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钱-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石集团的大股东具有百年历史,它是犹太裔家族、欧洲时期的国际银行家,通过和皇家贵族的资金往来和信贷,开始投资全球银行、信托行业,经过百年绵密的政商勾结,致富至今。
  在金钱游戏中,靠着权贵的关系,成为富可敌国的超级富豪,像摩根大通、JP、花旗等国际金融集团,都有其家族后裔的影子,在全球《富士比》排行榜上,看不到这个家族的名字,因为他们通过层层控股,实质掌控全球金融和不动产行业,很多国际银行和信托业董事会成员,其实都只是这个家族对外的纸上股东。
  近几年,国际金融更趋于全球化,红石集团背后的大股东,更将势力范围扩大,以百年前祖先的商业操作手法,在充沛资金的游戏中,用高度杠杆操作财团的肥沃现金。此家族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富豪均有密切往来,包括美国国家银行、日本政党、俄罗斯首富和阿联酋王族等。
  据媒体报道,私底下,红石集团也协助部分国家,担任“秘密财政顾问”的角色,主要是购买国家债券,进行国有土地圈地销售、融资和销债等。譬如说,某国几年前曾在某群岛进行核武实验,但此笔经费在国会尚未通过前,就已通过国家安全法之特殊行政手段先启动,整个实验经费,因为没有国会监督和妥善规划,直到运作5年后被揭发时,其海外银行欠款高达1 000亿美元。对此,为避免国家债券被掌控于有心人士之手,最后,国会通过以出售国有土地作为偿还国家债券的决议,而进行此1 000亿美元财政工程的重要融资和策划者,正是红石集团。

黑钱 五(2)
此外,很多表面上不能进行的企业并购,尤其垄断国家资源的石油、媒体、交通或电信通讯方面等,则会通过红石集团出面并购,事后,可能从事“拆解分割出售”,或者进行“某些特殊任务”等。
  例如,某国进军俄罗斯国营AT通讯企业,表面上是因为国营AT通讯企业长期巨额亏损,俄罗斯政府不堪负荷,因此开放外资增资,希望借此改善弊病重重的国营AT通讯公司,其中,红石集团扮演私募基金整顿者的角色,但真正内幕,却是某国家想要控制俄罗斯通讯 ,进而达到监控目的。试想,掌控俄罗斯的通讯,某种程度就是一种秘密监听,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商场对头,无人能逃过监听,而欲掌控此北方大国的特殊任务,永远没有人会承认是通过红石集团操控,背后的巨大阴谋,只在有心人追查时才能露出端倪。
  不过,除了政府的秘密任务,大部分并购其实还是在商言商,红石集团不只是拥有庞大的融资能力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其高深莫测的并购手段更是一绝!红石大军所向披靡,看中的猎物从来没有失手过,也因如此,红石集团出手并购,总是正反两面评价不断,赞成者认为红石集团是旧体制整顿者,反对者则抨击红石集团是野蛮人,不顾企业经营理念。
  最著名的一次出手,是2005年4月红石集团和某欧洲私人证券公司组成合作团队,以47亿美元大举购入汽车产业,因保密协议之故,事前无人获知半点消息!这起红石集团并购案,撼动了百年德国汽车业!并购消息曝光,媒体公布背后出资者为红石集团,受到利多激利,红石股价一路狂飙,一连10天涨停板。第一次股东换成这批“嗜血者”,让汽车业首度被迫改造。许多人惊讶,红石集团操作之精密,时间点铺陈酝酿之完美。
  汽车业几个龙头家族因此在媒体上大肆抨击,将此行为称为“华尔街野蛮人”,这种没有打招呼,也没有任何协商的并购掠夺,根本是一种野蛮人的行为,因为不知出资方为红石集团,被迫低价卖出的几个百年家族,在吃了闷亏后,不满情绪大肆宣泄于媒体。但才几天时间,媒体抨击德国汽车易主事件,态度180度大转变,重量级欧洲媒体开始撰文表示,私底下欧盟等国经济部官员,对购并案非常赞成,甚至表明百年汽车工业沉闷太久,需要换上新血,认为新投资方会整顿欧洲工业,使得有新生命诞生。一场看似评价两极的并购案,让红石集团不想引起注目都很难。
  不过,真相永远没有尽头!
  从某种角度上,这是欧盟官员被迫妥协的媒体发布,正面表态支持,实在是有不得已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欧洲汽车工业大幅降价,一向自诩尖端的高级房车如福斯、奥迪、宝马等顶级欧系车商,如果用降价以抢攻国际市场,则日本和美系车商将不是其对手,因此日本和美方联手,50亿美元入资红石基金,指定收购欧洲汽车产业。
  而美日双方,则以双边贸易为条件,希望欧盟官员出面说明红石并购的好意,莫让并购案演变成国与国的对立。为了不伤各国彼此间和气,欧盟官员才同意出面缓和,配合演出这场“皆大欢喜”的戏码。就这样,虽然还是欧洲品牌,但车商大股东早已换人,通过红石集团私募基金进场,真正幕后的股东已经换上美方和日资。
  这就是典型的红石并购内幕!为了某项目的而下手并购,被并购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真相永远在层层迷雾之后,谁都不知道,红石集团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但唯一确定的是,红石集团总能引起一连串的全球资金效应,如果能事前获悉红石集团的下手目标,投资者很容易就可以搭上“资金顺风车”,像这次欧洲投资者则因红石集团入主,大举入股欧洲汽车产业,连续10天涨停板的股价反应,进账荷包满满。
  金融界人士均知,国际私募基金的回报率十分惊人,其年平均净回报率高达,而一般的基金回报率也只是7%~8%。在这种高额的回报率下,国际私募基金公司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巨额资金,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这些被外界称为“嗜血者”的国际私募基金公司,手段非常人所能及,充斥着盘根错节的国际政商关系,甚至也会和国际炒家联手,在特定时间一边放空股价,一边则募集资金,以求双重获利。因此,稍有不慎,想搭顺风车的投资者,不但血本无归,更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次,红石集团看中台湾第一大媒体王国—东媒体!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黑钱 六(1)
城市另一端,在李莫泰身亡后,有个人正一筹莫展地斜靠在椅上,一通电话打断他的思绪。“迈克,有件事要告诉你。”通知迈克的是李莫泰的副手、瑞士投资基金中华区副首席执行官肯。
  迈克·史密斯是华裔美国人,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1960年出生,过去15年,一直在红石集团美国华尔街总部工作,之前担任企业投资部副总,一年前才被升迁,任红投资国际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上个月,红投资国际刚在美国上市,股价创下新高,连带,他也分到不少股票红利。
  他是个标准的功利主义①者,总是在算计。华尔街数十年来的训练,使得他的眼中只有利益,为了达到目标,他可以不择手段。
  “你说。”迈克说。
  “今天凌晨,李莫泰坠楼身亡了。”
  “我已经知道了,”迈克平静地问,“你被约谈了吗?”
  “还没,不过,我想检察人员很快会到公司!我先向你报告,他们可能会带走李莫泰的数据,我担心公司业务会受到影响,所以已将计算机里所有数据备份,另外李莫泰正在进行的数据,也都影印一份备存,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肯简单说明自己的安排,并等待进一步指示。
  瑞士投资是红国际刚并购的公司,持股七成,而红国际则是红石集团百分百投资的子公司,现在肯的顶头上司是迈克。不过,由于红国际通过境外第三地公司转投资,因此在台湾的外资名单背景上,看不出瑞士投资和红石集团的关系。
  “暂时没有,你做得很好。明天你到我办公室,讨论一下李莫泰手边正在处理的项目进度。”挂上电话,迈克坐在办公室许久,他开始回想,昨天晚上6点,他和李莫泰在威士汀酒店一楼咖啡厅碰面,那是他们第一次在外头谈东媒体的事。在这之前,出于对谈话内容的机密性考虑,一直都在迈克的办公室讨论。
  该死!他当时就察觉李莫泰似有心事。没想到……
  迈克越想越坐立难安,在办公室内不停走来走去。这一年以来,每次他都小心翼翼和李莫泰密谋并购东媒体一事。对他这种私募基金集团的董事总经理来说,这是非常高风险的合作。因为他们在任职时,都和公司签署了专业经理人的违约赔偿金条款,其中一条,职业经理人涉嫌泄露公司机密,除了开除,还将遭到刑事和民事的起诉,负担巨额赔偿。而东媒体内线交易的泄密违约赔偿,将会让他一辈子都还不起。
  迈克之所以铤而走险,完全是因为他在红石集团做了15年,为集团立下汗马功劳,他经手的并购案起码数十起,为集团带来超过百亿美元的获利,可是,相对之下,他的红利却比很多个体私募基金的老板还要少。因此,在几年前,他就打算另起炉灶,自己成立一个私募基金。他手上有很多人脉资源,也有很多客户,他相信他只要自立门户,很快就会成为华尔街的明日之星。
  但是,这个想法欠缺的就是资金,他需要5亿美元,自己起码要持有三成以上,这样他才有掌控权,另一个合作伙伴已经到位,但是,还差1亿多美元,就在这个时候,李莫泰出现了,他提出让瑞士投资并购台湾东媒体,双方合作拉高股价,获利约50亿台币,折合约亿美元,他可以分到一半,他心动了,于是,共同密谋这起合作案。
  可是,案子比他想象中棘手,这一个月来,搞得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现在,连他自己的前途也岌岌可危!

黑钱 六(2)
他不抽烟,但此刻他很想点上一根烟,一向理智的他,也有些慌了手脚,焦虑起来。他推掉今天所有的会议,因为思考无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