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童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逝去的童年-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没有醒来啊!我哥说,我看见他们都起来了呀!黄毛也证实说淼淼是起来了,可不知为何就是没有跟上来……这一说,大家更是紧张起来,他难道摸回家睡觉去了?想想又不可能。疑疑惑惑的,人人心里都不踏实。队长就说把饭菜送他家去看看。有人就端了饭菜去淼淼家,一看,淼淼不在家!再去禾堆脚下找,没有!这一下可就炸窝了!他母亲一听说淼淼不见了,立马嚎啕起来,哭着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喊:“淼淼,淼淼啊,你在哪里呀?”队长一面派人跟着照顾好老人,一面安排社员帮着寻找。于是村里大街小巷、村外田间地头,到处响着呼唤“淼淼”的声音。可找了一遍仍不见淼淼的踪影。于是各种猜测都出来了,有的说是不是被“神狼”拖走了——那时候我们那一带流传着狼吃人的各种版本的故事,将狼描述得像神一样变化莫测,所以有“神狼”一说;更多的人则倾向另种猜测:很可能是梦中惊醒,迷迷糊糊地错把池塘当平地而落入水中淹死了!……弄得人心慌慌的,他母亲更是悲痛欲绝,一屁股跌坐在塘边的田埂上,呼天抢地地嚎啕起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夜梦游(二)
月亮西沉了,星星也稀疏了,田野里显得静极而空旷,只有不远处的铁路线和火车站上的几盏灯光在黑夜中闪烁。人们点起了火把,在附近几个池塘寻找,重点放在离他们睡觉的禾堆最近的池塘,可是仍然没找到淼淼的踪影。找不到淼淼,谁的心也放不下,更何况淼淼母亲的哭声也不让人们停止对淼淼的寻找。有道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啊!队长叫人回村里拿来了“划钩”——一种在河流中捕鱼也可作打捞沉物的工具:一根绳索上拴有几十上百个大铁钩,人执两端如拉网式,让一排铁钩子在水中来回地划拉,以挂住水底沉物——在附近几个水塘这么折腾了一遍,挂上来的不是枯树枝就是烂草鞋,就是没有淼淼的踪影。这倒给了人们莫大的希望:淼淼还活着!他可能迷了路,走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可他会走到哪里去呢……

  东方已经显露出一线曙光,天就快亮了。折腾了一夜的人们实在太睏了,只好宽慰淼淼母亲说淼淼不会有事,几个人连架带劝地把她弄回了家。

  天亮了,黎明的乡村静悄悄。一身泥巴一脸疲惫的淼淼走进了村子,走进了家门。看见母亲坐在椅子上侧身爬伏在饭桌上像是睡着了,他急忙跑过去, “扑通”一声,双膝跪在母亲面前,喊出一声:“姆妈!……”眼泪噗漱漱滚落下来。

  老人如在梦中,一把搂抱住了儿子,泪水泉涌:“我的儿!我的儿……真的是你么?”

  淼淼哽咽道:“是我,我回来了!是儿不孝,让姆妈担了一夜的心……”

  “你、你到哪里去了啊!你怎么不回家呢你?……”

  “我、我……”淼淼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一夜的行程。“我是一直望着村子走呀!走呀走……可总也走不到家呀!我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啊……”

  的确,在淼淼的意识里,从睡梦中惊醒的那一刻起就认为自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清醒的,一直认为是在向村子里走去。其实,他一开始就迷了路。他迷迷蒙蒙地爬起来,并没有跟着我大哥和黄毛往村里走,而朝相反的方向疾走,望着铁路线上的灯光走去,走到了三里以外的赣江堤坝上,然后沿堤坝走——可怕的是,他总觉得村子就在前面,他不停地走着,走着……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背离村子二三里,正围着自己的村子绕圈子呢!他好像身不由己,低一脚高一脚地往前走着,双腿不是自己的,脑袋也不是自己的,似乎有一种力量推着他不停地走,走……有时走入了插了二晚的水田,爬上田塍继续走;有时被土坷垃绊了一下,一个趔趄也没能将他震醒,不知疲倦地往前走……好在他没有错入池塘,有惊无险。启明星开始发亮,黎明前的黑暗已将过去。他走到了村子后面的一条小港湾边上,却还是没有朝着自己村子的方向走。这时,若不是一个正在赶水的老人叫住了他,真不知他还要多少冤枉路。

  “喂!你这是要去哪里呀?天还没亮呢……”老者模模糊糊看见有个人从身边走过,大声问道。

  淼淼愣了一下,像是突然惊醒,说:“我回家去呀!”

  老者很有经验,听声音觉着是个年轻人,就说:“你过来,坐一会吧!你是哪个村子的呀?”

  淼淼就过去,回答了老人的问话。老人更加确定这后生是碰到“拦路神”了,便命令他靠着牛车柱坐下,说:“天一会儿就亮了,先坐下歇息歇息,等天亮了再走!”

  淼淼很听话地坐下了,这时他才完全清醒,也就感到了十分的疲乏,靠着木柱子眨眼就睡着了,直到老人叫醒他,对他说:“唉,现在可以回家了!可怜的孩子……”他这才睁开眼。淼淼谢过老人后便赶回了家——哦,原来家就在咫尺,不过二里地,可他竟然走了一夜!淼淼心里疑惑不得其解……

  淼淼平安回到家里,左邻右舍的乡亲闻讯都来问候、探视,都觉得很奇怪,议论纷纷,都说是碰到了“拦路神”。难道这世上真有这种神吗?我是不信神鬼的。可是淼淼梦游一夜,没有神鬼作怪,他能梦夜一夜么?我又不得其解。

洗井(一)
那年春节我回故乡,本家大哥初一就请我们兄弟喝酒。他们家盖了新屋,盖在村前井台旁,就在我家前面。我跟着大哥小弟从他家新屋后门进去,先给本家哥嫂拜了拜年,然后我就从大门踱到屋外,想浏览一番阳光下的田园风光。然而放眼望去却让我倒抽一口冷气——空旷的田野、满是烂泥充塞的村前池塘和荒废了的水井,都显出了无奈的荒芜和败落。特别是那一眼我引以为自豪的村中一景的古井,更是让人扼腕长叹!那个夏日乘凉、月下吹筲的井台已面目全非,硕大的石脚盆不见了,石凳没有了,几十块青石板也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个填满泥土的井圈露在地面。泥土埋设了清淋淋的水,埋没了蓝莹莹的天,埋没了古井的神韵! 

  自从村上有了机井以及后来各家打的压水井,这眼古井就渐次荒废了,可我没有想到会荒废得这么快,荒废得这么彻底!

  我们村有两眼古水井,都在村前,村东边一眼,村西边一眼;西边的是小水井,东边的是大水井。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喜欢饮用东边的井水,许是东边的水井场地宽敞,环境优于西边的水井,水质也更清甜吧!这的确是一眼好井,从没见干涸过。村人对它也特别爱护。每年都要洗一次井。

  每年一次洗井的日子都选在大年三十的下午。为何选在这个时刻呢,一是在这之前的几天里,各家各户宰杀家禽牲畜事项大体结束了,用水高潮告一段落;二是这时水井里的水位最低,省时省工。洗井之前当然是要广而告之的,但不是写广告,而是口口相传:今日洗井,要挑水的赶紧!发出洗井公告的第一人当然是队长,然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村便都知道了。洗井是全村的大事,当然马虎不得。开始动手洗井之前,负责洗井的人必须站在井台上对着村里大喊几声:“洗井啰!要水的赶紧来啊——”一般来说,这时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缸满桶满了,用不着临时抱佛脚,也不会造成人满为患,只有三两户人家会急急忙忙挑着水桶赶来。其实这时候担水是最值当的,不用自己从几米、十几米深的井中往上提水,只需把水桶放过去张水就行——洗井的人会将一吊桶一吊桶的水倒进你的水桶里。当然来晚了可就只有混水了,挑回去还得沉淀后才可饮用。因为洗井是要把井中之水掏干的,越往下水越混。

  参加洗井的人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其中必得有一两个胆大的——因为要下到井底。我们那眼水井,至少也有十五六米深,人要站在水桶中放下去,当然要有些胆量。

  我儿时见过几次洗井,那是让人感到兴奋而又神圣的时刻。

  洗井先要敬“井神”。仪式很简短:先点上一束香,把它插在井台南边的石缝里,然后洗井人一齐朝南默默三掬躬——意在向“井神”讨扰,祈祷洗井顺利,泉眼通畅,水质清甜。这时候,水井里的水被掏得差不多了,只有一二尺深。那个下井人便喝几口酒,把衣服脱得只剩下一条短裤衩,然后抓起一把铁勺站在预先系好绳索、放在井口的水桶中,由二三人慢慢放下去,放下去。这时,井中白白的水气和人身上散发出的热气混合在一起,袅袅升上来,飘出井口。这时候,围观的人也就多了起来,但都不准近前,只能站在井台外观看、等待——等待认领从井底捞上来的物件,如铁箍、手电筒、手镯、硬币、还有手表……每捞上来一个物件便引起一阵欢笑。

  冒领的事从来不曾发生。因为贵重的东西落入井中之时早已家喻户晓了,想要冒领也无处下喙,有如那一次捞上来一块手表,在场的人欢呼雀跃——那表还在走呢!可谁好意思冒领呀?因为谁都晓得这是学校丁老师的手表,是在两个月前不慎落入井里的。再说谁家有没有这个东西,谁不知道呀?所以,洗井捞上来的贵重的东西都能物归原主,而不值钱的东西也没人想去冒领。当然几分硬币是无法认领的,只好当作洗井人的烟钱了。

  杂物捞上来,淤泥掏上来了,再放下几桶水清洗清洗,再掏干,这井就算洗干净了。这才把“井底之蛙”吊上来,接着就是封井。

  封井是将一个大团箕盖住井口,要盖一个晚上。小时候我不懂事,心想:洗完井为什么要盖住井口呢?是怕我们小孩往里面扔东西吗?我家直对水井,离水井不过五十米,挑水是很方便的。我好奇,想看看井底出水的情形,趁吃团年饭前我溜到了井上。这时井无人,正好“作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