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失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不失业-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一条绳上的蚂蚱?
换一个角度思考领导与自己的关系

  在现代企业中,领导和部署之间的关系并非金字塔型的一丝不可变的管理结构。而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结构。如果按我们的俗话来说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这条绳子就是利益。只有领导和部署都协调有至的朝一个方向努力的时候,才能很好的维护好利益这条绳子,而一旦两只蚂蚱开始乱蹦的时候利益这条绳子就会给双方带来同样的伤害。(注:此处的利益不仅仅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权利、地位、事业等等。)

  我们在前面几章已经详细的说明了领导与你的关系和领导的实际价值以及领导的实际身份。那么这一章节我们就重点谈一下与领导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以及双面性。

  领导的权力不是绝对的,领导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某公司销售经理A集合部署B、C、D、E展开一个关于新销售方案的讨论会。经理A提出由于公司给销售部门增加了任务目标,所以希望大家讨论出一个切实有效的销售方案来答成目标。经理A首先提出他的意见:“由于本年度公司下达的任务是300万,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所以为了完成此任务,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办促销活动,把原有的顶级产品压低到中级产品的价格销售,把中级产品压低到初级产品的价格销售。虽然这样做利润低了一点,但结合以往的经验,此举必然造成火爆的抢购热潮,所以完成年销售任务就不成问题。”

  而经理A的说法却并没有得到认同。员工B认为:“以往举办促销的活动时之所以会有大量消费者排队抢购,是由于消费者本身对我们的产品开始有品牌和质量上的信任。如果总是通过减价销售的方法来促销的话,一方面已经买过的老客户会产生吃亏上当的感觉。他们会认为原来这些价格高的高级产品并不值那么多钱,肯定质量也不会如宣传和想象中的那么好。 那么公司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影响力就会被无形地削弱,所以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行是不容破坏的。这样的方案公司高层一定不会被通过,而且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应该与市场部配合增加广告宣传以及开展买高级产品送初级产品的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持高级产品在用户心中的地位。一方面又让那些一直想买高级产品,却又觉得贵了点的用户更为动心。同样可以达到促销的效果,公司高层也会同意实行这样的方案。”

  结果B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同,C、D、E都表示B的方法更为可行,也更为合理。 那么这个时候A的领导权其实被转移到B的身上去了。因为A如果继续坚持他的意见,那么其部署必然会认为这个A经理不肯听大家意见,而一意孤行,进而对公司产生失望情绪。 

  所以,一个领导是否是领导取决与你是否认同他的行为,而不是取决于公司的任命。 那么站在领导的角度来看时就成了“我是否能真正成为领导,取决于我的部署是否支持我的行为。” 同样你是否是领导的部署也是取决于领导是否接受你的行为,或者你是否支持领导的行为。 而转在领导的角度来看时这个问题就成了“你是否是我的好部署取决于你是否能帮助我提出更好的方案,或者你是否支持我的方案。”

  那么我们再接着来看刚才那个案例,B虽然否决了领导A的方案,但他也提出了更为合理更为厉害的销售方案。所以他的行为是对部门有利,对领导有利的。如果领导A支持他,那么大家都会认为领导A很英明,很能赏识人材,进而更为努力的工作。  但如果B只是反对A的方案,却提不出更好的方案,其他部署C、D、E也跟着B起哄,觉得经理A的方法不可行,但自己也没什么别的办法。那这个时候领导A的权利就被完全剥夺了,虽然看起来B更有影响力,更得人心。但最后的结果是方案的讨论不了了之。接下就是销售任务完不成,领导与部署关系恶劣。领导开除员工,公司因为销售任务未完成而处罚部门经理,减少来年预算款供应等等……

  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你是否支持领导的行为,有两种可能。1是你支持领导的提案,2是你虽然不支持领导的提案,但你也能提出比领导所说的更为合理的提案,这其实也是对领导的支持,因为提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公司盈利的任务目标。如果你即没有更好的想法又觉得领导怎么怎么愚蠢,方案怎么怎么烂,那么你就成为了这个团队中的毒瘤,被开除不说,你如果保持这样的习惯的话,那么到了任何一个公司你都无所作为,反而招人厌恶。  

  对于领导来说也是如此,领导提出方案1是寻求部署的认同,2是寻求是否有更好的方案。因为领导必须要完成公司下达的盈利任务。如果有人提出更好的方案,那么领导自然很高兴。而如果没人提出更好的方案,也没有人支持自己的观点的话,问题就比较严重了。用《天下无贼》里黎叔的话说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1:同事仅仅是战友吗?
换一个角度思考同事究竟是什么?

  很人都认为进入企业工作了,企业里就是由上面的领导和周围的同事以及自己(有时候还有下面的部署),组成的。其实这个形容没有错,但这样去思考问题就会有大问题。 如果你认为领导是“上面”那么你必然会仰视他尊重他,可你觉得同事是周围,那么你必然对同事要随便得多。而你如果认为下属是下面那么你必然会俯视甚至鄙视他们。尤其是在我们职业生涯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把同事管理处理得非常随便。随便勾肩搭背,随便乱开玩笑,说话时一有意见不合,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小事也要互相争个面红耳赤。而见到领导时才能变得严肃和敬畏起来。

  那么你是这样一个人的话,你在同事眼里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因为你毕竟也是同事的同事。假设现在你是你的同事,你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感叹呢?

  同事之间总是在互相寻求认同,一旦达成共识就能成为知己和战友, 每个人都是如此。可当你的同事像你表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你却固执的用自己的看法去和别人争论不已,就等于你把别人向你伸出的橄榄枝打翻在地一样。 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假设你向某个同事表达你的观点。这个观点可能是足球,可能是彩票,可能是吃饭等等。而这个同事却总是觉得你的看法是全错的,你会怎么想?你一定会以后不再和这个人打交道,也觉得这个人太自以为是了,又不肯接受别人的观点。 那么你在驳斥别人的时候别人眼中的里一定也是这样的。 当你打掉别人向你递出的橄榄枝时你的同事就由你的战友关系变成了敌人关系。 坦白的说我见过太多自以为是的新人,他们总是强调自己比别人聪明,自己和别人怎么怎么不一样,自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等等。最后面面树敌,直到在在公司同事之间已经混得臭名昭著了还要坚持全部的人都是笨蛋,只是自己是聪明人。顽固得和厕所里的石头一样右臭又硬。  

  从古至今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论把他们放在哪里他们都能得人心,得到尊敬和拥护。 你会相信一个和周围同事都处不好关系的人还能有什么能力吗? 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即使你把他放到食人部落里他也能成为酋长,放在监狱里他会成为狱头,放在最愚昧最野蛮的野蛮部落里他回发起革命让部落文明进步,放在企业中他很快会成为大家欣赏和用户的对像。 而像你这样处处因为芝麻绿豆大点的屁事就和人争论不停,总是强调自己观点,总把别人想成傻子,一点也听不进不同的声音,一听到不同的声音就如同被人烧了房子一样马上反驳起来,浅薄得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一样的家伙还能有什么本事吗?你会有同事成为你的战友吗?  恐怕当你滚蛋以后你的同事们会大大的松一口气,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说:“我有一个很讨厌很固执很自以为是的同事终于滚蛋了。哈哈!”

  那么同事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同事即非战友关系也非敌人关系,即非单纯的平级关系,也非单纯的竞争关系。因为即在你眼里别人仅仅是个同事并非主心骨,那么在别人的眼里你也是个同事而并非主心骨。 所以我们不妨把同事当成一面镜子,一面可以完全反映你心态的镜子!

  我们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是否觉得你很特别?你的观点总是比别人更独到?

  如果你这样觉得,那么你一定已经犯下了很多错误了,现在弥补也许还来得及。你一点也不特别,因为在别人眼力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同事,事实情况也是如此。就好象人们之前仰望天空的时候总是觉得地球是特别的,太阳、月亮、星星万物都围绕着地球在转动。而我们站在高处站在太空看的时候才发现地球不过是宇宙中的一颗尘埃而已。  当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公司里的人的时候,总会产生自己很特别的想法,大多数都是如此。而其实你只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才会发现自己很普通。 因为你即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没有发起什么行之有效的改革。平平常常的上班,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抱怨怀才不遇,甚至你连同事最基本的信任和好感都得不到。因为你认为你和特别于是你就把自己和别人孤立了起来。自然别人也就把你孤立了起来。

  
  你一点也不比别人独到,因为别人未必没想过你所想过的东西,只是人家不屑于表达。或者人家表达的逻辑根本就和你所谓的独到不是一个层次或者一个因果链上的东西。  

  我认识一些人很有意思,你无论如何想办法与他沟通他都会拒绝。比如你喝了一点热水,对他说:“水好烫啊!” 他会对你说:“哪里烫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