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卷·上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故事卷·上下-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896年第1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组委会主席、希腊王储康斯坦丁王子在致辞中表达了“我们使文明人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的愿望”。而这些文明人来自希腊、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智利、丹麦、法国、德国、大不列颠、匈牙利、瑞典、瑞士和美国13个国家。
  为什么当时世界上为数众多的殖民地国家无一参赛?因为当时主宰奥运会的观念里有“文明人”和“野蛮人”的界线,尽管在1896年,中国并不是完全的殖民地国家,但可能被划入未开化国家之列。再加上在顾拜旦的“世界”观念里只有欧洲和北美,顾拜旦本人是否真正愿意,抑或顶住压力,邀请中国参加首届奥运会,实在值得怀疑。
  另外,中国的近邻日本直至1909年才第一次接到奥运会的邀请函。在此之前,日本对西方开放的步子比中国快,同西方交往也较中国频繁。1896年奥运会,国际奥委会若邀请中国而对日本置之不理,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大家对这件事还有兴趣,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有个名叫施阿兰的法国人,1894年至1896年期间,任法国驻华公使,他曾写过《使华记》一书,主要记载他在中国担任公使的经历,书中记录的事情基本发生在1893年至1897年期间。从程序上看,当时的奥运会邀请函应由施阿兰转交李鸿章。可是在《使华记》中,施阿兰对此事只字未提,“甚至全书中没有一件和体育有关的事情”。为什么?施阿兰对体育不感兴趣,还是邀请函压根就不存在?
  究竟哪个答案才是斯芬克斯之谜的谜解?
  

倒霉的美国人(图)(1)
在希腊商人乔治奥斯·阿维罗夫的私人捐助下,希腊组委会得以筹钱,重新修建了著名的奥林匹克体育场。
  1896年4月6日下午,希腊国王乔治一世正式宣布第1届现代奥运会开幕。这届奥运会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245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希腊运动员146名。当时妇女不准许参赛。虽然没有国家队参赛,但是英国体育协会、德国体育协会,还有大西洋彼岸的波士顿体育协会都派人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第一次来到奥运会的美国人由于粗率的性格,走了霉运。原来,美国人在海上颠簸了16天半后,于4月5日晚9点登陆希腊首府。他们自信的性格为之后的错误埋下了伏笔。美国人一边开心地做着赛前最后的训练,一边执著地认为,他们还有12天的时间备战。4月6日凌晨4点,正在床上酣睡的美国人被宣布奥运会的铜管乐队的奏乐声惊醒。他们忘了希腊人仍在沿用旧历,该历制比他们用的公历早11天。美国队员盲目自信、自由散漫的精神状态,为他们的奥运之旅带去了遗憾。
  千米——生命的长度
  雅典将第1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定于1896年4月6日。
  纵观后来举办的各届奥运会,这是举办月份最早的一次。东道主之所以将开幕式定在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希腊反抗土耳其统治起义75周年。
  希腊是个有着强烈民族荣誉感的国家,奥运会开幕时间的选择,甚至运动会中举行的马拉松比赛的路线和长度,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马拉松比赛的长度千米——生命的长度。这里面曾经有过一个浴血含泪的故事。
  欧洲文明的鼻祖希腊人在文字、哲学、艺术、建筑等多方面建树卓著,为人类文明留下了辉煌的画卷,曾经以为这样睿智的民族一定温文尔雅,未必能征善战,但是一旦遭遇侵略,希腊人的英勇故事一样可歌可泣。2000多年前的马拉松战役让我们理解了丘吉尔曾经说过的“有的人战斗起来像英雄,有些英雄战斗起来像希腊人”的真正含义。
  波斯帝国统治者居鲁士为吞并希腊,派出使臣分赴希腊各个城邦,要他们献出“水”和“土”,以示臣服于波斯。当时希腊是一个城邦分治的国家,许多城邦屈服于波斯的淫威,先后投降,只有斯巴达和雅典不为所屈,他们把使臣投入井中,抛入大海,并对侵略者说,“水”和“土”要多少有多少,你们自己去拿吧!居鲁士勃然大怒,亲率千艘战舰,10万大军,浩浩荡荡海上来犯,在雅典东北的马拉松平原登陆。强悍的波斯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对雅典的兴趣远甚于马拉松,劫夺马拉松只是夺取雅典、称霸地中海地区的一个途径。总指挥官米尔提亚达斯命人远去200公里外的邻国斯巴达求援。斯巴达国王看到月还没圆不肯立即增援,米尔提亚达斯只能率领部下孤军作战。雅典人在马拉松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战争异常惨烈。
  9月12日清晨,当波斯军队离船登岸,准备扎营休息的时候,米尔提亚达斯抢占时机,下令全线出击。诱敌深入后,雅典军队两翼突然出击,发动了锐不可当的攻势,从妇孺到老者,所有战士拿起武器,浴血奋战,马拉松城的邮递员菲迪皮德斯正在其中。他同所有人一样,赤裸上身,任由血汗流经身体的每一寸皮肤??最终,希腊以牺牲192人的代价消灭了6400多名波斯人,把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军队赶到了海上。骄横的波斯统帅根本没想到雅典军队会主动攻击,仓惶失措,激战没有多久,波斯人溃不成军,弃甲逃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拉松战役。
  菲迪皮德斯就生活在雅典城里,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认识城里所有的人,熟悉城里的每一条街道。他从小的梦想是身穿亮铮铮的盔甲,跨上骏马,驰骋沙场。但是上帝似乎对他另有安排,赋予了他健硕有力的双腿,使得他奔跑起来犹如驰骋平原的骏马。就这样,菲迪皮德斯被城堡首领任命为唯一一位信使。
  而此时此刻,菲迪皮德斯不用再去送信,他同所有战士一样严阵以待,准备随时为家园而战……
  

倒霉的美国人(2)
激战之后的马拉松城内血流成河,米尔提亚达斯正在集合清点生还名单。菲迪皮德斯活了下来,身心俱疲的他满身鲜血地倒坐在地上,对自己的妻子在战斗中牺牲的消息还不知情。米尔提亚达斯要求选出一个人,迅速将胜利的消息传往还在苦等的雅典,这时,菲迪皮德斯毫不犹豫地站出来领命待发。浑身的伤痛和疲惫的身体也抵挡不住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贞之情。他深深地知道:晚一分钟将消息告知雅典,战事可能会有巨大的改变。庄严的使命感使得菲迪皮德斯顾不得休息,迈开双腿,直奔雅典。越过马拉松平原,菲迪皮德斯到达焦急等待的雅典城,看见焦灼的人群,他高声叫喊:“我们胜利了!”这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过度的劳累,使菲迪皮德斯猝然倒地,再也没有爬起来。雅典人民欢叫着流泪,厚葬了这位马拉松之神。
  时光荏苒,2000多年后的雅典城正为举办第1届奥运会而忙碌。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赴希腊考察后,听闻了这场数千年前的激战,感动于菲迪皮德斯的英雄事迹,提笔抒写了对这一伟大战事的缅怀之情,同时将信寄给了他的同胞、国际奥委会秘书长顾拜旦,建议在奥运会田径赛中专门增设一项长跑比赛,命名为马拉松。顾拜旦阅毕大为感动,于是把马拉松与雅典之间,昔日菲迪皮德斯跑过的路线长度作为雅典奥运会马拉松赛的长度,全程千米。也以此作为纪念民族英雄菲迪皮德斯的方式,希望他的浩然正气能在奥运会赛场上永世传承。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不是会徽的会徽(图)
希腊因为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加上时间仓促,并没有对运动会进行系统、全面的宣传和推广。当时出现的招贴画和海报种类繁多而混乱,设计没有体现出奥运精神。截至目前为止,被大家公认的奥运会徽只是第1届奥运会总结报告的封面。
  古朴的会徽带有明显的古希腊绘画风格,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手持橄榄枝,注视着山脚下重新修复的古希腊奥运竞技场,似乎在等待前来领取荣誉花冠的比赛胜利者。女神身旁的伊奥尼亚式柱纤细、柔美,柱身细长,檐壁有浮雕饰带,为整体构图增添沉稳的作用,更显得近旁的雅典娜柔美中透出刚毅。雅典娜、古奥运竞技场、伊奥尼亚式柱,组合于同一个画面中,带领我们跨越时空的局限,将神圣而辉煌的古代奥运庆典与现代奥领匹克运动连接在一起。我们看到的这幅图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
  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马蹄印,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奥运会徽古铜色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古希腊气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的字样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脉相承的关系。神庙、天使,以及橄榄枝,则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会址之争(图)(1)
PARIS,FRANCE 1900年
  第2届现代奥运会在创始人顾拜旦的护航下,成功驶入法国。奥运会址异地法国,生###漫优雅的法国人对于这个世界运动健将大联欢的盛会将持怎样的态度?会把奥运会装扮得像自己的国家一样风光无限吗?
  “世界上有一个对奥运会非常冷淡的地方,这就是巴黎。”顾拜旦在事后的日记里这样记录自己对第2届法国奥运会的失望之情。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巴黎人又是怎样挫败热情似火的希腊人,争取到主办权的?
  希腊与巴黎、神秘与浪漫、热情与优雅,不同的国度造就不同的风度。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西临爱奥尼亚海,东濒爱琴海,大部分山脉延伸到海里形成半岛或一系列的岛屿。雅典,是希腊的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山海掩映,阳光璀璨,素以欧洲文明的摇篮、丰富的历史遗迹而著称,山岭、海水和石头,四季阳光充沛。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水陆交通方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驰名世界的风光,巴黎人民生性热情好客,同时具备典雅庄重的特质。巴黎实在是举行国际性活动的理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