伏着的间谍人
员。

    在直播室里,宗毓华和迪米亚德斯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补充,拼凑着一幅中国情报人员
的形象。由于这一节目是在晚间的黄金时间播出的,所以估计至少有1200万美国观众收看
到了这个节目。

    毫无疑问,迪米亚德斯的《中国谍报工作》一书的出版以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特约
节目的播出,使得美国社会对美国华人有多少是间谍一事议论纷纷,从而给许多华人移民的
生活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每8个进入美国的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间谍的说法,使得许多
美国企业对华人雇员充满疑俱。这对一些中国留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一些在职
的华人则无形之中被另眼相看。在疑神疑鬼的心理作用下,不少美国企业已经暂时减少乃至
停止聘用中国雇员,另有一些看到新闻节目后恐慌万分的美国房东则开始委婉地拒绝把房租
给中国人,以免被华人用来认事“间谍活动”。

    美国从历史上来说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国内的民族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经过六十年代由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倡导的民权运动。美国社会从表面上来看已经取消了种族歧视制
度。然而制度上的取消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个国家不再存在以肤色取人的习惯,白色人种对
有色人种的歧视,虽不像60年前那样露骨,但是社会各个层面仍保留着若隐若现的歧视现
象。而且与以前情况不同的是,白色人种对其他人种的歧视并不亲自登场,而是充分地利用
一些有色人种的代表,这佯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种族歧视过于表面化的缺点,从而使这种隐
蔽的歧视更凑效。宗毓华就是这佯一个例子,客观地来说,凭借着自己的刻苦而挤身美国三
大广播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著名主持人行列的宗毓华,自身的奋斗也很不容易,但是人们也
可以看到她身上似乎刻意与华人社会保持距离的另一面。现侨居美国的美籍华人陈燕妮女士
就曾经记述过华人社团一次原本为宗毓华授奖的大会,到头来宗氏不到场的憾事。每当宗女
士提到中国人时,总是用“那些中国人”来显示自己的黄皮白心。不过话说回来,各人有各
人的价值观,无法勉强,只是问题在于如果用这种方式来伤害自己的同胞就有些过分了。也
许美国就是这样一个社会,能将一个人与她的血统生生割断,能使一个人向自己的母体渲泄
无情,能使一个人在功利面前失去起码的道义。真不知宗氏婢女怎么想的,当美国因她的节
目而掀起排华风潮时,她走到大街上领受到的就是热情吗?也许她不需要热情,那么好,中
国驻美大使馆可以拒签她的护照,禁止她今生踏人中国的土地。

    这几年来,在美国各地的电视节目或者报刊上,也时而会出现指称华人在美国从事间谍
活动的传闻,有的文章甚至言词确凿他说中国在美国的间谍活动已经在规模上与前苏联不相
上下。本来,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新闻从业人员多少部有些故弄玄虚,不时
制造些耸人听闻消息的习气。华人社会也没有那么多功夫去驳斥每篇报道。不过,这次有关
华人间谍网的说法已经有些太离奇,尤其是每8名中国人中就有1名从事间谍活动的说法更
是给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发展出了一道难题。

    对这类报道一向都抱着比较宽容态度的华人这次没有保持沉默,在一些旅美著名华人的
参与下,团结行动起来,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表示抗议。总部设在芝加哥的旅美华人工程师
及科学家协会在写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信中表示,新闻报道不能仅靠一两个人没有根据的
说法为依据,尤其是这种新闻报道已经在美国社会中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每个中国人都存在
着从事间谍活动的嫌疑,而且即使现在没有从事谍报工作,若干年以后也会活跃起来。该协
会在信中要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必须进行公开的道歉,否则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在华人社会作出反应之初,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与宗毓华并没有把它看得很严重,潜意识
里认为华人的这次行动只不过与以前一样,都会以虎头蛇尾的结果收场。宗毓华本人在接受
一家华人刊物采访时也只是语气平静地对此事说了一声“抱歉”而已。

    这种平淡的说法自然不能让华人社会感到满意。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华人社会持续不
断地爆发出对这一事件的强烈抗议,事态的发展迫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宗毓华不得不作出
公开表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在写给一家华人团体的信中不得不表示:“我们充分认识
到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居留在美国的中国人绝大部分是守法的学生、访问学者及公民。如果
说我们的节目未能对这一点予以证实,那么我们愿意表示道歉。”这位总裁同时在信中表
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在10月22日的晚间新闻节目中作出认真的努力。纠正以前的说
法。

    10月22日晚上,宗毓华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直播间里,向诸多观众播出了一则声
明:“我们无意使人们得到这样一种印象,认为每年合法地进入美国的中国学生、访问学者
及移民都受到中国情报机构的雇用。如果说我们给观众造成了这样的错误印象,那么我们愿
意表示遗憾。”

    这种声明并没有干干脆脆地表示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歉意,但是考虑到哥伦比亚广播
公司一向自认正确,认不肯对自己的节目表示歉意的历史来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很明显已
经感受到来自华人的压力,作为一家依靠收视率生存的新闻媒介,在作出决定时自然也不能
不对社会的反应予以考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这一事件表明,中国人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姑
息了事了,各个华人社团在这一事件中也空前地团结一致。

    这次事件同时也使广大华人认识到,作为美国社会的一个少数民族,华人群体在受到美
国社会诬陷的时候,如果不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任人评说,任人践
踏。

    华人在这一事件上的空前团结,也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中国的日益壮大。从这一
点意义上来说,生活在大陆的国人,有责任将国家建设得更好,为了自己的同胞不再受气,
为了自己的同胞不再变质,为了未来的一代或二代能理直气壮地走在相同或不同的肤色中
间。

    “孤儿院事件”——美国人自己说不

    致编辑:

    关于《中国人否认虐待孤儿院里的孤儿》一文(注:指《纽约时报》1月刊出的文
章)。

    毫无疑问,上海孤儿院摆出最佳面貌让外国记者看,以驳斥总部设在纽约的人权观察组
织的指责,该组织指控在中国一些儿童被故意饿死。

    但我也认为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儿童福利院院长韩伟城(音译)的解释是可信的,
1989年他照顾的孤儿中有多人死了,因为“那年很冷,我们没有电”。

    我虽然经常在本栏目中批评中国的不道德行为,但我认为说什么政府的政策故意饿死儿
童,以使弃儿人数减到最低的说法是难以置信的。

    即使如罗森塔尔在1月8日专栏文章中认为的那样容忍共产党人的冷酷无情,因缺乏资
金和设施造成的错误和疏忽也不应该看成是官方的计划。

    拿出中国刊登在贵报1月6日新闻报道中的图片,以及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节目连续播
出的镜头,并不比1月10日在黄金时间直播节目中播出的美国国营收容所中弱智者受到虐
待的画面更今我感到震惊。

    如果中国的宣传机构下结论说,美国的这些虐待事件是美国政府批准的政策,那将如何
呢?

    蒂英西·通

    纽约

    1996年1月10日致编辑:

    关于贵报1月9日的新闻报道和罗森塔尔1月8日有关中国孤儿的专栏文章。

    罗森塔尔先生的争论文章是根据人权观察组织的报告写的,而人权组织的报告宣称,那
些儿童是被故意饿死的,贵报的报道说该说法不能得到独立的证实。这不是很成问题吗?

    除了报道指责的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中国儿童遭到抛弃和死亡呢?

    许多死在孤儿院里的儿童,到那里时就已经患有重病、残废和营养不良。在些孩子的父
母通常是中国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失效者。由于医疗费用要个人承担,因此穷人不可能为这些
孩子提供必要的治疗。

    家庭连最起码的医疗都负担不起,就会遗弃孩子,寄期望于国家来拯救。到这个时候,
许多孩子已经太虚弱,活不成了。

    我希望罗森塔尔先生在使用孩子们的痛苦作为其地缘政治斗争工具之前,考虑这种“证
据确凿”的报道。

    马修·科尔曼

    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