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以后,黎明以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昏以后,黎明以前-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母关门。

  梁爽把电脑桌面的光盘往床上扫:“出差,出差,一年四季都是出差!”

  梁爽趴在床上,抓过被子盖住脸。

  10 内 培训教室 日

  多人在教室里听一名主任模样的人讲授培训课。

  康雨在前排听。梁爽在后排听得晕晕入睡。

  培训师:“今天的培训内容是大学生村官的大学生村官的要领是先做村民再做村官……”

  11 内 同上 日

  培训师:好,今天的培训结束。

  学生从座位上离开。

  康雨没有离开,而是走向前台向授课老师咨询。

  梁爽坐在座位旁边,一位大学生推搡她示意揉眼睛。梁爽被推醒,紧张地让路。梁爽背上背包,从后门离开。

  12 内 县政府接待室  下午 2007年9月

  十多名学生在等待各村村领导接收,陆陆续续被带走。

  日光西斜,康雨与梁爽等到了下午。

  一名工作人员给两人拿来两杯水。

  梁爽:“你是康雨吧,给我指过报名地点的。你记得?”

  康雨:“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嗯,我不太清楚了。你叫什么?”

  梁爽:“梁爽。高梁的梁,凉爽的爽。生物专业的,这次要去吕家寨。”

  康雨:“那地方我很熟。那,我是软件工程专业出身的。要去的是乔家庄。跟你那很近的。”

  梁爽:“农村这么早能用上软件?”

  康雨:“我就是去没穿鞋的岛国里推销鞋的。”

  两个夹着公文包的人进来,其中55岁模样较老的老李说:“来晚了来晚了,真抱歉啊,哪个是康雨?”

  康雨站起来:“我是。”

  康雨的手被老李握住:“欢迎你啊,小康。总算盼来了,希望你能带来小康生活啊。叫我老李。”

  梁爽被逗乐。

  另一个人有点不甘心地:“康雨啊,你都不在自家村里呆着。(转向梁爽)不用说了,这位是梁爽了呵。我是刘书记。”

  门外走进一个科长模样的领导:“今天去市里开会被抓典型了?开会这么晚,我载你们回去吧。”

  13 外 山路 傍晚

  旧吉普车在山路上颠簸,只有一只车灯亮。

  梁爽与刘书记拖着行李先下来。

  吉普车继续行驶。

  14 内 乔家庄 王大妈家 晚

  康雨一手提着笔记本电脑袋,另一只手拖着一个袋子,李书记带路走近王大妈家。王大妈迎了出来,简朴的样子,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在门口望着,一条狗在旁边叫。

  李书记停在门口:“王大嫂,昨天给你说过的大学生就交给你照顾了。”

  王大妈摆手:“好好,已经收拾好了,在等着呢。进来快进来。大学生啊,这里条件不是很好,就委屈你了。”

  王大妈让康雨进去。

  康雨把东西放下:“没有,像回到家一样呢。我家就在吕家寨。”

  李书记看着康雨有点累:“今天先安顿好,休息两天。”

  康雨立即:“不了,明天就开始吧。”

  李书记:“……明天我来叫你吧,带你去村里看看。我先走了。”

  王大妈端出碗面来:“康雨啊,过来先吃碗挂面。别饿着。”

  康雨双手接过:“大妈,家里没别人了吗?是不是都出去打工了?”

  王大妈拍拍小孩子:“我儿子儿媳妇都在浙江那边打工,过年才回来。我人都老了唉。”

  康雨安慰的口气:“老当益壮呢,还得看着孙子上大学,日子有盼头。以后要是有重活,就让我来做了吧,我也是农村的,干活也习惯了。”

  王大妈呵呵笑着。

  小孩子说:“我也要……”

  康雨把一夹面往小孩嘴里送:“叔叔来喂你……”

  王大妈看着孙子:“读书有出息,当爹当妈的就不会太累,可以享福了。”

  康雨想起自己的父母,低脸,不自然。

  15 内 吕家寨 康家 夜

  刘书记与康父堵在门口。

  康父拦住刘书记进去:“这个大学生咋就扔咱家了。我家康雨这么闹,国家辛苦培养的大学生都一股脑往村里跑,这国家政策可听起来乱了。”

  康母拉住康父:“刘书记,这女娃娃寄这没事,反正家里也空了一个房,空着也是空着,住个人也碍不得什么。别听他的。”

  刘书记停住:“国家的大学生在城市里还是很多的,农村发展落后了,当然得均衡一下嘛。今天跟你家康雨一道回的,他一个优秀学生都还回农村了,受欢迎得很呢,你也欢迎下这大学生,农村能给的,本来就不多嘛。肯过来的,这样的大学生关心国家,都得好好招待着。”

  刘书记把梁爽推给康母:“这是小梁,好好照顾,照顾不好,就拿你们是问了。(对梁爽)在这住着安顿好了,我让村委那边整好桌子,就叫你过去。我先走了。”

  康母接过梁爽的东西:“来,进来把东西放下。我先收拾去,等下带你去看看房间。”

  康父一言不发。

  梁爽看墙上贴着的是毛泽东画像。

  康父敲烟灰:“梁爽是吧?好多人都往大城市走,再差也呆城市里有前途,你们就往农村走,糊涂了,肯定是糊涂了。在外面才有大贡献。”

  梁爽故作笑容:“这里比城市的环境条件好多了,大伯。我来这是要锻炼自己,我不计较去哪里。”

  康父不以为然:“去哪锻炼不好,偏来这。有本事的都在城市里呆着呢,来这穷乡有什么搞头。”

  梁爽:“也不是没本事,就是年轻多闯闯。”

  梁爽接下来似乎想到自己也是为了摆脱母亲来这来建设所谓的事业的,不知如何进一步反驳。

  康母从里屋出来:“进来看看,东西放好了,先吃饭吧。”

  16 内 乔家庄 王大妈家 晨

  康雨把粥与煮鸡蛋端出来给王大妈。

  王大妈接过粥:“好孩子啊,也起得这么早。”

  康雨剥鸡蛋,喂小孩子。

  老李进来:“吃完早饭后我们就走吧。”

  康雨拣了两颗鸡蛋:“现在就去。大妈,我先走了。中午不回来了。”

  17 外 乔家庄田埂上 晨

  老李与康雨一前一后走。挑货郎和赶集的村民,扛锄头的村民等经过,他们对这个陌生人眼神上留意,对老李用眼神和笑打招呼。

  乔家庄是一座背靠山梁,面朝平原的村子,平原往外扩展,中间一条枯瘦的水渠。

  老李停下,转身:“小康,我了解你的情况,一个大学生来这做官,别担心,有事都有我靠着。做什么、要做什么、做得到什么都是有区别的,这是我当了十多二十年的村支书的经验。(指向山岗上的柠檬林)你看那边的树,一个人栽什么树就结什么果,踏实地做,才有人买帐。我说说,这全村有一百多散户,穷啊,种粮种菜种水果,什么都试过,但收入很差,有劳力的都出去打工了,以前有大学生三下乡来过,来这里一个月没栽出什么,栽的都光长叶子不开花结果的。(双手摊开)没什么作用,现在还被大家笑话,创不出效益嘛。小康啊,农民都是想致富,越快越好。这也是我的心愿,过不了几年就退休了。”(无奈又期望康雨回答)

  康雨像是找到了想找的:“那柠檬?”

  老李看向柠檬林:“那是听上级的指导种下的。都结了果也卖不出去,扔在沟沟里烂了,猪也不拱一拱。”

  老李看康雨沉默:“今年,恐怕又要卖不出了。怪不得谁,这地带种的人太多了。”

  康雨脱口而出,语速快:“李书记,这么等不是办法。变生产为粗加工精加工,至少也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是我也不懂怎么加工,来这之前,我查过村里的资料,书面上的资料看了并不觉得种果树卖果子有什么大问题,可来了一看觉得自己能解决的还是很少。”

  老李询问:“哎你都查到了什么,有法子?”

  康雨笑笑:“我在培训了时候问了老师,他让我们多关注下实际,好好用上级政策来解决基层问题,可您知道的,政策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很抽象,要做起来就是个转化为形象的行动的过程,这还要多看多听多想多沟通呢。我借鉴的是现在大多数的水果加工,要将果子加工成果汁或者果茶,果汁的加工需要的设备要求很高,一般是卖原料给比较近的大工厂;而果茶的工艺相对简单。我看这里的自然经济还是占大部分的,大家还不能接受集体加工、产业化,怕接受不了后果。”

  老李豁然:“就是加工对吧?这个要怎么做?从哪做好呢?”

  康雨:“李书记,不怕笑话,我是带着计划过来的,就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可我先跟着你跑一个月,把村里人事都整熟络透了。回去我把我写的计划给你看看。”

  老李点头:“小康,原以为你学的在我这村里能管好村民的小事,动脑筋,把村事儿理好了就行。没想到你想得多想得宽。你的计划能说个大概么?”

  康雨有信心:“目前想把村里的宣传打开,通过互联网网站。把村里的事都往上搬,乡里想大量买卖的通过它来进行。我以前做过这方面的,已经有了模子。另外就是做一个农村开发资源计划。这个比较难懂,我做完了就给您看看。”

  老李摇摇头:“呵呵这倒听不懂。”(往前踱步)

  康雨不甘心,跟上去:“做的时候很容易的,让您把关,如果您不懂我就不给别人看了。柠檬的事究竟是怎么解决的呢?”

  老李回忆的样子:“那是听上级的安排种下了。几年前,把那里的树砍了,种上柠檬,种得多,收得多,卖得多,这样谁不觉得愿意呢?可是邻村也是种了,你也卖他也卖,卖得人多了,同时买的人也少,价格越来越低了。卖不完的要不就烂树上了,要不就倒在沟沟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