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父母学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父母学校-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有些夫妻之间关系不和,孩子夹在中间很难受。夫妻之间如果经常吵架,孩子就会有“神经质”,他长大后对异性、对婚姻会持怀疑的态度。
  第二,慎重对待“吃饭的习惯”。如果没有特别的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彼此牵挂着对方的饮食习惯,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杯盘之间偶尔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常常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和孩子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缘故。很多人是在家庭的餐桌上学会了怎样做一个风趣的讲话者和一个好听众。
  第三,形成“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让孩子“身体好”的最古老而经典的办法是“早睡早起”。富兰克林的说法是: “早睡,早起,使人富有、健康和聪明”(Early to bed; ear ly to rise; makes man wealthy; healthy and wise)。

第二节 “和你在一起” :父母可以陪孩子 做哪些事(4)
除了“早睡早起”,让孩子“身体好”的另一个古老而经典的办法是“坚持运动”,尤其需要让孩子多接近自然,让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
  为了让孩子建立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父母最好亲自示范。如果没有父母的示范,孩子很难形成持久的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孩子睡懒觉,常常是因为整个家庭的作息时间比较混乱。
  为了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全家人最好少看电视,并尽量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以内。
  父母有时抱怨自己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太多。其实,一个家里有一个看电视的“小东西”,这个家里一定有几个看电视的“老东西”。有些人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电视机打开,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把电视机打开。这些人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别的主题,电视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有些年轻的夫妻最初感情还不错,俩人经常聊天,后来没什么可聊的了,只能过无聊的生活,只能过着看电视的生活。电视就有这样的功能,它能够让全世界那些不想交流的、没有情趣的人默默无语地守候在那个“黑匣子”面前。他们不愿意去跟同伴交往,他们不愿意去阅读,他们不愿意去运动,他们只想看电视。
  电视机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习惯是一个破坏,接下来更严重的问题是,后来又发明一个遥控器。遥控器意味着人可以在离开电视很远的地方,像个土豆一样蜷缩在舒适的沙发里。有些人实在没什么出息,每天蜷缩在沙发里,手里拿着遥控器,不断地抖动,不断挤压按钮,不断地转换频道。人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他究竟想看什么节目。其实他对哪个节目都不感兴趣,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表示自己还活着,还能够活动。
  美国育儿教育专家斯波克说:“我强烈反对的一件事情就是看电视。即使是高质量的儿童电视节目也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因为电视为孩子做好了一切,几乎不需要孩子做什么努力。”如果孩子离开了电视机之后就无法过正常的生活,则说明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比较低下。
  “那些从来没有养成看电视习惯的孩子就不会思念电视,他们会用其他的活动来填补自己的生活。”如果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不必急着修理。偶尔过几天不看电视的生活,可以为家庭带来新生活的乐趣。那样的话,孩子和家人就不能依赖被动的娱乐方式,而学着人类几千年来的做法,通过读书、写作或者交谈来积极地创造和发展他们的兴趣。“如果你的孩子的卧室有电视机的话,最好把它撤掉吧。”
  不过,无论电视有多少坏处,毕竟它能够给人带来娱乐和消遣。即便电视使人堕落,人有时倒需要“偶尔堕落一下”。“不做无益之事,难遣有涯之生”。如果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完全不看电视,既不必要也不正常。
  父母可以让孩子接触电脑游戏,但必须严格限制玩游戏的时间并监视游戏的主题。“电脑游戏是理想的教学工具。不幸的是,这些游戏教给孩子的常常是如何快速而准确地射击。”“在电脑游戏中开枪射击的次数越多,孩子们想到杀人的时候就越不害怕。” ②如果孩子不幸染上了“网瘾”,要么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制订上网的规则,要么因为孩子在电脑游戏之外找不到足够的成就感。

第二节 “和你在一起” :父母可以陪孩子 做哪些事(5)
二、“性格—身体本位”: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学校教育往往显示为“知识本位”,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 身体本位”这边,重点培育孩子的性格和身体——“性格—身体本位”的理想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糖果、巧克力以及其他甜食——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除了运动,最好让孩子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足够的劳动量。运动和劳动两者一起负责塑造孩子的身体——“好性格”的共同要素是“善良”“有活力”“有礼貌”——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学校教育多少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智力和身体,但是,对孩子的性格、智力和身体状况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学校,而是孩子从父母那里所接受的遗传因子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永远的底色。孩子所接受的遗传因子和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有连续性,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仍然不同。“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家庭教育并非完全是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特殊的目的。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重点培育孩子的性格和身体。“性格—身体本位”的理想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1。野蛮其体魄:让孩子有足够的运动量和劳动量
  在性格和身体之间,身体是本原。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勇敢的习惯,他的身材会逐步退缩、萎缩、佝偻,长成核桃的样子。
  关于身体教育的问题,家长可以重点参考洛克的思路。洛克在《教育漫话》的开篇说:“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天天不断地用冷水洗脚。……身体情况比较好的人用冷水浴的办法去增强和锻炼体格。”  “要多过露天生活,即使在冬天,也应尽量少烤火。” “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自然给予人们的甘露是睡眠。……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除了以野蛮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身体之外,洛克同时建议父母尽可能禁止孩子吃糖果。“一切糖果都应避免、不吃。”
  洛克的建议可能是对的,不要以为天气寒冷,就给孩子穿厚重的衣服。不要以为孩子长身体,就让孩子整天处于“饱和”之中。
  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父母需要想办法让孩子尽可能吃饱、穿暖。但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必须让孩子有 “饥饿感”和“抗寒力”。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糖果、巧克力以及其他甜食。在糖果、巧克力面前不能节制的孩子,长大之后不会有什么出息,至少,他的身体不是臃肿,就是脆弱。吃甜食而不节制的孩子,身体必不好,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说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尚可以少吃而不必完全禁止,完全禁止孩子吃糖果、巧克力会剥夺孩子的很多欢乐感,那么,有一个坏习惯倒是必须禁止的——孩子饭前吃零食。饭前吃零食会让孩子处于似饿非饿的麻木、餍足状态,孩子会因此而失去食欲。没有食欲的人,食欲不强烈的人,是不幸的。洛克的说法是:“不能从粗糙的木桶中饮到甘露的人是不幸的。”中国民间的经验是:“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 “和你在一起” :父母可以陪孩子 做哪些事(6)
对于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家庭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缺乏饥饿感。保护身体的基本策略是让孩子在饥饿状态下进食,不让孩子因吃零食而整天处于饱和状态。遗憾的是,中国人太重视“温饱问题”,中国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忍饥受寒”。
  除了洛克的思路之外,康德的建议也值得考虑,因为康德原本就大量地参考了洛克的思路:“不要让孩子穿得太暖,因为他们的血液温度本来就比成年人的高很多。孩子的血液温度能达到华氏 110度,而成年人只有96度。成年人感到适宜的温度,却可能使孩子窒息。一般说来,凉爽的生活环境能使人强壮。而穿得、盖得过暖,或是习惯于过热的饮料,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不好的。因此孩子应该睡比较凉而硬的床,洗冷水澡也有好处。另外,不要为了激起孩子的食欲而使用刺激性的调料,相反,食欲应该是活动和劳动的结果。人们不能让孩子养成依赖某些事物的习惯,即使是好习惯,也不要都通过人为方式造成。尚处在生蛮状态的民族完全不知道襁褓这东西。”
  为了锻造孩子的身体,父母最好引导孩子拥有自己最喜欢的某项运动,以运动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奔跑、跳跃、呼喊、征服的力量。西方人的办法是“用体育培养精英”。除了运动,最好让孩子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足够的劳动量。运动和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