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批评者的历史”多半是一种颠覆的史述,它解构传统的历史观,质疑传统的历史叙述,忽视历史本身存在的逻辑,用后人或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去诠释重大的历史经历,去评判历史是非。这种所谓的新史学,常常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以后人所理解的人性、是非观、普世价值等等去观照过去的历史,这难免会使人对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产生不信任感。尽管如此,这种史述仍以其不同的视角、被忽略的细节和颠覆性的评价,给人一种新鲜感。

    这本《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是前一种。它是经历者书写的经历过的历史。我曾亲眼看到母亲为写这本书历时10年的付出,那种认真的资料收集,那种严谨的细节考证,那种情感的投入和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真的可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直到她离世的前几周,她才看到这部用了她一生来书写的关于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历史的书出版。因此,在我看来,它具有的文献价值和资料价值就显得更加珍贵,它表露出的情感倾向就显得更加真挚,它对过去所做的反思就显得更加真诚。

    今天,我们抛去情感因素来看这本书,对照这几十年关于纪录片观念的变化,也确实使得我们可以从中对“影像、历史与影像的历史”等问题有更多的思考。

    影像作为历史的存证到底意味着什么?
推荐序三 历史、影像与影像的历史(2)
    记得当年母亲在看一些电视台做的片子时经常会说:这个镜头是谁谁谁在哪个战场上拍的,你们用错了;这一段是谁谁谁在哪里拍的,不是你们说的这个地方等等。在这本书中也记述了许多摄影师在各个历史时期深入现场记录历史的生动故事。但是现在的纪录片,特别是历史纪录片,已对那些历史的影像越来越不在意,越来越不考究了。

    影像作为历史的存证,涉及到对“影像功能”的认识。当时的人怎样记录历史和现代人怎样利用这些记录,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对影像认知的差距,其实这也是不同时代的人对影像意义的理解存在的差异。

    老一代的纪录片工作者认为,他们出生入死在战场上拍摄,那些珍贵的资料记录的就是历史。这是基于影像的“记录功能”,特别是“影像是物质现实的复原”作为一种理论观念成为纪录片创作的指导思想时,影像的历史存证意义就更加被强化。

    但是,当我们深入地来探讨它时,我们发现,影像,其实是屏幕上显现出来的物质现实的存在形式,它并不是物质现实本身,而是形态与其极其相似的光影。屏幕的影像世界,是一个假定性的现实世界,从技术层面讲,影像是呈现现实印象的物理介质。

    所谓的“现实印象”,主要来自心理学的作用。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在题为《影像的修辞》的文章中分析过照相摄影的问题:当人们在看一幅照片时,看到的不是一种“在那里”的现象,而是一种“曾经在那里”的现象。“我们因而得到了一种新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空间是现在,时间却是过去——因此在照片上我们看到了‘此地’和‘彼时’的不合逻辑的连贯关系”,他把它叫做“真实的非现实”。巴赞在《影像的本体论》中也说过:照相基本上乃是过去景观所留下的一种痕迹,我们可能会期待某种动态的照相(当然这就是电影了)能够记录过去某种运动的痕迹。事实上,观众看到的永远是此时此刻的现在式动作(即使是过去式动作的再现亦然)。

    这种现实的印象和运动的印象是通过影像的模拟功能来实现的,它是“非物质性的”。影像中的现实尽管看上去多彩多姿,但都是通过光波和声波的传递呈现出来的。影像中的运动,也是一个个记录着运动瞬间静止形态的画幅,这一系列静态画幅在屏幕上以每秒钟25幅的速度连续出现,通过人的视觉暂留产生的频闪效应,把画面连续起来,让瞬间的空间格局在时间的向度上展开,而成为运动的形态。

    麦茨也曾谈到过影像非物质性的问题,“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一棵大树,很忠实地从现实世界搬上银幕,可是我们如果上前想去触摸,却什么也摸不到,只是一团光影的照射而已,而不是我们所认知的一棵树的样子。”同时他又认为这种非物质性的视觉特点,使得现实与影像模拟常常混淆不清,“现实的印象,同时是一种真实的印象,是动作的真实呈现。”
推荐序三 历史、影像与影像的历史(3)
    正是因为影像的这种运动性和逼真性,使得人们认为它与现实相联系,具有“存证”的作用;但也就是它的“非物质性”,也使得人们能够使影像与“现实”分离,让它具有“符号”的意义。

    因此我们说,历史的影像具有双重特性,一种是摹写现实的记录性,另一种是作为表意符号的指意性。

    从表达意义的角度来看,由影像构成的画面内容,往往根据创作者的表意动机使之隐含了某种指意的特性:

    其一是具像性。画面的具像性,在于它直接表现一个具体形象的能力。作为一个信息的整体,画面表示了一个个别的具体事物和事物的存在方式,某个人或某个物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按照一种运动的方式在活动,这种具体的形象由多种成分构成,传达出一种立体的信息。这是一种“呈现”的意义,是一种纪实性的效果。

    其二是意象性。画面的意象性,表现在它能将一个具体的形象通过某种特殊的造型处理,使之具有创造一个内心视像的能力。从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中跳脱出来,而形成一种心理意象。画面的意象性,使得具体事物“类概念化”,不再一味注重实录表述,这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能力。

    其三是抽象性。画面的抽象性指意,指的是画面表现理性内容的能力。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画面只是具体的指意符号,不能表现抽象的概念。其实画面的直接形象通过某种对列或某种惯例,可以产生联想的作用,使之产生引申意义和相关意义,这种意义具有抽象的理性色彩。画面的抽象意义在于创作者的动机与主动的赋予。

    如此看来,影像内容所具有的不同的意义层次,是不同的影像功能的体现。除了“记录功能”,影像还有表达功能,表意功能,并引申出不同的层次,艺术性的、社会性的、文化性的等等。

    影像作为承载历史的视觉媒介,它记录的是当时发生的存在,而存留的确是历史的证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那代人是历史的见证人,他们记录的是历史的真实场面,自然强调的是影像的“历史存证”的价值,强调的是它的“呈现”的意义。

    而从影像的表意功能来说,当影像超越了“呈现”的意义,而成为一种表意系统,被后人用作修辞工具来使用时,它真实的细节性和精确的文献意义就已经不那么重要,而意义表述的能力就成为主要被关注的了。所以现在的纪录片经常为了制造气氛、表现节奏、图解解说或创造象征意象等等,随意使用历史影像资料甚至重演再现历史情境。这些,在他们那一代人那里是绝不被允许的。
推荐序三 历史、影像与影像的历史(4)
    对影像的意义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应该是一种进步。随着时间的推逝,人们将越来越搞不清楚历史影像背后的真实信息,影像承载的历史信息越来越被表象化、意象化、抽象化。人们在使用它时,其“表意符号”的属性也会越来越明显地大过其“历史存证”的属性。

    但是,让人困惑和让人感到担忧的是,当人们越来越不考证历史影像的真实信息,越来越轻率地将历史影像为我所用时,若干年后,这种承载历史的视觉媒介还有多少可信性?

    所以,那种随意使用历史影像资料甚至重演再现历史情境的界限在哪里,使用方法的度在哪里,这种使用与历史的关系是什么等等,仍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因为,“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直到现在仍然是业界普遍接受的基本观点。∞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纪录片作为历史的文本意味着什么?

    这本《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纪录电影的发展过程,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纪录片作品的介绍。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时代的文献价值,同时也有创作者个体情感所体现的人文价值。

    贝内德托·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的理解是:其一,今天的现实就是未来的历史,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同时期的纪录片,其实都是当时的现实的记录;其二,述史者都会用现代的逻辑和理解去认识、阐释、书写过去的历史,所以,不同时代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其实都是当时代的人与历史的对话。

    作为历史文本的纪录片,既是现实的记录,又是历史的诠释,它游走于两者之间。但是,这种历史的文本,是真实的再现历史与现实,还是通过人为创作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解读,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其争议的焦点总是离不开所谓的“纪录片的真实性”。

    怎样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我们需分为两个层次:一、事物的真相是怎样的(本质论);二、再现事物真相的过程是怎样的(认识论)。

    从本质论的意义说,真实性是叙事的内容层面中客体对象的内涵属性:真正存在的——真实性;可能存在的——合理性;不存在的——虚假性。从认识论的意义说,表现的方法与风格,只能影响人们认知的可能性,而不能决定事物内涵的属性。

    根据哲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