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早一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卖早一步-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技术上说,由于本轮牛市累计升幅已经超过5倍,那么当真正的“像样调整”终于来临的时候,它的幅度和力度显然也绝非等闲,回调至5000点是相对乐观的“基本跌幅”,破与不破均属正常范围内,它更多是一个心理支撑,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技术关键点。按乐观的判断,如果沪指本轮调整能在5000点一带获支撑,那也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予以确认,现在大盘以“空间换时间”,只能说,调整的时间有可能缩短。
  从政策上说,突然的大跌往往与“利空消息”有关,或市场对重大不利消息有强烈的预期。现在看,股指期货时间表、大盘蓝筹股批量上市、宏观紧缩进一步加强等固然对市场影响较大,但都已经是“明的”消息,市场已有预期,也在盘面上有所反映,似乎不成为进一步暴挫的理由。相反,正因为我们的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多,当市场出现“大幅起落”的时候,还可以指望政策干预,诸如新基金发行开闸、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等举措出台。同时,在政府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央企上市、人民币升值趋势不改的大政策背景下,市场向好的基础并未动摇。另一方面,目前的调整有利于管理层稳定推出股指期货,适当调控指数,降低市场的重心是有一定必要的。
  从资金面说,中国中铁等3只新股的发行合计冻结资金达3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也使二级市场进一步失血。更严重的是,由于市场的下跌趋势延续,基金大规模赎回确实值得提防,这是一个会在短期内给市场造成“恶性循环”的重大不稳定因素,近期权重股和基金重仓股的大跌就是一个不好的苗头。但是,昨日的暴跌大盘却没有放量,“夺路而逃”的迹象并不明显,更多的是恐慌抛售,只是由于承接力量微小,才使跌幅急剧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昨日的大跌由于缺乏量能配合,研判意义要打个折扣。
  从心理上说,如果市场普遍预期5000点能够止跌,来年行情仍值得期待,那么市场会按这个思路去运行吗?主力又怎么能顺利地完成调仓,尽可能地吃到更多的低位筹码呢?因此,在中线向好预期不变的前提下,仍有可能发生这种短期内的极端走势,骗线也好、空头陷阱也好,都随时有可能出现,不能因为某一天在关键位置的突然下跌,就推翻了中长线的判断,那正中了主力的下怀。
  其次,中长线趋势是否受到动摇?接下去的行情会怎么走?会出现连续大幅杀跌的情况吗?
  理性地说,昨日的长阴确实对中线走势构成了冲击,至少它将中级调整的规格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它调整的目标已经不是7月6日3563点以来的2500余点升势,而有可能是对整个牛市波段(1000…6000点)的修复性调整,因此它的调整力度“可大可小”。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中国台湾从1985年到1990年经历了一个从636点到12000点的大牛市,从1985年636点起步到1987年10月,涨到4471点,涨幅达6倍;从4471点跌到2339点仅仅用了3个月,跌幅近50%,当时背景是国际股灾;第二次上涨从2339点起,到1988年9月,涨到8813点,用时9个月;然后由8813点一路跌到4645点,用时3个月,跌幅又近50%,背景是开征炒股所得税;第三次上涨从4645点一直到1990年,涨到12682点,用时14个月,然后行情结束。从中我们看到了“可怕”的一面(每次大调整幅度都惊人),但我们也同样看到了乐观的一面,即就算调整幅度达到了50%,牛市向好格局依然得以保持。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我们A股也将调整50%,只是想说明,即使短线的调整力度大一些,股指跌得难看一点,还远不至于直接推翻大牛市的总体格局。现在就怀疑牛市已经结束,显然还太早。
  第三,投资者该怎么办?这是最最关键的。个人觉得,短线形势是不乐观,但还不至于对中长线走势产生动摇,那么大的原则是不杀跌(即使判断行情反转走熊,也等后市反弹过程中减镑),逢急跌可暂以短线眼光介入,视大盘运作情况决定是否中线持有。在大盘从5100点一路向6100点进发的过程中,调整的压力与日俱增,那时候怎么喊“谨慎”、“减仓”都显得有些苍白;现在跌成这样了,却又怕得要割要逃,同样也是不够理性的。中级调整是来了,战术上是要重视敌人,但战略上必须邈视敌人,否则永远被动。具体到不同投资者,操作上应该有不同的策略。基于谨慎原则,满仓或浅套的投资者,可利用短线的反弹或反抽适当减仓或调整筹码;半仓左右的投资者,可继续观望,若继续急跌,可适当加仓,加的这部分可考虑在短线获利了结,不要轻易加至重仓或满仓;轻仓和空仓的投资者,应在下跌过程中尝试性建仓,主要的仓位可考虑在大盘有效止跌、重拾升浪的时候再建,判断的标准是时间到位(比如到12月底)、成交到位(市场恢复高水平成交)、点位到位(比如重新站上5000点)。
  

三、面对大涨大跌保持冷静(1)
难道又要来“十二道金牌”?
  时间:2007…05…13 21:30:32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十二道金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是岳飞被皇上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直捣黄龙府的宿愿落空,最后被害于风波亭;二是1996年A股被政策“十二道金牌”强行干预,短期出现股指连续跌停的走势。
  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1996年那一幕:
  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上涨了124%,深成指上涨了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只。从10月起,管理层一道道“金牌”发出,大致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等,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住大盘的升势,直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中国股市今年快速上涨,有其合理的经济依据……但是,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股票交易过度投机明显。……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缓涨可能缓跌,暴涨必然暴跌,这是各国股市的一条共同规律。”并且,当日开始实施涨跌停板制度和T+1交割制度,当天起,股市出现了股指连续两天几乎跌停,第三天仍跳空大幅低开的局面……
  现在我们来分析,什么情况下会出“十二道金牌”,为何要“十二道金牌”才起作用?
  “岳飞”也好,1996年的股市也罢,之所以会遇上“十二道金牌”,共同的原因是:对当局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岳飞威胁的是当时求和派的利益甚至是宋高宗的皇位;1996股市威胁的是资本市场的健康和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金牌”不得不发,而且“一日不还朝”,金牌就一日不停歇,直到“十二道”金牌。其实“十二”只是一个多数的概念,尽管当时岳飞可能确实是收到了十二道金牌,但以后可能就是虚指了,也就是“金牌”很多,多到起作用为止。
  再来看看“十二道金牌”的效果,岳飞收到金牌的时候正是节节胜利、势不可挡之时,皇上先是发了一道圣旨:“今大宋已和大金议和,边境无事,即着尔岳飞带领全军立刻回兵进京,加封官职。三军有功将士俱有升赏,钦此”。岳飞当时“速传各将聚集元帅府大厅议事”,可是还没议出个结果来,“皇上金牌到”,而且口气也变了:“命你带军即刻进京,不得迟缓!见金牌如见朕面,立刻照办!”还没等回过神来,“皇上第二道金牌到!”“皇上第三道金牌到!”“皇上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金牌到!”至第七道金牌圣令已成“再不火速返京即作叛逆论处!”,第八道金牌是“命你速即起身,若再迟延即是违逆圣旨,立斩不赦。”这种架势,谁还挡得住?何况还摊在岳飞这个大忠臣头上,于是即刻起身回京,最终被害。可见,金牌的规格是节节提升的,到最后是谁也难以抗拒的。
  1996年股市的“十二道金牌”,也是逐渐升级的,最终的《人民日报》社论算是一颗原子弹级的重磅炸弹,加上交易制度的变革,股市不得不来个“折返跑”,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短期内股市很“听话”地开始降温,但上升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短期内消化了这些利空因素之后,还是回到了原来的上升通道,沪指再涨了近30%才完成了那轮行情,由于内在规律起作用,才开始真正的下跌趋势。
  以上无非想说明:一、现在的股市已经到了管理层发出“一道道金牌”的时候了,因为继续这样“一如既往”地上涨,有可能威胁到资本市场或金融体系的安全,也有可能威胁到百姓的利益和社会安定。二、金牌虽然已经开始发出,但目前还处于“第四道”、“第五道”的阶段,离“十二道”还差很远,真正受影响而回头的时候还未到来。三、即使“金牌”开始加急,规格也不断升级,最终也可能只是影响到股市的短期走势,要想形成真正的转势,估计还是要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和规律。
  最后我们来数“金牌”,有人称,今年3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的《全面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可以算是第一道金牌,其中的措辞“当前股市稳定运行的基础仍不牢固。在股市形势好的时候,更要保持冷静头脑”给人以谨慎。而3月6日成思危讲话中谈到的“股市泡沫”可谓第二道金牌。此后,央行的加息及几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算是第三道金牌。上周五,证监会的通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算是第四道金牌。QDII面向国内投资者开放,这算第五道……

三、面对大涨大跌保持冷静(2)
金牌开始加急,密度开始加大,可以预见,如果股市继续上涨,“抗旨不遵”,那么之后的金牌会一道胜于一道,直至“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