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看美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看美国-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美国有时候,真烦!哪怕是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都会给你生活添很大的麻烦,就因为这事,我至今都还把电话调成振动不响声音。
  你看就这种小事,我还动用律师,如果律师真的收费,那比我付给那家健身中心的还贵。
  但好多人有时宁愿多付钱,也要去打官司,那真是被烦得恼火了,讨个说法。
  “有事找律师”是多么美妙动听的话,有什么事让律师去烦吧,也把钱乖乖的交给律师吧,谁让美国是法制国家呢?
  

被我牵连也要找律师的海萍
说起这家健身中心的事,我还连累了我的好朋友海萍。因为当时觉得那家健身中心不错,而且我很喜欢去那里,就拉海萍也加入了她家附近的那家健身中心的连锁店,她去办手续时,公司的员工也对她很热情,海萍和他们签了一年的合同,其实她总共去过三次,因为经常回国或出差,她也没放在心上,每月健身中心都在她的卡上收费50多美元。
  如今,差不多快三年了,她的合同早已过期,但他们一直还在收她的费。
  海萍好多次打电话去,总机都是留言,等很久或者一会又断线,她现在已经搬了家,回去她办手续时的地方,回答是他们只负责办理入会手续,不办这些事情。
  海萍每次试着打电话过去,都是留言,要等很久,就算耐着性子等很久,电话还是断掉,没声。
  我的事情过去两年了,海萍的故事还在继续,每个月都在收费。说到这事,我们俩都义愤填膺,咬牙切齿。
  他们收我钱时,是24小时,不管白天、黑夜都打电话来追;当我们要找他们时,24小时,不管白天、黑夜都没人接电话。
  给海萍想了一个主意,把信用卡停用,让他们收不到钱。海萍担心,他们报告给信用卡公司,坏了信誉。
  在美国,信誉至关重要,而且还有专门的信誉公司,负责收集、评估你的信息。如果你坏了信誉,你可以说会寸步难行:大到无法贷款买房子,医疗保险也会出问题,小到办理手机都要你先交押金,再办信用卡时,也要先交押金,并且你使用的数额,在你交的押金范围之内。如果你要做生意,没了信誉,那就更麻烦了。
  海萍说到此,又下定决心,再去打电话给那家健身中心,她说她想起此事就发怵,虽然每月钱不多,但觉得很没道理,像吃饭吃到了苍蝇,让人很恶心。
  刚办手续时,她去过好几次,每次去时,都会用会员卡输入电脑,健身中心知道你是否来过,快三年了,海萍都没有去过,健身中心没有一个电话问过,但每个月按时扣钱,真是“认钱不认人”。
  生活中,有时就有这样的事,烦死你,
  可怜的海萍被我牵连地也要找律师解决此事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车——让你喜欢让你忧
在美国生活,车很重要,美国不是号称是汽车国家吗?买个车很简单,也很方便。
  如果你有钱,你可以买新的奔驰、劳斯莱斯、宝马、美洲豹,如果你钱不多或者只是想买简单的车代步,你可以买二手车,花几千、几百块钱,同样可以买到新旧不同程度的奔驰、宝马、奥迪。车是买了,但很多问题也就随着来了,你要有车,就得开车,停车,就得和交警打交道。
  先说停车,如果开回家,自家有车位,那没问题。如果停在你住地的街边,也没问题,但如果那条街要扫街,你没有移动车的话,(如:每条街都有打扫的时间,周几、几点到几点)那么你肯定吃罚单。
  有时,你回家,一阵得意,发现这条街怎么那么容易停车,还有好多车位,你就得想想,这条街可能是要扫街了。
  如果你住的那片区,大多数是house(别墅),那就方便,除自己的停车位和公共地段都可以停车。
  如果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大楼,你就惨了,肯定停车很难。以前有位同事说,他每天开车回去,在他家周围绕来绕去找停车位,有时要等两个小时,如果哪天在10分钟以内就停下了车,那简直是像中了大奖一样高兴。
  再来说在外边停车。
  如果你要去上班,或者买东西,想在曼哈顿停车,就免谈了吧,停车场每小时24美元,或者12美元,如果停在大街边,你要看清楚了,你的车是私用还是商用,私用车是不能停的。
  曼哈顿那么多高楼大厦,多少人在这里工作?如果人人开车上班,会怎样?
  所以在曼哈顿上班,很多人坐地铁,Bus(公共汽车、轮船),还有人坐直升飞机,在曼哈顿有几栋高楼顶上可以停降直升飞机。
  中央电视台派驻联合国的记者,他们住的房子对面,就有直升机的停降站,而旁边是码头,大街上车来车往。我笑称他们这里是交通枢纽,海陆空交汇的黄金宝地。他们苦笑说:有点闹。
  在一般的街上停车,还是在公共大停车场,都有自动收费表。有一些地方美元(美国有这种面值的硬币,经常使用)停30分钟、20分钟、15分钟、或者10分钟(根据地段的不同而不同),你根据你要用多少时间,来确定你交币的多少。
  经常会在你开车到大停车场时,有人给你一张收条,那上面是他已经交费,还余下的分钟。这是我初来纽约时,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每每此时,我便会为自己占了点小便宜而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是觉得很温暖,谁说大都会的人冷血?为了传递这种温暖,我有多余的分钟时,也会这样给别人。
  有时,还会遇到另一种好玩的情景:正在跟朋友聊天或者吃饭,中途突然有人惊呼:哎呀,我停车时间到了,真扫兴,要出去重新投币。如果是停在旁边的街边那还好,如果是几条街以外,就算再远你也还是得去,要不,就等罚单吧!
  开车的朋友说,现在的警察可厉害了。哪怕你刚刚超一分钟,他都可以给你开罚单,好像他们也实行“包产到户”,要完成责任指标。特别是法拉盛,现在是商业繁荣时期,车多,人多,开罚单的警察也多。
  开罚单,有时情节恶劣者还要扣分。
  罚单的罚款也在不断上涨,尽管现在金融危机,但罚单的钱没有减少,从35美元到100多美元不等。
  有时被开了罚单就懒得动了,继续把车停在那里,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感觉,反正已经吃了罚单,难道还要继续开下去?结果,一小时或者二小时回来,哈哈,一张、两张,把那个警察乐的,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可以早点收工回家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老司机遇到新问题
说开车,美国开车名堂很多,你可得小心了,就像考驾照,很多从中国来的在国内是老司机的,在这儿考试经常考不过。
  以为自己在中国都能开车,考个驾照小事一桩,结果却考不过新手。
  想知道原因吗?
  考试时,要求动作必须彻底完成:有“stop”(停)标志的地方,必须停,要彻彻底底停,还要把头扭来扭去,东张西望,动作要夸张一点,必须让坐在旁边的考官知道你是多么循规蹈矩;起动车时、倒车时、必须转身,不是一小转,而是大大的转,看看后面,再左顾右盼。老司机们习惯了开车,动作都比较含蓄,结果考不过再重考。而在纽约,驾照考试是要排队,重考有时就得排到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以后,就算你再着急也没办法。
  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考不过,冥思苦想,最后参加了专门的驾照考试培训的学校,探得“天机”后,再去考试,一下就通过了。
  1999年,我到芝加哥去看望从中国到美国来教书的玛丽一家。他们家住在芝加哥一个小镇的大湖边。我正好有空,去考驾照。因为那里人口少,不像纽约考试要排很长的队。
  先笔试,其实,我在纽约已经通过笔试,但美国每个州不一样,在芝加哥我还得重新考。
  笔试主要是考交通法规,全世界的交通法规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考试是全英文,大多选择题,选A、B、C、D,笔试时我很担心的,结果没想到在纽约和在芝加哥,我都是一次通过考试。
  怀着胜利的喜悦和必胜的信心,我兴致勃勃地去参加路考。路考的地方离玛丽家不远,我到交通部门时,没几个人排队,他们只是办驾照换证,考驾照的只有我。
  我的考官是一个小个子的印美混血,眼睫毛长长的,眨巴着眼睛看着我。
  我心想,在中国,人那么多,交通那么拥挤都能开车,而今公路上根本没几辆车,考试的路段更是没人,岂有考不过之理?
  结果,我按“长睫毛”指定的路线,轻轻松松一圈下来,又开回到他们办公室,他进去拿了一张纸给我:没考过。
  我很气愤。他告诉我:要重考必须24小时以后。我因为通过了笔试,可以开车,但旁边必须有一位有驾照的人。来考试时是我开的车,玛丽的妈妈坐在旁边。
  第二天,又来考。
  还是那位考官,还是那条路线,还是轻轻松松回到办公地点。
  这次没问题吧?
  你猜怎样?还是没通过。
  我气得和长睫毛差点吵起来了,告诉他我在中国都可以把车开得满街跑,刚才我也没犯什么错误,怎么没通过呢?
  他叽里咕噜说了几句,不理我,我也不明白,什么原因没考过。
  我还有第三次机会,如果第三次没考过,要等一个月以后了才能再重新考了。
  当时,那里没有其他“懂行”的华人,也找不到谁给我“传经送宝”。假期结束,我只能怏怏地回到纽约。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我找了家华人驾校咨询,他们同时问了我几个问题。后来我才知道,我之所以没过,就是因为该完全停时没有彻彻底底的停,转弯和倒车时没有夸张地转过身四处张望一下。
  得到指点后,我稍微练习,之后我又去考了一次。结果,当时我们一车4个人去考,只有我考过了。
  后来,听好多个人说,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