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效果第一的管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求效果第一的管理-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庸才”又可能变成“通才”,“通才”又可能成为“庸才”。因此,这些评价并非个体人能的真实反应,而是从实际使用角度给予的特定评价。
  即使那些在现实中很多场合都体现出“低能”的人,其个体的人能依然是遵循平衡定律的,只是他拥有的人能在现实中很多场合都没有找到表现的机会而已。特殊的比赛
  有人做了一个“静蹲奔跑比赛”:大家都蹲下,一小时后同时站起来奔跑50米,看谁最先到达终点。结果获得胜利的是一个先天的“痴呆”者。一些人没蹲到半小时就趴下了,一些人到跑的时候已经站不起来了,一些人站起来就头昏眼花了。先天痴呆者却一如平常。案例分析:假如有那么一个工作,需要的智能很少,而主要使用“蹲”的人能,那么,“痴呆者”不就是难得的人才了吗? 在这份工作面前,其他的高智能、高技能“人才”还算人才吗?
  心理学研究心理疲劳时得出结论:智商越低的人,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时,其心理疲劳程度越轻;智商越高的人心理疲劳程度越高。对于简单重复的劳动,低智商比高智商更容易作出业绩。
  在人能使用的环节上,有一个值得充分重视的“麻将现象”:上家视为废牌的,也许正是下家急需的好牌,对家因为废牌太多而大伤脑筋的时候,本人正因没有他那些“废牌”而大伤脑筋。人人都是“能人”,就看如何利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