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这边苦口婆心,奈何骆志远就是稳坐钓鱼台、毫不松开、有恃无恐,到了这个份上,任何的“谈判技巧”都无济于事了沈宏卫突然感觉心烦意乱,也失去了继续跟康桥公司谈下去的耐心,他霍然起身,淡淡道:“既然骆总态度这么坚决,那么,我们也不强求了。我这就去向周市长作电话汇报,看看市领导怎么说。”

沈宏卫就在康桥公司给周显华打了电话过去。

“周市长,我是沈宏卫。”

周显华哦了一声,“老沈,情况如何?”

沈宏卫轻叹一声,尽量将声音放得纾缓和恭谨适度,“周市长,康桥公司态度坚决,不松口,无论我们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原则,安置自行车厂全部职工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只能安置200人,这是最高的上限。请领导定夺吧。”

周显华沉默了下去,良久才低低道:“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了?”

“周市长,也可能他们的确是有困难说实话,自行车厂债务如山,再加上这么多职工安置,的确是不太好搞。”

周显华恼火地挥挥手,“你继续跟他们谈一谈,我去请示一下劳市长。”

原来这件事周显华作为分管副市长就可以做主了,但后来劳力手来,所以周显华就不能擅自做主,而必须要向劳力请示。

周显华犹豫了一会,还是没有打电话,而是离开办公室,亲自去了楼上市长劳力的办公室。

他敲开劳力办公室门走进去,意外发现市委书记邓宁临竟然也在。

他不敢怠慢,陪着笑脸打招呼:“邓书记?!你也在劳市长这里。”

邓宁临扫了周显华一眼,微微一笑:“我正好有个事过来跟劳市长商量一下怎么,你找劳市长有事?”

劳力赶紧笑道:“老周啊,是不是自行车厂的事情?正好邓书记也在,也给邓书记汇报下这个事情。”

周显华见劳力如此说,也就不客气,坐下来后,简单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向邓宁临做了汇报,邓宁临早就心中有数,却故作讶然道:“有企业要收购自行车厂?这是好事情嘛!谈得咋样?”

周显华向劳力暗暗投过请示的一瞥,劳力向他点点头,周显华这才叹息道:“邓书记,我过来就是想给劳市长汇报下。我让机械工业局的沈宏卫跟康桥公司谈了几次了,但一直都没有谈妥。”

“咋?企业漫天要价提过分要求?”邓宁临淡然道。

周显华摇摇头,“这倒也不是,不过呢,我们是希望康桥公司能全部承担自行车厂所有的职工安置,但他们只肯接受200人。至于债务方面,他们倒是愿意全部承担。”

邓宁临听着,突然道:“对这个事情,我有个态度。自行车厂资不抵债,这是实情。但既然我们要运作并购,盘活这个企业,不做便罢,做就要不留后遗症从现在的情况看,既然康桥公司有投资意愿,那么,市里就要想办法克服困难促成这次合作。”

“自行车厂不算一个大企业,但在市里颇有影响力,我们能救活一个企业,安置职工,能给全市上下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标杆。因此,我建议市政府多下点功夫,务必把并购运作成功。”

“但必须要注意两点:第一,企业的债务要由收购方全部承担,市里可以减免税,但不能替企业埋单;第二,所有的职工都要得到妥善安置,不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去跟康桥公司谈,他们有困难,市里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邓宁临笑了起来。

劳力赶紧附和道:“老周,我也是这个态度。你赶紧去做工作,坚决贯彻落实邓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将这次并购合作做成一个漂亮工程,也为以后类似事情的运作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有益的探索。”

邓宁临和劳力的“一唱一和”,尤其是邓宁临还作出了“重要指示”周显华听了脸色一变,暗暗叫苦。他本来是想跟劳力商量一下,不行就让让步答应康桥公司的条件算了,就算是不能全部安置自行车厂的职工,但安置200是200,且能盘活一个企业,何乐而不为?

但不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邓宁临适逢其会,作出了适逢其会的表态,这就决定了此事再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康桥公司这般坚决,市里又有邓书记“两个必须”的指示,这事儿只有谈崩这一条道了。

第212章 煎熬

第212章 煎熬

市政府副秘书长李鹤亲自赶到康桥公司来,向沈宏卫转达了市委书记邓宁临的重要指示、市长劳力就此作出的重要批示,以及分管副市长周显华要求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邓书记指示和市政府劳市长批示精神,必须要跟康桥公司谈妥这件事的具体要求。

周显华让李鹤来,显得此事非常重大。

李鹤的话一说完,沈宏卫当即头就嗡地一声,想要爆炸了一般。

既要贯彻“两个必须”的指示精神,又要尽快完成并购合作这不是要人命吗?难道市里领导不知道康桥公司的坚决态度?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市里即不给政策,也不给优惠措施,就干巴巴的一句“坚决贯彻市领导的指示精神”,这不是让自己难堪和坐蜡吗?

沈宏卫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旋即明白,这事儿谈妥了自己未必有成绩,但谈不妥,肯定会吃“挂面”,一旦被市委书记和市长这两位党政主要领导不满,他的政治前途也就到头了。

“老沈,三位领导的指示,我都传达到了,你可要认真对待。”李鹤笑了笑,准备离开。

沈宏卫一把抓住李鹤的胳膊,愁眉苦脸道:“老李,这不是要人命嘛?康桥公司这边态度很强硬,他们同意承担自行车厂的全部债务,但职工却安置不了那么多,我来来回回跟他们拉锯好几次了,都没有谈下来,现在三位领导让我这就是要我的命哟!”

李鹤不置可否地笑笑,“老沈,困难是有的,但领导的指示也不能不办。这样吧,你们还是继续谈,我回去之后呢,跟周市长再说说,看看这事儿能不能再给你放放权。”

“好了,我回去了。”李鹤说完,扬长而去。他奉命而来传达市委书记邓宁临和市长劳力两位党政主要领导的指示,至于沈宏卫如何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那就不是他操心的事情了。

沈宏卫眼巴巴地望着李鹤离去,心里忍不住咒骂起来。

他站在康桥公司会议室外边的走廊上,点上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皱着眉头从走廊这头走到那头,然后又从那头走回到这头,迟迟没有走进会议室,内心深处的煎熬无语言表。

良久。

沈宏卫才重新走进会议室,他缓缓坐下,神色凝重地道:“刚才,市政府李鹤副秘书长亲自赶过来,向我传达了市委邓书记和市政府劳市长的最新指示精神。”

沈宏卫深深凝望着骆志远,几乎是一字一顿地道:“邓书记和劳市长一致认为,在康桥公司并购自行车厂的问题上,要坚持‘两个必须’。哪‘两个必须’呢?第一,并购企业必须要全盘接受自行车厂的全部债务,不管是内债还是外债,亦或者是拖欠职工半年多的工资奖金;第二,并购企业必须要全部接收和安置自行车厂所有的在职职工,不能将一个职工推向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

沈宏卫苦思多时,才决定要拿邓宁临和劳力这两位大领导的指示来压一压骆志远,试探下骆志远的反应。

沈宏卫的话一出口,不要说骆志远等康桥公司的人非常吃惊,就连谷涛也很是错愕。邓书记突然横插了一杠子,态度还这么强硬,这要是与骆志远坚决的态度相遇,这事儿可不就要黄了哟!

骆志远虽然神色不变,但内心里却也震动不小。他有些意外,邓宁临怎么突然插手进来还摆出了一幅强压于人的架势邓宁临意欲何为?

邓书记冲着自己来的?要打压康桥公司?不至于吧骆志远心念电闪,不动声色地梳理着自己的心绪。

他没有吭声,会议室里的气氛由此变得极为微妙和尴尬起来,同时还隐藏着一丝火药味,其实包括沈宏卫在内,都担心骆志远年轻气盛,一时意气用事,拍案而起。一旦如此,康桥公司收购自行车厂的事儿,就彻底完蛋。

但骆志远毕竟不是“愣头青”,他心性之沉稳、城府之深沉、看问题之深远、随之应变能力之强,远远超乎了众人的想象。

突然,骆志远轻轻笑了,不疾不徐地道:“沈局长,各位机械局的领导,首先要感谢市委邓书记和劳市长对这件事的关心和关注。市领导站在全市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大局上,作出这样的指示,我能理解。作为我个人而言,我也在这里表态:坚决贯彻落实两位市里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尽我们最大的力量,作出最大的让步,争取与市里达成共识,完成这次并购。”

沈宏卫闻言心头一喜,心道:这小子终于还是见风使舵、准备让步了吗?这样最好,咱们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但骆志远话锋一转,又道:“但是我们的现实困难摆在这里,如果要我们全部接收自行车厂的所有在职职工,那么,我们所能支付的并购资金现金流就大幅减少,为自行车厂承担债务的能力大大减弱,我想,可不可以这样变通一下:其一,在自行车厂的内债方面,市里能不能给予更大的政策扶持?其二,我们希望能由市里协调和帮助我们向银行争取低息贷款,同时在税收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

骆志远淡淡挥挥手道:“我们已经作出了最大的让步,也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我们希望市里能给予相应的支持。如果市里同意,我们马上就可以跟市里签署并购自行车厂的框架协议。”

沈宏卫和谷涛对视一眼,觉得骆志远的要求的确并不过分,可以说合情合理,如果市里再不予以回应,恐怕这事就悬了。

沈宏卫沉吟了片刻,点点头:“好,骆总,我这就回去向周市长汇报,你们等我的回复。”

“好,那我们就安心等沈局长的好消息了。”骆志远笑着跟沈宏卫握手。

沈宏卫等人匆匆离开,骆志远带着韩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