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怎样过"紧"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危机下怎样过"紧"日子-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百姓所负担的教育成本过高,让很多贫困家庭负债累累。调查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教育花费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达到%,占城市和小城镇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和%。
  一些家长甚至说,农村家庭供孩子读书就像一场赌博,赌赢了,能为家庭换来幸福;赌输了,就要用许多年甚至一辈子来还债。人们不禁感叹:现在读书,怎么从以前的“珍贵”变成了现在的“真贵”?
  时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大的支出是什么?也许你首先想到的是房与车。其实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最不容忽视且数额愈来愈大的一笔支出是孩子的教育费用。
  正是由于教育支出的必要###和长期###,在家庭中建立教育基金成为家庭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像住房、买车等大宗消费一样,绝大多数家庭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尽早为孩子设立教育专项基金。
  家庭中如何建立教育专项资金,可称是各有各的高招。总结归类,不外两种:储蓄与保险。
  某单位会计李红今年为5岁的女儿上了3份大学教育金两全保险。每月交费300元(每份100元),到2013年,孩子18周岁读大学时可领到保险金:第一学年为11364元;第二学年为13638元;第三学年为14722元;四年总计为52272元。李红女士说,孩子上小学、中学时自己正当壮年,精力充沛,收入稳定,担负孩子教育费用不成问题。当孩子考大学时,自己45岁,现在每月拿出一点钱,积少成多,按月交费,就可以把未来最重要的一项开支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
  其实现在各种保险公司推出的教育基金类险种很多。像育英年金、小博士计划等可以成为家长的选择。
  另一种设立教育基金的方式是储蓄。国家曾推出教育储蓄条款,规定每个孩子名下可用零存整取方式储存不高于20000元的资金,按定期储蓄付息,免征利息税。可算是对教育基金积累的一种鼓励。这种方式较适合于孩子已上初中或初中以上的家庭,因为教育储蓄只能用于非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所需。对于大多数想未雨绸缪的家庭来说,还是普通的储蓄来得简单。赵先生的做法也颇具代表###:赵先生今年喜得贵子。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他每月给孩子存200元,做为教育专项金。赵先生说,我们是工薪阶层,月收入才2000元出头,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应及早动手设立教育资金。我们从现在开始逐月储蓄,积少成多,到孩子6岁时有10000多元,可以择校;再过6年积累,可以上个好中学。再经过6年初、高中阶段,可以存出上大学第一年费用,这样基本上使孩子教育有保障。
  随着民办大学增多,高等教育普及,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也将以每年约20%的比例上涨。对于家庭来说,有三笔钱是必须尽早筹划的:医疗、养老、教育。对此,社会也应不断适应这种需要,完整和简化教育贷款等方式,使家庭在教育基金筹划上多一些方式,使更多的孩子接受尽可能完美的教育。
  

第三节  教育的所有支出都必需吗
现今社会,孩子的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放在了首位,因此家庭的教育支出快速增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愿意花更多的钱投入学习和子女教育方面。
  在小学阶段,由于孩子刚进入学校,对一切都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故教育的开销主要是来自学校。至于生活上,因为年龄还小,所以相对于学习就较少了。除了书费之外,孩子每学期的兴趣班费用也要200元左右,再加上每个月所需的100多元的牛奶费、饭费和夜托班费,一个学期也要1000元左右。但是,这仅仅是孩子学习上所必需的费用,还有一些非学习上的开销。因为孩子在小学时期,毕竟年龄还小,所以对于新鲜事物十分好奇,这里当然包括了玩具、课外读物及各类素质教育活动的费用。这样一来,每个月估计还有一、二百元的开销。
  离开了小学阶段,教育的开销也自然增大。
  首先,在学习生活中。取消了重点初中制度,自然而然,民办学校就成了高质量教育的保证。现在一个民办学校一学期学费最高为5500元。而普通公立中学的学费则为300元。再加之书费等,一个学期要600元。参考书一般来说分为自己购买和学校统一购买两种,总共消费在200元左右。如果加上学生住宿每学期800元,校服500元,春游秋游每次150元,往返学校交通费每月90元。
  其次用于非学习类的开销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孩子在不断成长,社交活动也增多。因此在平日生活中相互送礼成了很自然的事。一般一年同学间交往花费在100元左右。这项消费在调查中波动比较大,随年龄增长,其投入也变大。一般的消费每年450元左右。手机在如今也成了大家的必备品。一部手机1000…2000元,每月的手机费也在50…80元左右。平时服装上花的钱在900元左右。
  现在不少家庭,电脑都是必备品。一般电脑在6000元、其他音像器材在2300元左右。除了这些投入外,一些家长喜欢为子女在兴趣上加强投入。比如学个乐器、或是在某个方面做出特色。这样就有了兴趣班的补课,此类花费普遍都在每课80元左右。当然相关的一些器材也都在400元左右。还有就是学生本身在校学习课程的补习。通常在初三会投入比较大。粗略计算四年的花费在57600元。当然还有一个孩子在家的开销,比如电话费、餐费等,基本也就在每月500元左右。
  粗略算算,一个孩子几年下来,十几万的投入进去了。
  大部分的家长都认为现在为孩子的学业投下资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等孩子以后考上了大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自然会为孩子自己和家长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位家庭贫困的父亲认为,从长远看花钱给子女读书,是一项智力投资。当然,还有一部分的家长本身就有高学历,所以顺理成章地希望孩子也像自己一样。因此在孩子学习的投资上,丝毫不吝惜。除了在孩子的学习上投入资金外,现在的家长还十分希望孩子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多学几门特长,为将来的谋生之路加上更多的砝码。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孩子兴趣的投入上。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等级考试也屡见不鲜。虽然这样的兴趣班费用不低,但仍抵挡不住大部分人的热情。为孩子的全面教育投入资金,在现在的家庭消费观念中已成为一种趋势。
  其实对于教育花费问题频频登上各种统计榜单的现象,我们早已不陌生,对教育花费成为“致贫首因”的统计,似乎不应太过惊讶,但是,不再惊讶不等于我们可以在“教育致贫”羞辱面前可以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毕竟,教育的贫困,最终贫困的只能是攸关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前途和希望。
  需要指出的是,超出普通民众承受水平的教育收费,其实质是在制造国民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并将导致贫困变成一种代际传递的链条。这是因为,如果贫困子弟读不起大学,高等教育差不多成了有钱人才享用得起的资源,那么,贫困人家“缺乏知识和技能”的素质缺陷将如某种基因疾病,不得不“遗传”给后代,从而使他们的子女永远也无法与富家子弟站在人生竞争的平等起点上。如果得不到其他可以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他们只能世代与贫困结下不解之缘。
  从本质上说,教育之所以成为致贫因素,是因为目前的教育收费体系与助学机制无法让低收入者分享教育资源,即造成了一种“教育不平等”。目前,教育不平等不仅体现为教育花费令贫困家庭不堪重负,一些制度###的歧视待遇如户籍也值得注意。与其他形式的不平等相比,教育不平等显然更加令人忧虑,因为它将会导致不平等的结构通过代际传递凝固下来。
  毫无疑问,人们可以###受一时之贫困与不平等待遇,却不能容###贫困与不平等结构在代际传递下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节  巧用教育储蓄轻松过日子
小孩读书对部分家庭来说,意味着一笔较大的支出。居高不下的教育开支给工薪阶层集中支付造成困难。怎样保证孩子的学费无忧,我们不妨根据细水常流的原理,通过银行储蓄的方式为孩子积攒教育金,既能积聚资金,又能获得较高的收益,还能培养孩子理财和节约的意识。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及早动手,积零成整,因此利率优惠、利息免税的教育储蓄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满足将来上高中或上大学等非义务教育的开支需要,凡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都可以到银行开立教育储蓄账户。开户时,持学生本人户口簿或者居民身份证到银行储蓄机构开立教育储蓄的存款账户,并与经办人员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随后每月续存,中途如有漏存,在次月补齐。教育储蓄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两万元。
  教育储蓄享受其它储种尚不具有的两大好处:一是执行利率高,教育储蓄属零存整取###质,家长每月存入固定金额,到期一次###支取本息。正常零存整取储蓄,是按零存整取利率计息的。而国家为鼓励居民为教育积蓄资金,规定凡办理教育储蓄者,存款形式虽属“零存整取”,但按相应定期利率计息。二是免征利息税,按现行规定其它储蓄品种国家都要按利息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利息所得税,而教育储蓄不需纳税。
  那么,如何充分运用教育储蓄,最大限度享受利率和免税利息的优惠,是每个家庭十分关心的事情。
  据现行法规规定,教育储蓄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六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由于利息=本金×存期×利率,教育储蓄每次约定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