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怎么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教育怎么了-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太多的父母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导致与孩子无法再进行交流,孩子也不再愿意按照父母设计的路线行走,于是出现了普遍的叛逆。可以说,孩子们的叛逆就是信任匮乏导致的后果。
  一个教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学生们面前忘掉自己是一个教师。媒体讨论过一个话题,说中国的教室设置有问题,讲台总是高高的,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仰视教师,很是压抑,这种形态使师生之间很难产生平等的交流。 。。

中国教育怎么了 品格之忧(7)
对这种说法,我是完全赞同的。
  不但如此,学校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课前设置:上课铃响了,教师很威严地走进教室,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值日生一声机械死板的“起立”口令,全体学生就齐刷刷地站起来,高呼“老师好!”
  对于这个设置,我相当反感,这个做法,表面上看是在表达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而实际上却是在强调教师的存在和权威,这一声“老师好”,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开,哪里还有平等的感觉!
  2005年,一位朋友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国际学术交流会,虽然参会的中国人都是全国该行业一流的人才,前来发表演讲的人士也都是国际国内声名显赫的人物,但整个交流会却相当轻松愉快,大家学到了很多平常无法学到的东西。
  交流会上,美国一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Peter走进会场,要给大家发表一个小时的演讲。这个会场也有高高的讲台,但Peter进来后,并没有气宇轩昂地走上讲台,而是直接走到过道中间,突然喊所有的人举起双手!
  大家惊愕地举起了双手,Peter笑呵呵地对大家说,天气很热,估计大家有些困乏,我们先来做一个快乐的游戏吧。说完,高龄的Peter先生就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快乐地带着大家做游戏,整个会场顿时活泼轻松起来。
  这次演讲好多次被参会的中国学者打断,“我们发现Peter原来是如此活泼可爱的一个老头儿,对国际知名人物的敬畏感顿时就消失了,没有听懂的地方,就会要求Peter作出解释,而每次Peter也是乐呵呵地满足我们的要求”。
  演讲结束后,Peter被中国学者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纷纷与他探讨各种问题,“他的亲切可爱,他的充满活力的语言,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欲望”。
  “从头到尾,我们并没把Peter看成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在我们看来,他就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兄长,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而Peter本人也完全没有名人的那种讨厌的臭架子,没有提及自己的身份,或许他根本就没认为自己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新闻记者而已。”
  他说,他参加这次国际交流会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开了眼界,而是看到了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Peter教会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交流的渴望,都希望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分享,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因为互不信任而树立了太多隔膜之墙,所以原本是很容易做到的交流,在我们这个社会却成了奢望”。
  Peter用短短的时间,就让这么多饱经世故的中国学者对其产生了高度的信任感,其原因就来自他的活力、亲切和坦诚。“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让我们感觉到,他是一个坦诚的人,内心世界是明亮而单纯的,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来自他的内心,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对这样的人,你第一时间就想与他痛快地交流,有无穷无尽的东西想与他分享。”
  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来自内心,这就是贝布尔所描述的“内心与行为的统一”。
  贝布尔说,只有当一个人坦率而生气勃勃时,交流才有可能。交流是不能强求的,强求的交流不是交流,而是精神折磨。
  由于我国几千年“师道尊严”观念的广泛传播,“老师”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当严厉的字眼,它让人敬畏而局促不安。权威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唯一的功能就是让人产生强烈的压抑感,让人因为紧张不安而喘不过气来。由于人的天性,高高在上的东西总是那么让人生厌,当学生每天必须面对那高高的讲台以及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反复强调自己是“老师”的那个人的时候,鸿沟和高墙也就一直顽固地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可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交流。 。 想看书来

中国教育怎么了 品格之忧(8)
对话是一种平等的姿态,没有平等的氛围,就不可能产生对话。
  有不少企业的老板喜欢坐在高高的办公桌后面,让他的客户、员工坐在办公桌前面低矮的沙发上与他“对话”。他或许是想通过这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强调他的存在和他的权威,他的确达到了目的,但同时也收获了那些压抑地听他发表高论的人对他的厌恶,同时失去了信任。
  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很多教师,一直致力于做的就是这种令人厌恶的人。他们反复强调自己的存在,反复让学生们称他们为“老师”,而不是其他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的称谓。
  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讲述了Google副总裁李开复5的故事,作为国际知名人物,李开复从来不允许下属称他为“李总”、“李总裁”或是别的什么与头衔相关的称谓,他的员工们都是亲切地称他为“开复”,“开复兄”,或者干脆直呼其名“李开复”。在节目现场,几个参加访谈的Google员工一直亲切地称他“开复”,并毫不顾及情面地向成千上万的电视观众爆料李开复的一些不伤大雅的逸闻趣事。李开复面对下属的当众“揭发”,也只是淡然一笑,承认下属们“揭发”的那些“臭事”都是事实。
  李开复并非不在乎总裁这个头衔,但作为一位资深的企业管理者,他深知反复强调“总裁”这个象征权威、象征权力的称谓,会在他与下属之间树立起一道坚固无比的高墙来。有了这样的高墙,他就无法与下属对话交流。权威或权力的威严感会让人退避三舍,渴望平等是人的天性(受虐症患者除外),你要与下属达成对话,那就请你放下权威的架子,并忘记你手握的权力。李开复深知其中奥妙,所以他拒绝下属称他“总裁”。在经年累月亲切的“开复”的称呼中,他与下属之间的距离感消除,对话机制得以长久保持。
  中国的学校里学生能直呼教师的名字吗?不能,至少我没听到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们看见自己的教师都是毕恭毕敬(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地喊“老师”,而不是直接称呼“张三兄”或者“张三”。如果真有哪位教师拒绝学生喊他“老师”,要求学生直接喊他的名字,我想,这样的教师可以到我的学校里来担任很重要的职务。
  为了一个“老师”的称谓,而堵断了与学生们交流的渠道,这真是得不偿失。
  有一位朋友,他与他的一位朋友曾经是生死之交,一直相互直呼其名,无话不说。后来他的这位朋友做了大官,他依然直呼其名,有一天朋友悄悄对他说,现在不比从前了,你在公开场合应当称呼我是“某某书记”,不然我很没面子。他想想也是,从此以后他果真叫某某书记。“第一次这样称呼的时候,我感觉相当别扭,感觉有个什么看不见的东西一下子竖起来,挡在我跟他之间了。”后来,他与这位书记慢慢疏远,完全不再交流。
  这个看不见的东西,就是隔膜,就是象征权力的称谓造成的隔膜。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东西,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谁会喜欢强制性的东西,谁会与居高临下的人对话呢?
  没有对话,何来信任?没有信任,又怎么实现对话?
  当教育不再强调育人,不再崇尚高尚的品格时
  小学生们的普遍看法是“怕老师”,相当多的中学生也觉得“老师很威严”,在大学里面,一些教授也喜欢威严的感觉,似乎在他们看来,威严就是一个教师应当拥有的面孔,如果没有,学生就不会听话,就不会好好学习。

中国教育怎么了 品格之忧(9)
现实却与教师们的愿望背道而驰,我听很多学生讲,他们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充满活力、充满亲和力的教师。在听这些教师的课时,学生们总是很认真。“我们喜欢他,如果不好好听课,就感觉是在亵渎某种很神圣的东西。”
  对这些充满活力、充满亲和力的教师,学生们也愿意主动与之交流,包括一些很私密的事情也愿意向教师说出来。“我们希望老师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很困难的事情,老师也总是乐意这样做,于是我们就越来越信任这样的老师。”
  信任是不可以强求得到的,只有坦率而真诚地进入学生们的内心,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才有可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唯有坦诚,唯有共同担当,才能产生信任。也唯有信任,才有“育人”的可能。
  育人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学生成为博士或者大老板,而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人的显着特征就是——品格高尚:竭尽全力去做正确的事情,远离错误的事情,并勇于担当生活的责任。如果一个人无法决定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愿意担当生活的责任,他就是一个心灵空虚的人,“一个心灵空虚的人立刻就不能成其为人了”。6
  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品格高尚的人的,就算他偶尔做出一件让人赞许的事情,他也不能被称为“高尚的人”,内心与行动的统一必须是一种常态,而非偶然。
  整饬混乱的社会秩序、解决种种复杂的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人人都实现“个人的统一”,如果人人都能实现“个人的统一”,整饬混乱就成为可能,如果人人都没有“个人的统一”,整饬混乱的结果只会是更加混乱。
  实现“个人的统一”——内心与行动的统一,意义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