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缘追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遂缘追逐-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充分的挖掘了。另外一个标准就是,他离开后这个组织能否正常且优秀的运作下去。因为,对于一个社团负责人来说,你最大的作用和义务就是要一心一意为你的社团会员服务,这是你最基本的东西,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带队人,你不能只顾着自身的发展,你有义务,也完全有必要让你的组织的其他人一起成长,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另外。通过你的努力,为他们认真的搭起展示自己和锻炼自己的舞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个共同进步的状态,这是社团负责人的一个基本的责任。而,社团发展的好坏在于什么?在于他能不能继续健康的发展下去,一般说来,下一届社团的骨干都是自己这一届培养的,所以社团能不能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任期间带的好坏,所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在于她在任期间社团多么的优秀,而是看她走了以后社团是不是可以继续优秀下去。

  3、 我们需要怎样的社团干部?

  越来越多的社团事情和社团人引发了自己对社团干部多多少少的一点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团干部呢?也许不同的社团性质会需要不同的干部风格,但是总有几点是我们都需要并且要认真做好的。

  需要全面的了解自己组织的方方面面,一定不能主观的根据某个人的一句话或者你经历的一些事情就草率的给自己的组织定义。如果你是主要负责人(我这里说的是一把手)你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定义给自己的社团,但是如果你不是主要负责人,那么请你不要随便的给自己的组织定义。更不能随便的猜测领导的一些话或者一些做法,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拿过去和其他成员探讨,你最好的做法是和主要负责人讨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通过心与心的沟通来纠正自己的看法。一定要注重领导的一些安排,一个有心的领导是不会随便安排事情的,特别是人事问题的。肯能会把你的东西拿过去给别人,你会觉得为什么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偷取了,其实如果你和负责人沟通了,你会知道一些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足以给你一个信服的答案。但是有时候这些故事又不方便给其他人讲,所以请你好好的尊重领导的做法。

  真正的明确自己的定位。没有所谓的合格与不合格,干部评判的标准也不是唯一的,但是请你好好的尊重自己的决定,每个人在组织中都要有自己的角色,都要扮演一定的戏份,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忠诚度,工作越做越多,管理技巧也要越来越多变,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的管理方式必将是心与心的交流,大家在一起处的是感情,你要想在一个组织中真正的锻炼什么是不太实际的,毕竟一个组织需要锻炼的人太多太多而且机会只有那么几个。做事情更不能靠功利心,否则到头来你自己会发现自己的过去很苍白,大家一起为了一个梦想去共同的完成一些事情,有人会问这个梦想是什么?这个梦想就是组织的梦想,凡是和个人结合的梦想都不是大家的梦想,所以不要憧憬什么未毕业先就业、充分的锻炼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准备。这些都没有意义,明白你的组织是什么?你的组织需要什么样的改进?你应该为你的组织做些什么?你们怎样为组织做事情?你们一起会把组织推向什么高度?这是每一个组织中的人都应该明白的,而不是把目光定在自己在组织中会得到什么,我们只有用心的为组织拼命的时候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当然最大的锻炼就是得到了一帮朋友。有人说大学里面没有朋友,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用心。只要我们用心了,我们就会做的很快乐。

  5、社团能否企业化运作?

  最近和一个学弟在探讨社团企业化运作的可行性以及效益性,讨论最多的就是社团能否企业化运作。他给我的思路是:无论我们如何试图掩盖,但大部分社团工作者和普通的社团成员都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我们社团发展在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窘迫状况。我们的社团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无论我们再怎样不断地努力工作,我们似乎都很难再让社团更进一步获得发展(即使有发展,也是无关紧要的修修补补),然而无论从校方、普通会员或是社团本身来说,大家都认为社团当前的发展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努力。

  这造成了我们这样一个时代特殊的社团窘境,我们一方面明确知道且希望社团的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我们的努力似乎都没有成效,我们不知道社团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我们甚至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把这种问题归为时代特征,难免令人觉得空泛而不切实际,但这确实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有关。简单地说,我们所处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明显的变化,但我们并没有准备好迎接它(本篇的主要思想主要来自于彼得&;#8226;德鲁克的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如果希望对这个问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可以参考该书第一、二两篇)。在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缺乏必要的“企业家精神”。

  对于他的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建议我倒是十分的认可的,我们缺乏企业家的精神,但是什么才是企业家的精神呢?企业家最基本的一条,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难道我们要去追逐自己的利益?这位学弟同样告诉我说,他眼中的企业家精神是这样的:

  这里的企业家精神并不是指对经济利润的崇尚(事实上,在目前的学生社团中,有意识地获取经济利润是不被允许的),而是一种面对变化时善于分析问题并抓住机遇的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一词由彼得&;#8226;德鲁克所创,在他本人的论述中包括很多方面,我们在这里只做简单的描述)。

  我们所面临的状况似乎正在把学生社团推向崩溃的边缘,因为学生社团的工作同时我无法满足两个群个体的需要(学生和社会),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学生社团最终会在校园里消失。但我们所面临的危机,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和长期价值的机会,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能否彻底地分析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实施合理的创新,换句话说,我们能否尽快培养出一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社团工作者。

  当今的大部分社团工作者仍然把自己看作是学生或者学者,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商人或企业家(这里并不是强调对利润的追求,而是强调对环境变化以及随之产生的机遇的敏感程度),而即使是学术类社团的管理者也没有理由把自己看作是单纯的学者。

  这种懒惰的观念很容易(而且几乎是绝对)会造成这样一种状况:学生社团不思进取,不仅毫无进步,而且还在不断放弃已有的优势。当环境中出现新的变化或者领域时,社团管理者告诉自己:“我是学生,我不需要去关注那些。”;当自己的优势领域逐步丧失时,他们又会说:“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我们不指望依靠它赢利。”

  最终的结果,是首先使学生社团失去了学生的信赖,因为学生社团的活动不经没有数量上的增长和质量上的发展,反而一届不如一届了。在此之后,当用人单位真正了解学生社团的工作状况后,也逐渐对用人社团工作经历失去了兴趣,毕竟,他们希望招聘“企业家”(最起码是具有企业家素质和精明头脑的人),而不是“学生”或者“学者”。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机遇,而非视其为威胁。现实状况要求我们把学生社团建立成为一种更加专业的“准商业化”的组织,它并不要求我们获利,但它应当教会我们怎样获利。这似乎有一些过于空泛且难以操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很简单,它要求社团把自己看作是赢利的机构,学生社团的工作者必须认定自己是“企业家”或者“商人”,而非“学生”或者“学者”,他们必须像真正的企业那样在“市场”上寻找变化和机会,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当然,由于赢利性质的学生社团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这里所谓的“市场”并不完全存在(最起码它不是标准定义的市场)

  好吧,对于善于抓住机会来为自己社团的会员创造更多可以锻炼他们的活动,这种企业家精神我们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应该不断发展的,我们需要具备这种精神的社团干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慢慢的把社团带好,发展好。但是,相关的企业管理方式,我们社团是不是需要具备呢?企业管理模式存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存在利益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带有很多强制性色彩的,对于企业来说,你不高兴,我就不发你工资,为了拿到工资,他还必须要来。但是对于社团来说,我们靠什么来维系社团负责人和会员之间的关系,仅仅靠给社团会员带来收获?靠那些所谓的“产品”,而这种关系式没有强制性色彩的。你的社团活动好了,我能收获的多,那么我就过来参加一下,如果你的社团活动差了,或者说你的宣传部到位,那么我也可能不来参加你的社团活动。你靠什么来约束你的会员服从你的企业管理呢?另外,企业的管理模式约束性很强,这一点是我不赞同的,社团是一个追求梦想的地方,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怎样把社团追梦的舞台给搭建起来,慢慢的才能一步一步的把社团发展好。

  6、 社团需要怎样的发展?

  社团是一个追梦的地方不假,但是什么样的梦才能更具有现实意义呢?社团的梦不是哪一个人的梦,也不可能成为这个社团孤立的自己的梦,社团梦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把自己的梦发扬。618经济学社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坚持学术和公益相结合,把社团自己的梦和苏北农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