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怎么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教育怎么了-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经记不清楚在哪本书上看到过一段话:如果两个人之间十分亲密(只有信任才能产生亲密),他们就会经常互叫对方的昵称或者亲密的称谓,热恋中的情人就喜欢使用“老公”、“老婆”这样最亲昵的字眼。从这样的亲昵的称谓中,双方都能获得一种强大的*,尤其是信任感。如果两个人之间长时间不使用亲昵的称谓,那就是分道扬镳的前兆。
  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孩子一看见你就亲热地叫“爸爸”、“妈妈”,而且有事没事都在这样叫你,那么,孩子是相当信任你的。如果孩子长时间不喊你“爸爸”、“妈妈”,你就要当心,你与孩子之间已经竖起了一堵高墙。
  让人心醉的亲昵的呼喊只能来自内心深处,只能来自内心深处对你的高度信任,一旦信任消失,你就不要指望此生还能找到这种心醉的感觉。失去孩子信任的父母,即使孩子继续称你为“爸爸”、“妈妈”,那也顶多是出于礼貌,或者找不到其他更为恰当的称谓来代替而已。
  一位从事心理疏导的医生告诉我,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位大学女生,家里相当富有,这位女生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理由是她不信任她的父母,她认为不信任父母亲是不对的,因此产生了罪恶感,希望医生能帮帮她。
  医生问她:“你为什么不信任父母呢?”
  女生说:“我觉得他们太虚伪了。”
  “譬如说?”
  “譬如说,他们两个早就不相爱了,都在外面有各自的情侣,我还亲眼看到过几次,但他们在家里却表现出一副恩爱的样子,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恶心得想呕吐。”
  医生对她说,你没有病,是你的父母亲有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
  心理医生告诉我,由于对父母不信任,这位女生经常不愿意回家,在外面乱交朋友。“她对我说,连自己的父母都这么虚伪,这么不值得信任,她就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是值得信任的,交的那些男生她也不会信任他们,反正就是玩一玩。”
  在这个女生的心目中,她的父母很肮脏。“不相爱了就分手,我反而会觉得他们是坦诚的,我就会继续信任他们,他们离婚了,还是我的父母啊。可是他们却要伪装得很恩爱,不愿意分手,说穿了,还不就是为了家里那点钱?还不就是为了这个大家庭的所谓面子?”
  她说得对,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相爱了还要伪装成十分恩爱的样子,更为可怕的是,由于他们的虚伪,他们要承受失去女儿信任的痛苦。
  没有人希望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事实上,父母们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上到中学以后,基本上无法再进行流畅的交流,很多父母根本无法与自己的孩子实现交流,这说明太多的父母都面临或者已经陷入一种危险:失去孩子的信任。在长年零距离的接触中,孩子对父母了如指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你的了解也就越透彻,他最终会对你作出判定:你是坦诚的还是虚伪的。

中国教育怎么了 品格之忧(5)
孩子对父母不再信任,并非总是由一些大事情造成的,往往是一些很细微的事情,导致孩子得出“父母不坦诚”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又不是显性的,而会积淀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日积月累这些潜意识里的判定就在你与孩子之间慢慢筑起一道高墙,最终使你与孩子形同陌路人。
  有一对夫妇,勤劳持家,小日子过得很好,对孩子也很好,但这对夫妇有个毛病:喜欢赌博。不但在外面赌,还经常邀约一些牌友到家里赌。孩子渐渐长大了,耳濡目染,也对赌博产生了兴趣,提出也要学学打麻将,却招来父母的责骂:“小孩子打什么麻将,不学好!”
  既然你认为打麻将是“不学好”,那你们两个为啥要天天打麻将呢?不用你说,孩子也知道打麻将是不好的(大家都知道赌博是不好的),但你们知道打麻将不好,却乐此不疲,会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什么印象——虚伪。
  也许,孩子不会对你们说出“虚伪”两个字,但在他的潜意识里,因为这样一个细节而把你们列入了“虚伪者”的名单。一旦被纳入孩子开列的虚伪者名单,要想逃离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你们将来洗手不干了,不再参与任何赌博,那也很难改变在孩子潜意识里“虚伪”的印象。
  印象是很厉害的记忆,印象一旦被固定下来,想要改变,很难很难。就像一个人被确认为是骗子以后,你要想改变人们对你的这一印象,恐怕只有等到来世。
  你一天到晚向孩子灌输“尊老爱幼”的道理,结果在公交车上你的座位旁边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你却装着没看见,不主动让座给老人,坐在一边的孩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你今后再向孩子讲公德之类的东西,他还会相信吗?就是这样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你就会永远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
  这些事例也许在你身上没有发生过,但是不要忘记,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孩子都在有意无意地观察,都在给你打分。不要以为一些小事情不会影响孩子对你的评判,千万不要有这样的侥幸心理,说不定哪天一个不好的举动、一句不好的话,就会彻底毁掉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这样说有可能要吓住所有的父母:这样也太难了吧?哪个人能保证自己的言行举止永远都是正确的呢?这样说来,岂不失去孩子的信任是注定的结局了?
  只要你坦诚,什么都不难。就算做错了什么,你也要坦诚地向孩子道歉,向被你无意中伤害的人道歉,那么孩子就会永远信任你、永远把你当作他最亲密的人。
  这很难吗?很难,也很容易做到,就看你是不是一个坦诚的人。
  对话是一种平等的姿态,没有平等的氛围,
  就不可能产生对话
  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远离错误的事情,这就是坦诚,内心与行动的高度统一。能做到坦诚,你就是孩子的偶像,永远不倒。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不要欺骗自己。明明知道做某件事情是不好的,却偏要去做,孩子就会瞧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因自责而痛苦,何必呢?
  从这个层面上看,那些贪污*官员真是可怜,他们不但失去了公众以及自己孩子的信任,还要承受永无止境的自我谴责。在《圣经》里,把走上歧途的人称为迷途的羔羊,真是恰当。
  因为父母的言行不当而导致孩子产生不信任,这就注定让孩子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就学到了最不好的东西,他的此生就会匮乏最为重要的东西——信任。在今后的路途上,他就不会轻易再信任别人——一个不信任他人的人,也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

中国教育怎么了 品格之忧(6)
这样的孩子,一生孤独寂寞。
  很多家庭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比我前面所列举的例子严重得多。有的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不能信任任何人”的观念,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研究如何从事非法的勾当、获取不正当利益,有的父母一边向孩子鼓吹高尚的人生,一边却又笑呵呵地接待一拨接一拨前来送礼的人,还有的干脆就教育孩子如何去巧取豪夺……这样的父母,能教育出什么品格的孩子?这样的父母,又岂能不失去孩子的信任?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看到自己的父母是不坦诚的人,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品格卑劣的人,当孩子判定自己的父母品格低劣虚伪狡诈的时候,他就会选择沉默,他的内心因为对父母作出这样的判定而压上了永远也搬不开的沉重石块,他再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由于对父母不信任,导致孩子的心灵过早地蒙上了阴影。本来,学校是有机会也有责任消除孩子们心头的这种可怕的阴影的,重新培育孩子对他人、对社会的信任感。遗憾的是,学校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用极端的方式加重着孩子们的不信任感。
  学生信任学校和教师吗?估计在走进学校的最初一段时间里,他们是信任的,作为小孩子,他们从来都是把事情朝好的方面去想象,所以他们首先就糊里糊涂地信任起学校和教师来。到处都在说学校是神圣的殿堂,教师是浇灌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园丁要精心呵护培育花朵,哪有不信任的道理。
  然而,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他们不可能得到想象中的精心培育呵护。他们与学校、教师之间,横亘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他们无法对话、无法交流,也得不到真正的关心,这种宝贵的信任很快就被消灭掉了。
  学校和教师失去学生信任的第一个凶手,就是居高临下的不平等姿态,很少有教师愿意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他们更愿意自觉地扮演威严的传道者角色,自觉地堵塞掉与学生对话的通道。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育人与传授知识,对于学校是同等重要的职责。传授知识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只要一个人的智商正常,他对知识就有一种先天性的渴望。学生希望学到知识,你又愿意传授给他,这就很容易达成共识。但育人却要复杂得多,你要来“育”我,首先你要让我信任你,跟你建立亲密的关系,我才会愿意接受“育”,否则,我是不会让你来“育”我的。
  每一种植物都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长,而不会轻易按照你的愿望生长,除非你也像那些粗暴的园艺工人一样,强行用铁丝去绑住它,但一旦你稍有松懈,它又会继续按照它本来的规律去生长。人也是一样,他总是要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成长,你要改变他,让他成长为你希望看到的样子,只有一种情况下可以做到:他信任你。信任是交流的前提,没有信任,交流是完全无法进行的。如果连畅通的交流都无法做到,他怎么会让你“育”他呢?
  由于太多的父母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导致与孩子无法再进行交流,孩子也不再愿意按照父母设计的路线行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