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 神:那么,你现在的生活舒适、健康吗?哲学家:除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抱怨以外,我觉得舒适、健康。死 神:那你满意吗?哲学家:当然了,为什么不满意呢?死 神:你最近意识到某些伤口中流出一些奇怪的血吗?哲学家:似乎是这样。我想起来了,我最近太关注于我的哲学问题,而忽略
了这一点。那是什么?你要把我带到哪里去?
死 神:明天你去看医生吧,然后就会明白了。我所说的并不是正常的受伤。明天晚上的同一时间,我还会来找你,来看看你听完医生的诊断之后,是不是还像现在这样聪明冷静。做好准备直视我的眼睛,也就是我头颅上的空洞。做好准备进入一个充满否定、复杂、气愤、荒唐感和无力感的深渊。现在你将明白我真正的意思了吧。我们还会再见面的……(消失了)
哲学家:喂,回来。你不能用这种方式离开我,告诉我那是什么!回来!
就像上面的谈话所指出的那样,死亡——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必然结果,涉及了震惊、气愤、荒唐感和无力感等诸多使理性陷入困境的因素。根据世界著名的死亡学者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zabeth Kübler…Ross )的观点,当一个人即将面临死亡时,例如,一个病人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他将经历五个心理过程:
1。 否认和隔离
即将要死的人会对自己说:“不,不是我,那一定不是真的。”在他得知要与世界隔离之后,他的自我防御机制将缓冲最初的震惊。
2。 愤怒第二阶段,即将要死的人会问:
“为什么是我?”他总认为是另外的人将要死,而不是他自己。他将愤怒抛向他周围的任何一个人,让他的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处于痛苦之中。
3。 谈判0
在这个相对短暂的时间里,病人开始与死亡谈判,首先显示愤怒,然后表示可以接受一些“好的行为”——如信仰宗教——为了活得时间更长一点,死的时候痛苦更少一点,或者为了最后的愿望实现。但是这个谈判是为了拖延死亡时间,尽可能长时间地否认它的存在。
4。 消沉
当病人不能再否认死亡,也就是死期将至,必须要住院而不能回家的时候,他开始感到一阵迷茫和消沉。对于一些病人来说,给他们鼓励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充分地表达难过和悲伤。
5。 接受
最后的阶段就是,这个病人接受了他的命运,几乎失去所有的感觉;这一阶段常常伴随着长时间的睡眠。他想一个人待着,不想有太多的探望者,更愿意静静地坐在那里而不是谈话。这就是病人对自己的死亡要准备的几个阶段。。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4)
库布勒…罗斯的研究显示很多即将要死的人,最终会接受死亡。但是在把握死亡的本质和意义的时候,这是没有必要的。换句话说,即使病人能够将死亡作为命运的一部分,这个人是否真的能够理解死亡,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部分原因可能是大部分的生物机体,特别是人类有一种本能的活着的愿望,我们把这叫做生存意志。这种生存意志是被给予的。死亡的意识与本能的生存意志相冲突。这种冲突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对于人类来说,死亡与生的本能是相对的,而且死亡是非理性的,使生命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和生活下去的热望。
以悲观观点著称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观点与死亡是非理性和无意义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就像死亡是无意义的一样,活着也是盲目的。这就意味着生存意志是一种我们无法控制的被给予的事实。叔本华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推理能力依赖于我们盲目的生存意志。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推理本身是一种工具,为我们提供论点去论证生存意志。然而,意志本身对于生存意志并没有任何控制。因此,当面对死亡时,推理也可以用来证明本身的必要性。基于叔本华的理论,生存意志最终接受了死亡,并不是推理的胜利,而是生存意志最终被痛苦和折磨削弱了,推理最终投降了,生存意志最终屈服了。在这种意义上接受死亡会侵蚀生存意志的基础。
永生是受人欢迎的选择吗?
进一步想象一下死亡对于人类的意义,我们可能想到一个相反的场景:如果我们不死将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可以长生不老,我们能够生活得更好吗?让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个想象出来的“不朽”的忏悔:
我不记得我确切的年龄了,我能想起来的就是,在几千年前,我偶然吃了一种从遥远的山上采来的草药,然后就长生不老了。我经历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战争、饥荒、革命,而我仍然活着。我所有的家人——我的父母、妻子们(我已经结婚80 次了)、我的孙子以及孙子的孩子们,都已经死了好久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可能还有几个远房的亲戚,但是他们离我太远了,以至于没有基因可以把我们拉近了。现在我觉的自己是一个在地球上茫然的游荡的鬼魂。
在传奇故事里,长生不老的人都被描述成一个住在深山里,拖着长长的胡子,呼吸缓慢,饭量很少而且通过不沉溺于世俗的欲望来保存能量的人。他们活的时间长是因为他们的时间比常人慢得多,更像一个慢慢爬行的乌龟。就像中国的俗语说的那样“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即使真是这样,时间对于一个长生不老的人和一个普通人来说还是没有分别的,因为时间在各自不同的世界里以相同的速度在流逝。客观地讲,不同的世界里时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但事实上是一致的。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土星上的一年是地球上的10 752 天。但是对于土星上的生物,一年就是一年,一天就是一天。
事实上,我像普通人一样有时间意识。我的身体看起来像20 岁的人,但是心理却有几千年老了。也就是说我已经沉淀了几千年的记忆(无止境的幸福、苦恼、愤怒、悲伤、希望、厌恶、恐惧的循环)。我已经经历了如此多的事情,以至于我已经丧失了兴奋、热情、生气或者悲伤的能力。我感觉很麻木。世界上任何一种东西都不会给我新鲜感。我不想再恋爱,不想再对任何人投入情感,因为我比任何自己爱的人活得更长,最终留给我的就是分离和痛苦。人们为了21 世纪的新发明——计算机、网络、生物科学和人类克隆——而感到兴奋,但是所有这些都只是古老故事的重复:人类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无止境的循环。对于我来说,历史总是在自己重复着,我没有一点儿新鲜的经历。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5)
对于未来我也没有计划——如果时间没有终点,计划又有什么意义呢?无论我做什么,无论我犯过什么错,我总是可以更新。只要这个错误对于别人没有伤害,任何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没有意义。
那么我对于未来又有什么愿望呢?我曾经有两个愿望。第一,我认真地想过关于我生命的终结的问题,当我对于自己的生命感到厌倦的时候,我希望它有一个终点。但是我仍然害怕即使我被炸成碎片,我依然死不了。第二,我想要把我的记忆擦掉,这样我可以忘记以前的生活,然后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因为,似乎是我的记忆和意识使我对于生活产生了厌倦。所以,如果我有权力把自己的记忆全部消除,就像计算机清除所有的旧文件夹似的,我就可以更新了。当自己厌烦的时候,我可能会重复这个过程。这样的话,我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就都是新的了,我可以经历好奇、热情、渴望、希望、爱……所有使得生命值得的事情,一次又一次。
现在,我也已经放弃了这个愿望,因为我意识到即使是这件事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长生不老的生命总是以厌倦结束,即使我有权力让它重新开始,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了这种想法,我就有了一些“智慧”。我开始冷漠地看着我的生活和世界。我已经学会了控制情绪,不被外界打扰。我消除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情感依恋。我的心灵现在像水、像镜子——没有爱、恨、恐惧、希望。这就是我对待永生的唯一方式。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福佑吗?这种存在和死亡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能够把这叫做“生活”吗?我不禁怀疑。
死亡与提高存在感的可能性
从上面我所讲的永生,似乎我们能够看出死亡与有意义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这并不意味着死亡本身可以赋予生命意义。我们可以想象出,如果没有死亡,生命将没有意义,因为如果没有死亡,人们便不会有紧迫的需要去制订一段时期内的计划、规划。从这种观点来看,作为生命的边界的死亡,能够推动人们将计划付诸实践,以使人们能够在生命结束之前活得有意义。意识到生命是有边界的,它有终点,是有意义地生存的前提条件。
同时,第二晚,哲学家和死神的对话继续着。哲学家从他的医生那里得知,他即将死去了。死亡对于他来说,已不再是抽象的可能性,而是一种真正的威胁。在他们继续谈论死亡与生活的意义的时候,这个对话呈现了不同的意义。
死 神:现在怎么样啊?是否意识到我对你意味着什么了?哲学家:你这个无赖、恶魔、卑鄙的人。死 神:喂!不要太自私,冷静点儿!不管怎样这并不是我的错。哲学家:好。让我们继续讨论…… 死 神:好。让我带你来看看吧。设想一个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出生的那一
刻,他被绑在一张木床上,上面悬着一柄摇摆的大刀。这柄刀慢慢地下移,某一天一定会割断他的喉咙。这就是你的命运。一旦你出生,你就被绑在床上,迟早有一天,你会被割断喉咙
重点是:不是我本身值得害怕,而是对我的一种期待使你害怕。自从你出生
开始,你就期待着我的到来,只要你不能把自己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